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头将国宝当成灶台挡灰布,专家顿时心疼,后花150块钱将其买走

 老徐趣读历史 2021-04-20

是日,在某锅灶厂当工头的老农家来了三位文物专家,他们盯着老农家灶台上的一块看不出颜色的旧布,激动的说道:“快看,这……这个好像是国宝!”走近细看后,三位专家意见一致,都认为这块老农用了10年的灶台破布是国宝!只是这国宝何以沦成灶台挡灰布?这又是件什么国宝呢?下面听小编跟大家仔细说说。

老头将国宝当成灶台挡灰布,专家顿时心疼,后花150块钱将其买走

1945年,随着日本发布“终战诏书”宣布投降,伪满傀儡政权也随之倒台,宫里任职的大官小官们也趁机搜刮值钱的物品。当时的这位老农只是个小兵,也捞不着大物件,只得了个精致的小盒子,盒子里放着幅画。老农也不知画上画 的是什么,只觉得装画的盒子很好看,兴许能值几个钱,于是抱碰着盒子就溜了。谁知出门的时候还被人给拦路了,花了一块大洋才得以脱身。

老头将国宝当成灶台挡灰布,专家顿时心疼,后花150块钱将其买走
老头将国宝当成灶台挡灰布,专家顿时心疼,后花150块钱将其买走

老农花1块大洋顺利将盒子回家后,媳妇将那“中看不中用”的画布拿到灶台上挡灰用了。这时间一过就是十年,挡灰布上也落满了灰尘且被熏得已经看不出本来的颜色。幸好遇到慧眼识珠的专家,认出布上画的是《文姬归汉图》,出自金代画家张瑀之手。画中描绘的故事是,东汉末年文学家蔡邕的女儿蔡文臣被匈奴俘虏定居,后来曹操平定匈奴,将蔡文姬迎回国。

老头将国宝当成灶台挡灰布,专家顿时心疼,后花150块钱将其买走

从《文姬归汉图》中可以看出,文姬从匈奴回汉时的场景。此画中人物神情逼真,独具匠心。幸好当年张瑀是将那样宏伟的场景刻画在绢本这种不易烧毁、损坏的材质上,不然这几经战火和朝代的变更,又被老农当成挡灰布用了十年,恐怕早就不复存在了吧!不过《文姬归汉图》虽历经劫难,但最终能保存下来,何其幸哉!

老头将国宝当成灶台挡灰布,专家顿时心疼,后花150块钱将其买走

千年前文姬被掳到匈奴,一腔家国热血飞扬在塞北风沙中,留下她俊美的倩影;千年后,《文姬归汉图》几经周转流落民间,成为灶台上的一块挡灰布,幸好遇到三位专家识得珍宝。据悉,当时三位专家凑了150块钱将画从老农那里买走了。如今这幅传世名画被收藏在吉林省博物馆中,再次向世人展示它不平凡的传奇经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