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必为部分生活而哭泣,君不见全部人生都催人泪下? 有一回听两个女人骂街,一个骂婊子,一个骂公共汽车。潜台词只有一个,人可尽夫。这些话在骂人里头,算是狠话,差不多要打一架方才罢手。 其实,人可尽夫这句话,最先说的是一位母亲,跟她女儿说的。她女儿问,妈,老公跟爸爸比,哪个重要啊?她说,成千上万的男人都可能成为你的丈夫,原话是“人尽夫也”,可你爸爸只有一个啊。 为什么女儿要这么问呢? 这关系到两个最亲近男人的生死。要么爸爸死,要么丈夫死,谁生谁死,在于她,她掌握一个秘密。 她的爸爸叫祭仲,这是个老爸爸,生活在春秋时期,郑国的国卿,郑庄公的主心骨。郑庄公死时,拉着他的手,要他辅佐太子,托孤。他答应了,扶太子忽上位,成了郑昭公。当时齐僖公想把女儿文姜嫁给他,成个姻亲,彼此好照应,他不愿意,留下个“齐大非偶”的典故,您齐国太强了,我高攀不起。他选了陈国公主,感觉这才般配。 郑庄公有四个儿子,公子突住在宋国,他的舅家,姓雍,名门望族。郑昭公上位半年,宋国邀请祭仲访宋,他去了,却被软禁了。宋国的意思,让他扶公子突上位,因为他有个能力,他家有个漂亮女儿,好吧,给找他个女婿,叫雍纠,跟公子突情同手足。不同意,就是个死。当然,公子突上位之后,要给宋国进贡,先给三个城池。 祭仲同意了,保命要紧。 公子突成了郑厉公,他哥流亡了。雍纠成了祭仲的女婿。翁婿都在郑厉公手下干,不过,啥事都得听祭仲的,郑厉公也不例外。 郑厉公不想这样,雍纠也不想这样。 郑厉公唉声叹叹气,雍纠问主公怎么了。两人一谈,雍纠决定杀了老丈人。郑厉公许了愿,没了他,他的位置就是你的。商量好,在郊外动手,当然,得办个宴会,酒酣耳热之际,容易得手。 雍纠回家,神色慌张,夫人三问四问,露了口风。祭家姑娘赶紧回家,问母亲,这老公跟爸爸哪个更要紧? 她妈说了,人尽夫也,父一人而已,这怎么能比呢? 祭家姑娘眼泪汪汪,她必须做出抉择,一边是丈夫,一边是父亲,舍谁都是心头割肉啊。时间不等人,她跟父亲说,雍纠说是要在郊外请您吃饭喝酒,一家人为啥不在家里请呢,我有点想不明白啊。 话说得有点含蓄,大约也是有点痛惜男人吧。 祭仲什么人? 他去了郊外,女婿雍纠让他杀了,扔进池塘里。郑厉公听说了,去把雍纠捞上来,装在棺材里,这么重要的计谋说给老婆听,死得活该。拉着棺材也逃亡了。 母亲跟女儿说,人可尽夫,只是陈述一种可能性。后来,这句话不能随意说出口了,意思变了。意思变了的词很多,比如衣冠禽兽,原来是官家衣裳,是好多人的理想,现在是骂人的。 古代有些母亲言语惊人,又想到《世说新语》一则故事,赵母嫁姑娘,姑娘临上花桥,母亲一字一顿地说,到婆家记着啊,千万别做好人!原话是“慎勿为好”。女儿说,那不做好人,能做恶人不?母亲说,好人都不能做,更别说恶人了! 为啥要慎勿为好,那是因为此去婆家,除了丈夫稍稍熟悉之外,其余人等都是陌生的,而了解,是需要时间的。在此之前,不轻举妄动,不主动示好,不管是好心好意,还是好人好事,且等等,你要做的,仅仅是不失礼,合礼就已经好了。 往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