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到中年,自律的人才有出路

 布衣粗食68 2021-04-21

“船到江心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人到中年,莫不如是。

时间不够用,金钱不够花,身体渐渐吃不消,可担子却越来越重。

学会自律,让自己做一个更纯粹的人,才能从容应对生活的艰与险。

而戒掉这几件事,往往是走向自律的起点。

01

与无关的人和事“断联”。

头一次看到微信“清粉”的短信,觉得不可思议。都是朋友,联系不联系无所谓,至少不要“明目张胆”地把别人“清除”啊。

看的次数多了,又觉得“见怪不怪”,有些人,只是通讯列表上模糊的存在,如果不加备注,根本想起不起来,那个陌生的名字到底是哪一个曾经相熟的人。

索性,再一次换手机的时候,也不在乎通讯录是否“搬家”过来,需要联系的人,自然想方设法也要找到联系方式。那些不常联系的人,根本没有必要再保存号码了。

同样的,身边很多事,都是与自己无关的。不要以为和领导、同事多吃了几次饭、喝过几次酒,就是有交情的人。

职场上,拼的是实力,所谓的人脉关系,也是建立在一个人有“两把刷子”的基础之上,单纯地吹吹捧捧,纯粹是自己一厢情愿罢了。

鲁迅先生说:“我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都用来写作了。”人到中年,专注于做自己的事情,最需要的就是时间。远离无关的人和事,是成就自己的第一步。

02

改正难以改正的缺点。

大作家海涅说:“自省是一面镜子,它能将我们的错误清清楚楚地照出来,使我们有机会改正。

人无完人,有缺点也很正常。可是,当这个缺点成为阻碍自己实现人生跨越的时候,改正缺点就需要不断地自省和自律。

晚清重臣曾国藩在年轻时也不乏缺点,比如“好色”。要是听说谁家娶了漂亮老婆,他一定想方设法都要去仔细看看,而且经常一看就发呆,心猿意马,

对此,他一边竭力控制,一边竭力反省,狠批自己。他曾在日记里这样记载:“时年十二月十一日,友人纳姬,欲强之见,狎亵大不敬。”

后来,他意识到这个缺点的根源在于自己精力太过旺盛。于是,一边写日记反省,一边转移注意力,每天练习楷书、写文章、看书,再出去跑步锻炼身体,让自己累起来,久而久之,也就改变了自己。

“过而能改,善莫大焉。”人到中年,对于自身的缺点已经到了非断舍离不可的地步了。

比如熬夜,比如不爱运动。网络上不时会有这样励志故事出现《坚持一年的早起,我开启了不一样的人生》、《跑步和不跑步的人生,有着你想不到的不同》。

如果说年轻的时候,我们纵容自己的缺点,是以为今后还有大把的机会,这些缺点无伤大雅。可人到中年,生命达到顶点,也是衰亡的起点,改正那些正在大肆“消耗”我们的缺点,是在“惜命”。

03

坚持读书,用文化和知识装点灵魂。

曾经在网络上看到一个问答:“那些层次越高的人,为什么越喜欢读书?”一个高赞回答是:“通过读书来激发对生活的热情和对生命的探索。”

不同层次和阅历的人,所能见到的风景是迥然不同的。

刘禹锡在《陋室铭》中所写:“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其中的审美趣味,并非常人所能及。

古人说:“知者不言,言之不知。”也是在告诉人们,有大智慧的人,胸中自有沟壑,不会在口头上夸夸其谈;而那个总在人群中嚷嚷不停的人,他的见识或许只有眼前的“一亩三分地”。

人生漫长,经历了好奇的儿童时代,冲动的青年时期,步入沉稳的中年,如果没有知识的积累,如果不懂得在经历中总结经验,不善于用智慧引领自我,那么人生的趣味也许就荡然无存,生活就也就是“脚踩西瓜皮,溜到哪里算哪里”。

每天坚持读书的节目主持人董卿,在各类文化类节目中,总能出口成章,游刃有余,带给人一种“腹有诗书气自华”的美的享受,也激发了很多人读书的热情。

读书,不一定有立竿见影的效果。但你读过的书,就像走过的路,总会给生命留下不同的体验和记忆,慢慢地,也就让自己看到了一个广阔的天地。

那些以“工作时间忙”为借口而不读书的人,其实是在放纵自己,停止学习。他们把很少的空闲时间用来看视频、玩游戏、刷微博,过程很放松,可一旦停下来,却是满满的疲惫和虚无感,习以为常之后,人生也就变得空洞起来。

人到中年,无路可退。

想要拼尽全力再搏一把,非自律不可。

今日事今日毕,日有所得,日有所获,才能慰藉父母,才能引领孩子,也才能鼓舞自己,继续勇敢而坚强地扛起生活的重担。

自律并非做不到,而是你愿不愿意从这点滴小事做起,逐步变得强大起来。

作者:如风轻似云淡。

您的幸福,我的祝福。

图片源自网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