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成为时间的朋友

 桑葚三味 2021-04-21

1

每天,面对各类媒体上的海量信息,你会选择看什么?花多少时间看?

每天,下班后,至入睡前,你会将时间花在哪些事情上?

与其听人们说什么,不如看他们怎么花时间。

2

2015年12月31日晚,《罗辑思维》创始人罗振宇,在北京水立方开了一场名为“时间的朋友”2015跨年演讲,发表了关于互联网、关于科技、关于过去一年的长达4个小时的演讲。

2016年12月31日晚,罗振宇再度在优酷直播和深圳卫视同时上演“时间的朋友”2016跨年演讲。他对商业的独到见解,影响了数百万的年轻人和创业者。他告诉大家:时间正在成为新的战场,未来属于能与时间做朋友的人。

据说,在未来的18年里,罗振宇将在每年的跨年夜,为所有想把握这个时代机遇的人,带来这场名为“时间的朋友”的极具营养的饕餮大餐。

逻辑思维的粉丝们很愿意提前为此买单。99张40000元的20年门票套餐,一上线就被一抢而空。当然还有18年的36000元套餐,以及680元、1280元、2080元、3280元的单场票。

“时间的朋友”,已经并将持续掀起一场强大的头脑风暴。

3

我认识一位从美国西北大学、伊利诺大学芝加哥分校学成归来的Z博士。在美国留学的14年里,他先后攻读了海洋工程、应用数学、机械工程、物理学等多个专业的硕士和博士学位。

当他学完了他想学的这些专业后,他决定回到家乡绍兴,只做一件事——创业。

他创业的项目,是搭建一个二手车交易平台,属于互联网领域。我想当然地认为,在铺天盖地的互联网项目中,要想从中杀出一条血路来,谈何容易。

他并不急于解释,只是像一个工匠一样,埋头坚持做他认为对的事情。

最近一次碰到他,他淡定、自信地告诉我,他的二手车交易平台已经被近30万粉丝关注了,且“黏性”极高。

我给他“泼冷水”,说:“在现在这样一个每天都面临无数选择的时代,你为何相信你的粉丝'黏性’极高?”

他说:“简单地说吧,我让粉丝有活干。我平台里的新闻、文章、答题、游戏等,都是粉丝提供、粉丝传播的。当然,粉丝出的每一份力,都可以转化为粉丝的收益。”

他停顿了下,说:“未来商业的竞争,就是看谁能争夺到用户的时间。一个能让用户上瘾,拖住用户时间的项目,一定是个好项目。所有争夺时间的事情,都是我的竞争对手。

我忽然想到,未来的商业模式,用户或许不用再为柴米油盐酱醋茶的“茶”付钱,但会为琴棋书画诗酒茶的“茶”付钱。

这和罗振宇的“时间的朋友”,其实是一致的。

4

想想也是。

现代社会的工作、生活节奏越来越快,“慢生活”成为一种奢侈和遥远的梦想。“时间就是金钱”、“时间就是生命”,不再只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而成为残酷的现实。

记得龙应台写过一篇文章,题目是《两本存折》。人到中年的她,忽然发现,人终其一生,无非是两本存折,一本是金钱,一本是时间。

“我突然明白了,原来,这两本存折之间,是有斩钉截铁的反比关系的。你在那一本存折所赚取的每一分'金钱’的累积,都是用这一本存折里的每一寸'时间’去换来的。而且,更惊人的是,'金钱’和'时间’这两种'货币’是不流通、不兑换、不对等的。一旦用出,你不能用那本存折里的'金钱’回头来换取已经支付出去的'时间’。无论以任何代价、任何数字,都无法兑换。”

文章结尾,龙应台对两本存折的态度,深深印在我脑海中。她这样写道:我在“金钱”上愈来愈慷慨,在“时间”上愈来愈吝啬。“金钱”可以给过路的陌生人,“时间”却只给温暖心爱的人。

5

钱是赚不完的,而时间,却是用一天少一天的。钱是“可再生资源”,而时间,却是“不可再生资源”。

因此,当另一个人肯在你身上花时间,那一定是世间最值得珍惜的感情。同样道理,我们花出去的每一分时间,也要“精打细算”,好好规划。

我们想成为怎样的人?不是取决于我们怎么想,怎么说,而要看我们怎么分配时间。

或许,每天晚上的三个小时,你在干什么?将决定三年后,你会成为怎样的人?

请相信,当你成为时间的朋友,时间才会给你想要的人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