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没有了老罗的锤子手机,还能走多远?

 江湖老刘 2021-04-20

从曾经的追风者,到如今的风口杀手,罗永浩几乎是屡战屡败,锤子手机之路也是步履维艰。

   作者 | 亦古月     

编辑 | 崛江小编  

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手机出货量为4.14亿部,较上年同比下降15.68%。其中4G手机3.91亿部,同比下降15.3%。

2018年以来手机市场的逐渐饱和,再加上手机产品没有剧烈的革新吸引消费,导致智能手机产量和出货量持续下跌。在大行业的背景下,手机出货量下降的同时,新上市机型也在减少,锤子也不例外。

11月3日,据媒体查询中国执行信息公开网发现,丹阳人民法院对北京锤子数码科技有限公司及罗永浩实施限制消费令,再次把锤子推上了风口浪尖。从曾经的追风者,到如今的风口杀手,罗永浩几乎是屡战屡败,锤子手机之路也是步履维艰。


创始人离开,锤友心灰意冷

据天眼查数据显示,锤子科技(北京)股份有限公司新增四条股权出质信息,罗永浩将自己的股权出质给北京君信传奇公关咨询有限公司、深圳市凌昱微科技有限公司、东莞市润信环保包装科技有限公司和北京博商智远科技有限公司。今年以来,锤子科技已经有49条股权出质信息。

锤子手机是由罗永浩创办的锤子科技研发的一款中高端智能手机。锤友多数是“罗粉”,老罗通过冰箱门,质疑方舟子,炮轰链家等行为,建立起了自己的庞大粉丝圈。还有些人用锤子,是因为老罗对SmartisanOS中许多设计的偏执。在他们心中,锤子手机的核心竞争力就是罗永浩本身。

如果说消费者买苹果是为了它的系统,买华为是为了支持国产,那么买锤子就是买情怀。而今老罗一离开,很多锤友表示“没有老罗的锤子是没有灵魂的”“没有老罗了,锤子手机不再具备工匠精神了。”甚至有网友反馈:“自己很喜欢锤子手机,关注老罗后,尽管有手机系统再好外观再好的手机自己也不想买,只想买老罗带着做的手机。”

这也意味着老罗的离开将会带走部分锤友,锤子手机将会失去一部分忠实消费者,它所占的市场份额就会变少,锤子未来之路变窄。


字节跳动收购,前途难以预测

锤子被字节跳动公司收购,难以预测将来。字节跳动是一家信息科技公司,成立于2012年3月,总部位于北京。其是最早将人工智能应用于移动互联网场景的科技企业之一,并开发出了多个在中国内陆流行的APP,如今日头条,抖音短视频,西瓜视频等。

2019年10月31日迎来了坚果Pro3的发布会,这是坚果团队在加入字节跳动后的第一场发布会。坚果Pro 3亮点在于,四摄,大爆炸。全场景AI四摄,后置四摄为4800万主摄+1300万超广角+800万长焦+500万微距镜头。拍摄亮点是双路视频和夜景拍摄效果。大爆炸功能指的是能提取视频语言转换为文字。但是坚果pro3不支持5G,不支持NFC。

在笔者看来,字节跳动并非专业手机公司,此前也并未传出想要拓展手机业务的消息。字节跳动作为信息科技公司收购锤子可能是为了软件的整合,并不会长期发展手机业务。

目前手机市场低迷,手机行业利润低,字节跳动不可能为了投入过多的人力,物力,财力来冒大风险。做好手机行业还需要强大的管理团队,例如手机研发,软硬件适配,成熟的营销团队,字节跳动难以在短期内创建好条件来支撑锤子手机的发展。

市场竞争激烈,锤子难露锋芒

纵观手机市场,整体环境已然是不容乐观。而且国内华为、小米、OPPO和VIVO一线阵营格局难以打破。二三线手机品牌生存空间不断被压缩。锤子的生存空间就越显艰难,想分杯羹都难。

上表为2018年全年,2019年上半年品牌手机销量占比,市场调研机构数据也证明,在国内手机市场,排名靠前的手机厂商占据的市场份额也越来越高,市场集中度因此也越来越高。表中并没有锤子手机,说明锤子手机的市场占有量较低。

众所周知,成立于2002年的金立手机,一度是中国手机行业的领导者,在2018年12月宣布破产。同样是处于二线的的美图手机选择了与小米合作,锤子仍处于水火之中。

在笔者看来,锤子虽然有基于 Android定制的Smartisan OS 智能手机操作系统,但是这还不足以构成提高自身竞争力的条件,锤子手机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崭露头角必须具备强有力的“武器”。

手机行业正处于优胜劣汰的环境中,没有了老罗的锤子手机要想走得更远,就必须成为一匹黑马。锤子手机需要重新定位,认清自我,打造出自己独特的核心竞争力,抓住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建立起自己的口碑,深化用户体验,让锤子手机重回大众视野。

二选一:互联网巨头的绑架式生意
美团水逆
新氧的医美生意能“美"多久
破产重组后的贾跃亭到底会不会回国


江湖老刘,崛江网联合创始人,社交电商行业分析师,知名IT评论员。曾帮助多家公司挂牌上市新三板。创新图强的精神气质、文节俱高的价值观念、封闭内敛的行为模式、犀利独特的TMT观察,立志成为全面的、专业的、深入的、有独立观点的TMT行业观察者。

用专业视角解读TMT,用科技创新服务行业,是崛江网、TMT观察网、百度百家、今日头条、艾瑞、搜狐IT、砍柴网、钛媒体、i黑马、亿邦动力、天极网、DoNews、雪球财经、南都自媒体、界面新闻、蓝鲸TMT、一点资讯、凤凰新闻、网易新闻、北京时间、5秒科技、天天快报、知乎、脉脉专栏、趣头条、IT时代周刊、博客中国、网易新闻、UC自媒体、知道日报、百科TA说、东方财富网网、领英中国、潮起、Ofweek光电信息网、联商网、简书、WIFI万能钥匙、新浪看点、第一观点、梧桐树等专栏作者,各大专栏平台粉丝覆盖量超100万。

注明: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违者必究。商务合作加个人微信号:lll957669664。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