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世纪80年代以来关于《红楼梦》季节叙事研究的回顾

 昵称37581541 2021-04-20
图片
【摘要】季节是中国小说家创作时重要的时间要素之一,尤其像《红楼梦》这样时间虚构性偏高的小说,则会借助“四时”更替的秩序,帮助读者明晰故事进展的脉络。因《红楼梦》中叙事时间的复杂性,我们始终无法为它准确、精确地落实“编年”。于是,对《红楼梦》进行季节叙事研究,从叙事时间的某一个确切角度进行突破,更能帮助我们了解人物与情节传达的要素,深挖作者创作时的艺术用心。也正因如此,《红楼梦》中的季节叙事研究成为大家所关注的问题。本文追溯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红楼梦》季节叙事研究的发展历程,梳理了其研究基本方向,勾勒了其主要研究成果。
【关键词】《红楼梦》 季节叙事 创作艺术 时间叙事
图片

作者:张懿琳

图片

西方较中国对时间叙事学的研究较早,中国从汲取、借鉴西方的研究成果开始,逐渐形成自身较为稳定的时间叙事特征。与西方着眼于“时序”、“时距”、“频率”三个概念的研究不同,中国人善于从时间的整体观出发,“进行宏观的大跨度的时空操作,从天地变化和历史盛衰的漫长行程中寄寓着包举大端的宇宙哲学和历史哲学”[1]。《红楼梦》运用复杂多变的时间叙事,谱写了宝黛之间的爱情挽歌,书写了贾府衰败的凄凉挽联。在《红楼梦》中,季节叙事又自成系统:“四时”秩序作为一个循环往复的闭环结构,既承载了万事万物的演进与生息,又托付了时间亘古不变的哲思,时间的流转与人情人事的变换息息相关。

清代二知道人以四时之景喻之于《红楼梦》,率先将小说中的季节循环与人世变迁的生命体悟联系起来。其《〈红楼梦〉说梦》云:“《红楼梦》有四时气象:前数卷铺叙王谢门庭,安常处顺,梦之春也。省亲一事,备极奢华,如树之秀而繁阴葱茏可悦,梦之夏也。及通灵玉失,两府查抄,如一夜严霜,万木摧落,秋之为梦,岂不悲哉!贾媪终养,宝玉逃禅,其家之瑟缩愁惨,直如冬暮光景,是《红楼》之残梦耳。”[2] 启发后世提出《红楼梦》季节叙事的概念,并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

20世纪80年代至21世纪以前,《红楼梦》季节叙事研究尚未成熟,但研究者们已经意识到“四季”在《红楼梦》中并不是简单的时间概念,而与人物的塑造和情节的设定息息相关。

1982年,杜景华先生在《红楼梦》“二重悲剧”说的思想基础上写就《黛玉的伤春与悲秋》一文,从“伤春悲秋却为何”、“金玉之说——痛苦的魔障”、“黛玉心中的理想国”三个层面进行论述。虽提出了林黛玉“伤春悲秋”的主体意识,但仍是倾向于对林黛玉这一人物的品评,未探析季节叙事与人物塑造之间的关系。

方忠铭先生发表《试论〈金瓶梅〉与〈红楼梦〉的两种时空艺术形式》,通过对《金瓶梅》与《红楼梦》的时空叙事形式的比较,指出《红楼梦》的“时间建构具有封闭性和有机性,它以时间建构为主导”[3],开始关注《红楼梦》中所使用的节气、节日等本身具有文化意蕴的季节叙事。

图片

1996年,傅道彬先生在《晚唐钟声:中国文化的原型批评》中指出:“《红楼梦》的四时结构,是以石头的履历为线索的,衔玉而生春也,摔玉而痴为夏,失玉而病为秋,弃玉而归为冬”[4],“贾家的四个小姐……它的深层次意义是春夏秋冬象征意义:元是起,是始,是发源;迎是应,是承,是继续;探是叹,是变化,是转折;惜是息,是合,是结尾。”[5] 由此,以季节叙事着眼于《红楼梦》细节处,发现了其潜藏的更多内涵。

