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和田玉籽料的重皮色到底是怎么来的?和田玉籽料皮色的详细介绍都在这了

 和玉大叔 2021-04-21

老玩家都明白,和田玉籽料最大的乐趣就在于“玩皮品肉”,不难看出玩皮是放首位的。籽料的皮色点缀原本纯色的和田玉,平添生机的同时也带给籽料高昂的收藏价值。和田玉的皮色究竟该怎么玩?一起来赏析一番。

首先聊一聊皮色的成因,虽然这是个老生常谈的话题,还是有许多玉友对皮色理解处于懵懂的状态。和田玉的皮色属于后天“上色”,它是和田籽料在生成的过程中,由于表面毛孔凹凸不平,被长期覆盖的铁、锰氧化物浸染,这个过程就像我们南方节日吃的青团,通过植物的染色让它变成了绿色,而其实原本大米都是白色的。

所有的和田玉皮色最早都是“洒金皮”,这个“洒”字很传神,因为料子表面薄薄的一层颜色,会优先沉积到毛孔比较粗大的区域,最终形成斑驳的薄层。洒金皮在行业内是最受玉雕师喜爱的,毕竟有洒金皮往往意味着底下的肉质比较干净,一般都能出好货。

通过岁月的积累,洒金皮的料子也渐渐积累了更深的颜色,于是就有了所谓的“秋梨皮”、“枣红皮”、甚至是“红、黑油皮”等等富贵颜色。也就是说和田玉的重皮色需要一个长期的积累过程,所以重皮色的料子产区往往集中在和田地区下游的河道。当地比较出名的玛丽艳甚至是墨玉河下游等区域就盛产一些红色至黑色皮色的料子。

业内常有句老话,叫做“重皮无好肉”。在长期的侵染过程中,表层的透闪石会与铁锰氧化物产生化学反应,导致透闪石变质。从视觉上有可能会变成糖肉(脏肉)的效果,也有可能产生深入肉质一些棕、黑色条纹的脏花纹。所以那些完全被皮色包裹,没有露肉的籽料在业内,玉雕师都不会选择轻易的将其打开,这类原石赌料的风险非常大,切料的等待相当刺激。

有几种颜色的特色皮比较有特点,单独的聊一聊:

虎纹皮

虎纹皮一般是指红色和黄色的皮色呈条带状叠加的原石,这种皮色相对比较少见,因为皮色累积到红色往往就会发黑,还能保持条纹状的黄色,说明这款籽料表面的肉质是有疏密区分的。虎纹皮常常拿来雕琢一些兽件作品,要求尽可能的有露出好肉的部分,在如此严苛的要求下,虎纹皮料子在市场数量非常稀少,收藏价值也比较高

黑油皮

黑皮色已经达到和田玉皮色的终极形态,往往来到这个阶段,表层的透闪石已经几乎被完全破坏,变为其他的复杂矿物成分。失去了透闪石,黑皮色籽料往往在阳光下有生涩的质感。排除玉商刻意打油,确实存在极少量重皮色,还能展现出较为油润的视觉效果的原石,这类料子往往外表比较光滑,对光线的漫反射效果比较好;同时籽料肉质比较致密,虽然均匀的覆盖了颜色,但透闪石还没有被完全的侵蚀变质,保留了一定的油性就非常难能可贵。

一般情况下黑油皮都属于把玩籽,不会做任何雕琢。这类籽料也是市场里造假的重点,有一部分奸商会把一些卡瓦石染色后冒充黑油皮。石英质玉石表面油感要优于和田玉籽料,在重颜色掩护下很容易“吃药”上当,需要科学的鉴定证书来辅助我们鉴别。

玩和田玉久了,最终还是会走上皮色的道路。早日了解皮色之美,对于我们品味和田玉文化至关重要,当然大叔也发出倡议,欢迎玉友们把自己的收藏共同拿来分享。

←和玉大叔官方售玉微信

有趣的小哥等你来撩

仅售玉使用,鉴玉请公众号留言

喜欢大叔的文章,请帮大叔点一下“在看”和“赞”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