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素問33評熱病論
2021-04-20 | 阅:  转:  |  分享 
  
評熱病論黃帝問曰:有病溫者,汗出輒複熱而脈躁疾,不為汗衰,狂言不能食,病名為何?岐伯對曰:病名陰陽交,交者死也。帝曰:願聞其說,岐伯曰:人所
以汗出者,皆生於穀,穀生於精,今邪氣交爭於骨肉而得汗者,是邪卻而精勝也。精勝則當能食而不復熱;複熱者邪氣也,汗者精氣也,今汗出而輒
複熱者,是邪勝也,不能食者,精無俾也。病而留者,其壽可立而傾也。且夫熱論曰:汗出而脈尚躁盛者死。今脈不與汗相應,此不勝其病也,其死
明矣。狂言者是失志,失志者死,今見三死,不見一生,雖愈必死也。帝曰:有病身熱汗出煩滿,煩滿不為汗解,此為何病?岐伯曰:汗出而身熱者
風也,汗出而煩滿不解者厥也,病名曰風厥。帝曰:願卒聞之,岐伯曰:巨陽主氣,故先受邪,少陰與其為表裏也,得熱則上從之,從之則厥也。帝
曰:治之奈何?岐伯曰:表裏刺之,飲之服湯。帝曰:勞風為病何如?岐伯曰:勞風法在肺下,其為病也,使人強上,瞑視,唾出若涕,惡風而振寒
,此為勞風之病。帝曰:治之奈何?岐伯曰:以救俯仰。巨陽引精者三日,中年者五日,不精者七日,咳出青黃涕,其狀如膿,大如彈丸,從口中若
鼻中出,不出則傷肺,傷肺則死也。帝曰:有病腎風者,面胕龐然,壅害於言,可刺不?岐伯曰:虛不當刺,不當刺而刺,後五日其氣必至。帝曰:
其至何如?岐伯曰:至必少氣時熱,時熱從胸背上至頭,汗出,手熱、口幹、苦渴、小便黃、目下腫、腹中嗚、身重難以行,月事不來,煩而不能食
,不能正偃,正偃則咳,病名曰風水,論在刺法中。帝曰:願聞其說。岐伯曰:邪之所湊,其氣必虛;陰虛者,陽必湊之。故少氣時熱而汗出也。小
便黃者,少腹中有熱也。不能正偃者,胃中不和也。正偃則咳甚,上迫肺也。諸有水氣者,微腫先見於目下也。帝曰:何以言?岐伯曰:水者陰也,
目下亦陰也,腹者至陰之所居。故水在腹者,必使目下腫也。真氣上逆,故口苦舌幹,臥不得正偃,正偃則咳出清水也。諸水病者,故不得臥,臥則
驚,驚則咳甚也,腹中嗚者,病本於胃也。薄脾則煩,不能食。食不下者,胃脘隔也。身重難以行者,胃脈在足也。月事不來者,胞脈閉也,胞脈者
屬心,而絡於胞中,今氣上迫肺,心氣不得下通,故月事不來也。黄帝问曰:有病温者,汗出辄复热,而脉躁疾不为汗衰,狂言不能食,病名为何?
黄帝问道:有的温热病患者,汗出以后,随即又发热,脉象急疾躁动,其病势不仅没有因汗出而衰减,反而出现言语狂乱,不进饮食等症状,这叫
什么病呢?岐伯对曰:病名阴阳交,交者死也。岐伯回答说:这种病叫“阴阳交”,阴阳交是死症。帝曰:愿闻其说。黄帝说:我想听听其
中的道理。岐伯曰:人所以汗出者,皆生于谷,谷生于精,今邪气交争于骨肉而得汗者,是邪却而精胜也。精胜则当能食而不复热。复热者邪气也
,汗者精气也,今汗出而辄复热者,是邪胜也。不能食者,精无俾也。病而留者,其寿可立而倾也。且夫《热论》曰:“汗出而脉尚躁盛者死。”今
脉不与汗相应,此不胜其病也,其死明矣。狂言者是失志,失志者死。今见三死,不见一生,虽愈必死也。岐伯说:人所以能够出汗,是依赖于水
谷所化生的精气,水谷精气旺盛,便能胜过邪气而出汗,现在邪气与正气交争于骨肉之间,能够得到汗出的是邪气退而精气胜,精气胜的应当能进饮
食而不再发热。再次发热是邪气引起的,汗是精气形成的,如今出汗后身体又立即发热的原因,是邪气胜过了精气。不进饮食的病人,精气得不到继
续补益而匮乏,这样就会无力抗邪而造成病邪留滞于体内,发展下去,病人的生命就危在旦夕了。《热论》中也曾说:“汗出而脉仍就躁乱盛大的,
是死证。”现在其脉象不与出汗后的正常脉象相应,这是精气已经不能胜过邪气,死亡的征象已是很明显的了。况且狂言乱语是神志失常,神志失常
是死证。现在已出现了三种死证,却没有一点生机,病虽可能因汗出而暂时减轻,但终究是要死亡的。帝曰:有病身热汗出烦满,烦满不为汗解,
此为何病?黄帝说:有的病全身发热、汗出、烦闷,其烦闷并不因汗出而缓解,这是什么病呢?岐伯曰:汗出而身热者,风也;汗出而烦满不解
者,厥也。病名曰风厥。岐伯说:汗出而全身发热,是因感受了风邪;汗出而烦闷没有缓解,是由于下气上逆所致,病名叫“风厥”。帝曰:愿
