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治温病症精选的药方

 学中医书馆 2021-04-22

本资料由朱永库老人,在研究学习中医内科学,方剂学.《中医药方精选网》和多名老中医经验资料后所编辑,目的是在自己用方时,便于找方,辨证论治.使用方便。本篇主要是分析了温病的症状,根据症状精选选了87 个药方,供有缘人对症选药。

目录  

1. 风温 2. 春温 3. 暑温 4. 湿温 5. 伏暑 6. 秋燥 7. 大头瘟    8. 烂喉痧 

1. 风温 。风温是感受风热病邪所引起的急性外感热病。初起以发热,微恶风寒,咳嗽,口微渴等肺卫症状为其特征。多发于春冬两季,其发于冬季的又称为冬温。风温是感受风热病邪所引起的急性外感热病。初起以发热,微恶风寒,咳嗽,口微渴等肺卫症状为其特征。多发于春冬两季,其发于冬季的又称为冬温。

  风温之名,首见于《伤寒论》:“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曰风温”。但其所指系热病误汗后的坏证。在朱肱《类证活人书}中指出了风温的病因为。其人素伤于风.因复伤于热,风热相薄,即发风温。,其症状为。脉尺寸俱浮,头疼身热,常自汗出,体重。其息必喘,四肢不收,嘿嘿但欲眠。;其治法'治在少阴、厥阴,”“不可发汗”。.至清代叶天士则明确提出。风温者,春月受风。,把风温作为春季的新感温病。嗣后,陈平伯著有风温专著一一《外感温病篇鲁,对风温的病因、病机和证治作了系统的论述。正如陈平伯所说:“风温为病,春月与冬季居多,或恶凡或不恶风,必身热,咳嗽、烦渴.”即指明了本病的发生季节和初起的临床特点。自此风温一病列有专章讨论,理法具详。 . 、

  现代医学中的流行性感冒,急性支气管炎,大叶性肺炎等,可参考本病辨证治疗。

  8.1 病因病理

  本病的病因为感受春季或冬令风热病邪.春季风木当令,气候温暖多风,阳气升发,素禀不足之人,或因起居不慎,即可感受风热病邪,着而成病。叶天士所说:“风温者,春月受风,其气已温”,以及吴鞠通所说:“风温者,初春阳气始开,厥阴行令,风夹温也。”即是指此而言。如冬令气候反常,应寒反温,人体正气不足,亦可感受风热病邪发为本病。所以吴坤安说:“凡天时晴燥,温风过暖,感其气者,即是风温之邪。”明确地指出了本病是在“温风过暖,”的条件下所形成的。

外感风热病邪,多从口鼻而入,肺位居高,首当其冲.所以本病初起以邪在上焦手太阴肺经为病变中心。故吴鞠通说:“凡病温者,始于上焦,在手太阴。”由于肺主气属卫,与皮毛相合,卫气敷布于皮毛,因而,病变初起即出现发热,恶风,咳嗽,口微渴等肺卫证侯。如肺卫之邪不解;则其发展趋向大致有两种情况:一是顺传于胃;一是逆传心包。叶天士谓:“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明确地指出风温初起的病变所在与传变规律。凡邪热顺传于胃,由卫转气,多呈阳明邪热炽盛之证;如邪热逆传心包。则必见神昏,谵妄等神志证候。在病变过程中,如邪热壅肺,则可出现痰热喘急;热入血络.则易外发红疹;病至后期,则多呈肺胃阴伤之象,这亦为本病特点之一.

  8。2 诊断要点 、

  ①发生于春冬两季的外感热病,应考虑到本病的可能性。

  ②发病初起有发热,恶风寒,咳嗽,口渴,脉浮等肺卫见症,继则出现肺热壅盛等气分症状,后期多致肺胃阴伤。此为诊断本病的主要依据。

  ⑧应注意与发于春季的春温等病相鉴别。与春温的鉴别见春温章。

  8.3 辨证论治

  本病治疗,初起邪在肺卫,宜辛凉宣解以驱邪外出;如邪传气分则宜辛寒清热或苦寒攻下;内陷心包,则必须清心开窍。至本病后朔,邪热已退而肺胃津伤未复时,则宜甘寒清养肺胃之阴。叶天士于《三时伏气外感篇}中说:“此证初因发热喘嗽,首用清凉清肃上焦。……若色苍热胜烦渴,用石膏、竹叶辛寒清散,痧症亦当宗此;若日数渐多,邪不得解,芩连凉膈亦可选用;至热邪逆传膻中.神昏目瞑,鼻窍无涕泪,诸窍欲闭,其势危急,必用至宝丹或牛黄清心丸;病减后余热,只甘寒清养胃阴足矣.。对本病整个发展过程中各个阶段的治疗,作了具体的论述。 .

  8.3.1 邪袭肺卫证治 、

  (症状) 发热,微恶风寒,无汗或少汗,头痛,咳嗽,口微渴,苔薄白,舌边尖红,脉浮数。

此为风温初起,邪袭肺卫之证。因邪犯于表,卫气被郁,开合失司,故见发热,微恶风舅乙无汗或少汗。卫气郁阻经脉不利则头痛。肺气失于宣畅,故见咳嗽。温热之邪,易伤津液,所以病初即感微渴,但与里热亢盛的大渴引饮有所不同。风热之邪在表,则见苔薄白,舌边尖红,脉浮数之征。本证颇与外感风寒相似,但风寒在表。必发热较轻而恶寒较甚,且口不渴,脉多浮缓或浮紧。两者见症,显然有别。

  (治法] 辛凉解表,宜肺泄热。

1. (方药] 银翘散(《温病条辨》)

  连翘一两 银花一两 苦桔梗六钱 薄荷六钱 竹叶四钱 生甘草五钱 荆芥穗四钱 淡豆豉五钱 牛蒡子六钱

  上杵为散,每服六钱,鲜苇根汤煎,香气大出即取服,勿过煮。肺药取轻清,过煮则味厚而入中焦矣。病重者约工时一服,日三服,夜一服;轻者三时一服,日二服,夜一服,病不解者作再服。

银翘散

连翘10克 银花10克 苦桔梗6克 薄荷6克  竹叶4克  生甘草5克  荆芥穗4克  淡豆豉5克  牛蒡子6克  加减 

1.胸膈闷者,挟湿邪秽气,加藿香、郁金。

2.渴甚者,伤津较甚,加天花粉。

3.项肿咽痛者,热毒较甚,加马勃、玄参。

4.衄者,肺气不利也,加杏仁。

5.里热伤津,加生地黄、麦冬。

6.邪重内热甚,或小便短赤者,加知母、黄芩、栀子合生地黄、麦冬。

7.疮疡初起,兼见风热证重者,加紫花地丁、野菊花。

请根据具体病情,结合上面的提示进行加减。

  吴鞠通谓:“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所以本方取轻清宣透之品以清宣肺卫之邪。方中芥穗、豆豉、薄荷解表发汗,祛邪外出;牛蒡、甘草、桔梗轻宣肺气以除咳嗽;连翘、银花、竹叶清热宜透;苇根生津止渴。从本方药物来看,是以辛凉为主而稍佐微辛温之品。所以吴鞠通称本方为辛凉平荆,用于风热客表面发热,恶寒,无汗者最为合适。如恶寒已罢,则荆芥、豆豉亦非所宜。本方如改作汤荆煎服,其每味药的用量应照上述酌减。煎的时间亦不宜过长.如因温热灼津而口渴较甚的,可加花粉以生津清热;兼挟温毒而项肿咽痛的,可加马勃、玄参以解毒消肿;因肺气失降而咳嗽较甚的,可加杏仁以宣利肺气;兼热伤津液而小便短少的,宜加知母、黄芩、栀子之苦寒与麦冬、生地之甘寒,以清热化阴。

2.桑菊饮<《温病条辨》)

  杏仁二钱 连翘一钱五分 薄荷八分 桑叶二钱五分 菊花一钱 苦桔梗二钱 生甘草八分 苇根二钱

  水二杯,煮取一杯,日二服。 

桑菊饮   

桑叶7.5克  菊花3克  杏仁6克  连翘5克  薄荷2.5克  桔梗6克  生甘草2.5克 苇根6克  

1..气粗似喘,气分热盛,加石膏、知母。

2.若舌降、暮热,是邪气入营,加犀角(水牛角代)、玄参。

3.若热入血分,舌质深降,躁扰或神昏谵语,恐耗血动血,宜去薄荷、苇根,加生地、丹皮、麦冬、玉竹。

4.若肺热甚,加黄芩。

5.若口渴甚者,加天花粉。

6.若兼咽喉红肿疼痛的,加玄参、板蓝根。

7.若咳嗽咯血者,加白茅根、茜草根、丹皮。

8.若目赤肿痛,宜加剌蒺藜、蝉蜕、木贼、决明子。

  本方亦辛凉解表之剂,药用桑叶、菊花、连翘、薄荷辛凉轻透以泄风热;桔梗、甘草、杏仁宣开肺气以止咳嗽;苇根以生津止渴。本方与银翘散俱为辛凉解表方剂,均可运用于风热侵犯肺卫之证。但银翘散中有荆芥、豆豉辛散透表之品合于辛凉药物中,其解表之力较胜,故称为“辛凉平剂”。而桑菊饮大多为辛凉之品,且药量较轻,其解表之力较逊于银翘散,所以吴鞠通称之为。辛凉轻剂。,然桑菊饮中用杏仁以降肺气,故其止咳之功则较银翘散为优。如兼热入气分而气粗如喘的,加石膏、知母以清气分之热;如肺热较甚,可加黄芩以清肺热;如热伤津液而口渴的,可加花粉以清热生津。

  s.3.2 热入气分证治

  8。3,2。1 邪热壅肺

  [症状] 身热,汗出,烦渴,咳喘,或胸闷胸痛,舌红苔黄,脉数。

  本证为风温之邪化热入里,热壅肺经气分所致:因邪已化热入里,故身热而不恶寒。肺热郁蒸,迫津外泄,所以汗出而烦渴引饮。邪热壅肺,肺气宣降失常,故喘咳较剧,甚则气急鼻煽,或胸闷、胸痛。舌红苔黄,脉数为里热征象。综观诸症,本证为邪热由卫分转入气分,病位虽亦在肺,然与风温初起邪袭肺卫而有恶寒,无汗或少汗,且口渴不甚,苔薄白者,显然有别。 .

  [治法) 清热宣肺平喘

3.[方药] 麻杏石甘汤(引《温病条辨》)

  麻黄三钱(去节) 杏仁三钱(去皮尖,碾细) 甘草二钱(炙) 石膏三钱(碾)

  水八杯,先煮麻黄,减二杯,去沫,内诸药,煮取三杯,先服一杯,以喉亮为度。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麻黄12克(包) 杏仁8.5克 炙甘草6克 石膏18克    

1.肺热甚,壮热汗出者,宜加重石膏用量,并酌加桑白皮、黄芩、知母。

2.表邪偏重,无汗而恶寒,减石膏,加薄荷、苏叶、桑叶。

3.痰多气急,可加葶苈子、枇杷叶。

4.痰黄稠、胸痛者,宜加瓜蒌、贝母,黄芩、桔梗。

5.若属麻疹内陷,加连翘、银花、黄芩、赤芍等。

6.麻疹未透出,或出而隐没时,加薄荷、荆芥、牛蒡子。

7.若麻疹色暗红,加丹皮、紫草。

8、医治小儿肺炎初期发热咳嗽时,石膏必用至麻黄的5-8倍。

  本方以麻黄、杏仁宣开肺气,石膏清泄里热,甘草调和诸药,合之共奏清宣肺热之效。麻黄辛温,原为发汗解表之药,石膏辛寒,擅清阳明气分之热。但两药相伍,则麻黄作用并不在发汗解表,而主要是在宣肺定喘;石膏配麻黄则不主在清阳明之热,而是在泄肺中邪热。在 临床运用时,对肺热显著者,可重用石膏而酌减麻黄之量。是以本方虽亦属辛凉宜透之剂.但作用主要是宜肺透热而并不在于解表,与银翘散、桑菊饮之辛凉表散,自是不同。如痰多咳甚,胸闷,加浙贝母、瓜蒌、郁金化痰理气;如咳痰带血,加白茅根、仙鹤草、黑山栀、oQc柏炭以凉血止血,若肺热炽盛,烁液为痰,痰热瘀阻,肺失宜降,见咳喘,胸痛,咯腥臭脓痰者,则须清肺化痰,逐瘀排脓,加用芦根、苡仁、冬瓜仁、桃仁等药。如热毒炽盛者,可加蒲公英、银花、连翘、鱼腥草以增强清热解毒之力;如咳吐腥臭脓痰较甚者,可加桔梗、甘草、贝母等,以增强化痰排脓之效。 .

