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赵熊古玺印赏,及学习心得

 攸州刀郎 2021-04-21

相对于约三千年的中国玺印史和明清以来的文人篆刻史而言,写意篆刻的提出是一个十分『年青』的课题。何为写意篆刻(或写意印)?笔者在三十多年前的一篇小文中试图界定为所谓写意印,是指那种求「神」重于求的印章形式。这种观点无疑借用的是中国传统文人绘画的理论。就绘画而言,是针对具体物象而言,是基于物象升华出的、具有形而上意味的精神内容。玺印篆刻所依存的形,唯文字而已。文字本质在于实用,而实用的工具或者无需有对的追索。而当工具性的文字进入艺术的视野,才有了对的探寻和表现。因此,无论是对玺印篆刻中的,或者是写意性的研究,其基点仍在于文字本身。在于文字的构形方法、文字笔画的形象特征,以及由单字或多字构成的集合章法形式。

关于中国玺印的起源,迄今尚不能言之凿凿,但其滥觞于战国时期则是不争的事实。对于战国文字的研究,李学勤先生提出三晋、秦、燕、齐、楚五系之说,获得学界的认同及沿用。比较战国五系文字风格,则秦系文字明显异于六国文字。历史上素有战国七雄之说,其中韩、赵、魏为分晋而成,除去秦,则为六国。毋庸置疑的是,六国玺印已成为当代写意篆刻的重要源头与借鉴。客观地看,作为实用器物的古代玺印并没有写意写实的主观追求,但这并不妨碍我们以今人的立场、当代的艺术视觉,研究、搜寻古玺印中所蕴含的种种写意要素,藉以滋养我们的艺术创作和艺术精神。

Image

一片冰心在玉壶

Image
上善若水

Image
长歌当哭

Image
雍  穆

Image
垒块有正骨

Image
玉龙三弄

Image
敢以微躬祭寸田

Image
贵食母

Image
坐对众妙

Image
野意生虚室
来源 |图文来源网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