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七季了,你还在追极限挑战吗?

 bbbo 2021-04-22
图片
‍文/陈佳俊
编辑/西西弗斯



前两周,一档大家都很熟悉的综艺开播了。
 
只是相比前几季的火热,如今提到它,大多是一些主创换血以及抄袭的争议。
 
没有人会想到,曾经这么精彩的一档节目,会以这样的方式延续自己的内容。
 
《极限挑战》 第七季
图片

先说说前两期吧。

观感比想象中要好,用一个词形容——

流畅。
 
你可以把它看成是一种认可,如果是从最新几季才开始看的新观众,会觉得节目还行,甚至和之前的第五第六季相比,这一季的剪辑明显有提高,嘉宾之间的关系,经过长时间的磨合也变得越来越默契。
 
比如第一期,作为新人扮演“间谍”的黄明昊,不断转移大家视线的同时,竭尽全力保证秘密任务的进行。
 
图片

从相爱相杀的叫人起床,到后续参与一系列冬奥会有关的游戏,大家都有各自的分工。
 
比如邓伦,不知道是不是在《明星大侦探》积累的经验,面对“谁是卧底”这样的狼人杀游戏显得游刃有余,怎么看都是几人当中的智商担当。
 
还有雷佳音和郭京飞,因为年龄的缘故早早被划入了中年组,游戏的过程也基本负责控场和搞笑。
 
包括贾乃亮,嘴上虽然总是说自己要多喝核桃补补脑,但是轮到比拼输赢的环节,又奋不顾身地冲到最前面。
 
图片

要我说,这些嘉宾组成的阵容一点也不差。
 
以他们之间产生的碰撞火花,搭配一些不错的想法,完全有能力拍一档非常出色的综艺节目。
 
只可惜,他们参加的是《极限挑战》。
 
之前口碑坍塌,我们还可以找各种各样的理由,比如刚刚经历了大换血不适应、比如节目组抄袭不用心、比如很多粉丝故意踩一捧一。
 
现在呢?
 
看到了一定的进步,但这种进步又是如此的按部就班。
 
以至于那些愿意留下来的观众也不得不承认,现在这个依然叫着《极限挑战》的节目,一点也不极限了。
 
图片

首先,在游戏的设计上比较单调,基本都是在撕名牌和捉迷藏的基础上,延展出来的一些小游戏。
 
中间很多无聊的寻找过程直接被剪掉,最后到底找到多少,交代得也很不清晰。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第一期吃完早餐找不同的纸条,大家找了半天,结果小岳岳通过所谓道具组遗漏的袋子找到了一大堆没用多余的贴纸。
 
节目组疏忽也好,临时放水也罢,总之大家莫名其妙完成了任务并且获得了各自的标签,相当没头没尾。
 
图片

其次,环节的设计也有不少瑕疵。
 
一方面,游戏过程很单调,输了没有什么惩罚,赢了也不知道有什么用,大家始终都处于一种完成任务的状态。
 
另一方面,为了抓住观众的视线,强行制造输赢的悬念,可拼到最后又通过各种正能量的口号消解了此前的对抗性。
 
几乎没记住什么特别的细节,看到最后,整档节目最大的亮点竟然是游戏过程中风趣幽默的解说。
 
图片
 
很多人好奇,《极限挑战》到底丢了什么?
 
极限男人帮几个人的离开当然是最直接的原因。
 
不过在我看来,再往下深究,丢掉的其实是节目背后难以复制的极限精神。
 
这一点,如果是在导演严敏刚刚离开的时候说,还不算明显。但是现在,当他凭借自己的能力多次拿出有说服力的综艺之后,我们才真正意识到,之前“鸡条”的成功,绝非偶然。
 
听起来有点像无脑夸严敏有多么多么厉害。
 
实际看过他综艺的观众都能发现,在他的身上,在他参与的节目当中,始终掺杂着一种独特的理解和坚持。
 
图片

具体展开的话,有两方面:
 
一是保证节目的随意性。
 
这和之前我们提到拍《奇遇人生》的赵琦还不一样。
 
赵琦原本是纪录片导演,拍综艺的时候更讲究用镜头捕捉真实,因此不管是参加《奇遇人生》还是《很高兴认识你》的嘉宾,都尽可能不带剧本,自由发挥。
 
图片
《奇遇人生》综艺剧照
 
严敏不一样,他喜欢制定规则,不仅喜欢,而且面面俱到。
 
一篇关于他的采访文章,提到一个关键词我觉得很准确,“楚门的世界”。
 
什么意思呢?
 