  8。3.2。2 痰热结胸

  [症状) 身热面赤,渴欲凉饮,饮不解渴,得水则呕,按之胸下痛,便秘,苔黄滑,脉洪滑。

  本证为邪热内传与痰互结于上焦胸脘,气机失于通降所致。身热面赤,渴欲凉饮,为热盛于里。胸下按之疼痛.为痰热内结胸脘之征象。病邪内阻,腑失通降则大便秘结。苔黄滑,脉洪滑,乃为痰热内阻之象。

  本证身热面赤,渴欲凉饮,有似阳明无形热盛之象,但舌苔黄滑而非黄燥,且有胸脘满痛之感,则显非阳明经证。其见大便秘结,又有似阳明腑实,但腑实便秘,必见潮热或腹部硬满疼痛,今身热、便秘而腹不硬痛,且舌苔亦不黄厚干燥,脉象亦不沉实,则非腑实便秘可知。

  [治法) 清热化痰开结 、

4.[方药] 小陷胸加枳实汤(《温病条辨》)

  黄连二钱栝蒌三饯 枳实二钱 半夏五钱

  急流水五杯,煮取二杯,分二次服。

  本方即《伤寒论》小陷胸汤加枳实组成。方用黄连清热,栝蒌宽胸化痰,半夏和胃止呕化痰,枳实降气开结,合之共奏清热化痰开结之效。小陷胸汤主治痰热结胸证,因其痰热内阻腑失通降,吴鞠通加枳实一味,则功效尤著.如呕恶较甚者,可加少许生姜汴、竹茹。

小陷胸汤 

黄连3克 半夏12克 栝蒌实18克(另包)  

1.若兼胁肋疼痛者,加郁金、柴胡以疏肝止痛;

2.痰稠难咯者,加胆南星、川贝以加强清热化痰之力;

3.若痰热蕴肺,胸闷气急者,加葶苈子、杏仁以宣肺泄热。

  8。3.2,3 痰热阻肺,腑有热结

  [症状) 潮热便秘,痰涎壅滞,喘促不宁,苔黄腻或黄滑,脉右寸实大。 ,

  本证为肺经痰热壅阻。肠腑热结不通之手太阴肺与手阳明大肠并病之候。阳明腑实热结,故潮热,便秘。热郁于肺,灼津炼液为痰,痰热壅盛阻肺,肃降无权,以致痰壅而喘促不宁,脉右寸实大。痰热内阻,则舌苔多见黄腻或黄滑。肺与大肠相表里,肺气不降则腑气亦不易下行;肠腑热结不通,则肺中之邪热亦少外泄之机。所以,本证实系肺与大肠之邪互为因果。

  又本证与痰热结胸证,病位虽俱偏于上焦,而病机见证却绝不相同。痰热阻肺必影响肺之宜降,故喘咳痰嗽为必有之症;痰热结胸为痰热结于胸脘而邪不在肺,故证以按之胸下痛为主。

  [治法) 宜肺化痰,泄热攻下。

5.(方药) 宜白承气汤(《温病条辨,)

  生石膏五钱 生大黄三钱 杏仁粉二钱 栝萎皮一钱五分

  水五杯,煮取二杯,先服一杯,不知再服。

  本方取白虎、承气二方之意而变其制。方中以石膏两清肺胃之热,杏仁、括蒌皮宜降肺气,化痰定喘,大黄攻下腑实。腑实得下,则肺热易清,肺气清肃,则腑气易通。所以本方为清宜肺热,通降腑气,上下合治之剂。吴鞠通说:。以杏仁、石膏宣肺气之痹,以大黄逐肠胃之结,此脏腑合治法也。’因有宜肺通腑之效,故名宜白承气。

宣白承气汤     

生石膏15克 生大黄15克 杏仁粉6克 栝蒌皮5克  

  8.3。2.4 肺热发疹

  (症状) 身热,肌肤红疹,咳嗽,胸闷,舌红苔薄黄,脉数。

  本证多为肺经气分热邪波及营络所致。邪热内郁于肺,故身热而不恶寒。肺热波及营分。窜于血络,则外发红疹。热郁肺气不宣,则为咳嗽、胸闷。陆子贤在《六因条辨》中说:“疹为太阴风热”。风温证病变重心在肺,故在病变过程中易于外发红疹,亦是本证特征之一。

  (治法) 宜肺泄热,凉营透疹。

  (方药] 银翘散,去豆豉,.加细生地、丹皮、大青叶、倍玄参方(《温病条辨》)

  连翘一两 银花一两 苦桔梗六钱 薄荷六钱 竹叶四钱 生甘草五钱 荆芥穗四钱 牛蒡子六钱 细生地四钱 大青叶三钱 丹皮三钱 玄参一两

  银翘散本为辛凉平剂,用于风温初起邪袭肺卫之证。本证邪不在表,所以去豆豉之解表,因肺热及营而发红疹,故加生地、丹皮、大青叶、玄参等凉营泄热解毒,以共奏宣肺泄热、凉营透疹之效。临床运用时若无表郁见证,荆芥亦可去之。

  8.3.2.5 胂热穆肠

  [症状) 身热咳嗽,下利色黄热臭,肛门灼热,腹不硬痛,苔黄,脉数。

  此为肺胃邪热下移大肠所致。邪热在肺,故见身热咳嗽。肺与大肠相表里,胃与肠相连属,肺胃邪热不从外解,又不内结成实而迫注大肠,故下利色黄热臭,肛门灼热。苔黄、脉数亦为里热之征。本证下利热臭,肛门灼热,颇似热结旁流,但热结旁流为燥屎内结不下,致使粪水从旁而流,故所下多恶臭稀水,腹部必按之作痛;而本证为热移大肠,故所下多黄色稀便而不是稀水。由于内无燥屎,所以按其腹部并无硬痛感觉。

  [治法] 苦寒清热止利

6.[方药) 葛根黄芩黄连汤(《伤寒论)))

  葛根半斤 甘草(炙)二两 黄芩三两 黄连三两

  上四味,以水八升,先煮葛根,减二升,内诸药,煮取二升,去滓,分温再服。

  本方用葛根轻清升发止利,芩、连苦寒清热,坚阴止利,甘草甘缓和中。肠中郁热一清,则下利自愈,所以本方亦为治疗热利的主要方剂。如肺热较甚,可加入银花、桑叶、桔梗等以清肺宜气。如腹痛较甚者,可加挡芍以和营止痛;如下利赤白相兼者,可加白头翁以清热解毒,凉血止利;如呕恶者,可加藿香、姜竹茹以化湿止呕。

葛根黄芩黄连汤

葛根12克(包) 炙甘草6克 黄芩9克黄连9克 

1.腹痛者,加炒白芍以缓急止痛;

2.里急后重者,加木香、槟榔以行气而除后重;

3.便血者,加白头翁、秦皮以凉血止痢;

4.兼呕吐者,加半夏、竹茹以降逆止呕;

5.兼食滞者,加焦山楂、焦神曲以消食。

  8.3.2.6 阳明热盛

  (症状] 壮热,恶热,汗大出,渴喜冷饮,苔黄而燥,脉浮洪或滑数。

  此为阳明里热亢盛之候。邪盛正旺,正邪剧烈抗争,里热蒸腾,所以身热、恶热。里热蒸迫,津液外泄,乃见汗液大出。邪热既盛,汗泄又多,津液耗伤太甚,故口燥渴饮,且多喜凉饮。热盛津伤,故舌苔黄燥。里热内盛,正气抗邪,所以脉形洪大有力或滑数。总之,壮热.汗出,渴饮,脉大,即阳明经证的“四大主症”,是为本证的辨证关键。

  [治法] 清热保津

7.(方药] 白虎汤(引《温病条辨})

  石膏一两(碎) 知母五钱 生甘草三钱 白粳米一合

  水八杯,煮取三杯,分温三服。病退减后服,不知再作服。

  白虎汤为清泄阳明里热之主方。石膏辛寒清泄里热,知母苦润清热生津,甘草、粳米养胃生津,共奏清泄里热而保津液之效。临床运用时,如欲加强清热生津之力,可加金银花、鲜石斛、芦根等。如热盛而津气耗损,除上述见证外,又有背微恶寒,脉洪大而芤者.可加人参以清热益气生津。吴鞠通说:。白虎僳悍,邪重非其力不能举,用之得当,有立竿见影之妙.若用之不当,祸不旋踵。”因此,在运用时必须注意它的禁忌范围。《伤寒论》中指出:“其表不解者,不可予白虎汤。”吴鞠通更明确地提出用白虎汤有四禁,即:“脉浮弦而细者,不可与也;脉沉者,不可与也;不渴者不可与也;汗不出者,不可与也。”大旨表邪未解或里热未盛或病非阳明实热者,皆在禁用之例。在临床运用时,如见肺热仍壅盛者,可加杏仁、蒌皮、银花、鱼腥草等。

白虎汤     

知母18克 石膏48克 炙甘草6克 粳米12克  

1.热甚而津气耗损,背恶寒,脉洪大而芤者,加人参。

2.温热病气血两燔,见高热烦渴,神昏谵语,抽搐等证,加羚羊角、犀角。

3.气分热甚,复有风寒外束者,加葱白、豆豉、细辛。

4.胃火识盛,高热烦躁,大汗出,口渴多饮,大便燥结,小便短赤,甚则谵语狂躁,或不识人,舌苔老黄起刺,脉弦数有力者,加大黄、玄明粉。

5.寒热往来,寒轻热重,心烦汗出,口渴引饮,脉弦数有力,加柴胡、黄芩、天花粉、鲜荷叶。

6.伤寒、温病邪传胃腑,燥渴身热,白虎证具,其人胃气上逆,心下满闷者,去甘草、粳米,加半夏、竹茹。

7.白虎证,不恶寒但恶热,自汗不解,心烦口渴,脉滑数有力,尿短红赤,甚则烦热昏狂,皮肤隐现斑疹,去甘草,加薄荷、荷叶、益元散、鲜竹叶、桑枝。

8.消渴证而见烦渴者,加天花粉、芦根、麦门冬。请根据具体病情,结合上面的提示进行加减。

  8.3。2。7 阳明热结

  (症状) 日晡潮热,时有谵语,大便秘结,或纯利恶臭稀水,肛门灼热,腹部胀满硬痛,苔黄而燥,甚则灰黑而燥,脉沉有力。

  本证多由肺经邪热不解,顺传阳明与积滞相结而致。邪热入里已深,阳明腑实已成,所以日晡潮热。里热熏蒸,神明被扰,则时有谵语。邪热与肠中糟粕相结,所以大便秘结不通。亦有因燥屎内结,以致粪水从旁而下利纯稀水者,是谓。热结旁流。,所下必恶臭异常,且肛门都有灼热感。无论便秘不通或热结旁流,总因肠中有燥屎结滞,所以多腹胀硬痛,或按之作痛。苔黄燥或灰黑而燥,脉沉有力,均为里热成实之象.

  (治法) 软坚攻下泄热

8.[方药) 调胃承气汤(《伤寒论》)

  甘草(炙)二两 芒硝半斤 大黄四两(去皮,清酒洗)

  上三味,以水三升,煮二物至一升,去滓,内芒硝,更上微火煮一、二沸,温顿服之,以调胃气。

  方中以大黄苦寒攻下泄热,芒硝咸寒软坚润燥,甘草以缓硝黄之峻使其留中缓下,则燥结郁热俱可从下而解。如腹胀满较甚,可加枳实、厚朴行气破坚,但枳、朴性偏温燥,津伤甚者须慎用。如苔灰黑而燥,津伤较甚者,可加玄参、生地、麦冬等,以攻下泄热,生津养液。

调胃承气汤  

大黄12克 炙甘草6克 芒硝12克 

  8.3。8 热入心包证治

  8.3.3。1 热陷心包

  [症状] 身灼热,肢厥,神昏谵语,或昏愦不语,舌蹇,舌色鲜绛,脉细数。

  本证多由邪在手太阴肺卫时,因失治、误治或心气素亏,邪热内陷,逆传心包所致,即叶天士所说:“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此在风温病变过程中为较常见之证,其病势亦多凶险。邪热闭郁于内,阳气不达,故身体灼热而四肢厥冷。其热闭浅者,则肢厥轻;热闭愈深,则肢厥愈甚,即所谓:“热深厥亦深,热微厥亦微。”因邪热内陷,灼液为痰,痰热阻闭包络,神志失常,则为神昏谵语,或昏愦不语。舌为心之苗,痰热阻于心窍,故舌蹇而言语不利。心营热盛,故舌色鲜绛,营阴耗损,故脉形细数。

  [治法] 清心开窍

(  方药] 清官汤送服安宫牛黄丸或至宝丹、紫雪丹。

9.清官汤(《温病条辨》)

  玄参心三钱 莲子心五分 竹叶卷心二钱 连翘心二钱 犀角尖二钱(磨冲) 连心麦冬三钱

10.安宫牛黄丸(引《温病条辨))

牛黄一两 郁金一两 犀角一两 黄连一两 朱砂一两 冰片二钱五分 麝香二钱五分 真珠五钱 山栀一两 雄黄一两 黄芩一两 、

  上为极细末,炼老蜜为丸,每丸一钱,金箔为衣,蜡护。每服一丸,大人病重体实者,日再服,甚至日三服,小儿服半丸,不知再服半丸。

11.紫雪丹(引《温病条辨》)

  滑石一斤 石膏一斤 寒水石一斤 磁石二斤(水煮)捣煎、去滓,入后药:羚羊角五两 木香五两 犀角五两 沉香五两 丁香一两 升麻一斤 玄参一斤 炙甘草半斤

  上八味,并捣锉,入前药汁中微火煎,去滓,入后药:朴硝、硝石各二斤。提净,入前药汁中,微火煎,不住手将柳木搅,候汁欲凝,再加入后二味:辰砂三两(研细)、麝香一两二钱(研细入煎药拌匀)。合成,退火气。冷水调服一、二钱。

12.局方至宝丹(引《温病条辨》)

  犀角一两(镑) 朱砂一两(飞) 琥珀一两(研) 玳瑁一两(镑) 牛黄五钱 麝香五钱

  以安息香重汤燉化.和诸药为丸一百丸,蜡护。

  清宫汤专清包络邪热,包络为心之宫城,故清心包之热谓之清宫。犀角清心热,玄参心、莲子心、连心麦冬清心滋液,竹叶卷心、连翘心清心泄热,合用以使心包邪热向外透达而解。

  临床运用时,若痰热盛可加竹沥、栝蒌皮,窍闭甚加石菖蒲。 、

  安宫牛黄丸、紫雪丹、至宝丹均为清心开窍之成药,俱有苏醒神志之效。其中安宫牛黄丸优于清热兼能解毒,紫雪丹兼能息风,至宝丹则长于芳香辟秽。

  8.3.3。2 内闭外脱

  [症状] 身热,神志昏愤不语,倦卧,或兼汗多气短,脉细无力;或兼面包苍诌,汗出淋漓,四肢厥冷,脉微细欲绝

  本证系因邪盛正虚,或汗下太过,阴液骤损,而导致亡阳气脱的危候。邪热闭遏于内,则身体灼热。热陷灼液为痰,痰热闭阻包络,神志被蒙,则神志昏愦不语。阳气虚衰,神气失养,故神衰倦卧。气阴两伤,正气欲脱,则汗多,气短,脉细无力。阳气暴脱。则见污出淋漓.四肢厥冷,脉微欲绝。

  (治法] 清心开窍,固脱救逆。

  (方药) 安宫牛黄丸或紫雪丹、至宝丹合生脉散、参附汤。

  安宫牛黄丸(方见本章)

  紫雪丹(方见本章)

13.至宝丹(方见本章)

14.生脉散(引《温病条辨》) 、

  人参三钱 麦冬二钱(不去心) 五味子一钱 .

