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除夕夜里的长明灯

 宁静致远2023 2021-04-22

阿桂哥

守岁是一种风俗。

除夕夜里的长明灯

守岁,主要是“燃灯照岁”,就是让所有屋子点上灯烛,通夜光明。这也叫作“照虚耗”。传说,如此照过,来年就会好运连连财源滚滚。

在北方,守岁是从吃年夜饭开始的。北方人,年夜饭要慢慢吃,傍晚起入席,一直要吃到深夜。在“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的晚上,一家人团圆,欢聚一堂。

我是客家人,虽然我的祖先早在唐朝时候就离开了中原,但我家还保留有守岁的风俗。况且,这风俗也早传到了南方,所以更不会失传。

跟许许多多的人家一样,过年我家也是有着许多的习俗和规矩。比如要早早洗澡。妈妈总是讲,年三十早早洗澡,来年容易找到吃食。所以,几乎是每年的除夕这一天,一过了中午,我们兄弟几个就开始烧水洗澡。其实,早早洗澡,换上新衣服,那是要整整洁洁拜祭祖先,那是要干干净净迎接新年。比如,一大早妈妈就会将我们撵起床,要我们把借别人家的东西通通地快快地归还回去。妈妈说,借的东西不能过年,哪怕是一根扁担,哪怕是一个竹篮……哪怕自己还要继续用,哪怕别人暂时也用不着,那也是要在年前还回去的。过两天三天,可以再去借来。妈妈总是讲,借别人的东西,那就是背了债,背债过年,来年运气不好。

当然,过年了,免不了还要贴对联还要放鞭炮,哪怕手头再紧,对联和鞭炮总是要有的。

相传,在古代,有一种凶猛的野兽叫“年”。“年”平常日子都是躲在深海深山里,只是在新年旧年交替的时候跑出来糟蹋庄稼、祸害人口和禽畜。为了躲避“年”,腊月三十晚上,人们早早关门,坐等天亮,为了消磨时光,为了壮胆,于是就喝酒熬夜。年初一早晨,“年”走了这才出门,互相拱手作揖,祝贺道喜,庆幸没被年兽吃掉。有一年三十晚上,“年”突然窜到江南 的一个村子,一村子人几乎被吃光,只有一对穿红衣的新婚小俩口平安无事。还有几个小孩,在院里点了一堆篝火在玩耍,“年”见火光不敢上前。火堆里,竹筒遇热膨胀爆炸,啪啪响起,听到爆炸声,“年”掉头逃窜。从此,人们知道“年”怕红、怕光、怕响声,每至年末岁首,家家户户就贴红纸、穿红袍、挂红灯、敲锣打鼓、燃放爆竹 ,还要给老人孩子发红包,这样“年”就不敢来了。久而久之,就形成习俗。先前,没有火药,人们都是拿竹筒来烧,让竹筒受热膨胀、爆炸。宋朝初年,有了火药,人们开始烧鞭炮驱鬼怪。所以,鞭炮也叫爆竹。又有人说,姜子牙发迹之前,常在渭水边上垂钓,钓钩离水三尺。老婆马氏嫌他穷酸潦倒,行为怪诞,跑了。后来,姜子牙辅佐周文王推翻商朝,建立周朝。给众功臣封神时,厚颜无耻的马氏也跑来讨要神位。姜子牙说,就封你个扫把星吧,但我规定你只有在每年的年三十晚上才能下凡。你不得乱跑,只能是哪里黑就往哪里去。马氏为人不地道,人们都不喜欢,纷纷烧火烧爆竹,让她无处可呆。

……

过年的风俗太多,不能一一述说。这里,我专门讲一讲点长明灯守岁的事情。

如今,在我的老家广西荔浦,这风俗还有,只是简省了一些。年三十晚上,也几乎还是家家户户灯火通明。吃过年饭,一家人就围着火塘(或者火堆),烤火、聊天、守候新年的到来,其乐融融。当然,也不再是通宵达旦。过了子时,新年已经来到,都是还要要睡觉的。可睡觉前,妈妈总是要给煤油灯加满油,妈妈总是把点亮的煤油灯放在堂屋的香案上。

那时候,手头不宽裕。为了省钱,平时里,总是天黑之后才能点灯,而且,只要不是做针线活,只要不是看书写作业,妈妈总是不会让我们将灯芯挑得太高,能够照明就行。可在年三十晚上,妈妈点灯一点也不心疼油钱。

后来,长大了,我才明白,妈妈点的是长明灯。

长明灯,也叫长命灯、长寿灯。

在民间,有照虚的习俗。通宵点灯就是为了赶跑穷鬼赶跑“年”。点了长明灯,来年就能顺顺利利。老人还说,大年三十彻夜通明,意味着益寿延年,香火不断。后来,到外边读书,我发现,大凡过年过节,城里的人都喜欢挂红灯笼,我想,这也是同样的道理吧。

除夕夜里的长明灯

(除夕夜,家家户户点燃灯火,一点上,就不能吹灭,直到煤油烧完自行熄灭,这是一项古老的风俗。)

