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个有趣的实验再度惹人生疑:难不成我们生活在幻觉里?

 tjboyue 2021-04-21

每个人的一生中或多或少都能遇到一些令人匪夷所思的现象,是我们已掌握的知识所无法解释的。大自然有太多的奥秘,宇宙有太多的惊奇,而人类已有的科学知识,在诡谲多变的大自然面前,浩瀚无边的宇宙里,难免会显得捉襟见肘。然而正是这些人类永远都探索不完的奥秘,不能解释的各种奇绝怪异现象,不断点燃起我们的兴趣,吸引着我们的好奇心,为寻找答案,不断地探索,再探索。

我们有限的感官以及感官的有限能力,让我们只能看到这个世界的一部分。在我们看不到的世界的另一面,那里究竟发生着什么,也许没人能说得明白。但有时候,我们似乎能超越我们的物质感官,感应到世界的另一面正在发生的事情,而这往往被称作“第六感”。

第六感有时候也被称作心电感应,灵感,或直觉。它似乎并非人人都拥有,或者说,并非每个人随时都能体验到第六感。可是第六感到底存在不存在呢?

一个有趣的实验再度惹人生疑:难不成我们生活在幻觉里?

洛桑联邦理工学院的神经生物学家欧莱福·布兰克, 对自认第六感比较强烈的30名志愿者进行了专门的测试。

测试方法:

30个已做隔音处理的没有窗户的房间,房间有微弱的灯光。每个房间里都置有两台智能机,被测者需要站在两台智能机的中间。面向被测者的智能机上有按钮,被测者每按动一下按钮,后面的智能机伸出来的机械臂便会轻触一下被测者的后背。实验共分三个测试阶段,每个人在每个测试过程中需要按动50次按钮,每个人的每次测试必须停留在房间15分钟才能出来,除非申请退出测试。

第一测试阶段:

后面智能机的机械臂动作是与前面智能机被按下按钮的动作保持同步的,30名被测者按完50次按钮后都感觉很正常,表示未感觉到身后有任何异常。

第二测试阶段:

布兰克将后面智能机的同步程序进行了延迟处理,机械臂会在前面智能机的按钮被按下时延迟一秒钟轻触被测者的后背。这次,被测者的感受却出现了明显的变化。30名被测者中完成50次按钮动作的有18人(剩下的大多因为精神过度紧张而未能完成50次的按钮测试),感觉有异物站在自己身后的有22人(多数被测者都表示感到有个人正站在自己身后)。

第三测试阶段:

布兰克将后面智能机不但做了延迟处理,而且延迟的时间并不固定,可能在按钮按下时后面智能机的机械臂延迟一秒轻触被测者的后背,也可能下次是延迟三秒,四秒,八秒等不同的时间,还有可能机械臂根本不动作。如果被测者一连快速按动多次按钮,可能在完成50次按钮按动后,会造成机械臂时不时地突然轻触一下被测者的后背的现象,因为被测者必须15分钟后才能离开测试房间。

这次,完成测试的人只有3人,感觉有异物站在自己身后或在旁边盯着自己的有26人,还有几个人在测试过程中精神突然失常地大喊放他们出去,说亲眼看到房间有人影飘过,还有一个被测者说自己看到有外星人在旁边观察自己,还跟自己说了一些听不懂的外星语言。

而每个测试房间布兰克都装有监视摄像头,并通过电脑实时观察着每个房间的异动,除了看到实验过程中一些人紧张,焦虑,害怕,烦躁不安的各种表情外,并未看到有其他异物的存在。但被测者却说自己亲眼看到房间里还有其他人,甚至故意捣乱的一些精灵,或外星人。

一个有趣的实验再度惹人生疑:难不成我们生活在幻觉里?