  水三杯,煮取八分二杯,分两次服,渣再煎服,脉不敛再服,以脉敛为度。

  本方以人参补益元气,麦冬、五味子酸甘化阴.守阴留阳.元气得固.则汗不外泄,阴液内守,则气不外脱。

15.参附汤({校注妇人良方}) .

  人参一两 熟附于五钱 ..

  人参另炖,熟附子加姜,枣水煎,取汁合服。 、

本方以人参大补元气,附子温壮真阳。二药合用。大补大温.具有回阳、益气、固脱的功效,适用于温病阳气暴脱之证

  上述两方,在温病发展过程中出现内闭外脱时,可与开窍法合并应用.以扶正祛邪,开闭固脱。然固脱法是用于病情危急之际的一种应急措施,用药务必及时快速。并根据病情变化灵活掌握。适可而止。一旦阳回脱止.即应根据具体证候辨证论治。

  8.3。3。3 热入心包,阳明腑实

  [症状) 身热神昏.舌蹇,肢厥,便秘,腹部按之硬痛.舌绛,苔黄燥,脉数沉实。

  本证为手厥阴心包与手阳明大肠俱病之候。热陷心包故见身热神昏,舌蹇肢厥.舌绛。燥屎内结致成腑实。则大便秘结、腹部硬痛而苔黄燥,脉数沉实。本证身热,神昏,肢厥,在阳明腑实证亦可出现,但单纯的阳明腑实证。不致舌蹇而言语不利,此为辨证的关键。

  [治法工 清心开窍,攻下腑实。

16.[方药) 牛黄承气汤(《温病条辨》)

  即用前安宫牛黄丸一丸,化开,调生大黄末三钱,先服一半,不知再服.

  本方以安宫牛黄丸清心包热闭,生大黄攻阳明腑实。如燥结津伤甚者,可加芒硝、玄参等以软坚生津;如心包见证严重而燥结不甚者,可先予清心开窍而后再行攻下.

  8。8。4 余热未净,肺冒阴伤证治

  [症状] 身热不甚或不发热,干咳不已或痰少而粘,口舌干燥而渴,舌红少苔.脉组,

   本证多见于风温的恢复期。如邪热虽退而余热未净者,可见身热不甚,如邪热已退则不发热().肺津伤,则咳嗽不已而无痰,或痰少而粘。胃津伤,则口舌干燥而渴等。肺胄之阴不足.故舌红少苔,脉细。

  [治法] 滋养肺胃津液 .

17.(方药] 沙参麦冬汤({温病条辨})

  沙参三钱 玉竹二钱 生甘草一钱 冬桑叶一钱五分 麦冬三钱 生扁豆一钱五分 花粉一钱五分

  水五杯,煮取二杯,日再服。 .

  本方以沙参、麦冬、花粉、玉竹滋养肺胃津液为主,扁豆、甘草以和养胃气桑叶以清泄邪热。合之以共奏润肺止咳、泄热和胃之效。 .

沙参9克 玉竹6克 生甘草3克 冬桑叶4.5克 麦冬9克 生扁豆4.5克 天花粉4.5克    

1.久热久咳者,加地骨皮9克。

2.咳嗽较甚者,加川贝、杏仁等

3.伴咯血者,加仙鹤草、白及、阿胶等;

4.大便燥结,加全瓜蒌、火麻仁;

5.胃津伤而口渴甚者,可兑入犁汁而服。

8.4 小结

  风温是多发生于冬春两季的温热疾病。其致病原因为感受风热病邪¨发病初起多有肺卫见证,在病变过程中有顺传、逆传两种情况。初起邪在肺卫,宜瀹以辛凉透表,偏于卫表见证的,可用银翘散;偏于肺气失宜见症的,宜用桑菊饮

  如表邪不向外透解而内传气分,其病变以肺、胸膈和阳明胃肠三个方面为主。如邪热壅肺,而发热咳喘的,可用麻杏石甘汤清宣肺热;如痰热结胸,可以小陷胸加枳实汤清热化痰开钻;如痰热阻肺而兼腑有热结,可用宜启承气汤清热化痰,攻下腑实;如肺热发疹,宜用银翘散化裁,以宜肺泄热,凉营透疹;如肺热移肠,应以葛根芩连汤清热止利;如邪热传入辋明,无形热盛而津液耗伤者,治以白虎汤清热保津;如阳明热结而成腑实的当用调胃承气汤以软坚攻下泄热

若病邪进传心包,当以清心开窍为法,可用清官汤送服安宫牛黄丸或至宝丹、紫雷丹;如邪盛正虚导致内闭外脱,宜急用“三宝”合生脉散或参附汤以开闭固脱;如热闭心包而兼腑实,可用牛黄承气汤清心与攻下同施。 、

  本病后期多见余热未净而肺胃阴伤,可用沙参麦冬汤以滋养肺胃津液。

  8.5 文献摘录 ,’

  朱肱《类证活人书》:脉尺寸俱浮,头疼身热,常自汗出,体重,其息必喘,四肢不收,嘿嘿但欲眠,此名风温也。其人素伤于风,因复伤于热,风热相薄,即发风温。主四肢不收,头疼身熟,常自汗出不解,治在少阴、厥阴。不可发汗,发汗即谵亩独语.内烦躁扰不得卧.著惊瘸,目乱无精。疗之者,复发其污,如此死者,医杀之也。 、 .

  章虚谷《医门棒喝》:风温者,冬至一阳来复,则阳进阴退,立春以后,阳气渐旺,由温而热.……人感虚风面当温暖之候,即成温病,故方书称为风温。 .

  吴坤安《伤寒指掌》:凡天时晴燥,沮风过暖,感其气者,即是风温之邪,阳气薰灼,先伤上焦。其为病也,身热汗出,头胀咳嗽,喉痛声浊。治宜辛凉轻荆解之,大忌辛温汗散。古人治风温,有萎蕤汤、知母葛根汤,内有麻黄、羌活等药,皆不可用。

  风温吸入,先伤太阴肺分,右寸脉独大,肺气不舒,身痛胸闷,头胀咳嗽,发热口渴,或发痧疹.主治在太阴气分。栀豉,桑,杏、萎皮、牛蒡、连翘、薄荷、枯芩、桔梗、桑叶之类。情之解之。痰嗽加贝母,声浊不场加兜铃;火盛脉洪加石膏,咽痛加射千,饱阀加川郁金,枳壳,干咳喉燥加花粉、蔗浆、梨汁;咽喉锁痛加莱菔子。

  当此危急之秋,非大将不能去大敌,拟麻杏石甘汤加减,冀挽回于什一。

  麻黄一钱 杏仁三钱 甘草一钱 石膏三钱 象贝三钱 天竺黄二钱 郁金一钱 鲜竹叶三十张 竹沥五钱冲 活芦根一两(去节)

  二诊:昨投麻杏石甘汤加减,发热较轻,咬牙嚼齿抽搐均定,佳兆也。惟咳嗽气逆,喉中尚有痰声,脉滑数,筋纹缩退,口干欲饮,小溲短赤,风温痰热交阻肺胃,一时耒易清撤,仍击鼓再进。

  麻黄一钱 杏仁三钱 甘草一钱 石膏三钱 象贝三钱 广郁金一钱 天竺黄二钱 马兜铃一钱五分 冬瓜子三钱 淡竹沥五钱冲 活芦根二两(去节)

  三诊:两进麻杏石甘汤以来,身热减,气急平,嚼齿抽搐亦平,惟咳嗽痰多,口干欲饮,小溲短赤,大便微搪色黄.风温已得外解,痰热亦有下行之势,脉仍滑数,余焰留恋,然质小体稚,毋使过之.今宜制小其剂。

  净蝉衣八分 川象贝一钱五分 金银花三钱 冬桑叶三钱 通草八分 杏仁三钱 炙远志五分 连翘一钱五分 冬瓜子三钱 天花粉三钱 兜铃一钱五分冬瓜子三钱 活芦根一两(去节) 荸荠汁一酒杯冲.

春温

2.  春温是感受春季温热病邪而引起的一种急性热病。一般发病急骤,病情较重,变化较多。初起以高热、烦渴、甚则神昏、痉厥等里热证候为主要表现。多发于春季。

春温是感受春季温热病邪而引起的一种急性热病。一般发病急骤,病情较重,变化较多。初起以高热、烦渴、甚则神昏、痉厥等里热证候为主要表现。多发于春季。

  本病在历代医学文献中论述颇多,大多源于《内经》“冬伤于寒,春必病温”之论,把本病作为。伏寒化温。而发生的伏气温病。后世医家在此基础上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发挥。宋代郭雍在《伤寒补亡论》中首先提出了“春温”病名,并指出其发生有“冬伤于寒,至春发者”;有“冬不伤寒,面春自感风寒温气而病者”;有“春有非节之气中人为疫者”。到了明初的王安遭认为本病是热邪自内达外而致,指出因伏郛内发而呈现里热之证,从而肯定了“清里”为主的治疗原则。叶天士也认为春温系伏邪为病,提出:“春温一证,由冬令收藏未固,昔人以冬寒内伏,藏于少阴,入春发于少阳”,并对本病的理法方药作了较为系统的论述。伹在中医文献中,春温的概念不尽一致。有以春温概括春季的各种温病,如邵仙根在{伤寒指掌}中说:“春温病有两种:冬受寒邪不即病,至春而伏气发热者,名目春;若春令太热.外受时邪而病者,此感而即发之春温也.”其所说感而即发之春温实属风温。

现代医学中的重型流感,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等可参考本病辨证施治.

  9。1 病因病理 .

  本病外因是温热病邪,内因是阴精素亏。正气不足。如{素问.金匮真盲论》说:“夫精者,身之本也,故藏于精者,春不病温”.即指出了不能保养阴精者,在春天可发为温病。由于正虚邪袭,病邪在里,因而起病之初即见里热炽盛表现。亦有兼见表证者,但为时甚短。根据本病初起临床表现的不同,可把其发病类型分为两种:一是初起即呈里热炽盛之证的。称为“伏邪自发”,二是兼有恶寒、头痛等卫表证的。称为“新婚引发”。

  本病虽是以邪郁内发,里热炽盛为特点,但由于人体惑邪有轻重,正虚程度亦有不同,因此,起病之初有热郁气分和热郁营分之分.热邪郁发气分的,邪虽盛,正亦强,其病情较郁发营分的为轻,如病势发展、则可向营、血分深入。热郁营分,为热邪深伏,营阴亏耗。病情较郁发气分的为重。其病势发展,如兼见气分证,说明邪有向外透达之机,则转归较好;如深入血分,或耗伤下焦肝肾之阴,说明阴竭正虚。预后较差.由于本病里热炽盛,邪热甚易侵犯心包而发生神昏。又由于本病患者阴精先亏,加之病变过程中里热炽盛,阴液更易耗损.故本病多见热盛动风;至病变后期,每致热烁肝肾之阴而为邪少虚多之候。

  9.2 诊断要点

  ①病发于眷季,起病急骤,初起即见高热,烦渴,有汗不解,小便黄赤等里热证候。少数病例亦可兼见头痛,恶寒,无汗等卫表证,但其表证较轻,短暂即失而纯见里热证候。

    ②本病在病变过程中易出现斑疹、痉厥、神昏。后期易致肾阴耗损、虚风内动。

  ⑧本病应与风温相区别。两者虽均发生于春季,但本病属伏邪温病之类,初起以里热证为主;风温属新感温病之类,初起以肺卫之表热证为主. .

