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学习'赛博'十二问,做自己的引导者

 DATSIX 2021-04-20

【低效的阅读笔记】

我们经常会阅读一些干巴巴的、很无趣的文章,其实很多教科书都是这样。但我们大部分时候却不得不认认真真读文章,不管有多无聊。为了加深记忆我们还会做详细的笔记,记录各种概念,这个过程我们花了太多太多的时间……

然而对于这种文章我们的笔记很可能是这个样子……

  1. 阅读课文,边读边记笔记。你会用笔标记所有看上去重要的信息,并且在你觉得特别重要的信息下面划横线;

  2. 重新阅读课文,看看你是否漏掉了任何内容;

  3. 你有可能工整地将笔记重新抄一遍;

  4. 在接下来的数周里,你会尽可能多次地反复阅读你的笔记。

这种规格化的“阅读--标记--重读”的学习方式根本就是在浪费时间。这种方式让我们没有思考,只是单纯阅读,可能信息我们都无法理解。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这种方式是在训练做标记及阅读,而不是在练习理解文章。

个人解读:

我之前的阅读和记笔记方式基本就这样,看到啥概念就一顿画,而是一段一段的话,每一个看起来都是重点,但其实效率很低。而且有时候对于画的内容并不理解,感觉只是重复文章所说内容而已。当我画完以后其实还心满意足,因为我觉得我完成了一项任务。其实这又回到了之前态度的问题,我阅读一篇文章的目的不是为了仅仅把它读完,而是从中获取信息,学习知识。

【赛博学习法】

“Cyber'来源于古希腊语,译为引导员或者是拥有控制权。“CyberLearning”,即赛博学习法,是一种动态的学习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你会掌握控制权,成为自己教育的“引导员”。

赛博主要是对话,针对学习内容,提出一系列具体的问题,通过提问的方式来探索、理解知识。提问的过程是需要自己完成的。知道问什么问题,远远比知道“答案”重要得多。

个人解读:

还真是,有时大咖分享的最后都是提问环节,感觉真的提不出问题来,不是什么都会了,而是什么都不会不知道问啥,现场特着急,结果两三个小时下来感觉啥也没学到,真捉急。

这种“提问--回答”的方式在学校中就有,老师提问,学生回答。而在“赛博”学习法中,需要自己就是老师,自己提问,自己解答。感觉把自己带入其中,可以更好的思考问题,理解问题。

【十二个问题】

问题1:我阅读这篇文章的目的是什么?

问题2:关于这个话题,我已经知道些什么?

问题3: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问题4:作者接下来要说什么?

问题5:“专业问题”是什么?

问题6:针对这些问题,我能提出什么问题?

问题7:这篇文章里哪些是重要的信息?

问题8:针对这些信息,我要如何进行改述和总结?

问题9:我应该如何组织这些信息?

问题10:我如何用图表来说明这些信息?

问题11:对我而言,这些信息的记忆点是什么?

问题12:这些信息如何才能与我已知的知识结合起来?

以上问题不是所有的都那么重要,需要结合场景来看。比如:你是在为一篇学术论文收集资料,而不是在准备一场期末考试,相对于问题11来说就没那么重要;如果你只是为了寻找可能的论文题目而忽略一篇杂志文章,那么除了问题3之外,其他问题也没有必要去回答了。

个人解读:

这十二个问题撸下来感觉想不理解文章也难。话说其实很多问题在我们上学时,老师会经常提问我们的,老师引导我们思考。也让我想起了,那些年我们做过的阅读理解。在做阅读理解题的时候,基本都是先看问题,然后带着问题去阅读,一边读一边画出问题的答案或相关信息。

我想带着问题阅读的过程是有针对性阅读,不是漫无目的的阅读,更加可以锻炼我们自主思考的能力。因为简单的阅读并不是目的,目的是从阅读中提取对我们有用的信息。

【最后】

我们需要在自己和材料之间建立起内部对话。当我们不再依赖别人,而且能提出自己的问题并自己解答的时候,我们就成了自己的老师。

当对话成为一种习惯,我们就能教会自己任何科目。关键在于知道该问什么问题,以及该在什么时候问问题。

个人总结:

现在发现不过脑子的阅读或记笔记真是没有任何用处,因为这只是重复文章所说的内容而已。同样的阅读对于不同人的收获也是不一样的,很多时候我真的感觉看完了就看完了,要是让我回想一下,不知道从何说起,也不知道该怎么说,或许我真的是机械阅读,而没有把它变成自己的东西吧。

在接下来的分享中我会对以上十二个问题进行详细解读和思考。希望通过这次阅读,可以让自己变为自己的领航者!




---

十二个赛博学习问题贯穿学习到考试全过程

当学习高手在学习某一门学科的时候,不管有意无意,他们都会问同样的十二个问题。这些问题是赛博学习法的基础。接下来,我们将花整整十二个章节的篇幅,讨论每一个问题。

问题1:我的目的是什么

在阅读之前,你必须知道为什么要阅读,这样在你阅读的过程中,就会知道自己应该留心什么。

问题2:我已经知道些什么

在你看完标题但还没有开始阅读正文的时候,作为热身,你应该花几分钟的时间快速写下关于该话题你所知道的所有事情。

问题3:我要重点关注什么

开始仔细阅读之前,你需要通过略读文章来知道文章的要点和梗概。

问题4:接下来所强调的是什么

你可以尝试一边阅读,一边预测作者接下来要讲些什么内容,让阅读伴随思考。

问题5:什么是“专业问题”

每一个科目都会有一套自己的问题,必须牢记这些问题。

问题6:我能提出问题吗

当你在阅读的时候,你必须意识到你能从材料中提炼出什么问题。

问题7:哪些是重要信息

你必须分辨哪些信息是重要的,值得你把它们写进你的笔记里,主要的判断依据是你的阅读目的(问题1 )。

问题8:如何进行改述和总结

在你选择、记录重要信息的过程中,你应该用你自己的话,尽可能简短地来表述作者的意思。

问题9:如何重新组织这些内容

记完笔记之后,仔细看看你的笔记,看看文章是如何组织信息的,同时,也想想你是否能够创造合理的新信息组或者信息关联。

问题10:如何使用图表来说明

再一次通读笔记,你现在的目标应该是尽可能多地将信息转化成符号或者图表。

问题11:记忆点是什么

现在你已经对文章的信息进行了处理,而且也开始理解这些信息,你需要一些技巧来帮助你,确保你能够记住考试所需要的信息。

问题12:如何将信息与我已知的知识结合起来

当你阅读笔记时,你应该看看新信息怎样才能够与你已经知道的知识结合起来——并非仅关于这个话题,而是包括其他所有方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