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百年华诞•圆梦中国”征文◇】《人生,就是一场马拉松》||□ 杨星航

 清涟一荷 2021-04-21
知名·专业·权威

星夏卷·2021·总第四期

(网纸同步)

散文显示屏

星夏卷

文学顾问:孔灏、相裕亭、徐继东、李锋古

书法顾问:侍少华、李敬伟
摄影顾问:王红军         法律顾问:吕庆根
本刊总编:清涟一荷      本刊主编:汪兴钊
执行编辑:零下(综合)     陈革非(诗歌)
                魏社岗(小说)  周毓麟(小说)
                雪霏(综合)     晋耀文(散文)
《“***·***”***》

□ 建党征文 □ 



人生,就是一场马拉松

(散文)

  文/杨星航(福建)

2021年4月10日7时,万众期待的“白金标”厦门马拉松赛鸣枪开跑。伴随着厦马主题曲《追光》的奏响,1.5万名参赛选手奔跑于最美滨海赛道上。同日,乐山市沙湾.美女峰42公里超级越野赛也正如火如荼地进行中。厦门与乐山,一个是海滨之城,另一个是海棠香国。虽然远隔千里,却都以一种奔跑的方式献礼,其目的是一样的,意义也相同。

万事开头难,一旦跨出了第一步,紧接着就有第二步、第三步……人生就是这样,从婴儿呱呱坠地起,一个全新的人生就此拉开了序幕。那么,人生是否精彩,我们全然不知,只有经历了才知道。只要站在起跑线上,从迈出的第一步开始,不管中间的过程顺利与否,即使是用走的方式,最终都有碰线的那一刻,只是时间上的快慢问题。或许,这就是人生,一场“马拉松”式的人生。


人生,有长短之分,有顺逆之时,有宽窄之别。在我看来,人生应追求的是一种锲而不舍的执着、一种自强不息的精神、一种坚忍不拔的品质。人们常说,人生贵在坚持。因为坚持,就会看到希望;因为坚持,就有意想不到的结果;因为坚持,就能收获成功的喜悦。我们平时看体育比赛,到最后是要分出胜负、比出高下。马拉松比赛除了胜负之外,更多的是表达另一层含义。跑过马拉松的人都清楚这一心路历程和艰难曲折,并不是嘴上说的“咬咬牙、挺一挺就过去了”一两句话这么简单。特别是山路越野,一旦遇到恶劣的气候环境,真是进退两难、左右不是,那种滋味不是常人所能忍受的。正因如此,我们从马拉松中看到了一种挑战自我、永不放弃、坚持到底的精神。这种精神正是我们人生所要坚持和倡导的一种宝贵的精神。在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例子很多,在我身边就有这样的典型。

认识旷昌革大队长是在2010年初我去南昌陆军指挥学院政治工作学习培训的时候,当时他是我们培训队大队长。有一次,学院组织政工干部去井冈山革命基地开展红色研学。期间学院与当地举办军地双拥共建活动,我有幸参与并展示个人才艺,现场创作书法,得到了军地领导及同志们的一致好评。也正是从那时起,我与旷大队长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旷大队长为人随和,一身正气,富有亲和力,没有一点领导的架子。他钻研中医,热爱运动,有自己追求的东西,尤其是对马拉松的热衷,发自骨子里的爱好。作为一名50多岁的人,迄今为止已参加过各种马拉松赛事100多场。不管什么时候,哪怕刮风下雨,每天都雷打不动地坚持长跑,他称自己为“一个永不放弃的跑者”。

4月10日这一天,旷大队长报名参加了乐山市沙湾.美女峰42公里超级越野赛。比赛当天下起了滂沱大雨,原本崎岖的山路变得泥泞打滑,给参赛者带来了不小的难度。越野途中有一段1公里长的下坡路,本来是很好跑的路,却受雨影响,选手每往下走一步,脚底都会不听使唤地打滑,即使拄着拐也无济于事。小路的两侧是陡峭幽深的峽谷,稍有不慎随时都有摔下去的危险。整条路上选手们一个接着一个紧紧地挨着,排着长长的队伍,用了30多分钟才走完这段小路。旷大队长就是在这种极其艰难的条件下耗时8个半小时完成了比赛,几乎全部到达终点的选手都成了泥腿子。赛后旷大队长感慨地说道:“每次跑完后都不敢去想,一想都会情不自禁地打了个寒颤,太苦太累了,真的不想再跑了。可没过几天稍微缓过劲,又开始筹划下一段越野。2019年是建国70周年,当时我跑了个70公里。这次,我打算跑个100公里庆祝一下。”

