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蒙氏教育真有趣,有意思的亲子活动我们玩起来

 Seven哥的书屋 2021-04-20

看了一本讲蒙氏教育的书,最初我以为这是讲教育理念的,然后翻了第一篇、第二篇的内容才发现,这几篇内容讲的都是各类亲子活动,怎么设计、怎么做以及为什么这么做,挺有趣儿啊。

之前虽然知道蒙台梭利是幼儿教育领域的家的专家,也知道她有著书立传,从未翻开过她的作品,这次偶然翻到了她的书,那就多花点时间来看看吧。

先看一看蒙氏教育创始人的光环:

玛丽亚·蒙台梭利(Maria Montessori,1870—1952年),意大利的女性教育家,杰出的幼儿教育思想家和改革家,二十世纪享誉全球的幼儿教育家,开创了独特的幼儿教育法。其教育方法从智力训练、感觉训练到运动训练,从尊重自由到建立意志,从平民教育到贵族教育,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一场幼儿教育的革命。《西方教育史》称她是二十世纪赢得欧洲和世界承认的最伟大的科学与进步的教育家。注明著作有1909 年写成的《运用于儿童之家的科学教育方法》一书。

我想对于“活动”,无论是参与式的、互动式的还是命令式的,在任何时候、任何年龄段的群体中都不会过时,它的区别只在于不同的群体、不同的方式与最恰当的时候。

就如小朋友喜欢玩,大人其实也喜欢玩,只不过我们玩的项目不一样,小的时候我们可能搭积木能够积一天,上学之后喜欢和同学们一起玩儿你猜我答,上了班之后我们会参加各种各样的团体建设活动。虽然年龄不同,但在不同阶段的不同活动里,大家玩得也都很开心。

这次看到的书里,专门讲了关于孩子和家人一起可以做哪些活动,这些活动又能起到什么作用。举两个不同场景的亲子活动案例供大家参考,大家可以尝试实践,在活动中学习,在活动中发展精细动作,通过活动中做好各种学前的准备。

第一个场景是在家里,游戏名称为“模仿西蒙”。

简单来说其实就是一个学一个做,家长先当“西蒙”,做出动作让孩子模仿,谁模仿的最好谁就开始当下一轮活动的“西蒙”。家长开始做动作的,孩子需要发挥他的观察力,同时全神贯注(专注力),然后通过模仿力将刚才的动作完整呈现出来。

当孩子开始当“西蒙”之后,他首先要想自己做什么动作,然后设计动作让家长模仿,这里用到了孩子的创造力,还锻炼了孩子的想象能力。

无论是家长当“西蒙”,还是孩子当“西蒙”,是孩子在模仿和创造的时候,内心里都会在思考怎么做能做到最好。体验乐趣的同时,孩子的观察、学习、创造、模仿的能力都得到了锻炼。

第二个场景是在旅途中,玩会儿“你猜我猜”

我们在远行的旅途中,因为场地和道具限制,没有办法做出更多设计,比如我们在车上没有事情做的时候,可以和小朋友们一起玩“你猜我猜”,猜猜看我都发现了什么。

和孩子面对面坐好,让孩子能看见我们的眼睛,假装自己是个木头人,不能动,只有眼睛可以转动,告诉孩子“你不动我不动,但是要转动我们的眼珠子看东西”。保持身体静止不动,让孩子注意到我们的眼睛,然后将眼睛转到各个的位置,告诉孩子我眼睛转到左边看到了什么,我眼睛转到右边看到了什么,我眼睛转到上边看到了什么,然后让孩子模仿动作,并且说出他看到了什么。

或者我们也可以举出手指划圈圈,然后让眼睛跟着手指划这个圈转动,让孩子跟着模仿。这个活动是锻炼孩子的精细动作的,精细动作的良好发展能够为未来打好基础。

所以,看完这两个活动,你有没有也觉得活动也是很有意义和有趣的呢?活动已经不仅仅是活动了,它背后被赋予了更多的内涵和意义。忽然间觉得蒙氏教育真挺有趣的,我计划固定时间去做一些亲子活动的时间。

蒙氏教育设计的活动有很多,适合不同场景的,有和同龄一起的,有多人的、有人少的,有兴趣的可以自己翻书看看,也可以去实践,有选择的在不同的时间去实践不同的内容。如果有进一步能力的,也可以在原有活动的基础上去创新出更适合自己的活动。

又想到之前我写过的一篇关于专注力研究的内容,有些地方也有相通之处,确实,通用的知识越往上相通的地方越多,希望大家都能有收获。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