  9.8 辨证论治

  本病是热邪内郁,病发于里的温病,其治疗原则.以清泄里热方主,并须注意顾阴,透邪外出。热在气分的,初起即宜苦寒清泄里热;热在营分的,主以清营解毒、透热外达;如兼有表证的,在清里同时,佐以解表。如热盛动血,迫血妄行而见斑疹或出血的,治宜清热凉血解毒;热盛动风的,治宜凉肝息风;热伤肝肾之阴的,治宜滋养肝肾之阴。

  9.3.1 气分证治

  9.3.1。1 热郁胆腑

  [症状) 身热,口苦而渴,干呕,心烦,小便短赤,或胸胁不舒,舌红苔黄,脉弦数等。

  本证见于春温初起温热病邪郁发于胆腑气分的患者。口苦,心烦,脉弦数等均系热邪郁于胆腑的表现: 口苦、心烦是热毒内蒸,胆火上扰所致;脉弦数是热郁胆腑之征。身热为急性热病所必见,本证热郁于里,自不例外。热必伤津,故口渴、尿少色黄。胆热犯胃,胃失和降则干呕。胸胁为肝胆经络循行之处,胆热则胸胁不舒。至于舌红苔黄,更是里热明证。

  若病初起除上见证而又兼见头痛、恶寒、无汗或少汗者,是热邪内郁胆腑,兼有表邪外遏卫气,正邪相争之故。它与风温初起必有肺卫见症,而无胆腑热郁的脉症显然有别。’

  [治法] 苦寒清热,宣郁透邪。兼有表证者,佐以疏邪透表。

18.[方药) 黄芩汤加豆豉、玄参方(《温热逢源》)

  黄芩三钱 芍药三钱 甘草(炙)一钱 大枣(擘)三枚 淡豆豉四钱 玄参三钱

  水五杯,煮取八分三杯,温服一杯。日再服,夜一服。

  方中以黄芩为君,苦寒泻火,直清胆热。配合玄参养阴生津、清热解毒。并用芍药、甘草、酸甘化阴。方中所用豆豉可宣发郁热、透邪外达。在临床运用时,其中芍药可用白芍;炙甘草性偏温补,可易以有清热解毒之功伪生甘草;大枣亦偏温,可去而不用。春温初起之用本方是示人以治里热阴伤之证,须用清热坚阴为主之法,至于具体运用,还可以作灵活加减。

  如热郁少阳之经,寒热往来而胸胁胀闷、心烦明显者,加入柴胡、山栀以疏解少阳郁热。

如兼有表证者,可加葛根、蝉衣、薄荷等透解郁表之邪。如呕吐较甚,或呕吐如喷者,为胆热炽盛,上逆犯胃,可加龙胆草、川连清泄胆热,并佐玉枢丹止呕。

  9.3。1。2 热郁胸膈

  [症状] 身热,心烦懊侬,坐卧不安,舌苔微黄,脉数。

此为邪热在胸膈气分,郁而不宣,故见身热,心烦懊侬,坐卧不安,脉数等症。本证虽属邪热在里,但里热未甚,津液未伤,所以一般多身热不甚,舌苔微黄而无舌燥口渴等症。

  [治法) 清宜郁热

19.[方药] 栀子豉汤(《伤寒论》)

  栀子十四个(擘) 香豉(绵裹)四合 。

  上二味,以水四升,先煮栀子得二升半,内豉,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为二服。

  本方以栀子清热,豆豉宣郁达表,合之以清宣胸中郁热。在临床运用时,尚须根据病情予以加减。如兼有卫分表证,可加薄荷、牛蒡子、蝉衣等以解表透邪。如兼津伤口渴者,可加花粉以生津止渴。如兼气逆呕吐者,加姜竹茹以降逆止呕。

  9.3.1。3 热灼胸膈

  (症状) 身热不已,烦躁不安,胸膈灼热如焚,唇焦咽燥,口渴,或便秘,舌红苔黄或黄白欠润,脉滑数。

  本证为邪热灼于胸膈所致.里热亢盛,故身热不已。热灼胸膈,则烦躁不安,胸膈灼热如焚。热盛上焦,耗灼津液,则口渴、唇焦、咽燥。里热盛,故苔黄或黄白欠润、脉滑数。便秘为腑气不降,但腹部并不硬满胀痛,且脉不沉实,则非阳明热结腑实之征。

  (治法] 清泄膈热

19.[方药] 凉膈散(《局方》)

  大黄(酒浸)二两 芒硝一两 甘草六钱 山栀子(炒焦)八钱 薄荷七钱 黄芩(酒炒)

一两 连翘一两 '

  研为末,每服四、五钱至一两,加竹叶十五片,清水煎,去滓,温服。日三夜二得下热退为度.

 本方以连翘、薄荷、竹叶、山栀、黄芩清泄胸膈热邪;大黄、芒硝、甘草通腑引热下行,以共奏清泄胸膈热邪之效。

  如兼见阳明腑实者,本方亦可用。如大便不秘而烦躁、口渴、唇焦者,可去芒硝,加花粉 芦根以生津除烦。

  9.3.1.4 阳明热盛

  (症状) 壮热,面赤,汗多,心烦,渴喜凉饮,舌质红苔黄而燥,脉洪大或滑数。

  此为热邪未从少阳外解,反传入阳明,形成里热亢盛之侯。邪盛正旺.正邪剧烈抗争,外蒸肌肉,内迫胃津,乃见壮热、恶热、心烦、汗液大出等症。阳明之脉荣于面,阳明热甚则面赤,甚则目赤。邪热既盛,汗泄又多,津液大为耗损,故渴喜凉饮.热邪内盛,故脉形洪大有力。舌苔黄燥亦系热盛津伤之症。总之,本证以高热、汗多、渴喜凉饮脉洪大有力为辨证关键。

  (治法] 清热保津

  (方药) 白虎汤(方见风温章)

  阳明热盛津伤,故用此方以清泄里热,保护津液,方中石膏辛淡甘寒,清胃热而解肌;知母苦寒性润,助石膏泄热,并可滋水润燥而除烦;甘草、粳米养胃生津,共奏清热保津之效。

  在临床运用时,若热盛津伤,烦渴甚的,可加山栀、竹叶、石斛、芦根以清热解毒、生津除烦。若热扰神明而谵语的,可加犀角、连翘、竹叶卷心以泄热清心。若热盛波及肝经,引动肝风,出现手足搐搦者,可配合羚羊角、钩藤、菊花等以凉肝息风。若气阴两伤、微喘、脉芤,可加人参以清热生津益气.

  9。3.5. 阳明热结

   春温病胃热不解,可下犯大肠.与肠中积滞相结,形成阳明热结之证。其临床表现及治法方药均可参见风温章。但由于本病患者每有阴精亏虚,且在病变过程中里热炽盛,耗灼阴液正气,所以在临床上常表现为虚实相杂之证,即阳明热结兼阴液亏损,或阳明热结兼气液两虚。此外,本病邪热亦可盛于小肠,下注膀胱,形成阳明腑实与小肠热盛兼见之证。

  ①阳明热结,阴液亏损

  (症状) 身热,腹满,便秘,口干唇裂,舌苔焦燥,脉沉细。

  温为阳邪,最易伤阴,病至热结肠燥,津液耗伤更甚。身热、腹满、便秘皆为阳明腑实内结之见症;口干,唇燥,舌苔焦燥则属阴液亏损之见症。脉沉细是腑实阴亏之象。

  (治法) 滋阴攻下

20.(方药) 增液承气汤(《温病条辨》)

  玄参一两 麦冬八钱(连心) 细生地八钱 大黄三钱 芒硝一钱五分

  水五杯,煮取三杯,先服一杯,不知再服。

  本方由增液汤(玄参、麦冬、生地)加硝、黄而成。其中玄参咸寒,滋阴降火,麦冬、生地甘寒,滋阴润燥,三药相合有养阴生津润燥通便之效。大黄、芒硝泻热软坚攻下腑实。

  如邪热已去,仅是阴亏而肠燥便秘的,可减去硝、黄,以防克伐伤正,只须用增液汤以。增水行舟。即可.

  ②阳明热结,气液两虚

  (症状) 身热,腹痛,便秘,口干咽燥,倦怠少气或见撮空摸床,肢体震颤.目不了了.苔千黄或焦黑,脉象沉弱或沉细。

  本证是燥结腑实,应下失下,气液两虚之候。身热,腹满便秘,苔干黄或焦黑为阳明腑实之象。口干咽燥,唇裂舌焦为阴液亏损之征。倦怠少气,撮空肢颤,目不了了,脉沉弱、沉细为正气虚衰所致。本证与前证相比,虽均为虚实互见之证,但前者为腑实而阴液耗伤,此则属腑实而气液俱虚,这是两者的区别点.

  [治法) 攻下腑实,补益气阴。

21.[方药) 新加黄龙汤(《温病条辨》)

  细生地五钱 麦冬五钱(连心) 玄参五钱 生大黄三钱 芒硝一钱 生甘草二钱 人参一钱半(另煎) 当归一钱半 海参两条(洗) 姜汁六匙

  水八杯,煮取三杯。先服一杯,冲参汁五分,姜汁两匙,顿服之。如腹中有响声或转矢气者,为欲便也.候一、二时不便,再如前法服一杯,。.…。如服一杯即得便,止后服。

  本方系以陶节庵之黄龙汤加减变化而成,故名新加黄龙汤。方中用人参、甘草扶补正气,大黄、芒硝泻热软坚,麦冬、生地、玄参滋阴润燥,海参滋补阴液咸寒软坚,姜汁宣胃肠气机,当归和血分之滞,以使气血和畅,胃气宜通,则药得以运化,而能施展其祛邪扶正之作用。

  ⑧阳明腑实,小肠热盛 、

  [症状) 身热,大便不通,小便涓滴不畅,溺时疼痛,尿色红赤,时烦渴甚。

  本证为阳明腑实,小肠热盛之候。热盛于里,腑实内阻,故身热而大便不通。小肠热盛.

下注膀胱,则小便涓滴不畅,溺时疼痛而尿色红赤。热盛,津液不克上承,则时烦渴甚。

  (治法] 治宜通大肠之秘,泄小肠之热。

22.[方药] 导赤承气汤(《温病条辨》)

  赤芍三钱 细生地五钱 生大黄三钱 黄连二钱 黄柏二钱 芒硝一钱

  水五杯煮取二杯,先服一杯,不下再服。 .

  本方是由导赤散合调胃承气汤加减而成,故名导赤承气。方取大黄、芒硝攻下腑实;生地、赤芍、黄连、黄柏滋阴泄热。临床上海见肠腑热结得去,膀胱之热亦解,而小便自可通利。

  9.8.2 营血分证治 .

  9.3。2.1 热灼营阴

  [症状) 身热夜甚,心烦躁扰,甚或时有谵语,斑疹隐隐,咽燥口干而反不甚渴,舌质红绛苔薄或无苔,脉细数。

  本证多见于营阴素虚而受邪较重的患者,所以发病之初即可见营热较盛、营阴受损、心神被扰之证。亦有病发于气分,热不外解而内陷入营,出现本证者。阴损热炽,则身热夜甚.咽干不甚渴,舌绛无苔而脉形细数。营气通于心,热毒入营,心神被扰,则心烦躁扰,甚至时有谵语。此与阳明热盛、腑实的昏谵,可从是否有大渴、大汗及大便是否燥结,腹部有无满 痛,舌上有无苔垢等方面进行区别。热毒内闭营中,窜于血络,则见斑疹隐隐,此与热陷血分、迫血外溢、斑疹稠密显露者显然不同,不难辨别。如由气分初传入营,则舌上多有部分薄黄苔,若邪全已入营分,则舌呈纯绛而少苔垢。 .

  (治法] 清营泄热。兼表者,佐以透表。

23(方药] 清营汤(《温病条辨》)

  犀角三钱 生地五钱 玄参三钱 竹叶心一钱 麦冬三钱 丹参二钱 黄连一钱五分 银花三钱 连翘二钱(连心用)

  水八杯,煮取三杯,日三服。

  本方为清泄营分热邪的主方。其中犀角咸寒主清心营,黄连苦寒配犀角清热解毒。生地、玄参、麦冬以清热滋阴。银花、连翘、竹叶性凉质轻,以清透泄热,使营分邪热转出气分而解,这是遵叶天士。入营犹可透热转气。之法。用丹参既可除烦躁,养心血,又能活脉络清瘀热。诸药配合,共奏凉营清心,透热转气之效。

  如兼有表证,可酌加豆豉、薄荷、牛蒡子等以宜透表邪。如黄苔尽退,舌转深绛,为热毒由营渐转入血,可撤去银翘等气药。 .