就是严敏很清楚自己拍的是真人秀,做不到完全真实。
 
于是他换了一个思路,干脆把“嘉宾”包围起来,按照他设计的规则在节目里换一种生活方式。这样做的好处是,虽然无法消除摄影机的影响,但至少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拥有足够的自由。
 
严敏只会让参加节目的嘉宾明白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而不会去告诉他们应该怎么做。

换句话说,规则只是节目运行的基础,而不是每个人必须要死守的教条。
 
图片
 
二是节目的表达欲。
 
这也是很多综艺节目的通病,上价值并不是什么难事,难的是如何把主题融入到细节和行动当中。
 
严敏之所以在这方面总是能做得很好,原因其实上面已经说了,他拍的节目就像是“楚门的世界”,往往独立于现实世界,有一套属于自己的运行模式。
 
普通综艺这时候想的是,怎么设计节目的内容才能让观众觉得好玩,觉得有意思。
 
严敏这时候想的却是,怎么才能让自己的节目和现实世界发生碰撞和共鸣。

图片

看出两者的区别了吗?
 
前者拍综艺的模式还停留在嘉宾和观众的互动,而严敏思考的却是节目和现实的联系。
 
他的节目会玩游戏,但输赢永远都不是最终的目的;他的节目也会讲道理上价值,但不会被动地喊口号。
 
说白了,真正能感动观众的,从来都不是密集的笑点,而是那些感受得到的真实和温度。
 
图片

举几个具体的例子。
 
比如以往《极限挑战》反响特别不错的几期节目。
 
节目刚开始都会强调一些固定的情景,它会用一整期节目,设置彼此关联的内容,让嘉宾彻底融入不一样的生活。
 
印象很深的“漫步人生路”,看着节目里的人按照不同的出生年份往前行走,出生比较晚的人走在后面,只能看着前面身影越来越远。
 
即便大家都知道这只是一场游戏,不会经历真正的生离死别,但大多数人依然会被眼前的场景打动。
 
因为在那一刻,每个人对自己的人生都多了一份感触。
 
图片
 
比如之后的《说唱新世代》。
 
非常敏锐地抓住了说唱真实好玩的特点,让更多的人发声。
 
参加节目的选手或许不是说唱圈实力最强的,但他们却是最容易被忽视,最愿意发出声音的。
 
你看,它有口号,万物皆可说唱。

硬核的说唱爱好者,也有人不喜欢节目,觉得自己热爱的行业被冒犯。
 
但没有人可以否认,这档节目是有力量的,节目当中的很多说唱作品也是有力量的。
 
它让更多的人认识到说唱的魅力,也让更多的人爱上了说唱。
 
图片
 
包括刚刚完结的《戏剧新生活》。
 
一开始就发出灵魂拷问,戏剧到底赚钱不赚钱?
 
接下来的内容,节目始终围绕戏剧的创作现状展开,从自己租场地到街头卖票,一点点扩展,继而向观众提出更多的问题。
 
诸如我们需不需要戏剧?
 
生活和艺术的关系是怎么样的?
 
戏剧的魅力在哪里?
 
......

图片

从一开始,大伙就知道节目会遇冷,但每个人还是义无反顾地跑过来参加表演。
 
为什么说这是一档好综艺?
 
除了拍出了戏剧的窘迫,与此同时,也拍出了这群戏剧人的坚持和浪漫。
 
放在我的身上,最有力的证据是在看《戏剧新生活》之前,我从来都没有主动接触过戏剧,更别提买票去现场欣赏。
 
但是追完综艺后,我不仅对戏剧产生了兴趣,并且还利用空余时间开始去接触了解。
 
图片
 
不只是一档普通的娱乐综艺。
 
这样的评价,过去也放在《极限挑战》的身上。
 
只可惜,现在的它更像是一档为了逗观众开心继续下去的游戏综艺。
 
虽然已经播到第七季了,但我们都知道,丢掉的那些东西很难再回来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