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农药行业的黄金十年:从原药向制剂的角色转型!

 智极则愚 2021-04-20

1

跨国公司采购再分配,国内供应强者恒强

在农药产业链中,跨国公司通过控制制剂的登记与销售渠道主导市场,国内企业主要为其做原药加工,并通过与跨国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发展成规模化企业,旨在能为其持续供应新产品。

因此,农药产业链的主要盈利环节集中在制剂及农资服务,超过整体盈利分配 6 成,其次是原药,配套中间体的原药企业通常利润比较可观。

目前国内主要供应原药大品种包括草甘膦、麦草畏、草铵膦、菊酯、吡虫啉等,第一梯队原药加工企业包括扬农化工、联化科技、利尔化学、江山股份、长青股份等。

图 1:农药产业链各环节利润分配

扩产集中于优势企业 2017-2018 年,中国掀起环保监管风暴,作为万物之母,化工行业首当其冲。

环保监管严格化,使行业生态发生较大变化,不仅出现存量博弈,优胜劣汰现象,且行业扩产主动权也发生分化,具备快速扩产能力的是:(1)过去在环保、安全方面证明过自己,(2)持续获得跨国公司订单支撑,跨国公司首先要求供应稳定;因此出现了扬农化工、利尔化学、长青股份、先达股份、江山股份等积极扩产企业。而受制于环保安全风险、一体化缺陷的企业,将逐渐淡化或失去跨国公司长期合作基础。

原药不断做大,战略重视制剂原药业务规模不断做大。过去,中国农药企业扮演的角色主要是给跨国巨头供应原药,全球大约 6-7 成的原药供给来自中国,中国企业以进入核心跨国巨头、获得稳定的订单和利润为发展目标之一。

我们测算,2017-2020 年全球有接近 30 亿美元规模的专利药过期,受益于海外过期原药产能的转移,2020 年国内上市公司市场份额占全球将超过 21%。

中国化工集团 2017 年实现对 Adama 的完全吸收合并,意味着掌握更高盈利能力的海外制剂型巨头,纳入中国农药梯队成员。这带来的不仅仅是中国企业业绩的增厚,更大意义在于有了近距离学习海外巨头成长的机会。

跨国巨头正是因为大面积垄断了海外市场的登记与渠道,才享有远高于原药附加值的利润分配,制剂的优势令人垂涎。同时,中国化工集团吸收了先正达,也将大大提升在全球的行业竞争地位,中国农药话语权提升,战略上获得突破。

图 2:农药产业链结构

图 3:巨头格局重塑

图 4:国内上市公司占全球份额演变

2

从原药向制剂的角色转型,估值有望提升

原药不断做大,战略重视制剂原药业务规模不断做大。过去,中国农药企业扮演的角色主要是给跨国巨头供应原药,全球大约 6-7 成的原药供给来自中国,中国企业以进入核心跨国巨头、获得稳定的订单和利润为发展目标之一。我们测算,2017-2020 年全球有接近 30 亿美元规模的专利药过期,受益于海外过期原药产能的转移,2020 年国内上市公司市场份额占全球将超过 21%。

扬农引领潮流,本土之王估值提升 长远来看,中国本土企业不能只立足于原药加工,规模再大也仅是“国际知名企业”,只有把连接终端的制剂也做强了,才有希望跻身“跨国巨头”行列。

目前国内本土制剂企业更多是营销国内市场,海外竞争力较弱,我们认为,国内部分企业比如扬农化工,正在实现从原药为主,向涵盖制剂的综合型农药企业跨越。

国企出身的扬农,本身是本土原药龙头,一旦成功转型制剂,将为国内其他企业勾勒成长蓝图,有望带动本土企业齐头并进。

未来 5-10 年,中国制剂企业有望走出去,并与跨国巨头实现竞争。中国农药行业,将迎来黄金十年,估值将被重新定义并有望提升。

3

品种更迭快,好公司是“创制”出来的

农药区别于维生素、染料行业最大的特点是品种更迭快,新产品层出不穷,因为要求低毒高效品种不断替代高毒产品。整个行业需求增速不高,但因为供给端结构调整,品种替代性强,因此企业会通过结构性调整扩充新的产品,获得成长性。

换句话说,维生素、染料因为品种更迭少,集中度已经相对更高,农药因为品种更迭快,会不断出现集中度提升的逻辑,我们一直认为,这也是历史上农药估值相对高于染料、维生素板块的原因之一。

好公司是“创制”出来的,创制能力构筑护城河。跟好品种一样,好公司也是时间的产物。好企业通过前瞻的眼光布局,或不断投入研发创制更新品种,来延续竞争力。

国内能推出创制药品种的企业极少,没有掷地有声的推广经验容易见光死。国内代表性企业,包括扬农化工、沈阳科创等,都拥有自主创制品种,且已形成上亿元市场规模,成为公司核心竞争力的护城河。

创制药的成功推出是企业高盈利的延续。以扬农化工为例,公司因为菊酯(杀虫剂)有创制品种推出,高盈利保证了整体毛利率稳中向上,弱化行业景气影响,不像除草剂波动较大。

4

行业整体仍被低估,国企龙头将率先提估 值

目前处在资本开支密集期,若下游复苏产能弹性巨大由于环保严监管,环保规范的头部企业相对受益,业绩突出,且对行业洗牌带来的机会非常重视,纷纷开启新一轮资本开支以期把握新的长大机会。

值得注意的是,上一轮密集资本开支发生在景气高位的 2013 年,投建后行业景气下滑了,2015 以来行业下游基本处于景气底部区间,这意味着,一旦下游景气复苏,对农药需求形成正反馈,将叠加两轮产能弹性共同释放业绩,弹性巨大。

文章作者:陈俊杰/樊翔宇 农药专题报告一(行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