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代宫女走出宫门后,为何有些人都不能生育?

 独钓清月历史馆 2021-04-20

古代的宫女虽然也算是皇宫的人,但其地位极其低下,也就不可能被多少正史记载,有关宫女的事情,大多源于民间传说或者一些秘闻野史之类,可信度都不大。

民间传说有些宫女不能生育这种事也可能真的存在,但并不像有些人说的她们出宫后已经丧失了生育能力,即使嫁人后也生不出孩子,这其实是没有任何依据。那么,何以会有这种说法流传呢?这得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

1.宫女的前世今身,注定宫女虽接近最高权利,但却是地位最低的群体,出人头地的可能不大

早期古代宫女其实大多来自征战过程中获得的奴隶、女俘或者罪犯的妻女,汉朝以后,开始由朝廷派出大批官吏到民间挑选良家美女到宫中,一旦选定后就不能再与家人团聚,一直深锁深宫,几乎与世隔绝。

不过刚开始选的宫女数量并不多,西汉初年据说才有宫女十多人,到了汉武帝时宫女也才突破1000人,到东汉桓帝时宫女则多达五六千人之多。到晋武帝时,宫女数量更是突破万人大关。

其实要说宫女人数最多的还算唐开元、天宝年间,宫女人数跃升至4万,这可能与唐朝当时的经济繁荣有关,后宫庞大,没点经济实力做支撑也是没法供养的她们,因为这些宫女不但领工资,就那些胭脂脂粉之类的开销就是一笔巨额款项。

事实上,清朝以前的宫女是不会放出去的,不过也有过几次特例,《汉书》中就曾记载汉文帝放了孝惠帝时期的宫女,“出孝惠皇帝后宫美人,令得嫁。”他自己去世前也在遗诏中写下:“归夫人以下至少使。”他的儿子景帝也曾有遗诏:“出宫人归其家,复终身。”汉平帝也有遗诏:“出媵妾,皆归家得嫁。

当然以上都是小规模的放宫女出宫,《资治通鉴》里记载武德九年,即公元626年,有过一次规模较大放宫女出宫的事情,就是有名的“怨女三千出后宫”的事情,唐太宗下令:“宫女众多,幽閟可愍,宜简出之,各归亲戚,任其适人。”

从放出宫的宫女来看,他们放的都是父皇时期的宫女,自己的宫女最多也就是死后才放。不过,这还算好点的皇帝,更多的其实在他们死后也不会放走。

清朝时,宫女选择范围大致被限定在内务府佐领所属的上三旗(正黄、镶黄、正白)包衣任职佐领、管领以下家庭的女儿,从规格上来看还是比较高的,她们进宫后从事的工作其实跟以前各朝的宫女差不多,不过她们也要等到30岁左右才可以出宫。

这也就意味着在中国历史上,成千上万的宫女其实是不可能被放出来的,即使被放出来,年龄也已经过了三十岁,三十岁的女人,别说古代,就是现在也被列为大龄剩女。

2.身在深宫大院却看不到出头之日,宫女中的多数人一般都老死宫中,一生都无法离开高墙大院,身心压抑,即使离开也可能身心俱损

宫女们虽然都是来自民间的美女,而且挑选过程也都极其严格,似乎给人有种一步登天的感觉,但事实上,她们进入皇宫后大多数人都从事着伺候嫔妃及各种不同苦力工作,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美好,她们中很多人可能一生连皇帝的面都没见过,更不要说被皇帝看中,直接晋升为嫔妃了。

不过他们从事的工作虽然有些可能比较繁杂,但基本上也是按时按点工作,工作量也不是太大,相对来说还算轻闲,但想要成为妃子,基本上难如登天。当然,毕竟是生活在高墙大院内,也有被皇帝看中给办了的机会,最后晋升为妃子也是可能的,但这得极其聪明伶俐又漂亮,这样的宫女少之又少。

有种说法说那些嫔妃来例假的时候不方便伺候皇帝就让服侍自己的宫女顶替,这样一来宫女也就有了上升的机会,先不说嫔妃会不会给宫女这样的机会,其实皇帝那么多女人,大家也不可能同时都来例假吧,这个妃子伺候不了,其他等着伺候他的女人多的是,哪里还轮得到宫女来顶替?

