分享

盘点第一山逝去的历史文化遗迹

 zjshzq 2021-04-19

图片

盘点第一山逝去的历史文化遗迹

马培荣



冣盱眙
冣盱眙
冣 读[zuì],又读 [jù]。同“聚”,意思是聚集,积累,出自中国古文。《说文》冣从冖从取。积也。《徐曰》古以聚物之聚为冣,上必有覆冒之也。
192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说到第一山,大家都知道这是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国家级森林公园,全国AAAA级风景区,有秀岩、瑞岩和第一山碑等古代石刻碑刻群,还都能滔滔不绝地说上很多著名的历史文化遗迹。在这里,我想说说鲜为人知的第一山上那些已经逝去或正在逝去的历史文化遗迹。这些遗迹或载于典籍志书,或记于前人笔记,很少被人注意。现将其搜罗起来,只是不想让它们就这样湮灭于史海之中,使之能建成第一山历史文化景区一个景点,为第一山增色添彩。

1、宋代江西琴派领袖庐山琴师崔闲奏琴处

此景点在玻璃泉。说起第一山上玻璃泉,大家都知道米芾《都梁十景诗》中的“玻璃泉映月”,也知道清代知县郭起元等重修玻璃泉亭的事,但是要说到古代一位著名琴师在玻璃泉接连奏琴三十首名曲之事,知道的人就很少了。

北宋徽宗大观四年(1110年),江西派庐山琴师崔闲与翰林学士叶梦得相约都梁,由崔闲依琴谱弹奏,由叶梦得为琴谱作词,成为古代琴史的一段佳话。

崔闲,字诚老,自号无著道人、玉荆山人,江西九江星子人。从小娴熟音律、善操弦琴,未及弱冠即以操琴而闻名,后结庐于庐山玉涧,筑庐斋“睡足庵”,苏轼谓之“玉涧山人”,世人称其“庐山琴师”。叶梦得,字少蕴,苏州长洲人,绍圣四年(1097年)进士,北宋著名词人。历官翰林学士、户部尚书、江东安抚大使等,追赠检校少保。是南渡词人的突出代表,词作以英雄气、狂气、逸气“三气”为世称赞。

图片

崔闲玻璃泉奏琴音如天籁

崔闲来到盱眙,在玻璃泉欣然抚弦、纵情弹奏,连奏卅首、意犹未尽,音韵飘逸、沁润肺腑,犹如天籁之音。叶梦得在《避暑录话》中记道:“大观末,道泗州,遇庐山崔闲,相与游南山十馀日。崔闲盖善琴者,每坐玻璃泉上,使弹,终日不倦。泉声不甚悍激,涓涓淙潺,与琴声相乱,吾意此即天籁也。(崔)闲所弹更三十馀曲。”(清光绪《盱眙县志稿》杂记卷)时逾900年后,有缘者若至玻璃泉边,看见潺潺泉涌、汨汨流溪,当可听得出那绕梁的琴音。故诗云:“一拨丝弦音淙淙,玻璃映月似碧空。忘情弹奏三千曲,天籁飘然落九重”呢?

2、宋代诗人潘阆潘逍遥墓

盱眙县旧志载:“潘逍遥墓,治西北白虎坡。”(清光绪《盱眙县志稿》“卷十一·古迹”)白虎坡即为原普济院旧基,在瑞岩北侧,后建为“敬一书院”,即在今杏花园中靠北一侧。

“潘逍遥”即潘阆,字梦空,号逍遥子,是宋初著名隐士、文人。“潘逍遥墓”在今杭州,怎么在盱眙第一山也有潘逍遥墓呢?原来,潘阆曾任滁州参军,后转泗州参军,卒于任。死后葬盱眙第一山。后其好友道士冯德之兑现此前承诺,故千里奔波,迁其遗骨葬于杭州洞霄宫之右。所以,盱眙的潘逍遥墓在先,迁墓后遗留棺木衣冠及随葬物于此,故现为衣冠冢。潘阆有诗名,诗多已轶失,但其《酒泉子》十首中的“弄潮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句,却是传诵广泛、尽人皆知。

3、瑞岩“五亭”与“绣谷”

米芾所写“都梁十景诗”,将第一山的美景一一记载,传世千载。其实,除了熟知的“都梁十景”外,在第一山还有不少景点并未记录,年代久远,有的景点渐渐淡出,消逝在茫茫历史潮流中。

