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帝呱呱对话哈佛教授: 那些高成就孩子的父母,有什么共同点?

 帝呱呱星球 2021-04-21

今年,哈佛大学教授罗纳德.弗格森和资深作家、记者塔莎·罗伯逊合著的一本书《高成就孩子的教养法则》,被译成中文,引进到中国。

这本书采访了200个高成就孩子和其中一些人的父母,有几个非常重要的发现: 1、过去关于高成就人士的养育,一直有中国“养育严格”,美国“宽松有爱”,犹太“热爱思考”等等这样的区分;亦或者“穷人放弃教育、中产过度教育、富人不在乎教育”这样的说法。 但罗纳德他们的研究发现,所有教育出高成就孩子的养育模式,不管有钱没钱,东方西方,并不存在明显的关于阶级和文化背景的不同,反而有惊人的相同。 2、这种惊人的相似性,被罗纳德他们命名为“战略式教养法则”,实施战略式教养法则的父母被称之为大师级父母。 成为大师级的父母并不需要父母自身上过最好的学校,也跟家庭阶级地位没有关系,罗纳德和塔莎说,只要做好以下八个角色,人人都可以是大师级父母。 这八种角色,分别是: 

早期学习伙伴——培养终身学习热情;

飞航工程师——确保正确的人生航向;

救援者——扫除障碍,打开成功之门;

启发者——指引实现自我的方向; 

哲学家——探索成功人生的意义; 

榜样——言传身教的力量;

谈判专家——教会孩子表达立场,争取权益;

全球定位系统——培养内化于心的判断力。 《高成就孩子的教养法则》一书详细介绍了这八个角色的内涵和要点,对父母的帮助非常大。 我和两位教授之间的对话,则是在这八个角色的基础之上开展的,我们探讨了更深入以及中国家长更加关切的话题。

许多内心没有平静的家长,有很大一部分的原因是他们担心无法获得外界的认可。家长要从这种恐惧中走出来。

诞姐:这个时代充满了焦虑,外界的声音非常多,所以父母养育孩子,很多时候都是被焦虑所裹挟,书里说“大师级父母拥有一种平静的自信”,我觉得这种平静的自信恰恰是很多家长缺乏的,你们对家长有什么建议?

罗纳德:许多内心没有平静的家长,有很大一部分的原因是他们担心无法获得外界的认可,他们担心别人看不起他们,“如果我的孩子没有成功,那么我就很失败”。 家长要从这种恐惧中解脱出来,别人可能会评价你,但又怎样呢?他们能拿走你的食物,能拿走你的家不成? 我曾经遇到过一个年轻人,他说对自己很失望,因为没有成为母亲的谈资,家长要停止这种谈论孩子获取谈资的做法,有很多可以去聊的,干嘛非要聊孩子呢? 这其实是一个价值体系的重建,很多人陷在某一个特定的价值体系中无法自拔,如果大家都默认这个体系,那这个体系是不会得到重构的。 心态的平静与冷静,也需要家长不断的提升自我。塔莎:我非常喜欢这个问题,我觉得这个问题是相当重要的。 很多家长喜欢去跟别的家庭做对比,但大师级父母到最后都会意识到,要把“和别人竞争”这个观念从养育中拿走,让孩子成为最好的自己,重点是如何过好自己的人生故事。 就比如我们采访过“硅谷三姐妹”的母亲埃丝特,埃丝特的长女苏珊是YouTube的CEO,埃丝特的小女儿是23andMe(一家基因测序公司)的CEO,埃丝特的二女儿是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医学院的人类学家和流行病学教授。 她们的母亲埃丝特出生在犹太社区的贫寒之家,这里的文化重男轻女,埃丝特在养育的过程中,她的目标就是一个:要培养出沉着冷静、无所畏惧、敢于挑战权威的女儿,埃丝特并不会去和其他人、其他家庭做对比,她所做的就是让孩子们最好的一面展现出来。 

家长一定要改变一种想法,那就是把增加竞争优势当作教育唯一的目的。

诞姐:八个角色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叫做“早期学习伙伴”,采访也揭示了早期学习伙伴的重要性。