当然对于那些精力特别旺盛,又很喜欢女色的皇帝来说,宫女的机会就很大了,不过皇帝那么多女人,真等到他都玩腻后再轮到宫女也不容易。所以说,绝大多数宫女都会在寂寞、凄凉中度日。

唐朝诗人元稹有首《行宫》写道: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这首诗就把宫女们禁闭深宫,整天寂寞无聊的枯燥生活写得活灵活现。还有一首据说是宫女所写的《红叶题诗》:“一入深宫里,年年不见春。聊题一片叶,寄与有情人。”从这首诗中我们也能充分感受到宫女们那种凄凉落寞的日子。

所以说,宫女们的生活其实是一种非人的生活,不光有生理需求得不到满足的压抑,还有宫廷内部无休无止的阴谋斗争的带来的随时可能被杀的恐惧,更有一种看不到希望和尽头的无望之感。

而人一旦长期生活在压抑的状态下时,心理就会扭曲变态,心理的扭曲也会造成身体上的伤害,所以即使有些人最后有幸从深宫大院走向正常生活,她们的身体也可能因为郁积多年的慢性疾病造成无法正常生育,当然,这只是一种可能而已。

3.宫女在宫中的生活相对比较轻闲,出宫后无法从事重体力劳动,再加上年龄较大等原因无人愿娶,也就在事实上造成她们无法生育

宫女们虽然在皇宫里算得上地位最低下的一个群体,但她们好歹也是生活在拥有最高权力的地方,俗话说相府看门的人都比六品官强,何况她们曾经是皇帝身边的人?所以,她们一旦出宫后心理落差会很大,贫穷困难的人家自然是无法入她们的法眼的。

但要嫁给一个殷实人家,其实也不容易,因为在农耕社会,传统认知就是男耕女织,女人如果只会端茶倒水擦桌子扫地,男人基本不怎么考虑,他们可不是只想找个花瓶摆着,他们更看重女人能不能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

宫女哪里会从事种地织布之类的事情,他们的工作也就是洗洗涮涮,既然不能,对于好多男人其实并没有多大吸引力,因为她们太过娇贵,一般人养不起。再说,古代男女比例基本上是女多男少,男人找媳妇一般都不太困难。

主要是古代人重男轻女,生多少个女儿他们都不会停下来,只有生出男孩他们才可能不再生,再加战乱中好多男人死去,这就使得女人比较多,要不然古代好多成功男人都是三妻四妾的,也并不影响穷人娶妻生子。

在女性资源比较丰富的情况下,男人自然愿意娶那些妙龄少女,古代女人结婚一般是在十五六岁,而从宫里放出来的宫女,一般都在三十岁以上,按现在来说都算得上大龄剩女了,何况在早婚的古代,就更算得上老女人了。

另外,古代人的思想都比较保守,尤其在意女人的贞洁,虽然宫女大多并没有得到过皇帝的宠幸,但在名声上仍然被看成是皇帝的女人,而有钱有势的人家谁愿意娶个别人用过的女人为妻,即便是小康之家,其实也不会娶一个别人不用了的女人为妻。

这就让那些出宫的宫女显得非常尴尬,一方面强大的自尊心让她们无法从心理上接受随便下嫁的事实,另一方面,她们又成了并不受男人喜欢的迟暮美人,在这种情况下,有些人宫女虽然出宫了,但却无法找到自己的归宿,有些人最后把自己嫁了,很可能嫁给了年龄偏大的老头。

综上所述,民间流传的宫女不能生育的说法其实是没有依据的,她们之所以不能生育,主要是没有机会与男人结合,好多人一生都被禁在深宫,有些有幸出宫后,也因为年龄大、无法从事重体力劳动等原因男人不愿娶,没有男人还怎么生孩子?

其实,古代的宫女算是跟太监有着差不多的命运,虽然她们的身体是完整的,但却被长年幽禁在深宫大院,算得上很不幸的一件事。事实上,好多人并不像普通人想象中那么热爱进皇宫当宫女,但在父母之命和皇帝之命难违的情况下,她们是没有自我选择权的。

即使有些女孩刚开始热衷于被选进皇宫,在漫长的高墙大院生活中,也会为自己当年的无知感到悲哀,只不过当时的宫女,一旦进去就没有反悔的机会。漫长的宫廷生活中,有些宫女慢慢适应和习惯了宫里的生活,也就不想再出来了,慈禧时就有个宫女放出后感觉到她已经与这个社会格格不入,最后又自愿进宫直至老死。

所以说,她们的命运其实比较悲惨,虽然也有过锦衣玉食的日子,但人活着,哪里只是为了吃口饭那么简单?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