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心理学考研院校——四川大学(专硕篇)

 qs心理肖肖老师 2021-04-20

  


四川省内,目前共有6所招心理学研究生的院校

(ps:有错的地方,欢迎指正补充哈)

学硕院校3所:西南交通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四川师范大学

专硕院校4所:成都医学院、西南民族大学、四川大学、四川师范大学

今天给大家梳理一下只招专硕的川大,希望能帮助到想考川大的小可爱哦


一、院校特色

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社会学与心理学系成立于2005年,现有社会学科学学位硕士点,并承担社会工作专业硕士(MSW)和应用心理学专业硕士(MAP)2个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工作。2009年,我系获社会工作本科专业招生资格,2012年开始培养第一届社会工作本科生。我系现有专职教师19名,其中正高级职称6人、副高级职称10人、中级职称3人,中国社会学会常务理事1名、理事1名,另聘有多名校内外兼职教授。现任系主任为徐婷副教授。

1. 社会学

四川大学社会学专业历史悠长,从1920年华西协合大学开办社会学系开始,就在“社会化之良好、科学化之社会工作、科学化之科学研究”的系训指导下开展了一系列社会学研究,多位老师后来成为中国社会学史上的知名学者,如李安宅、冯汉骥、蒋旨昂、张世文、于式玉、袁亚愚等。院系调整后本学科点被取消,在社会学恢复后于1985年成为全国第二批社会学硕士点。2005年本学科点获得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2008年成为四川省重点学科。

我系社会学专业设应用社会学、社会心理学、宗教社会学、农村社会学等4个硕士研究方向,有硕士生导师15名,尤其在西部研究、宗教社会学、农村社会学等方面形成特色。近年来社会学专业承担多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如“川西少数民族地区社会发展大型调查(50年50户追踪)”“西部民族地区社会事业发展研究”等,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和西部特色。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后,我系与国内多家科研单位合作,在地震灾区建立了研究观察点,已陆续产出相关领域硕士论文。另外,我系还与华西公共卫生学院合作开展医学社会学教学与研究。

我系是四川省社会学会副会长单位,主办过中国社会学会2003年年会。在学术交流方面,与国内外多所知名高校、科研机构有广泛的学术交流与合作。

2. 社会工作专业硕士(MSW)与应用心理专业硕士(MAP)

四川大学的社会工作专业硕士(MSW)培养资格于2009年国内首批获得,2010年正式招生,由我系7名硕士生导师承担着社会工作专业硕士的培养工作,设儿童青少年与家庭专业服务、社会福利服务与管理、灾害社会工作3个研究方向。

现在,我系社会工作专业教师队伍基本建立,课程体系日渐完善,实践环节不断加强。我系师生先后承担了“成都市社会工作参与城市救助与扶助贫困家庭研究”“地震宝宝家庭社会工作服务模式研究计划”“社会组织参与扶贫开发的途径研究”等课题,也在开发民族地区、灾后重建地区社会工作教学课程与实务。

2012年9月,四川大学应用心理学专业硕士(MAP)开始招生,我系6名硕士生导师承担其中的教学和培养工作。

二、招生目录(根据2021招生简章整理)

招生人数在专硕院校里边算少的了 但仍然不少报考川大的~

三、导师介绍

四、历年分数线

川大的政治英语单科线要求相对较高~所以公共课不能拖后腿


五、书单+真题分析

公共管理学院 官方指定

注:

1.根据2019年官网书单变化--删除彭聃龄版《普通心理学》和侯玉波版《社会心理学》,增加了《社会性与人格发展》

2.标红为根据2019年真题进行添加书单。虽然是官网指定书单,但19年真题考查中有85分题目在参考书目能够无法找到明确答案,其中有70分为心理学研究方法内容(仍有20分在现有研究方法的经典教材中无法找到答案,视为超纲),另外15分为高级统计学内容(视为超纲)。结合各大高校有加大对心理学研究方法考查的趋势,以及该院校在参考书目上倾向于使用国外经典教材,特此提供《心理学研究方法》肖内西版供学员复习备考使用。

3.根据2020年官网书单变化--把社心和心理学与生活教材的版本进行了更新。


2021考研四川大学专硕真题分析

试题分析及备考建议

(一)总体难度及考查特色

四川大学一贯的风格是难度较高,超纲题目屡见不鲜。但是2021年的真题有所好转,虽然有超纲,但是较少。因为使用外文版本,然后考查都是外文书上原话,甚至小字、拓展框的内容,难度偏大。

四川大学以往题目灵活性很高,2021年灵活性虽然也有,但是有所下降,直接考查背诵记忆内容居多。果不其然,还是有超纲题目,但是没有起到决定作用,其他科目准备的好依然可以力挽狂澜!