二十世纪末,杨义先生的《中国叙事学》从理论的高度详细论述了时间叙事的概念,尤其,提出了中国人注重时间的整体观念。其研究使得时间叙事理论由零散迈向整体,研究者们开始运用时间叙事从整体角度研究小说的创作艺术。美中不足,杨义先生提出并系统论述了《红楼梦》中节日、生日等时间刻度的文化内涵,未将“四时”的概念纳入其中,仍旧没有提炼季节叙事的核心观点。

总之,这一时期有关《红楼梦》季节叙事的研究相对零散,处在朦胧发展阶段。但研究者们开始逐渐意识到该领域的研究价值,形成了季节叙事所属的中国时间叙事学的理论系统,为后来人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中,有关《红楼梦》的季节叙事研究获得了引人注目的成果,正式开辟了研究《红楼梦》创作艺术的全新角度,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确立季节叙事的核心概念

在清代二知道人以四时气象来考察作者创作中的悲剧心理流程的基础上,裘新江先生对此作了进一步探析。在《春风秋月总关情——〈红楼梦〉四季性意象结构论之一》一文中,裘先生通过细数四季在文学作品中的人情意蕴,整合四季的文化传统以及简介曹雪芹的哲学思想,论证了二知道人《红楼梦》季节叙事思想的合理性。进而指出《红楼梦》中“生活的流程不管怎样流淌,都是在四季的背景下进行。平淡无奇乃至有些散漫的生活由于被纳入了严密的四季性意象结构体系中,便常常表现出生活的情调就是自然季节的情调,自然的意象已深深渗透在生活的意象之中,让平常的生活表现出不平常的意义,并创造出天人合一的艺术境地”[6]。尤其,裘先生在细读小说后绘制了《红楼梦》四季变换表,标注出《红楼梦》回目中可明确的季节。进而绘制《红楼梦》四季循环结构表,划分了小说前八十回梦之春、梦之夏、梦之秋的三大循环,更加直观展现了二知道人想法的合理性。

随后,梅新林、张倩二人合作的《〈红楼梦〉季节叙事论》率先提出了“季节叙事”这一核心概念,在综合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又有创新。梅、张文中将《红楼梦》十九个季节循环比作树的年轮生长,意喻生命的年轮。为此,梅、张二人在裘新江先生绘制的《红楼梦》季节变换表基础上,绘制了更为细致的表格。以年轮为喻,指出《红楼梦》中四季的分布有类似于树的年轮的大边效应,“类似的大小之别,鲜明体现了作者偏于春秋两季的季节取向。这既与中国文学的伤春、悲秋传统相契合,又充分凸现了《红楼梦》逐步走向毁灭的悲剧意识,是因受传统文化影响与作者主观选择双重作用的结果”[7]。全文围绕季节叙事的时间聚焦、循环结构与复合功能展开论述,并对前人零散的研究成果进行整合。

至此,2009年黄霖先生主编的《中国古代小说叙事三维论》进行了“古代小说中的'四时’秩序及其叙事意义”的专题论述,是对小说季节叙事的理论总结与深化。在“春夏秋冬不仅是自然时序新陈代谢的标志,而且还是生命机体、世态人情翻云覆雨的映像”[8] 的理论基础上,黄霖先生总结《红楼梦》的“四时”布局已经达到了哲理化的高度。

图片

(二)《红楼梦》季节叙事是文本分析的一条线索

结合本世纪初叙事学的研究成果,2005年,裘先生在《〈红楼梦〉四季性意象结构的空间意识》一文中,进一步提出“大观园的四时气象主要通过梦之夏的铺陈来渲染出贾家的富贵繁盛,从而与梦之秋冬阶段的萧条空荡形成艺术上的极大反差,即一极热一极冷,一喜一悲,互为反衬,呈现出小说四季阴阳正反对比式结构,显得既博大万象又寓意深远”[9]。丰富了季节叙事对《红楼梦》大框架建构的内涵,使这一线索更为成熟。也因此,裘先生《四时气象梦红楼——〈红楼梦〉四季性意象结构再论》一文,在进一步详尽《红楼梦》四季循环创作结构的基础之上,借此阐述高鹗后续四十回中部分内容的不合理性。

