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拾 英 | 何红玉·洛阳写生记

 板桥胡同37号 2021-04-21

图片



洛阳写生记

/ 何红玉

谚语云“谷雨三朝看牡丹”,谷雨已至,聊聊我的牡丹写生记。
 
一三年到杭州生活,发现这里草木繁茂,引起我画花卉的兴趣。写生、临摹,反反复复,两年下来竟然有了模样。后来朋友订了一套十二开的花卉册页,谁知画到牡丹时犯了难,实在无从参照。

图片

©金志伟


一六年春,我决定前往洛阳一睹牡丹的芳容。

到了洛阳,才真正体会到“唯有牡丹真国色,开花时节动京城”的况景。河岸边、马路旁、公园里全是各式各样的牡丹,令人眼花缭乱。前来观赏的游人熙熙攘攘,摩肩擦踵。

图片
©何红玉

转悠了两天,仔细观察。一旦遇上心仪的,採来便画。

画牡丹需一气呵成,因为叶子过夜即萎。那一次画了四张,其中最好的被选入后来出版的册页。从洛阳回杭的路上,我诌了两句打油诗:

為思牡丹离钱塘,
不辞千里赴洛阳。
虚度三十无所有,
倾奴一生为花忙!
 
图片
《牡丹对轴其一》
绢本设色 | 96x31cm 

去年春节疫情暴发,一下子在家闷了几个月,心里难受得很。

一日,看到朋友发来牡丹,心中又泛起涟漪,不顾一切又跑去了洛阳。看到牡丹花那一刻,心中感慨:值得!

图片
《牡丹册其一》
纸本设色 | 28x32cm

牡丹依旧开得热烈,游人却少了一大半。

牡丹头大枝脆,时常被游人碰折,我便将它捡起。有时看到极美的也忍不住偷摘一朵带回住处。很快,屋内的瓶瓶罐罐里插满了各式各样的牡丹。我将它们摆成一排,左看右看,不知从哪一朵入手。

图片
《牡丹册其二》
纸本设色 | 28x32cm

绷绢上框、调色、关机、养好精神踏踏实实画牡丹。调整好状态无须打稿,胸有成竹、直接着色、下笔即成、痛快淋漓⋯

初画一尺,小、无气势。干脆学蒋廷锡来套大册页!不同姿势、不同颜色、不同构图。二十多天里画了十张,满载而归。


图片

《洛阳牡丹图》

绢本设色 | 32x32cm


这次的洛阳之行意义重大,为之后的牡丹创作积累了大量的素材。回到杭州后,又受朋友委托,画了一张近八尺的《五色牡丹》。品名分别是:姚黄、魏紫、二乔、贵妃插翠及春柳。

图片
《竞夸天下无双艳》
绢本设色 | 173x86cm

“天地万物为我师”。只要你独具慧眼善于观察,奇姿妙态自生笔下。喜欢写生的感觉:独居幽室静对“美人”,花渐萎靡,画渐成形,移我精神,飘乎纸上⋯ 其中愉悦无法言喻!


时光荏苒,又到一年的牡丹花会。期待我的“牡丹二十四品”早日完成,也算寄托我这个河南人对洛阳、对牡丹的一片故情!

2021年4月初写于钱塘



图片





何红玉新作

《牡丹写生册八开》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绢本设色
 45x45cmx8



何红玉的拾英

图片





「拾英」是中华珍宝馆的当代艺术版块,

面向每一位致力于从事中国艺术的朋友。

我们秉着“不薄今人爱古人”的理念,

希望为艺术家提供一个

展示思想与作品的平台。

更多详情请咨询

「拾英」欢迎你的入驻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