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妈妈升学自考3岁萌娃独自守候,努力提升自我的妈妈最美丽

 优家教育 2021-04-21

 文丨 优宝

近日,在浙江省金华市某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考场,出现了令人心疼又让人钦佩的一幕:
 
一个3岁大的小女孩在考场门口乖巧地坐着,整整两个半小时都没有离开座位。
 
饿的时候吃点零食,无聊了唱唱儿歌,累了就趴在椅子上睡一会儿。

                           
而她的妈妈正在考场内奋笔疾书、认真答题。
 
一墙之隔、不哭不闹,只为了不打扰到妈妈,从始至终都不曾离开座位,只为了履行与妈妈约定好的承诺。
 
网友们都被这个小女孩的乖巧、懂事惊羡到了,也都为这么小年纪就被妈妈抛在外面的遭遇感到心疼、可怜。


哪个正常当妈的真能这么心大呢?那样的妈妈又怎么养得出这么懂事的孩子呢?
 
恐怕但凡有点别的办法,这位妈妈也不会一边带娃一边考试了,成年人的生活本就不易,努力的提升自我,也只是为了给孩子一个更好的未来。
 


女子本弱,为母则刚?
 
年轻时的倪萍大姐端庄大气,真挚深情的主持风格赢得了全国观众的喜爱,成为炙手可热的“央视一姐”。
 
但又有谁知道,她为了治好患有先天性白内障的儿子,每天超负荷工作赚钱,带着孩子四处求医。
 
她仿佛是个女超人,主持、演戏、写作、绘画,每行都精通。10年的时间,她几乎倾家荡产,耗尽青春终于让孩子重获健康。


而回过头来,你却发现,曾经风华无双的女神如今已是满脸挥之不去的岁月痕迹。
 
每一个妈妈都曾是十指不沾阳春水的少女,但因为母亲与生俱来的责任和担当,她一直在挑战着生命的极限。
 
这是身为母亲的刚强,作为母亲我们要有独自面对困难的勇气。
 
但是,为母则刚这四个字也很容易被曲解,不是明明家人可以分担的时候,却用这几个字来让自己咬牙硬撑,最终沦陷在丧偶式育儿的窘境。

优家教育创始人吴臻老师曾提到,做父母有四个层次:
 
第一层:父母舍得给孩子花钱,觉得钱就是全部爱的表达;
第二层:父母舍得给孩子花时间,陪在孩子的身边,见证孩子的成长;
第三层:父母愿意为了孩子去学习,从而更加了解自己的孩子,为他创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
第四层:父母愿意为了孩子而改变,成为更好的自己。
 
但更好的自己并不是在要求妈妈们做到完美,因为生而为人,我们都有着自己能力的天花板。
 
在现实亲子教育中,妈妈们当仁不让位居C位,和孩子接触的时间最多,极容易成为众矢之的,压力满满,任何孩子的问题,都容易归因到妈妈的不足。

 
 “围观者”乃至我们自己却喜欢站在道德的至高点,用是非的绝对值去衡量一切。
 
觉得自己脾气不好,于是努力地刻意改自己的脾气;
 
觉得自己需要成长,学着如何更好陪伴和教育孩子,于是就去看书、学习、寻求心理咨询的支持;
知道父母的陪伴最重要,于是为了努力给孩子一个更高质量的陪伴,几乎退掉了周末所有的加班和社交。

 
但顾此就会失彼,就像“产后抑郁”的妈妈们,除了身体激素等躯体性原因外,很多女性因为从怀孕时期“所有人都关注自己”到生产后“所有人都关注孩子”,落差太大导致情绪问题。
 
这不是刚强能够克服的,妈妈的状态不好自然也照顾不好孩子,比起学习带娃的理论知识,事实上,父母本身是什么样的人,更重要!
 
我是女儿、妻子和妈妈,但我更是我自己
 
文章和马伊琍的事情已经过去了很久,他们本是幸福甜蜜的一对璧人,甚至给自己的大女儿起了“文爱马”这个名字。


但有时候,幸福就是那么短暂,“周一见”让所有的幸福戛然而止,这段开始看着美好的姐弟恋同样遭遇了婚姻危机。
  
那句“婚姻不易,且行且珍惜”看似轻描淡写,却包含了一个怀孕女人内心最深的伤痛。最心痛的,她爱他,肚里还怀着他们的二胎,他却背着他出轨了。
 
那个时候的马伊琍还挺着大肚子,和所有的母亲一样,她最先想到的不是自己,而是孩子,为了孩子,这个家不能散。

也许感情给马伊琍带来的伤害太大,马伊琍开始寄情与事业,生下二胎后她迅速投入到工作中。
 
和朱亚文合作的《北上广不相信眼泪》让她一举拿下华鼎奖最佳女主角,《那些女人》拿下上海国际电影节最佳女配角,《我的前半生》拿下白玉兰奖视后。
 
马伊琍再一次证明了自己的能力。


就在大家以为这对夫妻就这样继续走下去时,2019年马伊琍和文章离婚,从当初的原谅到如今的离婚大概有几年时间,这段婚姻最终还是以离婚收场。
 
浪费五年时间,破镜难重圆,但马伊琍说:
 
“20多岁的时候,我是为父母活着;30多岁的时候,我是为孩子活着;40岁以后,我是为自己活着。”
 
没有一个人,能够阻碍世界“放弃”我们,除非我们自暴自弃。我们是属于自己的,并不属于他人。


女性活在社会上的价值,并不是为了成为一个母亲,而是为了成为她自己。
 
不要因为一个人能力的局限而否定她的努力和价值,她们也是人,有着普通人的弱点、无奈和无力。
 
而我们是否愿意稍稍松动一下,尝试去看到她们的努力,以及背后的爱意。
 
作为母亲,我们是否也能承认自己的不完美,去更加宽容地看待自己,照顾自己。
 
我们能这样对待自己,也才能学会这样对待孩子,而孩子也会如此对待自己。
 
在这个人生的循环中,有被爱有自爱,也终有爱他人的力量。
 
愿每个孩子都可以得到善意的对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