而《红楼梦》不仅在宏观的布局上遵循四时“温热凉寒”的盛衰变化,使得我们更加明晰《红楼梦》的这一条创作脉络。小说中诸多叙事线索皆蕴涵了四季意象,是各种叙事手法与季节叙事艺术的糅合。二十一世纪以前,傅道彬先生对《红楼梦》细节线索中季节叙事的解读,启发了此方向。

柴国珍先生是较早地利用季节叙事对《红楼梦》进行有针对性地、系统地文本分析的研究者。柴先生发现曹雪芹将季节叙事寓之于宝黛的爱情悲剧,在《时间哲学视野下的感伤之旅——〈红楼梦〉中宝黛情感分析》一文中,他指出《红楼梦》“在年复一年的春夏秋冬季节变换背景下,去展示青年男女的情感、心理和生命意识。但在四季循环的时间维度里,宝黛之间的情感变得动荡与漂泊,没有出路,成为爱情悲剧的根源”[10]。

以《红楼梦》季节叙事作为文本分析的一条线索在近十年来收获了更多的研究成果。

这一时期的研究较之前而言,无论是在广度还是深度上,皆有显著的提高。同时,还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基于前人朦胧的季节叙事研究意识,在《红楼梦》季节叙事的领域,形成了空前的突破,为后来人的研究奠定了理论依据,启发了一条通过研究《红楼梦》中的季节叙事进而来解读文本的线索,推动人们走向新的研究方向。

图片

近十年来,研究者们在反复揣摩此前研究成果的前提下,进一步发展利用季节叙事对《红楼梦》进行文本分析的研究方向。

这一阶段,在有关《红楼梦》季节叙事理论渐趋成熟的基础上,研究者们重新分析整合《红楼梦》中的时间叙事策略以及中国古代小说时间叙事学理论,将季节叙事作为一个重要部分纳入其中。如陈红凌女士与葛永海先生撰写的《明清小说季节叙事论——以六大古典小说为中心》,李英然女士的《〈红楼梦〉的时间叙事策略》等研究。

与此同时,一些研究者立足季节叙事对《红楼梦》进行跨文本的比较和解读。如梅新林、纪兰香二人所撰《〈海上花列传〉的季节叙事及其与〈红楼梦〉之比较》一文,杨芳女士《〈红楼梦〉与〈源氏物语〉时空叙事比较研究》等。此系列研究以期在《红楼梦》季节叙事理论研究趋于饱和的情况下,利用文本之间的碰撞,产生学术新鲜的火花。

在老一辈研究者和青年研究者的共同努力下,通过对《红楼梦》季节叙事理论的反复揣摩和应用,利用季节叙事的文本分析法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纪德君先生在《论文学传统惯例对文学中物候描写的影响——兼及文学作品中物候描写的误读问题》一文中,指出塑造林黛玉形象的伤春千古绝唱《葬花吟》以及小说中提到的《牡丹亭》、《西厢记》,虽然丰满了林黛玉这一人物,使得林黛玉的灵魂中充满了生命哲理意识,但结合人物性情和情节细节,纪先生发现《葬花吟》等为“不耐推敲的感物歌咏”,是作者为了实现季节叙事的刻意安排。纪德君先生合理分析了曹雪芹创作时的用心,通过《红楼梦》中的季节叙事,对曹雪芹先生的创作提出了合理的批判,发现了品评《红楼梦》的全新角度。

贺信民先生在《〈红楼梦〉四季论》一文中,从“四季意象与文学传统”、“四季思维与人事宿命”、“四季叙事与价值时间”三个方面,对《红楼梦》的“四时气象”及其内涵的价值指向略作论析。尤其,贺先生提出了《红楼梦》的季节叙事存在“顺季节”性,也有“反季节”性,充实了价值时间的内涵,为使用季节叙事解析《红楼梦》的情节内容提供了新的角度。