(二)各科目考查分析

心理学与生活中的简答题包括意识的三个水平根据经典研究描述情绪与记忆的关系,属于书上白纸黑字的内容,但是很细节,有难度。

发展心理学唯一一道论述题:根据布朗芬布伦纳生态系统,阐述青少年网络游戏成瘾的心理机制和预防方法,模拟题有类似考点。

这个考点跟2020年考点类似

基于家庭内和家庭外视角论述如何应对青少年性行为的相关问题

社会心理学名词解释:公正世界现象社会交换理论,这都是基础重点内容,简答题考查进化心理学理论和观点,这些知识点考前老师都有着重强调。

论述题中友谊和人际吸引的影响因素是各大院校考查几乎超过10次的考点,在真题、冲刺班讲义、莫扎特手册都有出现。

心理统计学的名词解释是结构方程模型,是超纲题目,简答题是因子分析的步骤,属于正常题目,最后综合题中80.90后大学生裸辞( 没有找好下家就辞职工作)

1)根据学过的心理行为现象,描述裸辞背后的原因

2)根据裸辞,提出一一个你想要的研究问题,研究思路,研究方法

属于本次试卷中为数不多的理论与实践结合的知识点。

(三)其他备考注意事项

(1)教材一定要吃透,基础非常重要,平时要多做习题反复巩固基础。

(2)一定要借助外力,四川大学的外文版本教材本来就有难度,然后题目考查都和细节,很多应试知识很难独自总结到位,课程和讲义是让你减少绕弯路的必要辅助。

(3)一定要听话,老师反复强调的一些知识点,一定要掌握,不要主观臆断重难点,避免知识掌握不全面而考场丢分。


六、一战上岸四川大学专硕的经验分享:

  终于,经过一年多的辛苦、崩溃、坚持和努力,考研结束了。

  拿到了自己想要的录取结果——初试第二复试第三总分第二。这样的结果可能是当初的我想都不敢想的,甚至如果当初知道川大的复试线会有近360,我应该也不会报名的。但是事情也就这样发生了,庆幸自己的坚持。记得分数出来以后很多同学夸我优秀,而我只是说自己运气好。现在的我依然觉得运气是我成功的重要部分,但同时我也觉得,我配得上这份运气。

  从大三刚开始我就决定要考研,之所以考研其实是因为心理学本专业本科就业形势并不理想,我自己在本科期间也没有足够的社会实践经历能够让我较好的就业,考研似乎成了唯一出路。而不喜欢学术研究且想要早点就业的我也打定了决心要考专硕。我本科一般,双非但也算是个普通一本师范院校,所以上进行和野心使我的目标定在了985,211院校。然后是专业方向,对咨询和发展教育不感兴趣的我使我放弃了很多诸如上交、西南等高校,于是川大的社会和管理方向就这样进入了我的视线。我算是比较快就确定了院校,接下来就开始了准备。

   出于对自主命题的恐惧和网络上相关信息的缺乏,我在大三上学期确定院校后不久报了班。也开始了专业课复习。我算是那种起步早准备慢的学生,专业课也不算优秀,在大二上学期我甚至还有过一学期四门专业课挂掉三门的“惊人”记录。好在我心态很快调整过来,在大三上学期利用课余时间我看完了彭聃龄老师的普通心理学、侯玉波老师的社会心理学和张厚粲老师的心理与教育统计。看完一遍之后我基本上是懵的,除了划了一些线以外,脑海中基本上没有什么思路。我就这样到了大三下学期。

  大三下课业没那么多了,自习时间也多了起来。大约在暑假前,我又把迈尔斯的社会心理学和津巴多的心理学与生活看完,另外还补充了一本行为科学统计精要。对于专业课的兴趣和脉络也渐渐清晰起来,后来有了qs安排的辅导员学姐,帮我画了重点、答了问题,我也在这时开始整理自己的笔记。到了暑假结束,我除了整理完了一遍统计、社心和普心的笔记外,又读了两本社会心理学和一本组织行为学。对于书本内容算是比较熟练了。暑假之后的我于是开始了刷题。

  我觉得对于自主命题来说真题非常的重要,也是因为开始做真题,我才发现了川大对于社会心理学考察的非常之多,且基本上都出自于迈尔斯这版。于是在二轮整理时,我已迈尔斯的社会心理学为基础,加上其他书以及我自己之前整理的笔记,又做了一轮梳理,并在这时开始背诵普心和统计以及管理的内容。

  这段时间是最艰难的,要实习,要刷题还要背书,每天都在咬着牙坚持。而每当做题时感觉到自己有所进步的瞬间,又会产生无限的动力逼着自己继续前行。坚持,我想是这段时间最重要的事情。

  当然,公共课也不能落下。我政治复习的不算太好,不过也算满意。暑假开始看知识点,然后不断的刷选择题,再到大四开学开始背诵主观题,一切还算按部就班。相比之下英语的复习就更加规律了,我大约在三月份过完了第一遍单词,然后一边继续复习单词,一边开始看长难句。到四月中旬左右我开始做真题,从1997开始一直做到2017,20年的真题我一直做到考试的前一周,英语二的真题我则做了两遍。其实我觉得英语复习最重要的就是真题了,各种模拟题反而帮助不大,精细的阅读和复习比疯狂的刷模拟题要有用的多。

  而在复习过程中,课程和资料也让我少走了很多弯路,在确定院校之后我几乎也没花什么时间去额外的搜集资料,也让我有了充足的时间去复习。甚至我的实验心理学重考也多亏是看了勤思的实验心理学课程才能较轻松的通过。外加真题、讲义等等,这些对于我在整理笔记、把握命题方向等方面都有很大帮助。

  考研是一段艰难的旅程,身边很多的同学都没能走到终点,其实经验也好,经历也罢,在考完之后都变得没那么沉重。但是当初种种的经历和体验却还依然历历在目。考研苦吗?当然苦。考研努力了就一定能考上吗?也不一定,总需要一些运气的。

  但是,就像我前面说的:努力也许不是一定有回报,还需要运气。但是正是努力,使我们配得上这份运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