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通常把捕食小型动物的猛禽统称为鹰或者老鹰。但其实在鸟类分类学上,这些猛禽的名字并不都叫老鹰。按照目前的分类,我们通称的鹰共有10种叫法。包括:鹗、鸢、鹫、鹰、隼、雕、鹞、鵟以及鸮、鸺鹠。鸮就是我们俗称的猫头鹰。 怎么样?你能叫来几个鸟名吗? 好了,不难为大家,我来注个拼音吧。 鹗(è)、鸢(yuān)、鹫(jiù)、鹰(这个不需要吧)、隼(sǔn)、雕(diāo)、鹞(yào)、鵟(kuáng)、鸮(xiāo)、鸺鹠(xiū liú)。 这10种鹰在中国共有99种(本来应该是100种,郑老先生把拟游隼又归入了游隼的亚种,只好成了九九之数了)。其中鹰形目鹗科1属1种,鹰科25属54种(《中国鸟类分类与分布名录》第三版标记为55种,我数了N次,就是一副扑克牌,有兴趣的可再数N+1次。估计是郑老先生眼花的原因 那么叫这10种名字的鹰各有多少呢? 记住了 鹗1种(全世界唯一的1科1种)、鸢3种、鹫8种、鹰12种、隼14种(注意:有2种叫隼的不属于隼科,而是属于鹰科,即褐冠鹃隼、黑冠鹃隼)、雕17种、鹞6种、鵟6种、鸮29种、鸺鹠3种。 另外告诉各位,这99种猛禽都已列入国家重点保护动物名录。其中一级重点保护动物7种(金雕、白肩雕、玉带海雕、白尾海雕、虎头海雕、拟兀鹫、胡兀鹫),其余均为二级重点保护动物。(新的保护名录迟迟难产,翘首以待啊!) 作为法律界的生态保护志愿者和生态保护界的法律人,借机给大家科普一下保护鸟类的刑法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四十一条规定“非法猎捕、杀害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的,或者非法收购、运输、出售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贵、濒危野生动物及其制品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那么什么是情节严重、情节特别严重呢?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破坏野生动物资源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非法猎捕、杀害、收购、运输、出售上述一级保护的7种猛禽,2只以上为“情节严重”、4只以上(其中白尾海雕是3只)为情节特别严重。1只就达到了立案标准。 这些猛禽各自长得什么样呢? 现将本人库存的猛禽按类别各自上几张图,供各位志愿者在野外识别时参考。 鹗 鸢 黑翅鸢 黑鸢(黑耳鸢) 鹫 高山兀鹫 秃鹫 鹰 苍鹰 赤腹鹰 凤头蜂鹰 灰脸鵟鹰 雀鹰 隼 猛隼 红腿小隼 白腿小隼 红脚隼(阿穆尔隼) 红隼 猎隼 燕隼 游隼 雕 白腹隼雕 草原雕 鹞 白尾鹞 草原鹞 鹊鹞 鵟 大鵟 毛脚鵟 普通鵟 鸮 雕鸮 短耳鸮 红角鸮 北领角鸮 猛鸮 乌林鸮 雪鸮 长耳鸮 纵纹腹小鸮 鸺鹠 斑头鸺鹠 遗憾的是 这百种老鹰本人还未全部收入囊中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