以上,不难看出新时期对《红楼梦》季节叙事的研究立足于总结前人的成果,推敲全新的解读,使运用季节叙事品评《红楼梦》的批评方法逐渐走向成熟。美中不足,虽有理论上的继承与方法论上的创新,但对《红楼梦》中季节叙事的理论价值的挖掘进展缓慢,立足于十年前的研究成果,未有明显地推陈出新。

20世纪80年代以来,季节叙事的概念伴随《红楼梦》的研究一步步发展起来。通过对《红楼梦》中的叙事时间的研究,创造性地提出并发展了“季节叙事”这一核心理念。同时,又利用季节叙事对《红楼梦》的艺术创作进行新的审视。本文梳理该研究热点的一条学术发展脉络,以方便后来的研究者们关注这一研究成果与研究方向,并以此为基础挖掘有关《红楼梦》季节叙事潜藏的更多价值。















注释:
[1] 杨义,《中国叙事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37页。
[2] (清)二知道人,《红楼梦说梦》,见一粟编《古典文学研究资料汇编·红楼梦卷》第一册,中华书局1963年版,第84页。
[3] 方忠铭:《试论〈金瓶梅〉与〈红楼梦〉的两种时空艺术形式》,载于《商洛师专学报》1994年,第29页。
[4] 傅道彬:《晚唐钟声:中国文化的原型批评》,东方出版社1996年版,第354页。
[5] 同上注,第354-355页。
[6] 裘新江:《春风秋月总关情——〈红楼梦〉四季性意象结构论之一》,载于《红楼梦学刊》2003年,第92页。
[7] 梅新林,张倩:《〈红楼梦〉季节叙事论》,载于《红楼梦学刊》2008年,第88页。
[8] 黄霖,李桂奎,韩晓,邓百意:《中国古代小说叙事三维论》,上海书店出版社2009年版,第41页。
[9] 裘新江:《〈红楼梦〉四季性意象结构的空间意识》,载于《南都学坛》2005年,第42页。
[10] 柴国珍:《时间哲学视野下的感伤之旅——〈红楼梦〉中宝黛情感分析》,载于《红楼梦学刊》2008年:第330页。


【参考文献】
[1]曹雪芹,高鹗著.红楼梦[M].湖南:岳麓书社,2012.04.
[2]黄霖,李桂奎,韩晓,邓百意著.中国古代小说叙事三维论[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9.07.
[3]陈平原著.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03.
[4](美)浦安迪(Andrew H.Plaks)讲演.中国叙事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03.
[5]杨义著.中国叙事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10.
[6]瞿明刚.宇宙图式·生命意识·季节悲情──中国文学春恨悲秋主题的“合力论”考察[J].学术交流,1994(05):84-88.
[7]方忠铭.试论《金瓶梅》与《红楼梦》的两种时空艺术形式[J].商洛师专学报,1994(02):29-36.
[8]裘新江.春风秋月总关情——《红楼梦》四季性意象结构论之一[J].红楼梦学刊,2003(04):86-97.
[9]梅新林,张倩.《红楼梦》季节叙事论[J].红楼梦学刊,2008(05):77-120.
[10]裘新江.《红楼梦》四季性意象结构的空间意识[J].南都学坛,2005(05):42-46.
[11]杜景华.黛玉的伤春与悲秋[J].红楼梦学刊,1982(04):141-162.
[12]裘新江.四时气象梦红楼——《红楼梦》四季性意象结构再论[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01):40-46.
[13]李英然.《红楼梦》的时间叙事策略[J].红楼梦学刊,2013(02):182-200.
[14]梅新林,纪兰香.《海上花列传》的季节叙事及其与《红楼梦》之比较[J].红楼梦学刊,2013(05):19-49.
[15]贺信民.《红楼梦》四季论[J].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9(02):21-25.
[16]杨芳.《红楼梦》与《源氏物语》时空叙事比较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3.
[17]纪德君.论文学传统惯例对文学中物候描写的影响——兼及文学作品中物候描写的误读问题[J].学术研究,2013(04):139-143.
[18]陈红凌.明清小说季节叙事论[D].浙江师范大学,2012.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