  9。3。2.2 气营(血)两燔

  (症状) 壮热,口渴,头痛,烦躁不安,肌肤发斑,甚或吐血、衄血,舌绎苔黄,脉数。

  本证为气分热邪未解,营血分热毒又盛,以致形成气营(血)两燔。其症壮热,头痛.口渴,苔黄乃气分热盛之象。舌绛,烦躁则系热扰心营之证。肌肤发斑.甚或吐血、衄血,为血热炽盛,阴伤血瘀,损络迫血所致。

  本证特点是既有气分证,又有营、血分证,与单纯之热盛气分或热入营、血分者,其见症均有所不同。 、

  (治法) 气营(血)两清。一般可用加减玉女煎;斑疹显露色深的,宜用化斑汤;证情严重的,可用清瘟败毒饮。

24.(方药) 玉女煎去牛膝、熟地,加细生地、玄参方(《温病条辨》)

  生石膏三两 知母四钱 元参四钱 细生地六钱 麦冬六钱

  水八杯,煮取三杯,分二次服,渣再煮一钟服。

  本方是吴鞠通以景岳玉女煎加减而成。方用石膏、知母清气分之热,玄参、生地、麦冬凉营滋阴,合之共奏清气凉营之效。用于气营同病而热毒尚不炽盛之证为宜。

  化斑汤(《温病条辨》)

  生石膏一两(捣细) 知母四钱 生甘草三钱 玄参三钱 犀角二钱 白粳米一合

  水八杯,煮取三杯,日三服。滓再煮一钟,夜一服。

  本方即白虎汤加犀角、玄参而成。为吴鞠通根据《内经》“热淫于内,治以咸寒,佐以苦甘”的治则而制定的方剂。斑厉胃,胃主肌肉,阳明热毒内郁营血,外郁肌表,故用白虎汤清气解肌,泄热救阴。但斑出色深,是热毒较重而脉络瘀滞,逼迫营血之象,故加犀角.玄参以清营血以解毒。临床运用时,尚可根据病情酌加丹皮、赤芍等以凉血散血,大青叶、竹叶、蝉衣等以清热化斑解毒。

25.清瘟败毒饮(《疫疹一得》) .

  生石膏 大剂六一八两,中剂二一四两,小剂八钱一一两二钱。

  生地黄 大剂六钱一一两,中剂三一五钱,小剂二一四钱。

  犀角 大剂六一八钱,中剂三一直钱,小剂一-一钱半。

  真川连 大剂四钱一六钱,中剂二钱一四钱

  栀子、桔梗、黄芩、知母、赤芍、玄参、连翘、甘草、丹皮、鲜竹叶(各取一般常用量)

  水煎服,先煮石膏,后下诸药、犀角磨汁和服。

  本方由白虎汤、凉膈散、黄连解毒汤、犀角地黄汤四方组合而成。因此具有数方的综合协同作用,能大解热毒而清气血,故有清瘟败毒之名。本证热毒亢盛,病情较重,用本方较当。 . .

  9。3.2。3 热盛迫血

  (症状] 身体灼热,躁扰不安,甚或昏狂谵妄,斑色紫黑,成片成块,或吐衄便血,舌质深绛,脉数。

  本证为血分热毒炽盛,迫血妄行之候。心主血、藏神,热陷血分,扰于神明则躁扰不安,甚或昏狂谵妄。热盛于营血则身体灼热。热邪伤络,迫血妄行,溢于脉外而见不同部位的出血。如阳络伤,血溢于上则见吐血、衄血;阴络伤,血溢于下则见便血、溺血;表络伤,血溢肌肉,瘀于皮下则斑出稠密成片。斑色紫黑,舌质深绛,脉数是血分热盛毒重之象。

  本证与。热灼营阴。比较,病势更重,营分证仅见斑疹隐隐,本证则不只斑点显露,且分布稠密,甚至成片,有的还见上下,内外不同部位的出血症状。

  本证与气营(血)两燔证比较,二者虽都有血热迫血见症,但本证是热毒内陷血分,迫血妄行,而无大渴、苔黄之气热表现;气血两燔证则血热炽而气热亦盛。

  [治法] 凉血散血、清热解毒。

26.(方药) 犀角地黄汤(引《温病条辨})

  千地黄一两 生白芍三钱 丹皮三钱 犀角三钱

  水五杯,煮取二杯,分二次服,渣再煮一次服。

  本方以犀角清热凉血解毒,配生地既可解血中热毒而止血,又可生津益阴。芍药和营泄热,丹皮凉血散血,同助犀、地以奏凉血散血、清热解毒之效。在临床运用时,如热毒重而热势高者,可加大青叶、知母以增强清热解毒之力。如斑色紫赤,可加大青叶、玄参、丹参、紫草,以增强凉血解毒,活血化瘀之效。如神昏较重者,可加安宫牛黄丸,以清心醒神。如出血显著者,可加蒲黄、侧柏叶、茜草、白茅根等以增强凉血散血止血的作用。

  9.3。2.4 热与血结

  (症状) 少腹坚满,按之疼痛,小便自利,大便色黑,神志如狂,或清或乱,口千而漱水不欲咽,舌紫绛色暗或有瘀斑,脉沉实或涩。 .

  本证乃热毒内陷血分,热搏血瘀,蓄于下焦之候。少腹坚满,大便色黑,是热与血结,瘀蓄于内之故。按之作痛,小便自利,是血热内结少腹而瘀热不在膀胱之象。心主血,血分瘀热上扰心神,故见神志如狂,或时清时乱。热毒在里,津液耗伤故口干,但热在血分,邪已入阴,且血溢内蓄,故虽思水润燥而不欲下咽。舌紫绛色暗或有瘀斑,是热与血结之征。邪实血瘀,气血运行受阻,则脉现沉实或涩。

  [治法] 攻下泄热,活血逐瘀。

27.[方药) 桃仁承气汤(引《温病条辨》)

  大黄五钱 芒硝二钱 桃仁三钱 芍药三钱 丹皮三钱 当归三钱

  水八杯,煮取三杯,先服一杯。得下,止后服。不知,再服。

  本方是以《伤寒论》桃核承气汤加减而成。热瘀相结,若独清热则瘀不去,独祛瘀则热不解,故当清热祛瘀并用。方中用丹皮、赤芍、桃仁清热凉血消瘀。大黄、芒硝泄热软坚,攻逐)0P结。当归养血和血,并行血中之气,使气帅血行,以期瘀血热邪从下而解。

  9。a.8 热入心包证治

  9。3.3.1 热闭心包

  [症状) 身灼热,神昏谵语,或昏愦不语,或痰壅气粗,舌蹇肢厥。

  本证多系营分失治,热毒深陷,内闭心包的危证。热毒内陷,耗血伤津,灼津成痰,痰热阻络,神志被蒙,则神昏谵语,或昏愦不语而痰壅息粗。舌为心之苗,痰热阻于心窍,故舌短缩而转动不灵。热毒闭遏于内,则身灼热如焚而手足厥冷,其厥冷的程度与热闭的浅深成正比,因此有“热深厥亦深,热微厥亦微”之说。

  本证昏谵与热灼营阴而见时有谵语者的病机有所不同,程度亦有轻重之别。热在营分的神昏,是因营热扰及心包,尚无痰热内堵,所以昏谵较轻,或有时尚清醒而无舌蹇、肢厥之象;本证则痰热已堵闭心窍,危及神明,故昏谵较重,甚至昏迷不醒而舌蹇、肢厥,两者以此为辨。

  (治法) 清心开窍

28.(方药) 清宫汤送服安宫牛黄丸,或紫雪丹、至宝丹。(方见风温章)

  9.3。3。瘤 内闭外脱

  (症状) 神昏谵语,或不语如尸,躁扰不安,气短息促,手足厥冷,冷汗自出,大便闭。舌绛色暗,干燥起刺,欲伸无力,脉细疾或沉弱。

  本证是因热毒内闭,开闭不及时,或不得法,致闭厥不返,热炽津耗,热毒内阻而闭,阳气外越而脱,故既见内闭之神昏谵语,不语如尸,肢厥,便闭等症,又见外脱之肤冷汗出,气息短促等症。余如躁扰不安,脉细疾、沉弱,舌质绎暗,干燥起刺,欲伸无力,皆是热毒内闭与心之气阴亏伤之象。 、 。

  [治法) 开闭固脱

  (方药) 生脉散或参附汤送服安宫牛黄丸或至宝丹(方见风温章)。

  9.3.唾 热盛动风证治

  (症状) 身热壮盛,头晕胀痛,手足躁扰,甚则狂乱、神昏,痉厥,舌干绛,脉弦数。

  本证是热邪内陷,深入厥阴,热盛动风之候。热毒内盛,故身壮热。热极生风,厥气上逆,扰于清空,则头晕胀痛。热扰心神,则狂乱不宁,甚则神识昏迷。肝藏血,主筋,血热窜扰经脉,并灼伤肝阴则手足躁扰,筋脉拘急,四肢抽搐,甚则颈项强直,角弓反张。邪气内郁,气机受阻,阴阳气不相顺接则四肢厥逆。舌千绛,为血热内郁伤津之象。热盛而肝风内动,故见脉弦数。

  [治法) 凉肝息风 .

29.(方药) 羚角钩藤汤(《通俗伤寒论》)

  羚角片一钱五分(先煎) 霜桑叶二钱 川贝四钱(去心) 鲜生地五钱 双钩藤三钱(后入) 滁菊花三钱 茯神木三钱 生白芍三钱 生甘草八分 鲜竹茹五钱(与羚角片先煎代水)

  本方用羚羊角、钩藤为主以凉肝息风止痉。桑叶、菊花轻清宜透,助羚角、钩藤以平息肝风,并透热外出。热炽阴伤,阴伤风动,故重用生地滋养阴液,白芍、甘草酸甘化阴,以加强生地的作用,滋养筋脉以缓拘急。热盛煎熬津液成痰,热挟痰浊,瘀阻络窍,并扰神明,故用茯神宁心安神,贝母、竹茹清肝胆郁热而化痰进络。诸药合用,收凉肝息风、增液舒筋之效。在临床运用时,当视证情予以灵活加减。如兼气分热盛而见壮热汗多、渴欲冷饮者,可加生石膏、知母等以大清气热;如兼腑实便秘者,可加大黄、芒硝等攻下泄热;如兼营血分热盛而见舌质红绛,肌肤发斑者,可加犀角、板蓝根、丹皮、紫草等凉血解毒;如项强痛显著,可加葛根以解项背之挛急;如角弓反张或抽搐较重,可加全蝎、地龙、蜈蚣等以息风止痉;如神昏不醒,可加服紫雪丹、安宫牛黄丸,或加菖蒲、郁金以化痰开窍醒神;如痰涎壅甚,可加竹沥、生姜汁以涤痰。

  9.s.5 热灼真阴证治

  9.3.5.1 阴虚火炽

  (症状) 身热,心烦不得卧,舌红苔黄或薄黑而干,脉细数等。

  本证为热伤肾阴,心火亢盛之候。热邪深入少阴,心火上亢.肾阴下虚,以致阴愈虚则火愈亢,火愈亢则阴愈虚,相互影响,其病益甚,故证见心烦不眠。此即吴鞠通所说的“阳亢不入于阴,阴虚不受阳纳”。身热,苔黄或薄黑而干,舌红,脉细数等,都是阴虚火盛之象。

  [治法] 育阴清热

30.[方药] 黄连阿胶汤(引《温病条辨净)

  黄连四钱 黄芩一钱 阿胶三钱 白芍一钱 鸡子黄二枚

  水八杯,先煮三物,取三杯,去渣,纳胶烊尽,再纳鸡子黄搅令相得,日三服。

  本方即《伤寒论}黄连阿胶汤,只是在用量上作了相应的缩减。方中以黄连、黄芩清邪热,泄心火;阿胶、白芍滋肝肾,养真阴;鸡子黄养心而滋肾。合为刚柔相济,抑壮火而救阴精之方。

  9.3。5.2 肾阴耗损

  (症状) 身热不甚,久留不退,手足心热甚于手足背,咽干齿黑,舌质干绛,甚则紫晦,或神倦,耳聋,脉虚软或结代。

  本证为春温重证后期的表现。热毒余邪久羁,损伤肝肾真阴,以致精血耗伤,虚热不退,属邪少虚多之候。阴虚不能制阳则阳偏亢而低热不已.手足心热甚于手足背。咽干齿焦,是肾阴亏损.津难上承之象。舌质千绛,甚则紫晦,是肝血肾液耗伤之证。邪少虚多则脉虚软无力,阴亏液涸则脉行艰涩,故搏动时止而结、代脉见。若阴津亏损较甚,神失所养,则可见神倦欲眠之虚衰疲惫表现。此外,肾开窍于耳,肾阴亏耗,精气无力上通于耳,则肾窍失聪,即《灵枢.决气篇’说:“精脱者耳聋”。此为纯虚之候,与热郁少阳之实证耳聋者迥然有别:少阳证耳聋,乃系少阳风热上扰,清窍不利所致,其耳聋为“两耳无所闻”,多有胀闷之感,且必有一系列少阳见症;本证之耳聋乃肾之精气不能上通于耳所引起,因此,这种耳聋一般无胀闷之感,而有一系列真阴亏损之证。温病后期见此,如不及早滋养精气,则复聪不易。再者.本证与上证比较,两者均属真阴亏虚,但上证为阴虚而阳热上亢.本证则纯属阴精亏损,临床审证,不可相混。

  [治法) 滋阴养液

31.[方药] 加减复脉汤(《温病条辨》) .