但是我们发现,家长在做早期学习伙伴的时候,很容易把它变成一个军备竞赛,你给孩子教了100首古诗,那我就得让孩子口算100道题。大家都拼命得想让孩子获取书中所说的“先发优势”(early-lead effect),你们怎么看待这种现象?罗纳德:其实“早期学习伙伴”这个角色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如果家长能够扮演好这个角色,孩子就会培养起终身学习的热情。 所以当家长在扮演这个角色的时候,一定要改变一种想法,那就是只考虑怎样增加他们的竞争优势,也就是说把增加竞争优势当作父母陪伴孩子唯一的目的。 因为从竞争的角度来说,一半的人会在平均线之下。如果仅仅把人生当成一场竞赛,那么绝大多数人都是输家,因为金字塔尖的位置就是那么一小部分。 我们作为家长应该做的,是让孩子为他自己的生活做好充分的准备。塔莎:这个问题非常重要,我想再补充几句。 许多年轻人沮丧,是因为父母让他们成为他们不想成为的人。 这本书是让家长明白让孩子成为自己的重要性,我们会在书里教家长怎样发现自己孩子的天赋和热爱,发现他们擅长什么,而不是按照模板打造出一个父母有谈资的人。 教育是养育快乐的人,让孩子成为快乐的成年人。罗纳德:我想对塔莎的话进行一个补充,我要强调一下“快乐”的定义。 快乐,有两种:一种是什么都不做的那种快乐,一种是自我实现的快乐,你有自己喜欢的事情,你深入的研究这件事情,在这件事情上获得成就和成就带来的快乐,这就是一种自我实现的快乐。 我们在书里提到一个公式:高成就的孩子就是充分实现自我的人,而充分实现自我=使命感+自驱力+才智。 使命感可以是长期目标,也可以是短期目标,可以简单,也可以复杂,可以是学习爬行动物的名称,也可以是想成为一名爬虫专家,可以是在钢琴上演绎一首歌曲,也可以是让非洲的村民用上自来水。 不管这个使命感是大还是小,不要随意评价孩子的使命感,它是一种行动的理由。 而自驱力,就是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孩子会说“这件事情,我来”,然后通过行动贯彻执行。 即便这件事情并没有做到第一,但这就像锻炼肌肉一样,锻炼了意志力,他做这件事情本身就获得了快乐,而这种快乐会成为一种促使孩子采取下一次行动的动力,不过我想要强调一下,这样的锻炼一定是孩子自己选择的方向,而不是父母为孩子指定的方向。 

人生就像是去餐厅点餐,家长可以点自己想吃的食物,可以给孩子介绍自己的梦想,但更要尊重孩子的选择,尊重孩子的梦想。

诞姐:罗纳德刚刚说的话我非常赞同,这种锻炼应该是孩子自己选择的方向,而不是父母为孩子指定的方向。

但我们发现,很多家长非常喜欢将自己未实现的梦想强加给孩子,怎么区分孩子的梦想和家长的梦想?

塔莎:在中国演讲的时候,遇到一个家长,她很焦虑的说,我儿子八岁,他想成为一名警察,但是我想要他当律师。 为什么非要一定当律师呢? 我的建议是观察你的孩子,成为你孩子的学生,去了解他们真正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 你完全可以把你的爱好介绍给孩子,比如如果你自己喜欢小提琴,你可以让孩子去了解你的爱好,如果他也喜欢,那你们可以共同交流,如果他讨厌,为什么非要逼他去学习小提琴呢? 从孩子真正的兴趣入手,有可能他喜欢唱歌,或者喜欢数学,他们真正的爱好也会激发他们对其他事物的兴趣。这种乐趣会滋养他们近而探索其他的领域。 作为父母的,可以给孩子介绍你喜欢的东西,也要给孩子介绍很多其他的方方面面的东西,我们书里讲了一个小男孩大卫,非常喜欢蜥蜴,他的父母并没有说:“什么?蜥蜴?太恶心了”,而是陪着孩子收集蜥蜴蛋,观察蜥蜴。 这个孩子从自己最喜欢的蜥蜴入手,他进而学习到了很多科学方面的知识,他最后被哈佛大学录取,后来成为一名外交官,现在过着非常幸福美好的生活。 当大卫成为了父亲之后,他跟孩子做着他小时候同样的事情,就是观察和尊重孩子的兴趣,在这个兴趣的基础上开启探索之路。罗纳德:用这样的方式,孩子其实更容易成功。这个男孩的母亲是一名法官,她并不喜欢蜥蜴,但是他们尊重了孩子的兴趣。 我觉得这就跟去餐厅一样,家长说我喜欢吃这个,可以问孩子你要不要试一下?但菜单上还有很多其他的菜品,孩子可能会说,我想尝试一下这个,那就让他尝试就好了。 教育也是如此,你可以介绍你的兴趣,但你并不强迫孩子必须接受你的兴趣。你让孩子从他们的人生菜单上进行选择。 

