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看待奥特曼的变化?从初代到特利迦奥特曼,奥特之路有点坎坷

 特摄研究员徐说 2021-04-20


奥特曼系列中最火热的,目前莫过于特利迦奥特曼的形象公布,甚至一度上了微博热搜。这点,足以可见奥特曼在国人的心目中的分量。虽然奥特曼饱受争议,不管是暴力,还是幼稚,徐说觉得,只有当真正去了解奥特曼,反思奥特曼剧情所表露出来的深层次思想,才会真正地放下芥蒂。

然而,随着特利迦奥特曼形象的公布,男主真中剑悟拿着三千万年前的神器,胜利神光棒变身时,吐槽的声音,却多过了欢呼的声音。首先,徐说想和大家探讨下,为什么会有吐槽的声音。其实,大家吐槽的点,只有一个,那就是玩具化。而吐槽的人,大部分都是忠于昭和、旧平成的入门奥迷,以及曾经的奥迷。为什么徐说会这么说呢?因为资深老奥迷,知道圆谷自从初代奥特曼出品,这一路走来,真的很不容易。

在昭和时代的奥特曼系列,不管是当时冒着很大风险制作的初代奥特曼,还是即将步入平成之前的爱迪奥特曼,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剧情比较简单,变身器也很简单,甚至连奥特曼都很简单。即使是奥二代泰罗奥特曼,似乎也没有现在的奥二代这么复杂,还是很简单。

早期制作的奥特曼系列,让圆谷尝到了甜头。但是大家都知道,早期拍摄《初代奥特曼》时,圆谷经费不足,所以才有了奥特曼出场三分钟的限制,并且当时的光线特效,也几乎都是一笔一划画出来的。虽然制作粗糙,我们却看到了背后制作团队的用心。或许正是因为如此,《奥特曼》播出之后,就引起了一阵骚动。

当《奥特曼》获得成功之后,圆谷再次制作了《奥特赛文》。由于当时拍摄《奥特赛文》时,已经有了足够的经费,因此大家可以看到,前期的赛文,头上的光束灯是不会闪的,因为他没有出场三分钟的限制。但是观众却并不买账,认为奥特曼在地球上待三分钟,已经变成了一种象征。后来圆谷才在赛文身上加上了光束灯闪烁的设定。这也是大多数粉丝一直问徐说,为什么赛文没有彩色计时器的原因。

后来奥特曼的发展,一波三折。拍摄完《奥特赛文》时隔将近4年才推出了《归来的奥特曼》,原本打算这部奥特曼作品,是翻拍《初代奥特曼》的。当时也并没有什么“奥特兄弟”的概念,就连“杰克”这个名字,也是后来才加上去的。

拍摄完《雷欧奥特曼》之后,圆谷又陷入了一次财政危机。如果大家仔细看的话,就会发现,雷欧奥特曼的风格,和之前的奥特曼都不一样,偏向黑暗、写实风格。其中有很多场面,都是当时战争、地震等真实的元素。但雷欧奥特曼在放映初期的平均收视率只有14%,后来虽然加了一些刺激收视率的行为,比如奥特之王的出现、奥特兄弟大战,甚至MAC全灭等,都无法扭转乾坤。

但,这并不是圆谷的首次财政危机,也不会最后一次。拍摄完《爱迪奥特曼》之后,圆谷又陷入了长达10年的沉寂期。中间我们看到了很多海外的奥特曼,那是因为圆谷贩卖了部分奥特曼的版权。这也造成了之前奥特曼版权纠纷的问题所在。拍摄完《梦比优斯奥特曼》之后,更是直接导致了圆谷的濒临破产。为什么呢?因为前面的《奥特N计划》,不仅没有让奥特曼转型成功,还导致了圆谷一系列的危机。

随着万代资本的注入,圆谷才得以继续正常运转。但是,想必大家都注意到了,这个时候的奥特曼风格,也已经发生了很大的转变。期间的奥特曼大电影徐说就不多讲了,从《银河奥特曼》进入大家的视野以来,奥特曼就已经和玩具挂上了勾。其实,这种转变,也是奥特曼必然发展的一种趋势,为什么呢?因为奥特曼要存在,就必须和利润挂钩。

当《银河奥特曼》开播时,其实奥特曼并没有引起很大的关注,不痛不痒。而这部作品,也可以说是圆谷的试水,因为里面并没有大场面,所以的拍摄场景都是被设定为发生在星降村上,几乎都是野外制作,成本也降低了到了极点。渐渐的,随着每年一部奥特曼的脚步,到了《欧布奥特曼》,奥特曼逐渐热了起来,甚至到了《捷德奥特曼》结尾大战贝利亚时,奥特曼还上了微博热搜。

《欧布奥特曼》开播时,并不是没有反对的声音,欧布奥特曼也被成为“债王”,都是借力变身。但这些反对的声音,这并没有影响圆谷的制作风格,后期又有了捷德奥特曼、罗布奥特曼等。圆谷再次尝到了奥特曼系列所带来的甜头,万代自然也不会放过。

到了《泰迦奥特曼》,这种借力量才渐渐不这么明显。所以如何看到奥特曼的变化?从初代到特利迦奥特曼,这条奥特之路并不是这么顺利,而是坎坷。只有让圆谷活下去,奥特曼才会活下去。

对于奥特曼和玩具挂钩,其实早就已经开始了,并不是特利迦奥特曼才有的。那么,是不是非要将元素弄得这么玩具化呢?当特=特利迦奥特曼出现时,很多人都说变身器的塑料感太重。甚至人间体变身还出现了和假面骑士一样大喊一声“变身”。

徐说想说的是,奥特曼陪着我们一起走过了很多童年,也会陪着大家的后代走过。每一部奥特曼都有他们自己的剧情核心,都有属于奥特曼的“奥特精神”,只要这些还在,玩具就只是附属。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