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婆婆要求儿媳净身出户,儿媳欣然接受:只要能离婚,怎么都行

 东林夕亭 2021-04-21
我有酒和茶。

你有故事,就来找我。

01

马克思说:“想要美满过一生,只有两个人结合,因为半个球无法滚动,所以每个成年人的重要任务,就是找到和自己相配的另一半。

这个观点理论上是可行的,但放到现实中却没那么容易。如果把婚姻比作一个球,只有半个确实不行,但找到和自己相配的另一半谈何容易。

以前大家的条件都不太好,彼此都无需在意太多东西,因为评判“合适与否”的标准比较少,所以很容易找到和自己相配的另一半。但是现在,长相,三观,房子,车子,钱等等因素加到一起,人人都追求完美,人人又都不完美,于是婚姻就变成了一种悖论

如今很多人说不愿意结婚也好,说找不到合适的人也罢,其实都是“追求完美”导致的结果,觉得自己反正不愿意降低要求,也遇不到合适的另一半,索性就一个人过,即便只是半个球,也可以自由地滚来滚去。

已经结婚的那部分人,有的确实遇到了合适的人,婚后生活很幸福;有的降低了自己的要求,遇到了相对合适的人,婚后生活也不错;其余的,通常就没有幸福可言了,这种人当中有一种是这样的:对婚姻不提要求,裸婚,自认为自己没做错决定,结果等到结了婚才发现不幸福,而且意识到自己其实对婚姻是有要求的。

朋友小柔就属于这种人:“从裸婚到裸离,我只用了不到半年时间。我自认为爱情可以胜过一切艰难险阻,认为自己不需要提任何要求,但婚后的生活让我明白,不提要求根本不行,不在乎内心的要求只会让自己不幸。”

02

人活在现实中,不能无视现实,很多现实因素摆在你面前,你视而不见,只会让自己受苦。

就拿小柔来说,她不可能不知道“过日子需要钱”,但是她却刻意无视这个事实,明知道男朋友阿壮穷得叮当响,还是一意孤行嫁了。

从理想化的角度来说,她用情至深,爱一个人就想坚持到底,不去在乎感情之外的东西,很伟大。但这种伟大在现实面前一文不值,倒不是说这样不可行,关键是,你真的确定你对钱一点都不在乎吗?

如果两个人都不在乎钱,两个人都坚定要做患难夫妻,当然可以。但如果两个人并不确定彼此是否坚定,只是口头约定要做患难夫妻,往往很难长久。

或许是因为太年轻,小柔不相信自己会不幸福,相信爱情可以胜过一切,无视父母和朋友的劝阻,裸婚嫁给了一无所有的阿壮。

她不知道的是,患难夫妻也是可以分类的:有的起点并不是太低,两个人并不是真的一无所有,而且双方父母会帮衬;而有的起点非常低,不仅没有共患难的本钱,而且没有双方父母的帮衬,这种情况下患难,阻力很大,没认清这个事实就盲目做患难夫妻,要不了多久就会落荒而逃

小柔说她从裸婚到裸离用了不到半年时间,指的也就是这种问题。虽然她不是在蜜罐中长大,但在自家过的生活也不算太差,突然把她丢到一个鸟不拉屎的地方,让她凭空变出钱来,根本行不通。

即使她在婆家过得很苦,也没有得到婆家人的善待,在她提离婚的时候,婆婆还告诉她:“离婚可以,你净身出户!”

她欣然接受了,嘴上说“只要能离婚,怎么都行”,心里想的却是:“我倒是想分到点钱,但也得有钱可分啊!要钱没钱,要房子没房子,我怎么着都是净身出户,总不能把你们家的破房子拆了带走吧!”

在此之后,她才开始正视现实:“离婚了才明白,当贫穷从门外进来,爱情真的会从窗口溜走。什么爱情不爱情,没有物质条件做基础,都是空谈,只是谈情说爱没办法把日子过好。我以后不想再装伟大了,既然我对钱看得那么重,就好好赚钱,以后再面对婚姻也要谈钱,有钱的爱情才叫爱情。”

03

托·富勒的那句“当贫穷从门外进来,爱情便会从窗口溜走”,被小柔引用到她的感情经历中,很合适。不光是她,换做别人也是一样,如果是完全没钱的状态,爱情真的会被打败。

别看有些人说自己把爱情看得很重,真让他没钱试试看,肯定撑不了多久。能确保生活正常进行的情况下,怎么定义爱情都行。但如果日子都不下去了,你根本就没心思去在意爱情,甚至觉得另一半很多余,甚至觉得自己过不好都是拜他所赐

就像东野圭吾《sha人之门》中的田岛和幸和他老婆美晴,就算他们俩是真心相爱,用美晴那种挥霍无度的生活方式过日子,他们早晚也会坐吃山空,到头来,美晴觉得和幸没有利用价值了,就会把他一脚踢开。

即便是《82年生的金智英》当中智英和她老公这对很恩爱的夫妻,他们的婚姻出问题也跟钱有直接关系。如果他们有足够多的钱,她老公可以不用上班赚钱,她想工作就工作,不想工作就闲着,拿钱堵住婆婆的嘴,不让她掺和他们的婚姻,就不可能有电影中那些问题出现。

倒不是说凡事都要向“钱”看,至少你不能无视它的重要性,它的重要性不会因为你无视它而消失,没钱了就是会寸步难行,爱情就是会从窗口溜走,你手里有钱时或许不相信,真等到没钱了就知道怎么回事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