图片

瑞岩景区的石嶙峋

就拿瑞岩附近来说,旧县志还记载了古代的许多景点。如:

“百花岩”:与杏花岩相对;

“绣谷”:在瑞岩下面;

“瑞岩五亭”:瑞岩东有“集瑞”“太虚”“警予”“巢云”诸亭;

“绣谷五亭”:在绣谷中,不仅有名泉“卧牛泉”,还有“绣谷”“讬根”“竹庄”“香雪”“杏村”五亭;

“白虎坡”:在瑞岩北侧。还有“普济院”“崇福寺”“清淮堂”“敬一书院”旧基等。(清光绪志《盱眙县志稿》卷二·山川)

但这些景点都早已不在。

4、楚义帝之女楚姑祠与楚姑墓

据旧志载:“楚姑祠,在县署后,祀楚义帝女”。又载:“义帝祠,治东一里台子山上”。“义帝墓,治山上。《乾隆志》在县治厅后,遗迹尚存。”(清光绪《盱眙县志稿》“卷三·建置”“卷十一·古迹”)据考,楚姑墓祠当在今盱中山上校区后墙外,属第一山景区内。楚义帝祠在天台山上。

楚姑,即楚义帝之女。公元前209年项氏于会稽、陈婴于东阳举义反秦,会师盱眙。纳范增言,寻得楚怀王孙熊心举为楚王,建都于盱眙。又尊为“楚义帝”。后在徙都郴州途中遇害。留在盱眙小儿城中的公主楚姑得知噩耗自尽而亡。楚人怜之,葬于山顶,立祠以祀。清代著名文人梁绍壬在《两般秋雨庵随笔》中记:“楚姑,义帝女也。帝为项羽所弑,姑年十四,遂自杀。楚人立祠以祀,在盱眙县署后山,相传即姑葬处。”(清·梁绍壬《两般秋雨庵随笔》)

图片

楚姑庙与楚姑坟复原图

现在皆记义帝葬于湖南郴州,怎么盱眙第一山也有楚姑墓、天台山有义帝祠呢?其实,因盱眙为义帝之都,时建有楚王城(义帝居住地)、小儿城(楚姑居住地)。楚义帝虽然徙郴被害,葬于郴州,而盱眙地为楚地、民为楚民,故盱眙楚民念义帝之德,葬其衣冠、遗物,而成丘墓也。而为义帝、楚姑建祠修庙,更在情理之中。据旧志载,清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知县金运溥、乾隆七年(1742年)知县郭起元、道光十一年(1831年)知县王焯等多次重修楚姑庙,所刻勒碑石的碑文皆存于文,志书亦有记载。

5、第一山上“不落地宝塔”

最多的时候,在第一山上曾经有过7座宝塔,分别是:

一是上龟山麓的“五塔寺”:有5座宝塔,是存放高僧真身的佛塔。位置在今“归云洞”上面的平台上。宋米芾诗有“塔边云影任高低”句,明纪映钟诗也有“宝塔穿晴云”句。

二是凤坡岭上的“文峰(文笔)塔”:塔形下圆上尖,远望似笔。此塔因在光绪十五年(1889年)城内屡遭雷击失火,道家言此塔主火,故令拆除,并用拆除材料在山南坡修建了“大仙庙”。(1961年《盱眙县志》古迹卷)

图片

五塔寺前的五座佛塔

三是在西域寺(即半边庙、石佛寺)右侧崖上的“不落地宝塔”:石砌,七级,约高两米,居于悬崖巨石之上,因其高悬于山石之上,远离地面而得名。俗称“七级浮屠”。(1961年《盱眙县志》古迹卷)

但是,岁月久远,战火兵燹,以上的7座宝塔久废,今俱不存焉。其中西域寺的不落地宝塔最为神奇,其名字就很特别。在上世纪六十年代,此塔还在,后因无人修缮,山水冲刷,倒塌废圮。

6、文庙前的“一街两巷”。

盱眙文庙是第一山景区的主体。文庙与其他庙祠不同,文庙供奉的是“人”,而其他庙祠供奉的是“神”。所以,文庙讲究的是人气,要热闹;而其他庙祠侧讲究仙气,要僻静。这就是文庙建在闹市区,而神庙建在僻静区甚至是深山老林里的缘故。

