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谷雨: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阴阴正可人

 茶境 2021-04-20

图片

图片

雨打芭蕉夜,坐窗听雨眠。

三月三日,寒夜无声雨,可以听得春花开。

五月五日,雨落如筛子,可以听得花落。

七月七日,方才月色皎然,

下一秒便乌云阵阵……

今日谷雨,贵在有闲情来赏玩。

鸿儒与白丁,同处一片天,

共听一场雨,然而得趣迥异。

从小雨缠绵到大雨滂沱,

从天降甘露,到夜雨敲窗……

每一场雨都有它自己独一无二的名字。

图片

谷雨是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自古就有“雨生百谷”之说,《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称:“三月中,自雨水后,土膏脉动,今又雨其谷于水也。……盖谷以此时播种,自上而下也。”因此也是播种移苗、埯瓜点豆的最佳时节。

谷雨过后,正值暮春,当是“杨花落尽子规啼”之时,这时的你,是不是也会生出伤春惜春之感呢?其实大可不必如此,春有春的美好,夏有夏的可爱,正如词人秦观所言“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阴阴正可人”,顺应时序的更迭,同样可以感受别样的美。

而诗词中的谷雨,少了几分伤感,多了几分清新恬淡,处处洋溢着的生活味道,也让这个节气生出了几许蓬勃生机与人情味。

图片

摄影 | 家筱

落絮游丝三月候,
风吹雨洗一城花。
未知东郭清明酒,
何似西窗谷雨茶。

     ——宋·黄庭坚《见二十弟倡和花字漫兴五首其一》

飘落的柳絮、游动的蜘蛛丝都代表着三月的气候,风呼呼的吹、雨淅沥沥的下,整个城池的花都开放了。谷雨前后作为采茶的重要时节,成就了各类名茶。茶,质有优劣,类无高低;文,致敬鲁直,兼怀陆羽。

谷雨初过换夹衣,园林零落到蔷薇。
鸣鸠日暖遥相应,雏燕风柔渐独飞。
台省多才吾辈拙,江湖久客暮年归。
云门蹋月方清绝,且倚溪桥看夕霏。

——宋·陆游《入云门小憩五云桥》

谷雨时节,蔷薇初绽,鸣鸠雏燕,风柔日暖,暮春之美同样让人心动。

图片

摄影 | 家筱

谷雨如丝复似尘,
煮瓶浮蜡正尝新。
牡丹破萼樱桃熟,
未许飞花减却春。

——宋·范成大《晚春田园杂兴》

小雨如丝又像尘埃一样,牡丹吐蕊,樱桃初熟,这都是谷雨时节的特征,过不了多久就要花谢花飞春归去了,但是暮春的美依然令人心动。

试览镜湖物,中流到底清。
不知鲈鱼味,但识鸥鸟情。
帆得樵风送,春逢谷雨晴。
将探夏禹穴,稍背越王城。
府掾有包子,文章推贺生。
沧浪醉后唱,因此寄同声。

——唐·孟浩然《与崔二十一游镜湖,寄包、贺二公》

谷雨这天正值天晴,诗人与友人一起游览镜湖,湖中清澈见底,鱼儿欢游;湖上水鸟叫声清悦,像是与人在交流;坐在船上微风拂面,一路观看了夏禹墓穴和越王城等历史遗迹。诗人于是作诗记下自己的游览感受,并寄给朋友与其同乐。

春涨一篙添水面。
芳草鹅儿,绿满微风岸。
画舫夷犹湾百转。横塘塔近依前远。    

江国多寒农事晚。
村北村南,谷雨才耕遍。
秀麦连冈桑叶贱。看看尝面收新茧。

——宋·范成大《蝶恋花》

春来,绿水新涨一篙深,盈盈地涨平了水面。水边芳草如茵,鹅儿的脚丫蹒跚,鲜嫩的草色,在微风习习吹拂里,染绿了河塘堤岸。画船轻缓移动,绕着九曲水湾游转,望去,横塘高塔,在眼前很近,却又像启船时一样遥远……江南水乡,春寒迟迟农事也晚。村北,村南,谷雨时节开犁破土,将田耕种遍。春麦已结秀穗随风起伏连岗成片,山冈上桑树茂盛,转眼就可以品尝新面,收取新茧。

这样一首描绘出一幅清新、明净的水乡春景之词,散发着浓郁而恬美的农家生活气息,自始至终流露出乡村景色人情淳朴、宁静、和谐,读了令人心醉。

图片

摄影 | 家筱

不风不雨正晴和,翠竹亭亭好节柯。
最爱晚凉佳客至,一壶新茗泡松萝。
几枝新叶萧萧竹,数笔横皴淡淡山。
正好清明连谷雨,一杯香茗坐其间。

——清·郑板桥《谷雨》

谷雨时节品新茶,天气晴朗无风,看院子里的亭亭翠竹,兴致盎然,在新茶缭绕的香气中,画几笔山水竹枝。这首诗是郑板桥描写谷雨的经典诗作,他喜欢将书画用茶并论,饮茶的境界与书画创作的境界十分的契合。而谷雨前后,是最好的饮茶时节,从诗中也可看出诗人的文人志趣。

谷雨花枝号鼠姑,
戏拈彤管画成图。
平康脂粉知多少,
可有相同颜色无。

——明·唐寅《牡丹图》

牡丹自古以来是花中贵族。牡丹素有“国色天香”、“富贵花”、“花中王”的美称。唐伯虎题诗牡丹图,花开谷雨前后,此时节,此花风头无两。

谷雨,谷得雨而生也,那么在谷雨时节,一起邂逅最美的谷雨诗词吧。

图片


图片


来源 / 名家讲名著

总监制 / 王玮

执行主编 / 张燕

副主编 / 跃升

责编 / 家筱

光明日报 · 阅读公社工作室 

图片

把时间交给阅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