父母的角色是保证孩子在他们喜欢的事情上有充足的养料,而不是把孩子的时间安排的太满,否则他找不到自己的“激情项目” 。

诞姐:中国的家长是非常重视孩子的早期教育的,不过在中国,有一个非常普遍的情况,就是家长在孩子早期教育中,更喜欢把“教育”外包出去,比如给孩子报很多的课外班,一个五六岁的孩子有四五个课外班是很常见的状态。

所以孩子自己去发现自己天赋和热爱的时间就很少。

罗纳德:我觉得这样是有问题的。大师级的父母并不会看见别的孩子报什么课,就给自己的孩子报相同的课。 他们会允许孩子去选择自己喜欢的,并且往深入的学。如果看见什么都想要让孩子学,那必然学的都很浅,浮于表面。 父母的角色是保证孩子在他们喜欢的事情上有充足的养料,并且为孩子组建有相同兴趣的同学圈子,就比如一个孩子对某方面感兴趣,那家长应该为孩子寻找志同道合的人并与之互动,指引他们成就未来的可能的自我。 比如爱因斯坦的母亲就是这方面的高手,他的妈妈一发现爱因斯坦感兴趣的领域,就会想办法安排他去认识相关领域的其他朋友或者导师。 爱因斯坦喜欢数学,他的妈妈就在家里搞了一个周四午餐聚会,在午餐会上,他母亲会邀请一些阅历丰富的成年人,成年人在桌上聊天聊科学,爱因斯坦也被允许上桌一起用餐。 爱因斯坦的母亲想办法引导爱因斯坦发现更充实的校外学习方式,而不是把爱因斯坦交出去。 我们还采访了一个叫做贾雷尔的孩子,他小时候,和单亲母亲住在收容所里,家里很穷,但是母亲也是想尽各种办法开阔贾雷尔的视野。 给孩子报上舞蹈、音乐、艺术、体操等等大量的课程,会让孩子压力很大。如果是孩子真正的热爱,他不会同时热爱6个兴趣的,一个孩子的兴趣,在同一阶段,基本就是两三个左右。我有一个侄女,她7岁左右,非常喜欢体操,喜欢体操里的动作,比如转圈,一遍一遍又一遍,她满心想的都是成为一个体操运动员,这种就属于她真正的热爱。塔莎:我非常喜欢这个问题。

其实很多理念是被错误的执行了,大师级父母创设的是一种学习的氛围,是一种家庭氛围。 一个孩子并不需要在5岁的时候在外面报一大堆班,在家里可以教孩子玩中去学的很多很多,在家里可以有音乐,可以有美术,大师级的父母,就像是在家里创办了迷你课程一样,其实在孩子去幼儿园之前, 父母其实就已经让他们在玩中接触到了很丰富的内容。

罗纳德:我们喜欢用“激情项目”(passion project)这个词语来形容一个孩子真正的热爱。我还记得我小时候的激情项目是收集石头,我喜欢研究各种石头是怎么形成的,我还建立了一个我自己的石头博物馆,是用木头搭建的,然后上面盖上我的小袜子之类的。塔莎:我的激情项目是写作。我们在书中采访的高成就者,他们小时候的激情项目,或多或少都和他们长大之后的事业有关联。 就比如我们采访过的一个工程师,他小时候就非常喜欢搭建乐高的。还有一个小时候喜欢帮助别人的孩子,后来也成为一个企业家,他的 创业项目就是帮助非洲的人。 我们见过了太多太多的高成就者,他们小时候的激情项目,并非无意义的,或多或少都指向了他们现在正在做的事情。就像我小时候喜欢写作,并不是我妈妈帮我选的,而是我自己选择的,现在我就是一名记者。

高成就孩子有一项特质,就是愿意接受挑战,敢于对抗权威,其实父母也应该具备同样的特质。

诞姐:“飞航工程师”这个角色很重要,但正如文章里一个韩国家庭丽莎所说,在韩国,父母没有权力干涉学校教育,在中国也存在类似的情况,如果孩子在学校里遭遇了老师的不当对待,家长通常也不知道如何去和学校沟通,对于当好“飞航工程师”这个角色,你们有什么建议?