也有传说,除夕夜诸神上天,众鬼怪就会出来觅食,特别是魑、魍、魉之类,平时得不到奉敬,很饥饿。诸神上天了,它们就会趁此机会出来活动。熄灯,伸手不见五指,它们就会循声抓人,特别是小孩半夜啼哭,老人的咳嗽声,还有睡觉的呼噜声等,都会招来魑、魍、魉。点上灯,它们就不敢来。也有传说,上古时代,有位神仙看到民不聊生,他就对清官和百姓说,点上长明灯,照亮人间,可以让贪官污吏现形、让黑暗丑恶无处藏身,就会幸福就会平安,钱财也不会受损。“偷”字,不就是一个人手里拿着刀在月夜里潜入“人”下,悄悄地割别人的庄稼吗?没有黑暗掩护,谁敢来偷?想想,很有道理。此后,百姓们张灯结彩,果然日子一天天好了起来。

道家说,除夕夜正是九宫飞星轮转之时,五黄飞煞气很浓很重,要点长明灯避邪气。因为这样,就有了节庆日子的张灯结彩。“张灯结彩”一词,最早出自罗贯中《三国演义》的第六十九回:“告谕城内居民,尽张灯结彩,庆赏佳节。”

其实,除夕夜点长明灯这个风俗的来由有着许多版本,如驱逐野兽、奉敬鬼神、避邪消灾等,各地说法不一。然而,不同的传说都赋予着一个相同的寓意,那就是祈求新的一年光明富足,平安顺利,吉祥如意。

有人说,点长明灯可以长寿。因为长明灯有一种长存不灭的气势,可以让家人身体越来越好,尤其是有老人的家庭,点长明灯,可以得长寿;

有人说,点长明灯,可以保健康。新旧交替平稳过渡,前程光明,气息就会变得更加美好,健康状况也随之提升;

有人说,点长明灯可以旺家。家里灯火通明,没有忽明忽暗,没有先明后黑,没有先苦后甜,前后如一,平和顺畅,就没有沟沟坎坎,就能心态平和,平平安安。

有人说,点长明灯,可以让人眼目清净,增长智慧。

除夕夜里的长明灯

(大红灯笼在大年三十夜里点亮悬挂于门庭或屋中,既照亮了黑夜又照亮了全家人的祥和幸福)

呵呵,都是有来历有说辞的。

在我国,点灯守岁历史悠久。

据说,守岁的风俗起源于先秦。新旧年交替的时刻一般为夜半时分,因而在除夕的晚上,点起灯火,聚在一起,通宵守夜,来年一定好运。这一风俗,最早在西晋时期就有记载。西晋周处的《风土志》有云:终夜不眠,以待天明,称曰守岁。到了唐宋,大量的守岁诗歌出现更是一个明证。唐代诗人张悦被贬岭南,在钦州过年,就写下《钦州守岁》:故岁今宵尽,新年明旦来。愁心随斗柄,东北望春回。

千百年来,陪伴人们熬过漫漫长夜的长明灯,从蜡炬变成油灯(富裕人家挂灯笼),后又变成电灯。点灯守岁,人们希望光明驱走邪恶,带来美好,寄托对新年的向往和期盼,无论油灯、蜡烛还是电灯,道理都是一样。

佛教也主张点长明灯。庙宇里,一年四季无论白天还是黑夜都有光明灯。当然,庙宇不同。庙宇有功德,也有人捐灯。庙宇的功德,是慈善捐输,是众人的力量。庙宇点光明灯,有照耀前途之意,是祈愿期勉众生精神昂扬,奋力进取。庙宇里的长明灯(也叫无尽灯),寓意灯火不熄,慈光普照,破除黑暗,永渡众生。同时也意味着教义不绝,传继有人,长途永辉。

为了节约金钱和能源,普通人家不会天天点灯夜夜长明,也没有必要。但在年三十晚上点一点长明灯,我认为还是可行的。毕竟,生活需要有一点仪式感。毕竟,守岁也有珍惜光阴之意。常言道:“黄金易得,韶光难留”,爱生命惜光阴,这是守岁成俗的一个原因吧。

宋代席振起有一首诗,是这样描述守岁的:相邀守岁阿咸家,蜡炬传红向碧纱。三十六旬都浪过,偏从此夜惜年华。守岁的“守”,就是有对即将逝去的旧岁表示留恋,也是对即将到来的新年满怀期盼。除旧迎新,家人围炉而坐,回顾过去,展望未来,这也是有益的。

呵呵,读了这首诗,你是不是已经发现,过年不单单是烟花爆竹和年夜饭,不单单是人来人往凑热闹。其实,灯光更是与守岁密不可分。“锣鼓阵阵辞旧岁,爆竹声声迎新年”,古人写春节写守岁,写得最多的,便是灯光、锣鼓、龙狮和鞭炮,还有春联。写年夜饭的倒是不多。节日,西方人是用来狂欢的。东方人不习惯狂欢,我们的欢乐,总是在借助某种仪式来获得。过年,核心不是迎来送往,不是走亲访友,而是仪式。因为,有仪式就会有期盼和祈愿。有仪式,那就是节庆,无论是在外地,还是在家乡。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马上删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