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反贪风暴3》:香港版“人民的名义”

 电影界 2021-04-20

本文原题:《反贪风暴3》:香港版“人民的名义”

文字 | 马敏强

编辑 | 海猫街

本文字数:1561

阅读时间:5分钟

今年最大的台风马上要来了,在台风来之前,上周五在电影院就已经刮起来了一股反贪风暴。

古天乐主演的《反贪风暴3》自上周五上映以来强势占领高地,轻轻松松地拿到日票房冠军,首周末上映三天更是拿到了将近2亿的票房,可惜的是这个档期属于淡季,不然这个数字肯定还会更高。

不过退一步讲,《反贪风暴3》选择在这个档期上映可能也是片方有意为之,意在避开暑期档的强强对话和《碟中谍6》的正面对抗,毕竟这部电影制作成本太高,需要拿下五亿票房才能保证回本。

《反贪风暴3》绝对是这个系列里最好看的一部,延续了港片一贯的风格,更有警匪片应具备的一切因素,比如追车戏,枪战戏,内斗戏,还有一丝丝的感情戏,节奏流畅,情节跌宕起伏,完全能够将观众牢牢抓在120分钟之内而不内急或者打瞌睡。

就因为是传统的商业电影,很多影评人和观众对这部电影的评价是剧情老套,可看可不看,我不这么认为。

电影发展了100多年基本上在叙事技巧上没有多大的发展,我们今天的讲故事的方法和几十年前的希区柯克,黑泽明没有什么不同,还是老样子,线性叙事结构依然是主流,所以拍商业电影就那个套路,剧情在几分钟时开始,几分钟时高潮,到最后一个正义战胜邪恶的大结局,这都是不变的死定数,除非你不拍商业片,不拍类型片,才能在讲故事的方式方法上有一定的尝试和突破。

商业类型片的特点就是可模仿,可粘贴,可复制,当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电影工业发展到一定高度,自然而然就会出现商业类型片,这些电影就好像是流水线上的工业产品,紧致好看高利润。

流水线上的产品必须要跟上时代,不断推陈出新,电影也一样,香港的警匪片就是经历了这样的一个过程,八九十年代是以吴宇森为代表的古典英雄主义的警匪片,到了2002年《无间道》横空出世将香港警匪片的格局提升到了人生哲学的思辨,然后2010年《寒战》的出现又为香港警匪片融合了政治力量之间权力争斗的味道,到了今天香港警匪片实在难以再有所突破了,所以《反贪风暴3》自然要遭人嫌弃了。

我这次之所以站《反贪风暴3》是因为香港电影虽说已然没落,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香港电影仍然有能力生产出合格的商业类型片。

当什么时候香港电影真的拍不出像《反贪风暴3》这样的电影时那就真的玩完了,当然了作为一个从小看着香港电影长大的观众,我是不愿看到这一天的到来的。

《反贪风暴3》还有两处值得一说的好,一是编剧看到了同是反腐题材的作品,内陆反腐剧《人民的名义》的火爆,这次就巧妙的将二者的剧情融合了起来,也没有出现嫁接不良的现象。

剧情上有了一些《人民的名义》的影子,导演干脆就请了《人民的名义》里的演员来客串,大贪官张部长是《人民的名义》里的赵公子演的,张部长的情妇也找了《人民的名义》里的大长腿的美女来演。

恕我直言,这两位的客串真不咋的,演技浮夸不自然,简直一塌糊涂,浪费了在香港电影里露脸的机会,倒是饰演反派的香港本土新人栢天男表现十分抢眼,这就是我说的这部电影值得一说的第二好。

栢天男,光听这个名字就很霸气,难道他真是香港电影继承人的天选之子?

这位演员应该是刚刚出道,豆瓣上关于他的介绍还是一片空白,一出道就能在一线电影里有如此精彩的表现,真是未来可期,前途不可限量。

我们老说近年来香港电影老是一些熟面孔的老演员在撑场子,确实这也是不争的事实,这次《反贪风暴3》能够带出栢天男这样有潜力的新人演员对青黄不接的香港电影来说真是一件幸事。

栢天男饰演的反派造型

古天乐是香港电影工业制造出来的最后一个明星了,这些年他为香港电影真是拼了老命了,如果再出新人,他可真就跑不动了。

新人演员的出现当然是好事,但也不能因此忘记那些跑了一辈子龙套的老人,这次在《反贪风暴3》里就出现了香港电影的一众黄金配角,比如饰演阿婆的是“万年绿叶”罗兰女士,饰演洗钱集团头目的是廖启智,饰演退休黑帮老大的是卢海鹏,这些人将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香港电影,都是老人,他们的电影是看一次少一次了。

要刮台风了,大家实在没地方去,就去影院看电影吧。电影看完,台风刮过,明天太阳照常升起。人生之路不会因为一场风暴就此停留,步履不停,且行且珍惜,记住“台风过后好煲汤”。

题图均来自相关电影资料与网络截图。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