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太太的家史

 砥名图书馆 2021-04-20

老太太诉说的家史:

老太太出生于1930年,住在郭庄子李地大街(现在还保留有这个地名),院里住着老太太的奶奶,老太太的大姑,老伯老婶等。

老太太的父亲在今天的和平路与多伦道附近上班,过去是人力车行,后来改成汽车行,租车修车,收入不错。老太太有两个弟弟,一个妹妹,家里生活稍微安定一些。

老太太的大姑夫已经去世,大姑守节在娘家,大姑家没有进项,把大姑家的表姐送到家住北京的老太太的老姑家寄养(表姐寄养在表姐的老姨家)。大姑父的家人为帮助大姑家的生活,给大姑家的表哥介绍一个学徒的工作,在今天的四面钟附近工作。因为刚学徒,工作生活条件很苦,老太太的表哥承受不住。好在那里离老太太的父亲工作单位较近,工作之余,表哥总会找自己的舅舅(老太太的父亲)诉苦减压。

老太太的老伯老婶,都在北京打工。

老太太已经记不清到底是42年还是43年,自己的父亲因为脑膜炎病逝,车行的老板出钱出力把老太太的父亲埋葬在今天的西青区李园坟地。

老太太的奶奶年纪大了,妈妈没有工作,还有四个孩子,家里生活一下子没有着落。老太太的表哥压力更大,这个院子里,就自己一个能挣钱的男丁,表哥的姥姥,妈妈,舅妈(老太太的妈)一家五口的生活压力,一夜之间通通压在他身上,不堪重负……整天以泪洗面,出门哭,进门哭,没过多久,也撒手人寰……

家里生活困难,老太太的妈妈,把自己的大儿子寄养在北京的老姑家,把自己的二儿子寄养在北京的老伯老婶家……

没有人工作,老太太的妈妈只好把院子里闲着的房子出租。今天有人租明天没人租的,熬生活,艰难度日……这一天来了一个缝麻袋的女房客,要长期租住房屋,生活才有了着落。

日子刚有一点起色,偏赶上热病流行感染,老太太的奶奶病了,无钱医治,只得向缝麻袋的女房客借钱救急救命。

女房客趁着这个机会,向老太太的妈妈提亲,说她有个弟弟,还没成家,看老太太人不错,可以给20块大洋作为聘礼,娶老太太为媳妇。

老太太的妈妈,答应了这门亲事,接过了这二十大洋,本以为这救命钱能挽救这破败不堪的家族。没成想,这流行感染的热病太过严重,一年之内,先后夺去了老太太的奶奶,妈妈,妹妹三口人的性命……

1945年,日本降伏。老太太那年15岁,嫁到了徐家,那个女房客成了我的大姑……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