  炙甘草六钱 干地黄六钱 生白芍六钱 麦冬五钱(不去心) 阿胶三钱 麻仁三钱

  水八杯,煮取八分主杯,分三次服。剧者加甘草至一两,地黄、臼芍各八钱,麦冬七钱,日三,夜一服。

  本方由《伤寒论》炙甘草汤去参、桂、姜、枣加白芍组成,为温热病邪深入下焦,肝肾阴伤之治疗主方。吴鞠通说:“热邪深入,或在少阴,或在厥阴,均宜复脉。”方中用炙甘草为主药,以补益化生气血之本时中气,而达津充阴复的目’的,生地、阿胶、麦冬;白芍都是益阴生津之品,以滋养肝肾之阴,麻仁亦可润燥。全方共奏滋阴退热,养液润燥之效。

  如因误治,汗之不当,劫灼阴液,耗伤心气,以致气不外调而扦自出,心失所养,中无所主而震震悸动者,则宜本方去麻仁,加生龙骨,生牡蛎(方名救逆汤)以滋阴敛汗,摄阳固脱;如脉虚大欲散,更加人参以补益元气,增强固脱之力。

  9.3.5.3 虚风内动

  [症状) 手足蠕动或瘛疚,心中侬侬大动,甚则时时欲脱,形消神倦,齿黑唇裂,舌干绛或光绛无苔,脉虚。

  本证为水不涵木, 以致虚风内动之候。多由肾阴耗损证发展而来,故多见于本病的后期。肝为风木之脏,赖肾水以滋养,热邪羁留;真阴被灼,水亏木旺,筋脉失养而拘挛,以致出现手足蠕动,甚或瘛疚之动风见症。心中憺憺大动;系心之气阴双亏,心失所养之故。若阴掖亏虚,而将有阴阳离决的危象时,则可出现时时欲脱。形消神倦,齿黑唇裂,亦是阴液枯涸,失养失润所致。舌于绛或光绛无苔、脉虚皆为肾阴耗损之证。

  本证与热盛动风证虽均为肝风内动,但病机有虚实之别,证情亦有差异。热盛动风证多见于病的极期阶段,为。热极生风。,其证属实,多在发痉的同时,伴有壮热、肢厥;神昏、头胀痛、渴饮、苔燥、脉弦数等症状;本证多见于病的后期阶段,为。血虚生风。,其证属虚,故呈现一派虚象,'两者不准辨别。何秀山说:。血虚生风者,非真风也,实因血不养筋,觞脉掏挛:伸缩不能自、如,故手足瘛疚,类似风动,故名曰内虚暗风,通称肝风,温热病末期多见此证者,以热伤血液故也。.

  (治法)滋阴息风

32.(方药] 三甲复脉汤(《温病条辨》)

 炙甘草六钱,干地黄六钱 生白芍六钱 麦冬五钱(不去心) 阿胶三钱'麻仁三钱 生牡蛎五钱 生鳖甲八钱 生龟板一两。

  水八杯.煮取八分三杯,分三次服。

  本方系加减复脉汤加牡蛎、鳖甲、龟板而成,在滋养肝肾之阴的同时,加三甲以潜阳息风。.

  如因误治阴襄严重而时时欲脱,纯虚无邪者,宜用大定风珠,以留阴敛阳,防止虚脱。

33.大定风珠(《温病条辨》)

  生白芍六钱 阿胶三钱 生龟板四钱 干地黄六钱 麻仁二钱 五味子二钱 生牡蛎四钱 麦冬六钱(连心) 炙甘草四钱 鸡子黄二枚 生鳖甲四钱

  水八杯,煮取三杯,去滓,再入鸡子黄搅令相得,分三次服。喘加人参; 自汗者,.加龙骨、人参、小麦;悸者,加茯神、人参、小麦。

  本方系三甲复脉汤加鸡子黄、五味子而成。取鸡子黄血肉有情之品,以增强滋阴息风之效;五味子补阴敛阳以防厥脱之变。

  9.8.6 邪留阴分证治

  (症状] 夜热早凉,热退无汗,能食形瘦,舌红苔少,脉沉细略数等。

  本证多见于春温后期,由于余邪留伏阴分所致。人体卫气日行于阳,夜行于阴。阴虚余热内留。卫气夜入阴分鼓动余热,则两阳相得,阴不能制,故入夜身热;至晨卫气出阴分而行于阳则热退身凉,但因余热混处营阴,不随卫气外出,故热虽退而身无汗。.邪留阴分,病不在胃肠,故能进饮食。然余热久留,营阴耗损而不能充养肌肤,故形体消瘦。舌红苔少,脉沉细略数,都是余热耗损阴液之象。阴虚夜热病情虽轻,但低热久延,耗阴伤正,也不能忽视。

  (治则] 滋阴透热 .

34.(方药] 青蒿鳖甲汤(《温病条辨分) .

  青蒿二钱 鳖甲五钱 细生地四钱 知母二钱 丹皮三钱

  水五杯,煮取二杯,日再服。

  本方以鳖甲滋阴入络搜邪,青蒿芳香透络,配合鳖甲领阴分余热外出。丹皮泻伏火,生地养阴清热,知母清热生津润燥,合为养阴透热之方。本方不仅用于温病有效,对于其它病,只要具有“阴虚夜热”证者也可使用。

  9。4 小结 '

  春温是由温热病邪引起的急性热病。,临床上以发病急、病情重及初起以里热较盛证侯为其特点。本病初发有热郁气分和营分之别,但初起也有兼见卫分证的。

  本病诊断要点主要应抓住初起里热盛的证候特点,结合发病季节进行审辨。并与风温初起以表热证为主者加以区别

  春温是病发于里的温病。发病之初,里热已盛,既病之后,伤钥也快,所以初起以苦寒坚阴,直清里热为主,并须处处顾护阴液,以鼓邪外出。

  本病初起热郁气分,病发胆腑的治宜黄芩汤加味以苦寒清热,宜郁透琅;病发气分,郁于上焦胸膈的,治宜栀子豉汤,如邪热灼于胸膈的则治宜凉膈散;阳明热盛的,治宜白虎汤清热保津;热结肠腑的,治宜调胃承气汤攻下泄热。若兼阴液亏损,宜合以增液汤以滋阴;兼气液两虚的则宜新加黄龙汤攻补兼施;兼小肠热盛,小便不利者,则可用导赤承气汤,通肠腑之结,泄小肠之热。

  初起热郁营分而热灼营阴的,治宜清营汤清泄营热。气营两燔,一般治宜加减玉女煎气营两清,如斑疹重的用化斑汤清热化斑,证情严重的用清瘟败毒饮清气血、解热毒;热盛迫血的,治宜犀角地黄汤凉血散血;热与血结的,治宜桃仁承气汤凉血逐瘀。邪热闭于心包者宜用清宫汤加。三宝。清心开窍;如兼有外脱者,宜用生脉散或参附汤配服至宝丹之类以开闭陶脱。热盛动风的,治宜羚角钩藤汤凉肝息风。 .

  病至后期,热灼真阴。如属阻虚火炽的,治宜黄连阿胶汤育阴清热;如为肾阴耗损的,治宜加减复脉汤滋阴养液;至于邪留阴分的证治,则以青蒿鳖甲汤滋阴透热为宜。

9.5 文献摘录

《素问.生气通天论》:冬伤于寒,春必病温。

  《素问.金匮真言论》:夫精者,身之本也。故藏于精者,春不病温。

  郭雍《伤寒补亡论》:冬伤于寒,至春发者,谓之温病;冬不伤寒,而春自感风寒温气而病者,亦谓之温;及春有非节之气中人为疫者,亦谓之温。…”.然春温之病,古无专治之法。

  吴又可《温疫论》转引汪石山语:又有不因冬伤于寒,至春而病温者,此特感春温之气,可名春温。

  且言寒毒藏于肌肤之间。肌为肌表,肤为皮之浅者,其间一毫一窍;无非营卫经行所摄之地,即感冒些小风寒,尚不能稽留,当即为病,何况受严寒杀厉之气,且感于皮肤最浅之处. 反能容隐者耶! 以此推之,必无是事矣。

  吴坤安《伤寒指掌>)邵仙根按:春温病有两种:冬受寒邪不即病,至春而伏气发热者,名曰春温;若春令太热,外受时邪而病者,此感而即发之春温也。辨证之法,伏气春温,初起但热不寒而口渴,此自内而发出于外也;感而即发之春温,初起微寒,后则但热不寒,此由肺卫而受也。 ’ .

  章虚谷《医门棒喝》:又言人身受邪,无不即病,未有久伏过时而发者。其说甚似有理,浅陋者莫不遵信为然,不知其悖经义,而课后学之害也,……若人身内脏腑,外营卫于中十二经十五络、三百六十五孙络、六百五十七穴,细微幽奥,曲折难明,今以一群一邑之地,匪类伏匿,犹且不能觉察,况人身经穴渊邃隐微,而邪气如烟之渐熏,水之渐渍,故如《内经》论诸痛诸积,皆有初感外邪,伏而不觉,以致渐侵入内所成者也,安可必谓其随感即病而无伏琅者乎?又如人之痘毒,其未发时全然不觉,何以又能伏耶7 .

  吴鞠通《温病条辨》:壮火尚盛者,不得用定风珠、复脉;邪少虚多者,不得用黄连阿胶汤;阴虚欲痉者,不得用青蒿鳖甲汤。

  此诸方之禁也。前数方虽皆为存阴退热而设,其中有以补阴之品为退热之用者,有一面补阴一面搜邪者,有一面填阴一面护阳者,各宜心领神会,不可混也。 。

  王盂英《温热经纬》:藏于精者,春不病温,小儿之多温病何耶?良以冬暖而失闭藏耳。夫冬岂年年皆暖欤?因父母以姑息为心,唯恐其冻,往往衣被过厚,甚则戕之以裘帛,虽天令潜藏,而真气已暗为发泄矣,温病之多,不亦宜乎?此理不但幼科不知,即先贤亦从未道及也。

   柳宝诒《温热逢源》:经曰:冬伤于寒,春必病温,又日:冬不藏精,春必病温。分而言之,则一言其邪之实,一言其正之虚。合而言之,则惟其冬不藏精而肾气先虚,寒邪乃得而伤之。

  语势虽若两平,其义原归一贯也。……原其邪之初受,盖以肾气先虚,故邪乃凑之而伏于少阴。逮春时阳气内动,则寒邪化热而出。其发也,有因阳气内动而发者,亦有时邪外感引动而发者。……寒邪潜伏少阴,寒必伤阳;肾阳既弱,则不能蒸化而鼓动之。每见有温邪初发而肾阳先馁,困之邪机冰伏,欲达不达,展转之间,邪即内陷,不可挽救,此最难着手之危证。其或邪已化热,则邪热燎原,最易灼伤阴液,朋液一伤变症蜂起,故治伏温病,当步步顾其阴液,……愚意不若用黄芩汤加豆豉、元参,为至当不易之法。盖黄芩汤为清泄里热之专剂,加以豆豉为黑豆所造,本入臂经,又蒸罨而成,与伏邪之蒸郁而发相同,且性味和平,无逼汗耗阴之弊,故豆豉为宜发少阴伏邪的对之药。再加元参以补肾阴。一面泄热,一面透邪,凡温邪初起,邪热未离少阴者,其治法不外是矣.

  [病案举例) ’

  春温过汗变症(录自《时病论,)

  城东章某,得春温时病。前医不识,遂谓伤寒,辄用荆、防,羌、独等药。一剂得汗、身热退清,次剂罔灵,复热如火,大渴饮冷,其势如拄。更医治之,谓为火证,竟以三黄解毒为君,不但热势不平,更变神昏瘛疯,急来商治于丰。诊其脉,弦滑有力;视其舌,黄燥无津。丰曰:“此春温病也,初起本宜发汗,解其在表之寒,所以热从汗解。惜乎继服原方,过汗遂化为燥,又加苦寒遏其邪热,以致诸变丛生。当从邪入心包,肝风内动治之。”急以祛热宣窍法(连翘、犀角、川贝母,鲜菖蒲、至宝丹),加羚角、钩藤。服一剂,瘛疭稍定,神识亦清,惟津浓来回,唇舌尚燥,守旧法,除去至宝、葛蒲,加入沙参、鲜地,连尝三剂,诸恙咸安。

春温热结阳明(录自《王孟英医案,)

  王皱石弟患春温,始则澹语发狂。连服清解大剂,遂昏沉不语,肢冷如冰,目闭不开,遗溺不饮,医者束手。孟英诊其脉弦大而缓滑,黄腻之苔满布,秽气直喷。投承气汤加银花,石斛、黄芩、竹茹、玄参、石菖蒲,下胶黑矢甚多,而神稍清,略进汤饮。次日去硝黄,加海蜇、莱菔、黄连、石膏,服二剂而战解肢和苔退进粥……不劳余力而愈。

  温热病后阴虚液涸(重证迁延性肺炎)(录自《蒲辅周医案,)

  张×x,女,一岁,因发热咳嗽已五日,于1959年1月24曰住某院.

住院检查摘要:体温88℃,皮肤枯燥,消瘦,色素沉着,挟有紫癜,口四周膏紫,肺叩浊,水泡音密聚,心音弱,肝大8公分。血化验:白细胞总数4~oo/立方毫米,中性61%,淋巴89%,体重4.16公斤。诊断:

  重症迁延性肺炎;三度营养不良;贫血.

