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来看看古代的那些县官,为了破案,都使用了哪些巧妙的计谋

 金华303 2021-04-21

1.古时候,县城里的一个大户人家,家里失窃了,损失了很多金银财宝。这户人家就告到县衙门,请求县官:“青天大老爷,您一定要抓住那些可恶的盗贼啊,草民在这里给您磕头了。”于是县官赶紧派捕头去侦查,没过多长时间,捕头就抓住了几个嫌疑人。

县官升堂审这些嫌疑人:“大胆贼人,竟敢在本县眼皮底下干偷盜的事情,实在是无法无天,如果不想受皮肉之苦,就赶紧招了。”

那几个犯罪嫌疑人都不肯招,大声喊冤:“小人冤枉呀!从来没干过偷盗的事情。结果,县官审了很长时间,也没有找出小偷。渐渐的这个案子就成了积案。

后来,县里来了一个非常聪明的新县官名字叫陈述古。他听说了这个案子,就下定决心破了这个案子。但是,这么多嫌疑人怎么审呢?况且已经过去了这么长时间了,他们一定更不肯招了。怎么办呢?陈述古正在苦苦思索的时候,远处的寺庙里传来一阵钟声,“铛……铛……”声音非常悠远。忽然,陈述古想到一个办法,“就这么办!”陈述古兴奋地叫起来。

来看看古代的那些县官,为了破案,都使用了哪些巧妙的计谋

第二天,陈述古派人把寺庙里的钟运了回来,他对手下的人说:“可别小看了这口钟,它能辨别善恶,只要小偷一摸钟,它就会发出响声。”陈述古小心把钟供奉起来,每天都给它烧香,供奉瓜果。县城里的百姓听到了这件事,都将信将疑,都想看这口大钟怎么显灵。大钟真的有那么灵吗?

来看看古代的那些县官,为了破案,都使用了哪些巧妙的计谋

2.从前,有一伙强盗,自称“死不怕”,他们坑蒙拐骗、打家劫舍,做下无数坏事,搞得百姓人人谈虎色变。县令早想为百姓除掉这个大害了,可是总是找不到他们的黑窝。

一天,捕快抓住了两个强盗,把他们扭送到县衙门,本想县令会重重发落,大快人心。但是县令非但没有治盗贼的罪,还置办了酒席招待两个盗贼,并亲自为他们敬酒。

来看看古代的那些县官,为了破案,都使用了哪些巧妙的计谋

县令假装兴奋地说:“二位大侠,劫富济贫,都是绿林好汉。本官非常仰慕,但是一直无缘相见,今天我一定要和两位大侠喝个痛快!”

两个强盗听了,更是得意忘形,和县令推杯换盏,天黑时都喝得醉醺醺的了,走起路来都东倒西歪的。

来看看古代的那些县官,为了破案,都使用了哪些巧妙的计谋

县令见了就说:“两位大侠喝多了,不如我派两个下人送你们回去吧。”

盜贼虽然喝多了,但是还保存着警惕性,连忙摆手说:“不用麻烦大人了,我俩没事,还能自己回去。”

县令见盜贼狡猾,又生一计,他笑着说:“既然如此,我就不派人相送了,我为两位准备了竹竿,拿上它走夜路也好有个扶持。”

于是,两个盗贼接过竹竿就告辞而去了。

来看看古代的那些县官,为了破案,都使用了哪些巧妙的计谋

两个狡猾的家伙,边走还边回头张望,生怕县令派人盯梢,走到岔道口的时候,两人分道扬镳,从两条路回到了贼窝,他们自以为小心谨慎,一定不会出什么差错,就放心地睡起了大觉。

但是,天亮时分,县令带着一群官兵,如神兵天降包围了贼窝,把这群祸害百姓的盗贼一网打尽了,看着两个盗贼一脸茫然的样子,县令笑着说:“就是两根竹竿给我们带了路呀。”这是怎么回事呢?

来看看古代的那些县官,为了破案,都使用了哪些巧妙的计谋

答案:

1.谁也不会承认自己是小偷,如果没有证据,只是用大话来威吓的话,那么狡猾的小偷是不会轻易上当的。比如前一个县官,审了那么长时间最后不是无功而返了吗?所以这种情况正面进攻是根本不可取的。陈述古先创设了一个虚假的情景,凭空捏造了一个神钟,让小偷疑神疑鬼,不敢轻易去碰,结果就露出了狐狸尾巴。

又过了一段时间,陈述古终于开始升堂审理案子了,县衙门外围了很多人看热闹。陈述古把那几个嫌疑人叫到大堂上来,对他们说:“既然你们不肯承认,那么我只有让神钟来辨别谁是小偷了。你们每个人都进去摸一下神钟,到时候谁是小偷就一目了然了。”

神钟放在衙门后院里,用幔布给围了起来。捕头把几个嫌疑人带到幔帐里面,让他们每人摸一下神钟。但是,直到最后一个人摸完,神钟还是没响,外面的百姓开始议论纷纷:“看来神钟也不怎么灵啊。”陈述古听了,神秘地笑了笑。所有人都摸过神钟以后,捕头又把嫌疑人带到了大堂。陈述古说:“好,现在把你们的手举起来。”几个嫌疑人都把手给举了起来,结果大家看到所有人的手都染上了黑黑的墨迹,只有一个人的手上什么也没有。陈述古大声对那个人说:“大胆刁民,还不快快招来。”

原来,陈述古叫人在钟上涂上了墨水,只要去摸钟,手上就会沾上墨迹。如果谁的手上没有墨迹,那么他肯定是做贼心虚不敢去摸钟,也就是说,他就是那个小偷。

小偷听了陈述古的话,顿时瘫软在地上,一五一十地交代了他盗窃的经过。

再狡猾的狐狸也斗不过好的猎手,如果正面进攻不能成功的话,那么侧面的迂回进攻说不定就会让它露出狐狸的尾巴来,总有一个方法能解决问题,毕竟,贼总是心虚的。

2.原来,县令给两个盗贼的竹竿中间是通的,里面装满了石灰,两个强盗拄着它,在地上留下了一长串白斑点,县令就顺着白点找到了贼窝——聪明的县令通过一个不起眼的竹竿,就让盗贼自己留下了线索,从而一举端掉了“死不怕”的老窝。

我们来看看县令的思路,首先,县令没有满足于暂时的小收获——两个盗贼,而是把目光放得更远,想要端掉贼窝。然后县令通过一桌酒席,麻痹盗贼,等到时机成熟的时候,理所当然地送上“追踪器”——装满石灰的空心竹竿。最后,在第二日清晨,顺藤摸瓜,通过石灰点,找到了盗贼的老窝,从而达到了目的。

这样一个简单的小故事里面,还蕴藏着这么多的智慧点。其中最关键的一点就在于,县令巧妙地给两个盗贼安装上了“追踪器”,有了这个追踪器,他想逃也逃不了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