塔莎:“飞航工程师”是我们认为非常重要的,不可或缺的一个角色。因为如果一个家长对孩子在学校发生的事情不了解不知道,那很可能会伤害孩子。

就像我们采访的一个孩子,他在学校里就有各种纪律问题,所以她总是被老师罚站在角落。父母知道这件事情之后去跟学校沟通并了解情况,最终找到了解决方法。最后这个孩子上了哈佛。 但是试想一下,如果家长不了解也不去解决,就这样一直在学校里被错误的对待,那孩子的今天可能不是现在这样的。 米歇尔.奥巴马的妈妈也曾经去学校纠正老师的不良对待,米歇尔自己也说,如果我的妈妈不去做这件事情,我绝对不会成为现在的自己。 家长不应该害怕学校、害怕老师,正确的态度是跟学校合作,告诉学校我们愿意一起家校配合,解决孩子的问题,这样其实也会让老师的工作减轻一些负担。

家长可以跟老师沟通:“我发现我孩子面临着如下困难,我能做些什么从而配合学校呢?” 千万别觉得孩子进入学校了,家长就不用管了,飞航工程师是非常重要的角色,入学之后的孩子,就像在航线上的飞机,家长一定要远程了解他们在航线中是否出现了问题,是否遇到了困难。罗纳德:我们发现高成就孩子有一项特质,就是愿意接受挑战,敢于对抗权威,敢为自己争取,敢打破现状。

其实父母也应该具备同样的特质。孩子确实可能在学校面对一些不好的体验,那么父母必须要采取一些行动。如果家长是胆小的、害怕的,不敢沟通的,那孩子也极可能出现这种情况。 另外,父母也可以和同学的家长有合作,因为如果一个学校或者老师有失职的话,说明这不是给一个孩子造成影响,而是对所有的孩子都有影响。所以家长可以作为一个有影响力的团队出现,去和学校对话,要求学校修改规则或者改变做法。 通常情况下,就如学校里的霸凌现象一样,一般都是胆小的不敢反抗的孩子更容易被欺负,当孩子在学校遇到不良对待时,父母不应该躲在后面,而是应该站出来积极解决问题。 

谈判专家教会孩子表达立场,争取权益,启发者和哲学家指引孩子实现自我的方向,培养充分实现自我的高成就者。

诞姐:8个角色,你们有没有觉得哪个是最重要,最不可或缺的?

塔莎:我觉得8个都很重要,但我不是说,如果缺失某一个, 孩子就不会有高成就。不过我觉得早期“学习伙伴”和“飞航工程师”很重要。我发现,如果一个孩子不是早期学习伙伴,那孩子后期在学习上是会遭遇麻烦的。 这几个角色中,我个人认为最喜欢的是“谈判专家”,作为谈判专家的父母从小就培养孩子与成年人打交道的能力,这会帮助孩子变得成熟、自信,成长为训练有素的谈判者。 他们能够迅速判断形势,具有同理心,会换位思考,从而预测他人下一步的行动,这些品质不仅对自己有利,也对他人有利。 在现在这个充满竞争的社会,如果你希望孩子成为高成就者,谈判者真的很重要。如果你想要孩子去一所好学校,那么教授希望孩子能够提出好问题,而不是仅仅作为一个服从者。罗纳德:我个人最喜欢的是“启发者”和“哲学家”。 “启发者”这个角色告诉孩子,生活是一个菜单,他们会像打开一个菜单一样向孩子揭示这个世界,同时让他们了解自己未来可能成为什么样的人。 启发者提早让孩子熟悉成人世界,他们给孩子介绍成人导师,指引他们成就未来的可能的自我。这给孩子巨大的先机,让他们更有机会成为高成就者。 而“哲学家”这个角色让孩子明白菜单里什么是最重要的,进而去追寻自己认为重要的东西,建立自己内在的稳定价值观。 哲学家会尊重孩子作为独立的个体,他们会和孩子交流家长自己的原则和价值观是什么,也会允许孩子提出质疑,他们会和孩子进行深度的聊天,即便是孩子还是一个幼儿的时候,哲学家这个角色就会起作用了。 大师级父母在扮演“哲学家”这个角色的时候,他们在和孩子的无数次谈话中,其实就把父母的价值观注入到了孩子身上,成年以后,高成就孩子的哲学观可能和父母不同,但父母对他们的引导,包括父母的价值观,是孩子思想的基础,并反映在他们的人生目标和人生选择之中。有读者说,我是个普通人,我无法做到8个角色,我想说普通人可以做到,这些角色并不需要父母同时做到,它是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依次出现的,只要父母保持成长,保持学习,这些角色都不难实现。 

后记

说到“父母如何与孩子相处”的问题,我们曾经发过一篇漫画文《“撕我这事,没人能比我妈强”》,用反面的案例给大家以警示。

现在我们又把它制作成了动画,很多留言都说,这个动画冲击力太强了。

它有没有引起你的共鸣?你有没有曾经被这样对待? 来留言里说一说吧。

还有,记得要“点赞-转发-关注”哦,比心❤️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