这个实验似乎检验了布兰克之前的推测:每个人对外界的信息接收和感知并不相同,尤其当自己对外界环境的预期与实际感受到的情况存在明显差异时,出现“幻觉”效应的可能性会更大,而幻觉出现的程度以及大脑构幻出来的事物图像主要取决于当事人的心理素质以及大脑的颞顶皮层,岛叶皮层和额顶皮层。这三个大脑区域决定着对事物的感知能力以及物体位置的定位。如果大脑的这三个区域出现轻微损伤,就会导致感知能力出现错位,幻觉现象往往会因此产生。

可是,当布兰克询问30名被测者是否有过脑部损伤的情况时,26人都表示没有受过脑部损伤或出现过脑部疾病史,剩下4人有两人做过脑部肿瘤切除手术,另两个人表示小时候受到过碰撞,但大脑并未出现过不正常。而实验过程中出现幻觉的基本上都是脑部完全正常的26人中的,剩下四人中只有一人表示自己在实验中出现了幻觉。

为了寻找幻觉出现的原因,布兰克又专门招募了脑部曾经受过创伤的志愿者30名,再次进行了同样的实验。实验结果与第一批志愿者的测试结果对比,似乎并没有太大的变化。这就基本上可以排除幻觉的产生是因为大脑的三个相关区域——颞顶皮层,岛叶皮层和额顶皮层——曾经受到过损伤的可能性原因了。

一个有趣的实验再度惹人生疑:难不成我们生活在幻觉里?

那么,人出现“幻觉”究竟是由什么引起的呢?或者说人为什么会产生幻觉呢?出现幻觉的人为什么会看到不一样的世界?探索科学,探索宇宙,水木长龙与您继续我们的探索之旅。

其实,关于“幻觉”的问题人类已经研究几千年了,甚至可以通过药物的作用来刻意让人产生幻觉,看到自己想看到的世界。但是为什么大脑会产生幻觉,为什么会看到不一样的现实世界,难道是大脑对现实世界的扭曲,还是身体感官接收到了另一个异相世界里的信息?究竟是怎么个“所以然”,至今科学家都很难给出个确切的答案出来。

也许我们可以根据布兰克的实验数据,结合量子物理学理论进行推理分析,说不定可以找到些眉目。

“遇事不决,量子力学”,这句话似乎已成了网络上流传最时尚、最有魅力、最能代表科学时代性的有关量子力学理论的一句话。我们且不论到底是对量子力学的嘉奖还是贬低,但有一点是不争的事实,那就是量子力学理论虽不是万能理论,但的确可以解释很多经典科学无法解释的现象。

多元世界理论就是量子理论之一,最早由普林斯顿大学量子物理学家休·埃弗莱特三世于1957年提出。该理论指出,世界的演化方式遵循薛定谔的方程,即其波函数在未测量的时候包括一切可能的世界状态,一切可能的世界状态都处于叠加态,只有在进行测量时才会坍缩为某一确定的世界状态,而坍缩成怎样的世界状态由观察者的意识选择决定。

一个有趣的实验再度惹人生疑:难不成我们生活在幻觉里?

量子物理学中出现了一个与经典物理学相悖的现象,这种现象的发现令无数量子研究者既为之兴奋惊喜,又为之担忧不安。兴奋惊喜的是,该发现如果能够应用于宏观世界,有可能给人类的科学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质的飞跃;担忧不安的是,该发现一旦被找到应用于宏观世界的方法,有可能坍塌人类已有物理科学半边天。这个发现就是“观察者意识的重要作用”。

量子微观世界的一切,似乎都无与观察者的意识密切相关,观察者的意识可以影响到量子实验,可以改变粒子波粒二象性的状态(比如延迟选择实验,量子擦除实验),可以改变因果律,让时间失效(单粒子双缝干涉实验,延迟选择实验),可以决定薛定谔的猫的命运。如果某一天,微观世界里呈现出来的这些不可思议也能被转化到宏观世界里来的话(爱因斯坦相信大统一理论一定存在),我们的世界会变成怎样的呢?我们是该忧还是该喜呢?

而我们此处对“幻觉”产生原因的分析探讨,所要用到的理论就是上面我们提到的多世界理论以及观察者意识的重要性。

根据量子力学的多世界理论,世界由观察者的思想意识创造而生成。每一个想法,每一个观点的分歧,都会分支出来一个不同的世界,分支出来的世界与原先的本体世界并列演化,本来并不相干。每个世界里都对应着原先本体世界里的人物,只是所经历的事件可能并不一样,因为正是事件的选择分支出了不同的世界。对于每个世界里的个人而言,所看到的世界现实,都是自己思想意识选择的结果,也就是说是自己想要看到的世界现实。相对于个人而言的其他看不到的分支世界(即多元世界),就如同处于叠加态中的隐性世界——它们存在,但它们并不是属于你的世界。

一个有趣的实验再度惹人生疑:难不成我们生活在幻觉里?

