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央视国宝守护人林玉裳的普宁文化行

 岭东忘时堂 2021-04-21

    今天(2019年3月20日),主持修复马来西亚韩江家庙而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区文化遗产保护奖的林玉裳女士,偕台湾艺人、潮州友人,以及汕大林凯龙教授、陈卓雄等十几位朋友,莅临广东省普宁市,一行走访广太潮来港、洪阳德安里、燎原泥沟、流沙西陇、郭厝寮、梅塘溪南等地,参观村落古寨与祠堂,就嵌瓷、木雕、石雕、灰塑、壁画等传统潮州工艺在本土的过往和现况,进行考察,并在现场作海内外潮州文化的分享和交流。

    在潮来港村,主要参观位于百鸟朝凰潮东里寨的岭东文化馆木雕藏品、潮汕旧影、潮州瓷器、民俗农具等。离开潮来港,再往普宁旧县治洪阳城外的德安里,访方氏家庙燕诒堂,其为清末广东水师提督方耀家族祠堂。在燕诒堂内,有诸多此前修旧如旧工程留下来的故物,比如屋顶上残缺的老嵌瓷作品,如一半新一半原物的壁画彩绘等。众位外来的朋友对普宁北部榕江片建筑甚有兴趣,其中燕诒堂大厅内抬梁兼穿斗式的三载五木瓜,最是让人引起讨论。

    中午在燎原吃一顿地道而特色的泥沟炒粿,随后往泥沟乡里去,先至办公楼上看村落全景,面对山下成片的下山虎厝,林凯龙教授现场进行下山虎厝的结构格局以及风水文化分享,并有友人表示这片厝局规模大而感震撼。接着往泥沟老寨南门内的张氏宗祠报本堂、张氏房祖祠桐德堂去,看报本堂屋顶上二十多年前的嵌瓷作品,以及桐德堂三年前的嵌瓷作品。相隔二十多年,同一班师傅,上下两代人的风格,令马来西亚和台湾的朋友感到传统工艺手艺的变化真大。其中台湾的朋友也是嵌瓷匠人,说起如今那边在传统工艺上也是进行着工业批量化的现象。看过祠堂外头,又往报本堂内去,这二十多年前的石雕木雕金漆彩绘,也是一个讨论的亮点。

    流沙西陇村的国木祠,是此行的第四个目的地。国木祠于旧年起进行了修旧如故的修复工程,在仍然可以使用的情况下,祠堂本身的构件包括楹梁木雕石雕瓦当滴水等等,皆都保留下来,而若确实损坏严重则按原件进行复制更替,力求修复之后延续原祠堂始建时候的历史样貌。国木祠屋顶的嵌瓷,系民国嵌瓷一代宗师普宁人何金龙第三代传人赤水黄师傅在做的。此行有台湾的朋友称是何金龙在海峡对岸授徒传下第五代徒孙,希望此行至此,能与大陆同是何金龙传人进行交流。另外,也是参观如今潮汕本土在传统工艺上对古建筑的修复大概是如何。林玉裳姐于此,讲了她在马来西亚修复韩江家庙的过程,其对家庙的修复,采用原汁原味传统潮州工艺的坚持,让人想起如今本土对传统建筑的推倒重建或破坏性毁灭性重修,感触良多。

    早前玉裳姐联系过来时候,说到普宁想要去参观本土何金龙的作品,并列举了诸多有文字记载的祠堂如流沙新安陈氏引祖祠、燎原果陇庄氏东祖祠、云落湖寨郑氏祠堂等等,其所列举要去看的五六座祠堂,除了郭厝寮丁卯里,其余几座的屋顶嵌瓷在这十年来,已经全部铲掉而重塑重修了。来到郭厝寮,理事会的阿伯表示,不久前何金龙的后裔才从马来西亚组团过来这里看祖公的存世作品,并说,何金龙的后裔希望若是这里要重修,尽可能得保留屋顶嵌瓷,这是最有价值的!阿伯说到这事情,很是得意,因为丁卯里的这几座祠堂的嵌瓷确实保存得非常好,且是确凿何金龙的作品。在许氏家庙内外,众人来来去去,把整个片区内的建筑都溜上一遍。期间,玉裳姐对着汕头台记者讲起其修复韩江家庙的全过程,在一旁坐着边听,非常有意思。在后来,我提起希望玉裳姐能跟理事会阿伯建议若重修祠堂千万不能乱修,得保护性的修复如故,因为我真没法说服这些老大。阿姐表示,得去听听她的讲座,将会讲到如何去说服老人们的理念和想法,如何去做古建筑的保护和文化的推广。

    这行程紧张的一天最后一站是到梅塘镇溪南村,看周氏祠堂。溪南大寨内的周氏宗祠追远堂,木雕实在琳琅满目满满一屋。众人各种研究各种讨论,有人表示风格真与这天前面看过的祠堂全不一样。实际上,普宁有多个文化片区,如榕江片、练江片、山区(龙江)片等,每个片区的人文皆相异,所以必然所看到的建筑细节会有所不同。追远堂也是二十多年前重修的,其屋顶嵌瓷也颇有看头,毕竟那会,那批师傅跨过破四旧的三十年,手艺还在,还留着旧时风格。当然,到了那会,旧时的材料其实已经变化了,所以完全如旧是不可能的。而况,每一种文化都是活的,活的必然会有新陈代谢的过程,这一路演化过来,时间新旧上必然不同但又相承。

    大概傍晚5点余,看过追远堂,看过整个溪南大寨的五公厅十祠堂十八座下山虎之后,因时间关系,此次的文化之行就到了尾声。大伙收拾收拾,再聊聊一会,别过上车,就各自回去了。

    这天,临时邀上柳姐来为各位朋友当普宁的向导,这行程满满而匆匆,可获益匪浅,尤以玉裳姐一路所说的潮州精神与理念,有醍醐灌顶之感。

    玉裳姐是马来西亚槟城古迹信托会主席,长期致力于华人文化传播和潮州文化保护及传承工作,在新近CCTV国家宝藏节目采访中,关于修复家庙保护神龛的事情,作为国宝守护人的她这样讲:

    祠堂、神龛代表了我们祖先的精神,是我们潮州人可以凝聚在一起的重要载体。这也是为什么我们潮州人重视神龛、重视祠堂、重视我们传统文化的原因,我们是潮州人,我们不保护自己的文化,要等谁来替我们保护呢?

    而主持人张国立总结:中国人无论走到世界那一个角落,身体里流淌着华夏文化的血液是不会变的,流落四方的部件,我们可以拼接成一个精美绝伦的神龛,四散在海外的潮州游子,也可以凝聚在一起,将属于中国人特有的家风文化传承下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