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利益至上,任何事情都是围绕利益,利益就是连接彼此的桥梁

 职场智谋 2021-04-21
“ 职场智谋 ” 潜心研究古人的智慧,总结提炼智谋精髓,古今结合,详细揭秘职场潜规则以及办公室政治
【参考书籍】《资治通鉴》魏纪一(公元223年)
【事由】邓芝抵达吴,当时吴王仍然没有与魏断绝关系,正犹豫不决,没有即刻接见邓芝,邓芝便自己上表请见,他在上表中说:我这次前来,也是替吴打算,不仅仅只为蜀着想。
吴王这才接见了他,说:孤的确愿意与蜀和好,但是担心蜀国君主幼弱,疆域狭小,国势不强,给魏以可乘之机,你们不能保全自己,邓芝回答说:吴、蜀两国占据了四个州的地域,大王是当世闻名的英才,诸葛亮也是一代人杰。
蜀国有险要的地势防守坚固,吴国有三条大江阻隔,集合两国的优势,再结成像唇齿一样相辅相依的关系,进可以兼并天下,退可以与魏鼎足而立,这是非常明白的道理。
如果大王向魏称臣,魏一定会进一步提出无理要求,逼迫您入朝拜见,下索求太子作人质,如果不从,便以征讨叛逆为借口,进攻吴国,蜀则顺流东下,趁机分取利益。
这样一来,江南之地可就不再属于大王了,吴王默然无语了很长时间之后才说:你说很对,于是与魏断绝,专与蜀汉联合交好。

【解析】

1、关系恶化

关羽是蜀国的五虎上将,是蜀汉的开国功臣,孙权砍杀关羽后,蜀吴之间的关系迅速恶化,刘备曾放言,一定要为关羽报仇,孙权得罪蜀汉,又害怕被魏国攻打,为了保护自己的利益,因此暂时臣服于魏国。
此时三国鼎立,魏国势力最为强大,蜀汉与东吴要想生存,只有联合一起抵抗魏国,否则就有可能被魏国逐个击破,蜀汉与东吴都懂这个道理,但因为面子问题,彼此都不肯服软。

2、利益联盟

刘备去世后刘禅继位,蜀国与吴国的关系有所缓解,诸葛亮则借助这个机会,派邓芝到吴国去修复友好关系,从利益层面分析,蜀国与吴国联手抵抗魏国,这是上策。
孙权也知道这个道理,但因为之前已经臣服魏国,如果反叛,必定会得罪魏国,因此犹豫不决,邓芝则一针见血指出其中的利害关系,孙权为了利益,只有和蜀国联合。

3、修复关系

其实诸葛亮已经猜测到,孙权必定会同意修复友好关系,吴国如果不与蜀国联盟,魏国必定会逐个击破,因为魏国的最终目的是一统江山,蜀吴两国的存在,阻挡魏国的统一。
所以说不要以为你孙权臣服魏国,魏国就不攻打你吴国,三国鼎立正好可以平衡势力,蜀吴两国联合,刚好可以抵抗魏国,因此诸葛亮断定,吴国必定要与蜀国联盟。

4、利益至上

蜀吴两国前期因为利益问题,导致关系恶化,现在因为魏国的压力,如果不联盟就有可能被吞并,蜀吴为了利益,所以重新修复友好关系,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
大到国家,小到个人,任何事情都是围绕利益开展,今天因为利益有可能撕破脸皮,明天也有可能因为利益握手言和,利益就是彼此链接的桥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