因为相对于个人所在的世界而言,还存在诸多其他可能状态的世界,有的世界可能与个人所在世界的状态只相差一个事件的不同,有的可能相差两个或几个不同的事件,以此类推。我们可以将相对于自己所在世界的其他多元世界定义为“异相世界”,与自己所在世界相差最少事件的异相世界定义为1单位异相世界,将单位定义为“相差”,即相差一个事件的异相世界为1相差异相世界。用图形表示的话可以使用同心圆的分布表示法,即单位圆代表个人所在的世界,单位圆向外的所有同心圆代表其他所有的异相世界,离单位圆越近的同心圆说明相差数越少,越远的相差数越大。

前面我们已经分析了,根据量子理论,观察者的思想意识才是世界万物的创造者。而观察者思维意识的波动,必然会引起自己与临近异相世界的碰撞交叠或空间置换的发生。而实际上,我们每个人每天每时每刻都在与异相空间里的异相自己进行空间置换。也就是说,我们从来都不是一直待在我们原先的本体世界里,可能早已偏离了很大的“相差”数,因为每次只是跃迁一点,所以我们才很难察觉到自己所在世界的异常。

对于出现“幻觉”的人而言,很可能是幻觉者与自己所在世界的“相差”数比较大的异相世界进行了空间置换,所以才会看到不同的世界。因为自己的记忆与异相世界一时间尚未来得及完成同步更新,所以相对于其他人而言,自己看到的不同世界或现象,仿佛是自己出现了幻觉似的。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得出一种可能,那就是:出现幻觉的人有时候并不是幻觉,而是临时跃迁进了另一个异相世界,看到的是异相世界呈现出来的景象而已。

一个有趣的实验再度惹人生疑:难不成我们生活在幻觉里?

梵高晚期作品大多令人费解,有的扭曲抽象,乍看仿佛涂鸦,但细看会发现画中仿佛有种引力,能给人一种越看越觉得视线难以离开的感觉,仿佛看的不是画作,而是另一个正在流动的时空,正在呼吸的事物,仿佛是对未来时空的窥视,又好像是在感受另一个世界的呼吸跳动。也许,梵高后期创作时思维意识能够自由在异相空间之间跃迁流动的原因吧。

「星际迷航」中便有多次出现异相空间的现象。

比如在「星际迷航:原初系列」中,当寇克舰长、大副史波克、医生麦考伊三人来到外星球的矿山入口时,由于矿山口的辐射磁场密度非常大,导致三人同时进入异相空间——看到了不同的景象。为了恢复正常空间,史波克进行了空间相位校准,并想法降低了矿山磁场辐射密度,三人才回到正常空间。

「星际迷航:深空九号」里艾茨丽·戴克斯会经常出现“幻觉”,看到前任的戴克斯出现于自己眼前,且能与之对话,但其他船员却都无法看到。正因此,艾茨丽多次在危急时刻被幻觉出现的前任戴克斯提供建议而转危为安(思考:艾茨丽是看到了异相空间里的前任戴克斯还是头脑里出现的幻想?)。

「星际之门:亚特兰蒂斯」里麦凯博士一次在深海中潜艇出现故障时,正是自己“幻想”出来的人物帮助自己度过了危难时刻(思考:如果麦凯博士得到的帮助只是幻觉的话,怎么解释跟麦凯一起修理潜艇的实际过程?还不小心划破了麦凯的胳膊?)。

一个有趣的实验再度惹人生疑:难不成我们生活在幻觉里?

思考:如果艾茨丽和麦凯博士的幻觉只是幻觉的话,那么我们对这个世界的真实感受又怎能保证不是幻觉呢?如果艾茨丽和麦凯博士的幻觉不是幻觉的话,他/她们又是如何做到让思维意识能够跃迁到异相空间的呢?这是个很令人头疼的问题,无论答案是什么,似乎都在无形中悄然指向一种可能:我们看到的,听到的,感觉到的一切,很可能都不是真实的存在;如果是不停地在不同的异相空间(或异相世界)里反复跃迁的话,岂不更加证明世界是被程序模拟出来的——场景只根据需要而生成,否则便处于待激活状态(可以很大程度上节省空间内存)。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感谢对水木的支持。

本篇文章「水木长龙」原创,转载标明出处,谢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