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极边第一城”侨乡腾冲的楹联(2)

 石岩里人_牛歌 2021-04-21

    腾冲历史文化中所拥有的重教兴文的价值取向,人才堪造的强烈信心,以及倡导爱学乐受的教育理念,不仅历来得到一以贯之的继承,也得到与时俱进的发展。在1905年科举取消,举国办新学之际,腾冲人即顺势而动,举人张盈川于1906年在张氏宗祠倡办新学,李景山继之把所办新学发展为两等小学堂,并自撰一联,提出了要循序渐进,培育德智体全面发展人才的新型教育理念:

  高必自卑,合德智体而并育;

  小能见大,通天地人者为儒。

  寸开泰则在为初等农业学堂题写的对联中,希望教育者虚心钻研实业,受教者立志成为良士良工:

  实业贵提倡,敢曰吾不如老农不如老圃;

  新机宜振作,还愿尔勉为良士勉为良工。

  1930年腾冲县立图书馆落成时,由创建者刘楚湘集泰山金刚经字所题大门楹联中,所强调的仍然是为学者当用好三余(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者晴之余)夺分秒,快乐学习成主动,博览群书广见闻:

  用我三余,乐身心意;

  悉彼万有,多见闻知。

  文教建筑的楹联倡导重教兴文,家庭院落的对联同样反映诗书传家的愿望:

  孝弟忠信礼义廉耻;

  诗书拳射树畜园疏。

  经籍两铭传家远;

  古茶一树阅人多。

  讲让兴仁,同敦古处;

  家弦户诵,共乐春台。

  上述三联,一出自腾冲望族李根源祖先传下的的治家格言,一出自腾冲名商张木欣堂屋楹联,一出自和顺李家巷口大门联,家世不同,背景各异,但以诗书礼义传家的愿望却完全相同。这种愿望,在为商号撰写的楹联中,也有反映:

  宝无非仁,珍无非义;

  华有其实,质有其文。

  在这副由腾冲清末举人王开国为经营珠宝翡翠的“宝华昌”商号撰写的楹联中,既巧妙地把商号名称嵌进去,又浓缩了为人处事、经营发展所应遵守的至理名言。这样的商业对联,加上清代腾越厅同知黄炳堃为白玉祖师殿所题写的对联:

  不惮梯山求异宝;

  遍从航海获奇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