  病程与治疗:入院表现精神萎靡,有时烦躁,咳嗽微喘,发热,四肢清凉,并见拘紧现象,病势危重。治疗一个半月,虽保全了生命,但褥疮形成,肺大片实化不消失,体重日减,使用各种抗菌素已一月之久,并多次输血,而病儿曰沉困,白细胞总数高达38,400/立方毫米,转为迁延性肺炎,当时在治疗上非常困难。于三月十一曰请蒲老会诊,证见肌肉消瘦,形槁神呆,咽间有痰,久热不退,脉短涩,舌无苔,属气液枯竭,不能荣五脏,濡筋骨,利关节,温肌肤,以致元气虚怯,营血消烁,宜甘温咸润生津,并益气增液。处方;

  干生地四钱 清阿胶三钱(另烊) 麦门冬二钱 炙甘草三钱 白芍药三钱 生龙骨三钱 生牡蛎四钱 制龟板八钱 炙鳖甲四钱 台党参三钱 远志肉一钱五分

  浓煎300毫升,鸡子黄一枚另化冲,童便一小杯先服,分二日服。

  连服三周后,大便次数较多,去干地、童便,加大枣三枚(劈),浮小麦三钱,再服二周。痰尚多,再加胆星一钱,天竺黄二钱. . ,

  自服中药后,病情逐渐好转和恢复。①不规则发热于二周后,体温逐渐恢复正常:田肺大片实化逐渐消失;田用药一周后,皮肤滋润,色素沉着减退,一个半月后,皮下脂肪渐丰满;④体重显著增加;田咳嗽痰壅消失;田食欲由减退到很好;⑦由精神蒌靡,转为能笑、能坐、能玩。于同年五月八日痊愈出院。

3. 暑温 

暑温是感受暑热病邪而引起的一种急性热病。本病发病急骤,初起即见壮热、烦渴、汗多、脉洪等气分热盛证候。病机传变也较迅速,最易伤津耗气,且多闭窍动风之变。发病有严格的季节性,发生于夏暑当令之时。暑温资料

暑 温

  暑温是感受暑热病邪而引起的一种急性热病。本病发病急骤,初起即见壮热、烦渴、汗多、脉洪等气分热盛证候。病机传变也较迅速,最易伤津耗气,且多闭窍动风之变。发病有严格的季节性,发生于夏暑当令之时。 .

  古代有关暑病的记载较多,凡夏月有暑热见证者,概称为暑病。有的把暑病也作为伏气之病,认为是冬季感受寒邪,伏至夏季而发,如《素问.热论篇》说:“凡病伤寒而成温者,先夏至日者为病温,后夏至日者为病暑”。王肯堂认为发于夏季的热病,既有伏寒化热者,也有暴感暑邪为病者,他指出:“若冬伤于寒,至夏而变为热病。此则过时而发,自内达表之病,俗谓晚发是也,又非暴中暑热新病之可比”。清初喻嘉言认为暑病概属新感,并非伏寒化热所致,他提出:。至夏变为暑病,此一语尤为无据。盖暑病乃夏月新受之病, 岂有冬月伏寒春时不发,至夏始发之理乎?。吴鞠通认为暑之偏于热者为暑温,至此确立了暑温病名。

  根据暑温发生的季节特点及临床表现,现代医学中的流行性乙型脑炎,钩端螺旋体病等急性传染病及中暑等,可参考本病辨证施治。

  1o.1 病因病理

  本病的发生是因感受夏暑之季的暑热病邪而致。但人体正气不足是导致外邪侵袭而发病的重要因素。夏月暑气当令,气候炎热,人若正气素亏或劳倦过度丽津伤气耗,则抗御外邪入侵的能力下降,暑热病邪即可乘虚袭入人体而发病。王安道说:“暑热者夏之令也,人或劳倦或饥饿,元气亏乏,不足以御天令亢热,于是受伤而为病”,即指出了本病的发生是由于内在元气先亏和外感暑热之邪这两种因素共同作用而导致的。

  暑为火热之气,其性酷烈,传变迅速,故病邪侵入人体发病多径入气分而无卫分过程,初起即见壮热,汗多,口渴,脉洪等阳明气分热盛证候。叶天士所说“夏暑发自阳明”,即指出本病发病的病候特点。由于暑性火热,极易伤人正气,尤多耗伤津液,所以在病变过程中常出现津气耗伤,甚或津气欲脱等危重证象。又因暑性炎热,易入心营与引动肝风,所以气分热邪不能及时清解,最易化火,深入心营,生痰生风,从而迅速出现痰热闭窍,风火梧煽等危重病证。暑热之邪还易内迫血分,而致咳血、咯血、吐血、衄血或出现斑疹等。暑热病邪还可以直接侵袭心包或犯于肝经,引起神昏、痉厥。这些危重的病证于小儿患者更为多见。

   夏季暑热既盛,而雨湿较多,湿气亦重。因天暑下逼,地湿上蒸,湿气与热邪相合,故暑湿每多兼感,亦可称之为暑湿病邪,其致病可形成暑温挟湿之证,叶天士所说:“暑必兼湿”,即是此意。其临床表现除了具有暑热见症外,并伴有胸痞、身重、苔腻等湿邪中阻的症状。

  本病后期阶段,热邪渐减而津气未复,大多表现为正虚邪恋证候。其临床表现多因病机不同而各异。如偏于气阴亏损的,可见低热不退,心悸,烦躁,甚至因虚风内动而致手指蠕动;若因包络痰热未净,窍机不利的,则可见神情呆钝,甚或痴呆,失语,失明,耳聋;若风痰瘀滞经络,筋脉失利,在热退之后仍可见手足拘挛,肢体强直或抽搐。上述证候通过积极治疗,一般尚可逐渐恢复。但若病势严重,昏痉持续时间较长者,则可因痰阻清窍、痰瘀留滞而后遗神呆,失明,失语,耳聋,瘫痪等病症。

  1o。2 诊断要点

  ①有明显的季节性,多发生于夏暑当令之时,一般多发于夏至到处暑期间。

  ②起病较急,初起较少卫分过程,发病以高热、汗多、烦渴、脉洪等暑入气分的里热见证为典型表现。

  ⑧病程中变化较快,可有化火、生痰、生风等较多的病理变化,易见津气欲脱、内闭、动风、动血等严重证候。

  ④在诊查中.如伴见脘痞身重,苔腻或恶寒、无汗等症者,则为暑温兼湿或寒遏暑湿之候。

  10.8 辨证论治 .

`

  暑为火热之邪,故清泄暑热为本病的基本治则。根据本病发展过程中的病理变化及其证候表现,其相应的治疗大法是: 初起暑伤气分,阳明热盛者,治以辛寒清气、涤暑泄热;如进而暑伤津气,则宜甘寒之剂以清热生津;若暑邪虽去而津气大伤,又当用甘酸之品以益气敛津、酸苦之品以泄热生津。正如叶天士引用张凤逵所说:。暑病首用辛凉,继用甘寒,冉用酸泄酸敛”,即概括指出了本病治疗的基本大法。若暑热化火,生痰生风,内传心营,引起闭窍、动风等病变时,则须根据具体病情而采用清心掠营、化痰开窍、凉肝息风等法。后期多为余邪未清,气阴未复,故治疗常用益气养阴、清泄余热等法以善其后。至于王纶《明医杂著》中说:“治暑之法,清心利小便最好”,乃是针对暑邪的性质及病理特点而确立的治疗原则,其目的是清心涤暑,并引导心火下行,使暑热有外出之径。

  对于暑兼湿邪之证,则应在清暑之中兼以祛湿,若属寒邪遏伏暑湿,则又宜在清暑化湿的同时兼以解表散寒。

  10.8.1 气分证治

  1o.3.1。1 暑入阳明 .

  (症状] 壮热,汗多,心烦,头痛且晕,面赤气粗,口渴,齿燥,或背微恶寒,苔黄燥,脉洪数或洪大而芤。 ’

  本证为热炽阳明气分之候。阳明经热蒸腾于外,则体表壮热;热邪内扰于心,则心烦不安;热邪上蒸头目,则头痛且晕,面目红赤,此与阴虚之颧红者有虚实之别;暑热内蒸,迫津外泄,则汗出多而口燥渴;热壅气机则呼吸气粗而似喘。若汗出过多,津气耗伤,则背微恶寒。此种恶寒为汗多腠理疏松而致,与邪在表分之恶寒、无汗、脉浮者截然不同。齿燥、苔黄燥系热盛津伤,此与腑实阴伤之苔黄厚干燥而有芒刺者,显然有别。脉洪数,系阳明热盛之征,若汗多津气耗伤过甚,则可见脉洪大而芤之象。

  [治法] 清暑泄热,津气受伤者兼以益气生津。

35.(方药] 白虎汤、白虎加人参汤。

  白虎汤(方见风温章) 。

  白虎加人参汤(引《温病条辨》) .

  生石膏一两(研).知母五钱 甘草三钱 白粳米一合 人参三钱

  水八杯,煮取三杯,分温三服。病退,减后服,不知再作服。

  暑入阳明,热蒸于内而亢盛于外,内外俱热,故治以白虎汤清暑泄热,透邪外达。吴鞠通说:。白虎本为达热出表。,即含此意。若阳明经热过盛而津气耗伤者,则须于清热中佐以益气生津之品,可用白虎加人参汤,即白虎汤加人参组成。本证治疗以透泄热邪为主,不宜滥用苦寒之品。临床运用时,可酌情加入银花、连翘、竹叶、荷叶、西瓜翠衣等清暑透泄热邪之品。如发病之初兼有暑湿而见微恶寒、胸痞、呕恶、苔腻者,可酌加霍香、佩兰等芳化之品。如兼有邪遏卫表而见微恶风寒,身灼热无汗者,可加香薷、大豆卷、连翘、银花以疏解表邪。

  10.3。1。2 暑伤津气

  (症状] 身热息高,心烦溺黄,口渴自汗,肢倦神疲,脉虚无力。

  此证为暑热未退,津气两伤之侯.暑热郁蒸,故见身热息高、心烦溺黄等症。暑为阳邪,主升主散,暑热较盛,热蒸外越,故腠理开而多汗;汗泄太多,伤津耗气,故见口渴,体倦少气,脉虚无力等症。综观本证,为暑热未退而津气俱伤,与前证比较尚有区别:前证为暑热炽盛而津气耗伤不甚;本证为暑热之势稍轻而津气损伤较甚。

  [治法] 清热涤暑,益气生津。

36.(方药] 王氏清暑益气汤(《温热经纬》).

  西洋参三钱 石斛三钱 麦冬二钱 黄连八分 竹叶三钱 荷梗三钱 知母三钱 甘草一钱 粳米三钱 西瓜翠衣四钱

  本证为暑热仍盛,气津已伤,治疗时不但应清其暑热,还须益气生津,故方用王氏清暑益气汤。以西瓜翠衣、黄连、知母、竹叶、荷梗等清涤暑热;以西洋参、石斛、麦冬、粳米等益气生津。本方与白虎加人参汤二者均为清热解暑、益气生津之剂.但后者清泄暑热之力较胜,而本方则养阴生津益气之力较强。在临床运用时,必须权衡暑热与津气耗伤两个方面的轻重而予以灵活加减。若暑热较重,则可重用清涤暑热之品,如石膏之类;如津气耗伤较甚.则生津益气之品可以重用,黄连等苦寒之品可予酌减。

  10.3。1.3 津气欲脱

  [症状] 身热已退,汗出不止,喘喝欲脱.脉散大。

  本证为津气耗伤过甚,而致欲脱之候。暑热虽解,但正气耗散过甚,不能固摄于外,津液不能内守。外泄太甚,故身无热象而汗出不止,脉形散大而无力。津液耗伤太过,肺之化源欲绝,因而喘喝欲脱。本证汗出愈多则津气愈耗,正气愈伤则汗泄愈甚。此与阳气外亡而汗出、肢冷、脉微欲绝者有所不同,但病势亦属重险,且进一步发展亦可导致阳气外亡。

  [治法] 益气敛津,生脉固脱。

37.(方药] 生脉散(方见风温章)

  本证属津气欲脱危重之候,,故治疗应急予益气敛津固脱之法,方用生脉散。方中人参补益元气,麦冬、五味子酸甘化阴,守阴留阳,使元气得固。元气固则汗不外泄,阴液内守则阳留而不外脱,此即。再用酸敛。之意。然本方功在补气敛阴,并非治暑之剂。徐灵胎说生脉。散是。伤暑之后存其津液之方也。……用此方须详审其邪之有无,不可徇俗而视为治暑之剂也。。据此,生钵散的使用,有邪无邪是一主要关键。在临床上对津气受伤而暑热未清者不可单用本方,必要时可与清热涤暑剂合用,以免恋邪为患。

  10.3.1.4 暑湿困阻中焦

  [症状] 壮热烦渴,汗多溺短,脘痞身重,脉洪大。 .

