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北宋有一件中医“神物”,后却被八国联军掠走,至今没有归还

 老徐趣读历史 2021-04-20

中医中药文化距今已有千百年历史,如今它已经变成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扬海外。而针灸也是中医药重要组成部分,神物“针灸铜人”帮助过无数中医人认识人体经络和腧穴,在“针灸铜人”的身上清晰地标注每一个穴位和线条。

北宋有一件中医“神物”,后却被八国联军掠走,至今没有归还

但是对于这个中医神物“针灸铜人”到底是谁发明的,它背后又隐藏着怎样的历史故事?估计很少会有人知道。

北宋有一件中医“神物”,后却被八国联军掠走,至今没有归还

震惊世界的“天圣铜人”出自北宋,为中医学发展奠定基础

提到针灸铜人,我们不得不先说一下中国神医扁鹊,当年虢国太子突然“尸厥”,生命垂危,扁鹊就是通过针灸的方式将他救活,而从那个时候起扁鹊也成为中国历史上使用针灸的第一人。

到了北宋时期,宋仁宗赵祯一统天下后,决定要将扁鹊曾经用的针灸之法作为国宝流传于后,为了深入研究此法,还特命太医王惟一苦心研究钻研编撰成文,制作教学标本。

北宋有一件中医“神物”,后却被八国联军掠走,至今没有归还

而当时具有划时代创新的代表“针灸铜人”就是王惟一研究发明的,此物在当时也简称为“天圣铜人”。这座人体铜像,把人体穴位淋漓尽致地划分出来,王惟一铸造了两具针灸铜人,为中国后人研究中医针灸临床取穴发挥了重要作用。

这个天圣铜人总共穴位为354个,每个穴位都刻有小孔,铜人体内的五脏六腑和骨骼都是由木刻制作而成。

这个铜人铸造完成以后,太医们就把它当作考试的必备操作神器,考生们如果用针扎每个穴位都扎对的时候,那么穴位里就会有水银流出。

北宋有一件中医“神物”,后却被八国联军掠走,至今没有归还

相反,扎得不对的话,那么水银是不会流出来的。铜人身上的354个穴位需要全部扎对,才算合格。

可以说在宋代的整个针灸教育中,针灸铜人不仅是考生们“取穴定位”的标准答案,还是当时老师讲授运用针灸取穴课的直观教具。

天圣铜人成为北宋国宝后,就连周边的国家对此物都视为奇珍异宝。据了解,当时这两尊针灸铜一尊放在北宋的医官院,专门用于医学者观摩练习;另外一尊放置在今天河南开封,在当时也叫东京大相国寺的仁济殿陈列。

北宋有一件中医“神物”,后却被八国联军掠走,至今没有归还

战乱迭起,天圣铜人经历多重磨难

在随着朝代更替,历史变迁的岁月中,天圣铜人从北宋流传到南宋,宋朝大臣在国家灭亡之际,又把它交给了蒙古朝廷,忽必烈看到天圣铜人遭到了严重的损坏,要求不惜一切代价将其进行完整修复。

到了明朝时期,天圣铜人的穴位已经模糊不行,无法作为教具使用,朱祁镇也花重金将铜人重新修复。风水流转,大明王朝灭亡之后,铜人落入清廷太医院之中。

北宋有一件中医“神物”,后却被八国联军掠走,至今没有归还

当八国联军侵华后,国宝铜人被俄军所夺,流失海外,而另外一尊的下落也杳无音信。

不过值得欣慰的是,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之际,在北京考古研究工作中,工作人员陆续发现宋天圣《新铸铜人腧穴图经》残石六方,这一重大历史发现为中医学针灸界所瞩目,也为“宋天圣针灸铜人”的再现提供了依据。

北宋有一件中医“神物”,后却被八国联军掠走,至今没有归还

直到1985年,经过考古专家进行深入挖掘和考证,通过论证,精心设计,塑形定位等多重工序,最后将针灸铜人重造于世。

如今不仅针灸被列入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就连针灸铜人也被列入其中,由此可见它对中医学的作用是不可磨灭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