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当代优秀的运营人,不仅要会写文排版、会做图、会用数据说话,面对千人千面的用户老爷们,更要了解用户细分的重要性。 这就不得不提到「RFM 模型」,RFM 模型在用户细分研究中占据非常重要的位置。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下如何创建RFM模型,小编给大家整理了足够干货,一起来看看吧。 什么是RFM模型RFM是分析三个可量化指标对其客户价值进行分类,根据得分高低组合成8类价值人群,最终结合此8类价值人群提供有针对性的营销策略。 3个特征指标分别是最近一次消费(R)、消费频率(F)和消费金额(M)。
如何创建RFM模型Step1:整理数据 当前某企业从数据库中提取出100个用户购买信息,并且对数据进行汇总整理成RFM的数据格式,即一行代表一个用户,一共3列指标数据,分别是:最近一次消费时间gap值 (Recency),消费频率 (Frequency),和消费金额 (Monetary)。数据格式类似如下表: Step2:细分组别 RFM模型研究客户价值情况,最终将客户分成8个不同的类别(8种用户类型)。具体RFM模型如何将数据划分为8种类别用户上,其内部计算上分为两步:
最后将RFM的组别建立组合,共计2*2*2=8种组合,即8种用户类型,如下表: Step3:进行分析 选择SPSSAU【进阶方法—RFM模型】。 分析时要按照R(最近一次消费时间),F(消费频率),M(消费金额)的顺序放置: 如果需要将'用户类型’保存起来用于后续的分析使用(比如进一步深入分析性别与用户类别的关联关系),那么需要选中'用户类型’;类似地,如果需要保存1~5分计分数据或0和1两类别数据,那么需要分别选中'保存分值’和'保存类别’; 本次数据并非1~5分计分形式,也不是01两类别数据,因为默认让SPSSAU全自动处理即可。 Step4:结果分析 SPSSAU输出四个表格,分别如下说明。 上表格展示RFM1~5分计分数据的分布情况,数字越大代表价值越高。由于SPSSAU默认使用20%/40%/60%/80%分位数划分为五个分值,因此每个分值的占比基本均在20%左右,并没有出现个别分值时明显的样本偏多或者偏少。 上表格展示出20%/40%/60%/80%分位数具体数据,1~5分值数据的划分,就是由上表格的数字进行切割得到的。比如R时小于20%分位数数字20,那么计为5分,R时大于80%分位数即80时,计为1分。而F和M时,小于20%分位数均计为1分,大于80%分位数均计为5分。 上表格展示出划分为两组别(即高低价值)群体时的数据分布,具体如何划分是结合'RFM分值分布’里面的平均值进行切割,比如R小于平均值2.94时计为0分,大于平均值2.94时计为1分。类似F和M也是,小于对应自己的平均值时计为0分,大于平均值时计为1分。0分代表低价值群体,1分代表高价值群体。图形展示如下: 上表格展示最终2*2*2=8种用户类别,总体上分为重要用户和一般用户,重要用户再继续细分为重要价值用户,重要保持用户,重要发展用户和重要挽留用户。与此同时,上表格展示出8种类别用户的占比情况,并且使用图示如下: |
|
来自: Mark_killua > 《数据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