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暑期档成烂片档期?观众对过亿票房不再稀奇

 电影界 2021-04-20

截止到目前,暑期档还没有10亿影片的诞生,暑期档国产片票房相继哑火。即使是人气很高的《神偷奶爸3》,上映11天,票房7.9亿。整个暑期档影片口碑也不太好,《悟空传》、《京城81号2》、《绝世高手》这些影片在豆瓣评分均在6分左右,多被批套路化、同质化问题多,继去年暑期档票房增速下滑之后,2017年暑期档票房前景令人堪忧。

在暑期档口碑下滑、票房增长缓慢之下,还有一种更为突出的现象:观众影片票房过亿并不稀奇,破10亿影片才能引起注意。这背后是电影市场、电影品质以及受众的变化。

2017年国产电影过亿影片有17部,如果加上即将破亿的《绝世高手》、《冈仁波齐》,接近20部。但是这些影片留在人们印象中不外乎《西游伏妖篇》、《乘风破浪》、《长城》、《大闹天竺》这些票房破10亿的影片,而那些刚刚破亿或者止步于2、3亿影片基本上很快就被忘记。

2010年《阿凡达》在中国获得13亿多票房,成为内陆第一部票房过十亿的影片,内陆电影票房突破百亿大关。此后,内陆影视像搭上了火箭一般,票房蹭蹭往上涨。2013年中国电影票房达到217.69亿元,2014全国总票房296.39亿元,2015年全国票房突破400亿,达到440.69亿元,同比增长48.7%,2016年电影票房稳定在450亿多,增速变缓。

从突破100亿到突破400亿,仅仅用了5年时间,先后超过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电影市场。

在电影票房快速增长的过程中,不可否认的是有一部分影片借势而起,创造电影票房神话。2012年《人在囧途之泰囧》在元旦起一举拿下12亿多票房,让很多人震惊。此前,国产片票房过亿都很难,更不用说破10亿了。更何况,很多人认为《泰囧》并没有那么好看,也不能称之为经典,剧情也不是很特别,整体口碑也不高,主要是就是一种合家欢喜剧片而被观众喜爱。

《泰囧》的票房神话仿佛给了国产片很大的信心,此后《西游降魔篇》、《心花怒放》、《西游记之大闹天宫》、《捉妖记》、《美人鱼》等影片扎堆破10亿。2016年就有9部影片票房破10亿,2017年上半年已经有10部影片票房破10亿。与此同时,影片破10亿成为一种成功的标准。不少人都以票房是否破10亿为标准衡量一部作品是否成功,至少是否取得商业上成功。

当破10亿的影片越来越多,而好莱坞大片又轻而易举地打破国产电影票房记录,向着20亿、30亿票房目标前进时,那些票房刚刚破亿的电影自然会被人忽视。

这种现象也带来一种怪圈:口碑越低、争议越多、票房越高。“烂片高票房”似乎成为一种默许的行业现象。按照10年、20年之前行情来看,只有好口碑才会有高票房。而如今一些剧情漏洞百出、拍摄、剪辑水平低的作品也能轻轻松松获得高票房。最著名就是斩获20亿票房的郭敬明导演的《小时代》系列电影。这部专为粉丝拍摄电影,豆瓣评分仅有4分左右,从上映开始就被骂剧情三观不正、毫无逻辑、拍摄水平近乎MV,最终还是在暑期档赚得盆满钵满。

类似烂片高票房的影片,还有很多,例如《爸爸去哪儿》综艺大电影、《我是证人》、《澳门风云》系列、《西游记之三打白骨精》等,它们会请来那些当下人气最高的明星出演,保证票房的号召力,同时在上映前后善于营销,获得大量关注。

这类电影主要是为票房而拍。大量资本进入电影市场,为了快速回笼资本、快速实现收益,找几个知名明星,改编一些知名IP,推向市场。他们把电影当做一种投资生财的工具,而不是让观众享受的文化产品,自然会就降低电影品质。

这类电影的存在让国产电影的品质公信力下降。因此到了2016年暑期档很多大IP、大制作、大明星班底作品纷纷扑街,其中包括《封神传奇》、《盗墓笔记》这样的影片。对于观众来说,票房仅仅过亿,或者破10亿并不能说明电影就有多好看。

回顾近些年高票房电影时,我们会发现只有像《大圣归来》、《夏洛特烦恼》、《湄公河行动》、《摔跤吧!爸爸》、《速度与激情7》这些作品称得上口碑与票房齐飞,毫无压力的成为同档期影片的佼佼者。而其他大部分影片,无论是国产片还是进口片大片无一例外都陷入了口碑与票房倒挂的现象,有些甚至是低口碑、低票房。

当电影品质持续下降,观众对电影的消费情怀也会逐渐下降。因此,在票补减少、市场增速放缓之时,观众只会将有限的时间、精力放在为数不多的精品上。这也就说明为何2017年上半年进出现两部好作品。未来,不再是粉丝决定电影票房的高低,而是电影口碑影响票房高低。相信,宣传不多的文艺片《冈仁波齐》在上映28天票房即将破1亿,给了不少人信心,中国电影正在经历优胜劣汰的过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