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久没写过热点了,最近看到程莉莎上热搜,还是忍不住想说几句。在《婆婆妈妈》栏目里,程莉莎和老公郭晓冬一起回了婆家,程莉莎谈起了养老的问题,问郭晓冬想在哪儿养老。郭晓冬说,想回老家养老,并且说,这是每个男人的梦想。按照正常人的逻辑,不愿意就不愿意嘛,养老的事儿还那么远呢,不管老公多想回老家,一票否决就行了,顶多再说说为什么不想回老家养老,理想的养老方式应该是什么。她先是上价值,说我只是嫁给你才跟你老家有一点联系,男女结婚以后,两边的家乡都可以被对方接受,但你不能要求对方热爱你的家乡。绕了一大圈,意思就是:你不能强迫我热爱你的家乡,我也爱我的家乡。郭晓冬只是说了一句想回老家养老,程莉莎就解读成了对方在强迫她热爱他的老家。过度解读就算了,后面还直接哭了,说郭晓冬只偏爱家乡,不偏爱她。虽然有点反应过激,但事情到此也应该结束了,没想到,节目外,程莉莎又特意发了微博,又把节目里那套价值观重新强调了一遍。这也算是程莉莎一贯作风了,任何一点小问题,她都会反复解释,又是掉眼泪又是说各种观点。我今天写这篇文章不是想讨论谁对谁错,而是想探讨一下,为什么程莉莎每次遇到婚姻问题反应都那么大。要不要回老家养老这件事情,特别特别小,一般夫妻就是随口讨论几句,根本激不起任何水花,但程莉莎硬是上价值哭泣发微博,一系列操作下来,让这个话题冲上了热搜。那时,我问对方,希望未来妻子偏重事业还是家庭。他回答,希望妻子不要上班,在家做贤妻良母。我是一个事业心很重的人,喜欢的婚姻模式是两个人并肩前行,特别不喜欢女人婚后放弃事业一心扑在家庭上。我才不要做什么贤妻良母,这个词让我全身每一个毛孔都排斥。当时的态度还挺强硬,但是,这件事却一直烙在我心里,我怕自己会因为爱他而最终妥协,而且在我和他的那段关系里,基本上每次都是我在妥协,我明显爱他更多一点。为了不让自己妥协,强硬表态后,我并没有罢休,还在日记本的扉页特意写上:我不要做贤妻良母。不想做贤妻良母,很简单啊,不做就是了,我为什么一定要按照他的规划过一生?实在不行,我还可以换个男人,甚至不要男人。后来我仔细分析了一下,之所以反应过激,说到底是太紧张这段关系,不想它出现任何裂痕,那是自己不能承担的结果。所以,很害怕最终会为了维持这段感情,而不得不委屈自己做贤妻良母。当初是她主动追求郭晓冬,并为了他做起了全职主妇。在这段感情里,明显她爱男方多一点。她曾经说过,自己在家什么都干,把郭晓冬养的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其实是有小心机的,这样他就离不开她了呀。这是她反应过激的第一个原因。是的,回老家养老妻子有一票否决的权利,但她担心如果自己否决了,郭晓冬不开心怎么办?自己不能承担感情变坏的结果,最终是不是只能委屈自己跟他回老家?正因为知道如果对方坚持,最终一定是自己妥协,所以才那么激动地又是上价值又是哭泣又是发微博。除此之外,在这段感情里,向来也是程莉莎妥协得更多。郭晓冬不让她穿膝盖以上的裙子,她就好多年没有穿过。郭晓冬说他妈说得都是对的,不能跟她妈吵,最终也是程莉莎妥协。一个人妥协的次数多了,就会有委屈,就会很害怕自己守不住底线,再一次莫名其妙地妥协。我还记得自己当初怀上二宝的时候,特别担心因为生孩子而中断写作。身边人都劝我,不会影响的,反正是自由职业,就算中间耽误几个月,身体好了照样可以开始啊。但我就是特别紧张,一遍又一遍地在心里跟自己说:不管多难,写作一定不能中断。朋友觉得我反应过激,只有我自己知道为什么这么紧张。有大宝时,我曾经放弃了写作,后来用好多年才重新找回状态。有过这样的经历,所以才那么恐惧,恐惧就会反应过激。所以我特别理解程莉莎的反应过激,在这段感情里,她有过太多妥协的经历,所以会害怕会紧张,会因为普普通通一句话就委屈感爆棚,又是哭又是反复强调。说到底,就是不相信自己能掌控一切,也真的掌控不了一切。而根源,是好多年前就种下的。如果她不是把所有的一切都押在这段感情里,不在最初就一次次妥协,就不会有现在的反应过激。程莉莎和郭晓冬的感情虽然一直被诟病,但其实他们很合拍,对婚姻的看法大方向上基本一致,这也是外人纷争不断,他们却自觉幸福的原因。你可以追求爱情大过一切,但再神仙的爱情,也需要自己有掌控一切的底气,不然,甜蜜背后,都是无尽的胆战心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