这是一种多么伟大的精神啊!一个多么了不起的壮举啊!我在想,一个近60岁的人,在面对越野途中各种艰难险阻,究竟靠的是怎样的毅力和决心坚持完比赛?这长达8个半小时的时间又是怎样度过的?其实,在比赛的前些日子,旷大队长因身体不适还动了一次不小的手术。就在病情还没有完全恢复的情况下,他依然不放弃参加这次山地越野赛。真是令人敬佩至极!这就是马拉松独特的魅力显现,马拉松已成为他人生独特的强大的精神支撑!

在我单位里,也有这样的一位领导。他叫厉万祥,是我们安全执法大队长,我们都称他“厉大”。厉大之前因为身体的缘故,医生告诉他要坚持运动,有益于病情康复。就这样,他选择了长跑,从一开始的5公里、10公里、15公里……到最后,渐渐地,他跑起了马拉松,也热爱上了这项运动。厉大每周坚持一个马拉松,每月坚持300公里的运动量,每年至少参加六七场马拉松比赛,二十多年如一日,至今已跑了10万多公里,参加国内外马拉松赛事100多场。


说来正巧,4月10日厦马比赛的前不久,厉大也有过一次手术。医生叮嘱他要多休息、少运动,千万不要做长时间的激烈运动。可是,他就是不听医生的劝告,工作繁忙之余仍然坚持每天长跑运动,每周一个马拉松更是必不可少。他说:“别的事可以放一放,马拉松可不能放。”其实,在当天的厦马途中,厉大因动过手术伤口还没有完全愈合,直疼得腰都直不起来,有好几次都想放弃比赛。可是,他还是忍受疼痛,咬紧牙关,凭着顽强不屈的毅力一步步地坚持到终点,成绩为3小时33分13秒,在1万多名选手中排名第2075名。这对于一名病情未完全康复的50多岁人来说,这份成绩实属不易!赛后我们还担心他的病情,可他却开玩笑地对我们说:“哎呀,不服老不行了,都快跑不动了,可没办法啊,不跑下去我就不是厉万祥了!”大家听完以后开怀大笑。这种精神,我们年轻人真是自叹不如啊!

精神的伟力,总能带来心灵的震撼。一个是旷大队长,一个是厉大队长,都是大队长,年龄又相仿,都参加过马拉松赛事100多场,对马拉松这项运动都有着极其的热爱。我不禁要问,是什么促使他们如此热爱马拉松?不言而喻,他们心中都有一种精神,一种“挑战自我、超越极限、坚忍不拔、永不放弃”的马拉松精神。他们的精神,无上光荣!他们的人生,是跑出来的!



人生,真是一场马拉松,在这条路上,不管发生了什么,只要大胆迈开步子向前,每一步都是进步的。人生老病死,这是自然规律,避免不了,也无法回避。我们应该以怎样的姿态去面对,又以怎样的方式去走完这条说长不长、说短不短的人生路呢?这是每一个人都要去深思的问题。

我想,芸芸众生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也有自己的看法。思考的角度、做人的厚度、处事的态度、做事的深度不一样,决定了人生的走向也不一样。但无论如何,这条路终究都要走下去、走到底。是给后人留下可以值得回味的东西,还是丢下一堆遗憾的事情,这一切取决于自己。而在当下,我们所要做的,就是以一种马拉松的精神姿态,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坚持自己应该坚持的东西,去走好这条漫漫的人生路。那么,从这个意义上说,人生就是一场马拉松,我们都在追梦的路上。


本期责任编辑:雪霏


当代文学家


2020.07.02 started publication

大型文学季刊
安徽·合肥

作家风采


福建作家:杨星航




作者简介:

     杨星航,男,福建仙游人,1982年4月出生,现为厦门市公职人员。历任班长、排长、连长、政治指导员、组织干事、厦门市双拥办军地联络员,荣立三等功2次。2018年转业到地方成为一名公务员。个人平时喜欢看书写作,爱好书法,热爱运动。



本刊顾问团队介绍

文学顾问:

孔灏

中国作协会员,江苏省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连云港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市作协副主席。

文学顾问:

相裕亭

中国作协会员,中国微型小说学会副秘书长。


文学顾问:

徐继东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会员,中国音乐文学学会会员。

文学顾问:

李锋古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省书法家协会会员。


本刊法律、书法、摄影顾问及主播团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