盱眙文庙就是在盱城的“闹市区”。在明清时代,文庙前有“一条街,两条巷”,称之为“一街两巷”。

“一街”指的是文庙前旧时曾有的一条街,因街道在孔老夫子孔圣人的大殿(文庙大成殿)之前,离孔圣人孔夫子最近,所以叫做“近圣街”。此街北过谈家巷,接顺河街,接草市,通后街;南过胡家巷、对宝巷,接南土街,通城南。

文庙两侧的“两巷”则是:文庙北侧的巷子叫“谈家巷”,旧志说:“谈家巷,县治西,在石佛街南。”文庙南侧的巷子叫“胡家巷”,旧志说:“胡家巷,县治西,在文庙南。”

图片

盱眙文庙前建置街巷卫星图(2015年)

谈家巷、胡家巷这两个巷子都不是很大,且都是顺坡而上,拾级登高,曲折幽深,古色古香,别有一种风格。从谈家巷可拾级去往山上街(今宣化街),到老盱中上学的学生多经此路。从胡家巷可顺坡去往杏花园,到老县医院(五十年代的县医院旧址)、红瓦房(七十年代县机关宿舍旧址)必经此路。

7、文庙的古“泮池”河今“泮池”

文庙是严格按照古制建设的,不可僭越、不可随意,更不可违(乱)建。按照古制,文庙大成殿前有戟门,再前有棂星门,棂星门外应有泮池,泮池前有万仞宫墙。今盱眙文庙是保存比较完好的明清建筑群之一,它位于第一山,前临淮水、背倚大山,气势雄伟。但今观盱眙文庙,似乎未按古制设置“泮池”,其实,盱眙文庙的“泮池”古而有之,就是现在的南、北两个“船塘”。

在明代至清初,今淮河会馆位置古为“西门”,因与山上玻璃泉遥遥相对,故又称为“玻璃门”。而且,在沿淮的石堤北端,曾建有一亭,是为祭祀“奎宿星”所建,名曰“奎星亭”,所以,又有将西门称为“奎宿门”的。早此城门里面,古时候有一个很大的半圆形水体,沿近圣街是直边,而沿淮河为弧形,正好呈一半月形,这就是古泮池。

从玻璃门进城有一条路,直通文庙前,此路将“泮池”一分为二,路中间建有一桥,以携南北泮池、通两池之水。玻璃门距泮池之中,扼淮河之水,是为“万仞宫墙”之宫门所设。清初,废陈家湖船塘(原电厂与水泥制品厂之间),占北“泮池”而改为“船塘”,并破淮堤而连淮河,以通舟楫,故而今土民只知“船塘”而不知“泮池”。旧志记:“泮池在黉宫之外,即今之所谓'船塘’也。”并言:“商船往来,咸泊于此,鹊巢鸠占,久假不归。又于右首建置'关楼’,天下有关榷而敢与文庙相抗者乎?泮池向无口门,应将口门堵闭,以复旧制。”(清光绪《盱眙县志稿》卷五·学校)

原来我们叫了几百年的“船塘”,殊不知那就是黉宫的“泮池”也。

图片

文庙今日的泮池和状元桥

原泮池被占用后,没了泮池,文庙规制就缺失了。怎么办?后为遵祖制,就在棂星门内挖了一个很小的象征性的半月形水池,以之作为“泮池”。又在池上建了一座小桥,名曰“状元桥”。在九十年代重修文庙时,又将状元桥改建成三座联体桥,甃以白玉石栏杆。所以,现在的民众和游客都只知道“状元桥”,但不知道状元桥下面“半月形”的水池,其实,这就是现在的“泮池”。这段历史应该立牌说明,让民众了解。

8、古代的监察机关“都察院”址在“察院头”

