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弘仁 《书画合璧册》在香港苏富比中国古代书画专场亮相。经过激烈竞投,最终以128,456,000港元成交,远超4500—5500万港元的估价,成为最大的黑马。1.28亿的价格也大幅刷新了弘仁的最高价纪录,使之跻身亿元俱乐部。
展览:“别有天地——曹氏家族藏17世纪中国绘画”,洛杉矶郡立美术馆,2016年8月7日至12月4日 弘仁(1610——1664),俗姓江,名韬,字六奇。安徽歙县人,擅诗文,以孝行名。本为明末秀才,顺治二年(1645),歙县义军抗清失败以后,唐王朱聿键(1602——1646)在福州建立南明隆武王朝。弘仁离乡赴闽追随。然而仅一年,福州就被清军攻破。1647年,弘仁在武夷山削发为僧,法名弘仁,字渐江,号梅花古衲,皈依古航道舟(1585——1666),时三十八岁。削发为僧后,弘仁曾云游各地,后又回到歙县,居西郊太平兴国寺和五明寺,并经常游走于黄山、白岳之间,潜心佛学及绘画创作,诗画寄兴,不乏感怀身世、眷怀故国之作。 渐江作品少有,珍品稀见于世,本册为其一。十九开,山水树石十幅,诗文书法九幅,蝴蝶装,每幅仅18.7 x 13厘米。此册“诗画俱得清灵之气”。以写意为主,面貌多变,设色、水墨相得益彰。多是师古后的心中丘壑:高山峻岭者构图平稳,令人联想到范宽山水;平远山水者一河两岸,是为倪氏画风也;黄公望式矾头山石疏密有致;用色也略显沈石田影子。静物如树石等开,逸气纵横。观之全册,稳重成熟,小中见大,用笔瘦劲,用墨着色简洁,落落大方,秀逸空寂,予人远离尘嚣之感。 本册书画对开,据其自题字可知,渐江应连茹居士所委托,于剡藤纸上绘此小册,并于对开录沈周诗作配之。诗文虽取自沈周,然乃渐江精心挑选者,诗文内容或有描写景物,或有投影禅心,藉物寄情,隐喻避世之理想。 清后期金石僧达受(1791—1858)于市肆间得见此册,惜有数页散逸各地。然达受不辞劳苦,于各地苦心寻访,终重新汇集成册,方才得以流传至今,成此艺坛佳话。两年后(1838),达受侨庽苏州主持沧浪亭时,手自装池,并以篆书“渐江老人书画合璧”大字为扉页。册上另有其旧署签,书于道光丁末(1847)在都门南旋,可见达受爱惜有加,随同游历,不时赏玩。 达受于丙辰(1856)年将此册赠予杨继振(1820—1901)。杨氏字幼云,汉军镶黄旗人,金石、图书及钱币收藏甚丰,他的《红楼梦》版本收藏尤为著名。杨氏题写新署签,现完好保留。此后,又经画家殷树柏(1769—1847)及篆刻家及金石学家赵之琛(1781—1852)递藏,流传有序。
此册于1986年在纽约苏富比上为曹仲英先生所获后一直珍藏于箧中三十余载。 曹先生收藏 弘仁《书画合璧册》的过程十分有趣:
弘仁《书画合璧册》是曹仲英先生收藏的众多17世纪书画珍品中的一件。2016年,美国洛杉矶艺术博物馆曾为其举办“别有天地:曹氏收藏十七世纪中国绘画”(Alternative Dreams: 17th-Century Chinese Paintings from the Tsao Family Collection)展览。正如画展题目“别有天地”所表示,相较于大家所熟悉的C.C.Wang 王已千、Wan-go H. C. Weng 翁万戈,曹仲英先生的收藏别具一番特色,更多地体现出均衡的、成体系的、有点有面的史的特点。 除了17世纪书画珍品的收藏,曹仲英先生还建立了一个藏品均衡、百科全书性质的中国近现代绘画收藏。相较于明末清初的中国书画作品,中国近现代书画长期以来,被认为是“衰败的”、“差的”。但是,曹仲英先生却慧眼识真地发现了近现代绘画的价值,尽一己之力,竭力搜集近现代绘画,力求作品全面丰富,以形象的图画展现近百年中国画进程的整体面貌。
曹氏家族的许多藏品进入博物馆的永久收藏或已许诺赠予博物馆,其中包括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和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馆。而汇集其毕生收藏近现代画作的精装画册《近现代中国绘画集萃—曹氏默斋藏》捐赠至全国近730家艺术院校、机构和图书馆,以飨后来人。 在曹仲英先生心目中,做一个好的收藏体系,也需要长情。一需要知识,二需要有钱,三需要耐心。 曹先生80岁时,对自己在美国的学生兼助理Craig L. Yee说,他花了毕生心血学习中国绘画、美术、哲学这些东西,现在80岁,才刚刚开始。Craig感到非常惶恐,问到:那要多久才能了解领悟中国文化?曹先生回答,三辈子才可以。“当然,这三辈子你不一定是活三辈子,借鉴前人的经验,也是多活了一辈子。” 弘仁《书画合璧册》此次在香港苏富比中国古代书画专场一经亮相,便成为全场瞩目的焦点。经过激烈竞投,最终以128,456,000港元成交,远超4500—5500万港元的估价,成为最大的黑马。1.28亿的价格也大幅刷新了弘仁的最高价纪录,使之跻身亿元俱乐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