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逝去的老行当——铲蹄匠

 郝景望 2021-04-20

人类对牲畜的役使,生产上获得了很大的帮助,而懂得感恩的农民们对牲畜的呵护也是无微不至的。

生产队时期,记忆里就有在生产队饲养室旁大椿树跟前,目睹过公社的铲蹄匠为牲畜解除痛苦的情景。近日拜访当年的社员,详细了解了当年这个已经消失的老行当的些许逸闻轶事。

智慧的农民们在生产劳动中发现,马、骡、驴等牲畜的蹄子,同人类的指甲一样会长,而从事土地的劳作,必须请铲蹄匠给它们修理掉超长的部分。

——马骡驴役使时使用的农具“拥脖”(摄于咸阳古渡遗址博物馆)

就在饲养室旁的土墙附近,有两棵树身很靠近的大椿树,它俩不仅是小伙伴们喜欢钻来钻去的玩乐处,也是给马、骡、驴铲蹄的地方。

饲养员二伯把准备铲蹄的牲畜牵过来,从两个大椿树间走过,牲畜的缰绳拴到土墙的吊环,仅有温顺的大黑骡子外,二伯总是使劲地摇几下它们的“嚼子”(马骡嘴里一种铁制的便于控制它们的器具),威严地训斥着“定定地,得是想挨打呀!”

再劣撅(顽劣,不听使唤)的牲畜也禁不住二伯的鞭子和训斥,牲畜们被铲蹄匠,把下半条腿轮换着绑缚在那个沾有各色牲畜毛,“四卯八斜”(榫卯结构的一种,凳子腿从每个角度看都是八字型,极为稳固的木凳)的短条凳上。

——艺术品“马”(摄于咸阳古渡遗址博物馆)

有着二伯的监护,防止牲畜乱动,铲蹄匠用那把安装有T型短把儿“月牙铲”,一层层地铲下多余的蹄甲,二伯也会叮嘱着某个牲畜蹄甲长得快,让铲深点儿。

生产队饲养室的快乐,除去偷吃那“磨盘子”一样的油渣,再就是看铲蹄匠的工作,那薄薄的蹄甲边缘是硬质的,靠近牲畜蹄子处,总有里边是青色直到嫩白的诱人颜色,当铲蹄匠工作结束,小伙伴们不免有捡几片嫩白色蹄甲,幻想着那就是好吃的涮锅油饼那样的念头,大家珍藏的蹄甲直到变得异常坚硬才依依不舍地丢弃。

——艺术家墨宝“驴”

生产责任制后,饲养室被拆掉分了,那两颗大椿树没有被伐掉前,有马骡驴的农户们,依然保持着在土墙这里给自家的牲畜铲蹄的习惯;农业机械化普及,只喝油不用铡草、喂料、垫圈、起圈的拖拉机(蹦蹦车),让牲畜彻底离开了农户们,从此,铲蹄匠这个流传已久的老行当也就自然而然地消失了。

拜访老农得知,当年牲畜蹄甲还有一种寄生虫病,需要铲蹄匠在铲蹄前,用高温的棉籽油(棉花籽油)用小勺子舀着,一点点地浇到绑缚的蹄甲上,用高温油烫死寄生虫,祛除牲畜的足上顽疾,即不伤及牲畜、又完全剔除寄生虫的铲蹄匠,那就是牲畜们的扁鹊与华佗;也有部分跑长途的骡子,在铲蹄过后还要顶掌,等同于人类鞋子的掌保护骡子蹄甲,这都是合格铲蹄匠的必修课。

不得不慨叹,消失的老行当——铲蹄匠,是古老农业时代真真正正技术高超的兽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