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怀旧书吧 |《奔月》:英雄总是孤独的

 忧郁的妖精 2021-04-21

2

0

2

0

O

L

D

F

L

I

M

HUAI JIU SHU BA

怀旧书吧

—具有年代感的好书推荐—

今日书评人

李永斌

欢丨迎丨光丨临

《奔月》:英雄总是孤独的

鲁迅先生《故事新编》之《奔月》写于1926年12月,最初发表在1927年1月《莽原》半月刊第2卷第2期,当时的世界正处于军事战争风云突变,政治气候云波诡谲,白色恐怖猖狂活跃的特殊时期。

此时的鲁迅如一只踽踽独行的猛兽,抑或是一位振臂一呼无人应,独自战斗到流下最后一滴血的落寞的孤胆英雄一般,愤懑、凄凉、孤寂全都像黑云一样向他无情的压来,使他感到步步紧逼的趋近于窒息般的压抑。五四运动的落潮和新文化队伍的分化使他产生了 “寂寞新文苑,平安旧战场。两间余一卒,荷戟独彷徨”的悲凉感慨。在亲情方面,弟弟周作人不顾鲁迅多年来对他无微不至的关怀,以怨报德,最后弄得兄弟失和,导致这桩丑事成为文化界茶余饭后的笑料谈资,使鲁迅内心遭受巨大的创伤。在友情方面,文坛新秀高长虹曾受到过鲁迅的热情扶持和倾力提拔,但因其暗恋的对象许广平女士爱鲁迅不爱自己而开始怨恨鲁迅,以为先生横刀夺爱,最终反目成仇,不但背叛了鲁迅,并且还恶意攻击他。这就更加深了鲁迅内心的寂寞、悲凉和愤懑。亲友之间的背叛,文人之间的相轻,国家内部的涣散,百姓们渐被奴役成行尸走肉,种种不幸向他袭来,使他陷入了“梦醒了无路可走”的窘境,同时感到当“我沉默着的时候,我觉得充实,我将开口,同时感到空虚。”

鲁迅把自己所有的情绪与愤怒都寄托在了《奔月》上,文中后羿的原型应该就是他自己,是他用自嘲的方式描写的那个落寞孤寂处处被小人算计,但依然乐观,自我安慰的所谓英雄。而逢蒙其实是影射高长虹,其中有些语言甚至是直接引用的高长虹曾经在文章中谩骂自己的原话。如后羿与乡下老太太对话中说的“我去年就有四十五岁了”以及到最后知道嫦娥独自吃仙丹升天后自我安慰的那句“若以老人自居,是思想的堕落”等语,都引自高长虹的《1925北京出版界形势指掌图》:“须知年龄尊卑,是乃祖乃父们的因袭思想,在新的时代是最大的阻碍物。鲁迅去年不过四十五岁……如自谓老人,是精神的堕落!”再譬如“你真是白来了一百多回”,也是针对高长虹在《指掌图》中自称与鲁迅“会面不只百次”的话而演化而来的。“即以其人之道,反诸其人之身”,是引自其中的《公理与正义的谈话》:“正义:我深望彼等觉悟,但恐不容易吧!公理:我即以其人之道反诸其人之身。”还有,“你打了丧钟”,是引自其中的《时代的命运》:“鲁迅先生已不着言语而敲了旧时代的丧钟。”还有几句:“有人说老爷还是一个战士”,“有时看去简直好像艺术家”,也是从《指掌图》中引来:“他所给与我的印象,实以此一短促的时期为最清新,彼此时实为一真正的艺术家的面目,过此以往,则递降而至一不很高明而却奋勇的战士的面目。”可见鲁迅对高长虹的所作所为嗤之以鼻到什么地步,拿他自己的话来戏谑他本人,不见得不是一个很好的发泄。

但封建时代的人们,上至达官贵人,下到普通百姓,都是喜欢遗忘英雄的,英雄替他们披荆斩棘、开辟江山时,他们欢欣鼓舞,拍手称快,等生活渐渐稳定,吃喝不愁时,英雄在他们眼里连狗熊都不如,甚至还开始厌恶起来。

比如文中的嫦娥,以及农家的老太太。她们是彻头彻尾的利己主义者,嫦娥是只懂享乐的,典型的“只可同享福不可同患难”的主。即使没有道士给的仙丹,嫦娥也是绝不会和后羿白头偕老的,除非后羿重振当年的威风,好酒好菜好穿给她伺候着,不然假使不飞升,出轨也是早晚的事。而那个老太太,只认眼前的利益,而且容易被别人蒙骗,几句好话便“有奶便是娘”,即使知道眼前的是英雄也会违心不承认,因为和自己没有半毛钱关系,只要个人利益不受损失就行。

其实文中后羿被逢蒙暗箭偷袭的桥段,不见得不是在讥讽文人之间的相轻,当然各行各业都一样,正所谓同行是冤家,但放在文化圈子中这种现象犹盛。民国时期和鲁迅先生文诛笔伐的文人不胜枚举,暗中较劲的也不乏其人,这让鲁迅很是伤心愤怒,所以也不得不奋起作战。

《奔月》所要表达的思想是复杂的,深邃的,是令人深思的,将鲁迅内心的苦痛表现得淋漓尽致,让人在幽默的语言中感到深深的刺痛。甜中带苦,涩劲十足,让人回味无穷,这正是鲁迅先生的高明之处。

刊发于2021.4.22《劳动时报》

推荐书名:《故事新编》

篇名:《奔月》

作者:鲁迅

书评人简介

笑李,本名李永斌,1987年1月1日出生,山东省泰安市作家协会会员,宁阳县作家协会理事,泰安市戏剧家协会会员,《作家故事》《唯美文精选》编委。作品多次获奖并入选各种国家级出版社出版图书。文学观:走别人走过的路,无异于撞豆腐自杀,撞不死也要被别人笑话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