卒闻之。黄帝说:希望你能详尽地讲给我听。岐伯曰:巨阳主气,故先受邪,少阴与其为表里也,得热则上从之,从之则厥也。岐伯说:足太
阳膀胱经主管诸阳之气,主管人的一身之表,所以足太阳膀胱经首先感受风邪的侵袭。足少阴肾经与足太阳膀胱经互为表里,表病则里必应之,足少
阴肾经受太阳经发热的影响,其气亦从之而上逆,上逆便称为厥。帝曰:治之奈何?黄帝说:怎么治疗呢?岐伯曰:表里刺之,饮之服汤。
岐伯说:治疗时应同时针刺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阴肾经表里两经,(刺足太阳膀胱经以泻风热之邪,刺足少阴肾经以降上逆之气,)并内服汤药。
帝曰:劳风为病何如?黄帝说:“劳风”的病情是怎样的呢?岐伯曰:劳风法在肺下,其为病也,使人强上,冥视,唾出若涕,恶风而振寒,此
为劳风之病。岐伯说:劳风的受邪部位常在肺下,其发病的症状,使人头颈项足少阴肾经强直,头昏眩而视物不清,唾出粘痰似涕,恶风而寒栗,
这就是劳风病的发病情况。帝曰:治之奈何?黄帝说:怎样治疗呢?岐伯曰:以救俛仰。巨阳引,精者三日,中年者五日,不精者七日。咳出
青黄涕,其状如脓,大如弹丸,从口中若鼻中出,不出则伤肺,伤肺则死也。岐伯说:首先应使其胸中的肺气通畅,这样颈项就能俯仰自如。针刺
足太阳膀胱经以引肾气外布,青年人(的肾气充盛,则水能济火,)三日可愈;中年人(精气稍衰,)须五日可愈;老年人(精气已衰,水不济火,
)须七日始愈。这种病人,咳出青黄色粘痰,其状似脓,凝结成块,大小如弹丸,应使痰从口中或鼻中排出,如果不能咳出,就要伤其肺,肺伤则死
。帝曰:有病肾风者,面、胕痝然壅,害于言,可刺不?黄帝说:有患“肾风”的人,面部、足部浮肿壅塞,妨害言语,这种病可以用针刺治疗
吗?岐伯曰:虚不当刺,不当刺而刺,后五日其气必至。岐伯说:虚证不能用刺。如果不应当刺而误刺,必伤其真气,使其脏气虚,五天以后,
则病气复至而病势加重。帝曰:其至何如?黄帝说:病气至时情况怎样呢?岐伯曰:至必少气时热,时热从胸背上至头,汗出,手热,口干苦
渴,小便黄,目下肿,腹中鸣,身重难以行,月事不来,烦而不能食,不能正偃,正偃则咳,病名曰风水,论在《刺法》中。岐伯说:病气至时,
病人必感到气短,时常发热,时常觉得热从胸背上至头,汗出,手热,口中干渴,小便色黄,眼睛下面浮肿,腹中鸣响,身体沉重,行动困难。如患
者是妇女则月经闭止,心烦而不能饮食,不能仰卧,仰卧就咳嗽的很厉害,此病叫“风水”,在《刺法》中有所论述。帝曰:愿闻其说。黄帝说
:我想听听其中的道理。岐伯曰:邪之所凑,其气必虚。阴虚者,阳必凑之,故少气时热而汗出也。小便黄者,少腹中有热也。不能正偃者,胃中
不和也。正偃则咳甚,上迫肺也。诸有水气者,微肿先见于目下也。岐伯说:邪气之所以能够侵犯人体,是由于其正气先已虚弱。肾脏属阴,风邪
属阳。肾阴不足,风阳便乘虚侵入,所以呼吸气短,时常发热而汗出。小便色黄,是因为小腹中有热。不能仰卧,是因为水气上乘于胃,使胃中不和
。仰卧则咳嗽加剧,是因为水气上迫于肺。凡是水肿病人,眼睛下面先出现微肿。帝曰:何以言?黄帝说:为什么呢?岐伯曰:水者阴也,目
下亦阴也,腹者至阴之所居,故水在腹者,必使目下肿也。真气上逆,故口苦舌干,卧不得正偃,正偃则咳出清水也。诸水病者,故不得卧,卧则惊
,惊则咳甚也。腹中鸣者,病本于胃也。薄脾则烦,不能食。食不下者,胃脘隔也。身重难以行者,胃脉在足也。月事不来者,胞脉闭也。胞脉者,
属心而络于胞中。今气上迫肺,心气不得下通,故月事不来也。岐伯说:水是属阴的,眼睛下面也是属阴的部位,腹部也是至阴所在之处,所以腹
中有水邪的,必使眼睛下面的部位微肿。水邪之气上泛凌心,迫使脏真火之气上逆,所以口苦咽干,不能仰卧,仰卧则水气上逆而咳出清水。凡是有
水肿病的人,都因水气上乘于胃而不能卧,卧则水气上凌于心而惊,逆于肺则咳嗽加剧。腹中鸣响,是胃肠中有水气窜动,其病本在于胃。若水迫于脾,则心烦不能进食。饮食不进,是水气阻隔于胃脘。身体沉重而行动困难,是因为胃的经脉下行于足部,水气随经脉下流所致。妇女月经不来,是因为水气阻滞,胞脉闭塞不通的缘故。胞脉属于心而下络于胞中,现水气上迫于肺,使心气不得下通,所以胞脉闭而月经不来。帝曰:善。黄帝说:好。
献花(0)
+1
(本文系零科全书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