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有资源| 豆瓣8.7分的戛纳遗珠:「幸福的拉扎罗」

 电影界 2021-04-20

本文原题:豆瓣8.7分的戛纳遗珠:「幸福的拉扎罗」

文字 | 马敏强

编辑 | 海猫街

今年的戛纳电影节上出现了不少的好电影,国内影迷的朋友圈一次又一次的被这些电影刷屏,先是韩国导演李沧东的《燃烧》,后来又是日本导演是枝裕和的《小偷家族》,这会又来了一位意大利女导演阿莉切·罗尔瓦赫尔的《幸福的阿扎罗》

这三部电影在今年的戛纳电影节上同场竞技,最后《燃烧》创下了戛纳场刊最高分,《幸福的拉扎罗》也是获得了最佳编剧奖,而是枝裕和的《小偷家族》则幸运地拿下了金棕榈大奖。

年轻的意大利女导演阿莉切·罗尔瓦赫尔是戛纳电影节的常客,早在2011年她的处女作《圣体》就亮相戛纳电影界导演双周单元,2014年第二部长片作品《奇迹》更是拿下戛纳电影节评审团大奖。

阿莉切戛纳获奖发言

从影之路一开始就有着如此高起点新人导演,放眼当今的世界影坛真是少之又少,阿莉切·罗尔瓦赫尔简直就可以说是个天才导演。听说这位天才导演与另一位享誉世界的大导演——库斯图里卡有着莫大的渊源。

出生在意大利乡村的阿莉切,少年时代和我们大多数人一样并没有太多的电视、电影可看,但是13岁那年看到了库斯图里卡的电影之后《亚利桑那之梦》深受震撼,从此幼小的心灵里留下了一颗电影的种子,这样的故事发生在了很多大导演的身上,原不足为奇。

突然想起来正在国内院线热映的《江湖儿女》也是今年戛纳电影节的主竞赛影片,难怪《幸福的拉扎罗》在豆瓣上的短评第一条就有人在喊话贾科长。

恕我直言,贾科长的《江湖儿女》只是外表上借助了原来的影片,本质上来说并没有致敬自己,相反却是突破了自己。

在魔幻现实主义的表现上确实是《幸福的拉扎罗》更胜一筹,贾科长显得厚重,阿莉切更加洋气,贾科长显得传统,阿莉切更加现代。综上,阿莉切的电影走在了世界的最前列,代表着这个时代电影发展的最新方向。

今年的戛纳电影有个普遍的特征那就是差不多都是现实主义题材作品,和《燃烧》,《小偷家族》一样,《幸福的拉扎罗》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阶级对立,贫富差距的社会现实问题。

《幸福的拉扎罗》讲述了意大利的一个偏远乡村的村民被资本家欺骗奴役多年而不知“魏晋有汉”,最终在机缘巧合地情况下被警察解救出来,融入现代社会的故事。

影片的主人公拉扎罗无父无母,无欲无求,每天只知和村民们一起为资本家无偿服务。

他异于常人,有着圣人般的品格,只知奉献,只知牺牲。

村子里的任何人都可以的使唤他,他也绝对服从。不过,村子里的人也没有人把他当作傻子,更不会欺负他。

所以,拉扎罗这样的人不会出现在中国,不符合国情。

拉扎罗不是傻子,他是耶稣的化身,他是圣人。

耶稣是什么,耶稣是你打了我左脸,最后我把我右脸也挨过去让你打,拉扎罗就是是这样的人。

饰演拉扎罗是一位高中生,自身的气质与角色完美结合,

小哥哥最近也会来北京

圣人自有神迹,拉扎罗掉下悬崖之后许多年之后竟然复生,是一只狼救了他,而这只狼一直跟随着他,直至圣人被现代社会所吞没,才选择了离去。

孤狼救醒阿扎罗的时候,电影也响起来导演的旁白,她说“曾经有一个圣人跌倒在荒野里,一只狼想要去吃他,闻了又闻,无法下咽,原来是有一股味道阻止了狼”,这味道就是“好人的气味”。

拉扎罗第二次展现神迹是在探访故友之后回家的路上,教堂里的圣歌围绕着他久久不愿离去。

村民解救后,不敢过河,这就好像一个人跪久了,很难在站起来

拉扎罗的故友是曾经奴役村民的资本家的儿子,事件曝光后,资本家的产业也败了,曾经的富家公子也变成了银行的欠债人,落魄潦倒,郁郁寡欢。

拉扎罗死后穿越回来,时间已经过了几十年,曾经的故友也成为了中年大叔。

在得知故友的资产被银行查封之后,拉扎罗带着武器,小时候故友送他的一把弹弓去了银行,最后圣人阿扎罗倒在血泊里,那只救他的狼也就去了。

原本高高兴兴去故友家做客的拉扎罗被故友的现实情况弄的失落至极,回来的路上圣歌就为他响起,原来圣人也需要安慰。

“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人间如果没有圣人一般的人存在于世,那将真是“人间不值得”。

《幸福的拉扎罗》在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的基础上融入了全世界都流行的魔幻现实主义,有其极具特色的影像风格,是一部看完之后久久不能忘怀的佳作。值得五星推荐。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