其位置在盱中山上校区西南侧,在原山上街与石佛街交接处,即今第一山公园山上后门左侧。因为这里地处高处,在石佛街的最上首,又是道路拐弯处,故俗称“察院头”。

明代廉政督察甚为严格,故改御史台为都察院,简称察院。都察御史出差在外,为了与当地官府减少交结,以显独立办案之公正和督察力度,在各地专门修建都察院衙门作为其驻节的衙署,此衙门亦称察院。明代巡按御史是“代天子巡狩”,“存恤孤老,巡视仓库,查算钱粮,勉励学校,表扬善类,翦除豪蠹,以正风俗、振纲纪”。所以,作为监察御史,奉朝廷之命犹如手执“尚方宝剑”,“大事奏裁,小事立断”,“凡政事得失,军民利病,皆得直言无避”。据清康熙《泗州志》“卷八·职官”载:“明,置钦差庐、凤、淮、扬、滁、徐、和监察御史,驻节泗州。”但是,泗州城池较小,又常遭水患,所以泗州的不少衙门建在盱眙城内。泗州都察院就是其一。

明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蒋春芳作为监察御史巡按江北庐、凤、淮、扬、滁、徐、和、泗8州府,驻节泗州,也就是驻节盱眙山上的察院。据说,蒋春芳来到盱眙后,看到淮水汤汤、都梁苍苍,想起此邑为洪武大帝朱元璋的故里,县衙前立有“大明龙兴首邑坊”,心想一定要不负皇命,绳纠贪腐,故挥笔写成那篇有名的《巡按江北誓辞碑》,并在这里勒石立碑。不过,察院建筑早已废圮,但《誓辞碑》却仍然保存于第一山公园。

9、为一个九岁小孩所筑的“郭端亮墓”

在第一山上,郭端亮墓是一座很小的坟墓,这座墓竟然是为一个孩子所立。但是,它却见证了一个清正廉洁好知县的恤民爱民情怀。

旧志记载:“郭端亮墓,治西南上龟山寺后,凤坡岭东。”(清光绪《盱眙县志稿》卷十一·古迹)郭端亮是谁?他是清乾隆年间盱眙知县郭起元的孙子,年仅9岁。由于连年大旱,设坛祈雨无果,郭知县准备到支祁井求雨。但盱眙古传若到支祁井求雨,虽能得雨,但必损邑令嫡属一人,多少年来,无人敢为,僚属亦劝阻。郭知县为了能解盱眙大旱,执意前往。后得喜雨,但其孙却因小疾忽卒。郭知县忍痛将九岁的孙儿营葬于第一山上、凤坡岭之东岭。

后来,郭知县升任离盱,即为其孙墓立一小碑,请求大家不要把小坟损坏。

现在坟墓、墓碑均已无迹,但碑文仍在。且不说此事是否迷信,就凭其执意祷雨的胆气,亦够钦敬万分,令人感动。

10、山上曾有一座“盱眙县抗战死难者纪念塔”

1938年1月2~12日,日寇攻占盱眙、烧杀抢掠、大肆屠城,全城被烧毁房屋8000余间,被杀戮民众3000余人,盱城成了一片焦土。日寇撤走后,人们自发组织起来,集中无人收殓的死难者尸体2000多具,分三处集中掩埋(1996年在第一山施工时发现的“万人坑”即是其中之一)。

1938年下半年,秦庆霖接任国民政府盱眙县长后,决定修建一座“盱眙县抗战死难者纪念塔”,年底建成(一说1946年建)。纪念塔在第一山瑞岩东南山坡平台上。次年春,在盱城夫子庙广场举行公祭,祭奠抗日阵亡烈士和死难者。

图片

盱眙县抗战死难者纪念塔

此塔于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倒塌后拆除,但珍贵影像却保留了下来。照片为五十年代初所摄。从照片上可以看出,该纪念塔立于石砌的平台之上,面淮而立,塔为砖砌二层,六角飞檐,面西(淮河)一侧有上下两门洞,下门洞内立有碑,上刻“盱眙县抗战死难者千古”的碑文。

(2020年2月1日)

作者简介

图片

马培荣,1952年出生,江苏盱眙人,高级经济师,高级程序员,IEM国际高级企业经管管理师,江苏省突出贡献专家,首批333工程培养对象,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曾任多家刊物编委,先后获得国家部委等科技奖励29项(次),发表论文160多篇,出版科技专著10多部。2012年退休后致力文学创作,他自称是“人不在诗坛中,名不在诗人之列”的业余作者,已出版诗集《诗意空间》(8部),长篇小说《都梁史演义》、以及《马培荣散文集》《盱眙书览》《穆店史话》《话说盱眙》《盱城老北头》《都梁稿汇》等,现为盱眙县历史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学术委员会主任,县新四军历史研究会顾问,盱眙县全民阅读促进会会长。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