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有一种人写的书,最好别看!给你提个醒……

 曾仕强 2021-04-22

曾仕强公众号与您相伴2970戳上方蓝字关注


读书最重要的是要明白道理、开启智慧,叫做明理。如果读了半天不明理,读书又有什么用?

「曾仕强每日箴言」


|全文共2000字,深度阅读需7分钟,受益终生|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古今圣贤名家已经明确告诉我们,读书的兴趣是一辈子受用不尽的。

为什么?

因为腹有诗书气自华,你的修养都藏在读过的书里;

因为“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积德五读书”,读书是可以改变命运的。

但是现在很多人不会选择选书,不知道读书到底读什么。

尤其年轻人,面对浩瀚书海,更容易迷茫,不仅浪费了时间,还读了很多不合时宜对自己有弊无利的书,实在得不偿失。

今天,我们分享关于读书的6个问答,让你读书不再盲目,更有目的和意义。

1.现在人读书经常犯什么毛病?

现在的人读书经常犯两个毛病:

第一,热衷于买书,而不看书。

一年买一百本书,只看前面三页,买回去就为了摆着好看,还买了干什么?有人可能会说,因为书好。

书好为什么不看?太忙了。这种人非常多,家里存了很多书,大概都翻了第一页,后面就没有翻了。

第二,不知道读书如何用。

有人说读书要多多益善,其实不然。

乱七八糟的书读了一堆,要么死板教条,要么用不到自己身上,这样读书并不明智。

2.如何选择要看什么书?

要看一本书,先看书名。如果书名是稀奇古怪的,有伤风化的,翻都不翻一下,直接丢掉。

如果书名还不错,那接下来再看,再看什么?

再看作者,是谁写的,一看名字,哦,他呀,整天写一些乱七八糟的东西,不看,丢掉。

一看,哦,这个人,我以前看过他写的书,还不错。

那下一步看什么?看它的目录,如果这个目录不适合自己,那还是要丢掉,还看它干什么?

有人说,不行,一定要看完,不然怎么知道它的好坏呢?这个办法是行不通的。

凡走过、听过、看过的,必留下痕迹。留在你的大脑里面,抹都抹不掉,搞的你整个大脑都乱七八糟。

以前是开卷有益,现在是开卷就受害!

如果再不谨慎的选择阅读,真的很危险。有太多事情,你宁可一辈子不知道,知道你就受害。

3.如何确定某个人的书要不要看?

记住一句话,听其言而观其行。

这个人书中所讲的他自己有没有做到,这是最要紧的。

太多的人嘴巴讲的是一套,行为却是另外一套,我们要知道分辨,才不至于上当。

现在很多人被人家骗得一塌糊涂,就是因为没有去注意对方的行为。他说的时候头头是道,书里讲的天花乱坠,但是做不出来。

换句话说,他的行为跟他的言论正好背道而驰,那你就要提高警觉了。你没有办法去改变他,只能离开他。

孔子提醒我们远小人,就是要我们与小人保持距离,因为谁靠近他,谁倒霉。

当然,你要靠得很近是你的事,你要离得很远也是你的事。

对言行不一致的人,他们的书,他们的言论,要特别小心,最好敬而远之。

4.读书到底要学什么?

读书的时候,我们应该先学常识,再求知识


可现在的人都在学知识,甚至很多大学毕业的人,都没有常识。闽南话骂人的时候,不是骂没知识,而是骂没常识。 

一个人没常识,就连做人的基础条件都没有。


很多人读书都没有学到常识,反而很早就被灌输了很多知识,这对一生都有很糟糕的影响。 

常识是什么?就是道理。


读书最重要的是要明白道理、开启智慧,叫做明理。如果读了半天不明理,读书又有什么用?

很多人读书做学问到最后,学会了很多阴谋诡计、歪门邪道。

这些都是用来整人,用来算计别人,用来夺取财富的,只会使自己更加堕落,更加不会提升自我。

表面上看是在做学问,知识越来越丰富,以前不懂的现在都懂了,当然很开心。但是要小心,因为所学越多,很可能“道”就越损。

所以,读书一定要有所选择,弄清楚它在讲什么,明白背后的道理。

5.读书之后如何应用?

孔子讲过八个字:学则不固,择善固执。

前者叫修,后者叫行。知行合一,读书做学问,皆是如此。

学则不固,说的是你学了以后,不是要拿回去用的。很多人说,我读书学习是为了拿回去用,那完全错了。

学东西只是让你不固执而已,让你知道原来还有此一说,原来还有这么一个可以供自己参考的观点。

他讲的不一定对,而且他讲的对也没有用,因为不适合你。

怎么办呢?读完了学完了回去之后要调整,调整到适合自己的情况,你才能去用,这叫作择善固执。

就是,当你在实际应用的时候,要把所读所学的东西跟当时的环境做一个配合。

将所读所学的智慧,配合你的能力,配合你的时间,配合你的分,配合你现在所处的环境,做出合理的因应。

6.为什么一定要多读圣贤书?

古代人一辈子没有读几本书,可他们一辈子过得好好的,为什么?

因为古人那些书,讲的是智慧,为的是让人明白道理。 

现在的书大都看完就可以丢掉了,就是因为现在绝大部分的书要么讲知识,要么讲技术,没有讲道理,没有讲智慧,过几年就不管用了。 

这就是知识和智慧的区别。

为什么要多读圣贤书?因为那是智慧书,对你一辈子都有帮助。

少看事务书,因为事务书都是有时效的,一段时间就没用了。

那么多经典的书都读不过来,你花那么多心思读一些没有用的干什么?

人生短暂,我们没有那么多时间用来浪费。

知识是会过时的,智慧是永恒的;知识是没办法遗传的,智慧是可以遗传的。

最后,希望我们每个人多读经典明理的圣贤书,它们会让你的脑筋越来越清楚。

一个人只要脑筋清楚,思路灵活,做什么事情都会很顺利。

 

本文内容:曾教授著述汇编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