  本证属暑温兼湿困阻中焦之候, 以暑热盛于阳明为主,兼有湿阻太阴。因阳明冒热亢盛,故见壮热烦渴、汗多溺短、脉洪等症;又因太阴脾土蕴湿,故见脘痞身重。综观本证是暑湿困阻中焦,热重湿轻的证候。

  [治法) 清热化湿

38.(方药) 白虎加苍术汤(《类证活人书》)

  石膏一斤 知母六两 甘草(炙)二两 粳米三两 苍术三两

  上剿如麻豆大,每服抄五钱匕,水一盏半,煎八分,去滓,服六分,清汁温服。

  本证为热炽阳明,湿阻太阴,热童而湿轻。治疗应以清热为主,化湿为辅,方用白虎加苍术汤,本方药物即由白虎汤加苍术而成,以白虎汤清阳明胃热,苍术燥太阴脾湿。在临床运用时,如中焦湿邪较盛,可酌加藿香、佩兰、滑石、大豆卷、通草等芳化渗利之品。、

  1o,3。1.6 暑湿弥漫三焦

  [症状) 身热,面赤耳聋,胸闷脘痞,下利稀水。小便短赤,咳痰带血,不甚渴饮,舌红赤,苔黄滑。

  本证为暑湿弥漫三焦气分之候。暑湿内郁,蒸腾于外则身热不退,上蒸清窍则面赤耳聋。叶天士说:“湿乃重浊之邪,热为熏蒸之气.热处湿中,蒸淫之气上迫清窍,耳为失聪,不与少阳耳聋同例。”少阳耳聋乃胆热上冲所致,必伴有寒热往来;口苦咽干,脉弦等症,与本证因暑湿郁蒸而耳聋者显然有别。暑热漫及上焦,侵袭于肺,肺主一身之气,肺气不利,气机受阻,热损肺络,可见胸闷、咳痰带血。暑湿阻于中焦则脘腹痞闷而不甚渴饮。湿热蕴结下焦,肠道失于分清泌浊,则见小便短赤,下利稀水。此与热结旁流之下利稀水而有腹部按之硬痛者自是不同。舌虽红赤,苔犹黄滑,可知暑湿之邪仍在气分。本证与自虎加苍术汤证均为暑温兼湿之证,但白虎加苍术汤之病机中心在于中焦脾胃,而本证之病机涉及三焦气机,除中焦证外,尚有上焦与下焦见症。

  (治法) 清热利湿,宜通三焦。

39.(方药) 三石汤(《温病条辨》

  飞滑石三钱 生石膏五钱 寒水石三钱 杏仁三钱 竹茹二钱(炒) 银花三钱(露更妙) 金汁一酒杯(冲) 白通草二钱 .

  水五杯,煮成二杯,分两次温服。

  暑湿之邪郁蒸,须治以清热利湿之法。而本证属暑湿弥漫三焦,故予三石汤清宜上中下三焦暑湿之邪。方中以杏仁宜开上焦肺气,气化则暑湿易化;石膏、竹茹清泄中焦邪热;滑石、寒水石、通草清利下焦湿热;另用银花、金汁涤暑解毒。全方重在清暑泄热,兼以利湿,用于暑湿弥漫三焦,暑重湿轻之证,可以共奏清宣三焦暑湿之功。临床上尚须根据暑湿在三焦不同部位的侧重不同而选择药物。

  1o.8.2 曹血分证治

.  10.3。2.1 暑伤肺络 .

  [症状] 灼热烦渴,头目不清,骤然咯血、衄血,咳嗽气粗,舌红苔黄,脉数。

  本证为暑热伤肺,损伤阳络所致。临床上常见骤然咯血、咳嗽等症,其表现颇似痨瘵,故有暑瘵之称。由于暑热损伤肺络,血从上溢则见骤然吐血、衄血。热壅肺气,失于宜降则咳嗽气租。暑热蒸迫则灼热烦渴,头目不清。舌红苔黄,脉数,均为暑热内盛之象。综合诸症分析,是属肺经暑热之邪伤及肺络所致。本证多来势颇急,严重者可见大量咯血,口鼻血涌,甚或因失血过多而造成气随血脱的危证。吴鞠通说:。……名曰暑擦,为难治”,即指出不可视此为一般咯血而掉以轻心。

  (治法] 凉血解毒,清络宣肺 .

40.(方药] 犀角地黄汤合银翘散

  犀角地黄汤(方见春温章) .

  银翘散(方见风温章)

  暑热伤肺,当清暑热以保肺;络伤咯血,当清络热以止血。方用犀角地黄汤,目的在于清热解毒,凉血止血。合以银翘散乃取其清解肺络之热,且以宣降肺气。因外无表证,放方中荆芥、豆豉、薄荷等透表之品应予减去。其它如山栀、黄芩、茅根、侧柏叶炭、藕节炭等清热泻火、凉血止血之品亦可酌情加入。出血较多者还可加入参三七。若气分热盛,可酌加石膏、知母、黄连等清气药。如出现气随血脱之证,须急投补气固脱之剂,可选用独参汤、参附汤 (方见风温章)等。 .

  10.3.2.2 暑入心营

  (症状) 灼热烦躁,夜寐不宁,时有谵语,甚或昏迷不语,舌红绛,脉细数;或猝然昏倒,不知人事,身热肢厥,气粗如喘,牙关微紧,舌绛脉数。

  暑为火热之邪,中人最逮,因而在发病时,不仅多径入气分,而且易内陷心营。暑入心营,除可从气分证发展而来外,还有园暑热之邪猝中心营而内闭心包,致一病即发昏厥者,临床上称此为暑厥。暑热入营,心神被扰则灼热,烦躁不宁,时有谵语;进预热陷心包,清窍被蒙则可见神志昏迷,谵语妄言,或昏愦不语。舌红绛,脉细数为热扰心营、营阴被灼之征。若暑热之邪猝中心营而内闭心包者,则表现为突然昏倒,不省人轧并因暑热内迫而伴见身热气粗,阳热内郁则手足厥冷,此属热厥,热深则厥亦深,切不可一见肢厥而误认为寒证。牙关微紧为热盛而有动风之象。.本证发病急骤,突然昏倒,与中风相似,但中风多有口眼斜、半身不遂,本证则无此见症,且本证多见于炎暑节令,所以两者一般不难鉴别。

  [治法] 凉营泄热,清心开窍。 .

41.[方药] 清营汤、安宫牛黄丸、紫雪丹、行军散。

  清营汤(方见风温章) .

  安宫牛黄丸(方见风温章) ,

  紫雪丹(方见风温章)

  行军散(市售成药)药味从略。

  每服0.6-0.9克,日二至三次。

  暑热燔灼心营而尚未动血动风闭窍者,治以清营汤为主方。该方清泄营热,冀营热有透泄之机,使营热透出气分而解。若邪热进而内陷心包,则须加服清心开窍之品,如安宫牛黄丸、紫雪丹等。若因猝中暑热之邪而骤然窍闭昏厥者,则应急予开窍之剂,除了急予上述清心开窍之剂外,还可选用行军散,并可配合针刺人中、十宜、曲泽、合谷等穴以加强清泄邪热、苏醒神志之力。如神清厥回之后。暑热仍未清者,可按病机之在气在营,分别加以相应治疗.所要注意的是在暑热内闭之时,切不可早用寒凉,免致暑邪愈遏愈深,反而不能外解。

  1o。3.2.3 暑热动风

  (症状) 身灼热,四肢抽搐,甚或角弓反张。牙关紧闭,神迷不清,或喉有痰壅,脉象弦数或弦滑。

  此为暑热亢盛引动肝风之证,所以又有“暑风”之称。暑为阳邪,火热鸱张,最易内陷厥阴,引动肝风而导致痉厥之变。如薛生白所说:“外窜经络则为痉,内侵膻中则为厥”。临床历表现的壮热、抽搐、角弓反张、牙关紧闭、脉弦数等症,均为热盛动风之象。神迷不清,系风火相煽,扰乱神明所致,如见喉间痰壅,则为风动痰生,随火上壅的征象。本证既可见于暑温的病变过程中,亦可因猝中暑热之邪而突然发生,尤多见于小儿患者。吴鞠通说:“小儿暑温,身热。卒然痉厥,名日暑痫”,其所说暑痫即是暑风。

  [治法] 清泄暑热,息风定痉。

  (方药] 羚角钩藤汤(方见春温章)

  暑热亢盛而致引动肝风,必须清热凉肝,息风定痉,常用羚角钩藤汤。本方在临床运用时,还应结合具体证情灵活加减。如阳朋气热亢盛者可加石膏、知母等辛寒之品以清气热;若腑实燥结者可加大黄、芒硝、全瓜蒌等以通腑泄热;若心营热盛者,可加犀角、玄参、丹皮等清营泄热;若热毒炽盛者可加板蓝根、大青叶等以清热解毒;若兼邪陷心包者可加紫雪丹、至宝丹等清心化痰之品以息风开窍;若见痰涎壅盛的,可加胆星、天竺黄、竹沥等清化痰热;如抽搐频繁,难以控制者,可加全蝎、蜈蚣、地龙、僵蚕等以助息风定痉之效。

  l0.3。2。4 暑入血分

  [症状) 灼热躁扰,斑疹密布,色呈紫黑,神唇谵妄,吐血、衄血、便血,甚或兼见四肢抽搐,角弓反张,喉中痰声漉漉,舌绛苔焦。

  本证为暑热火毒燔灼血分,内陷心包,风动痰生之重险证候。症见灼热躁扰,昏迷谵妄,为血分热毒炽盛,扰乱心神之象。斑色紫黑,吐、衄、便血,为热盛动血,迫血妄行之征。由于热盛动风,风动痰生,故本证每常伴见抽搐,喉中痰壅等症。

  [治法) 凉血解毒,清心开窍。

42.(方药) 神犀丹、安宫牛黄丸。

  神犀丹(《温热经纬》)

  犀角尖(磨汁) 石菖蒲 黄芩各六两 粪清 连翘各十两 真生地(冷水洗浸透绞汁)

银花各一斤(如有鲜者捣汁用尤良) 板蓝根九两(无则以飞净青黛代之) 豆鼓八两 玄参七两 花粉 紫草各四两

  各生晒研细(忌用火炒),以犀角、地黄汁、粪清和捣为丸(切勿加蜜,如难丸,可将香豉煮烂),每重三钱。

  安宫牛黄丸(方见风温章)

  本证较前证病势更深一层,病情复杂而危重,故方用神犀丹。该方以犀角、粪清、银花、连翘、玄参、黄芩、板蓝根、生地、紫草、豆豉凉血解毒透班;花粉等生津止渴;石菖蒲芳香开窍。并配合安宫牛黄丸以加强开窍醒神之力。如见动风抽搐则加入羚角、钩藤以凉肝息风,或加服止痉散,取全蝎、蜈蚣、僵蚕(一方中尚有坞龙)以增强止痉之效。痰涎壅盛者加入天竺黄、胆星、竹沥或送服猴枣散(成药)等清化痰热,以免痰壅气道,产生厥变。本证临床所见,每有血热炽甚而又气分热盛者,即为气血两燔之证。神犀丹中虽含有一些清气药物,但力量不够,可加入生石膏、知母等清气药,或用清瘟败毒饮加减。

  10。3.3 暑伤心肾证治

  [症状) 心热烦躁,消渴不已,麻痹,舌红绛,苔黄燥.脉细数;、 一

  本证为暑热久羁,波及心肾而致水火不济之候,多见于暑温的后期。余热扰心,心火亢炽,心神不安则心热烦躁。暑热灼耗肾阴于下,肾水不能上济则消渴不已。肾阴不足,肝阴亦虚,不能濡养筋脉则肢体麻痹。舌红绛,苔黄燥为阴虚里热之征。

  (治法] 清心火,滋肾水。

43.[方药] 连梅汤({温病条辨》)

  黄连二钱 乌梅三钱 麦冬三钱(连心) 生地三钱 阿胶二钱

  水五杯,煮取二杯,分两次服。脉虚大而芤者加人参。

  本证系由阴虚阳亢,水不济火而致。且两者互为因果:心火愈旺则肾水愈虚,肾水愈虚则心火愈亢,故投以连梅汤清心泻火、滋肾养液。本方由《伤寒论》黄连阿胶汤去黄芩、芍药、鸡子黄加乌梅、生地、麦冬而成。方以黄连清心热,阿胶、生地滋肾液,麦冬等甘寒滋阴。方中乌梅与黄连相合,有酸苦泄热之效;与生地麦冬相合,有酸甘化阴之功,使心火清而肾水复。水火既济则心烦、消渴可除;肾水得复,肝阴可充,筋脉能润养,则麻痹可愈。若见脉虚大而芤者,属兼有气阴不足,可加人参以益气养阴。

  10.s.4 余邪未净,痰瘀滞络证治 . .

   [症状] 低热不退,心悸烦躁,手足颤动,神情呆钝,默默不语,甚则痴呆、失语、失明、耳聋,或见手足拘挛,肢体强直等。 ,

  此证为病久不解,余热挟痰、瘀留滞络脉而气钝血滞,且阻闭机窍所致。余热不清、气阴亏损则见低热不退。心悸、烦躁,甚或虚风内动,手足颤动。若包络痰热未清,清窍失灵则见神情迟钝,甚或痴呆,默默不语。如热退之后仍见手足拘挛,肢体强宜、抽搐,是因痰瘀留滞经络所致。若因痰瘀留滞不去,气血日亏,筋脉失养,可后遣瘫痪等症。

  (治法] 化痰祛瘀搜络

  (方药) 三甲散加减(《湿热病篇》)

  醉地鳖虫 醋炒鳖甲 土炒穿山甲 生僵蚕 柴胡 桃仁泥

  本证为热瘀阻滞,灵机失运所敦,故治疗宜用破滞通瘀,以灵动心机,方用薛生白仿吴又可三甲散。方中以柴胡配鳖甲入阴分以透邪,以桃仁配廑虫破瘀以泄下,以僵蚕配山甲片入络而散邪,共奏络通脉和、热瘀俱化之效。在临床运用时,如余热未清者可酌加青蒿、地骨皮、白薇等;如痰瘀较甚者.可酌加陈胆星、白附于、乌梢蛇、红花、白芥子等化痰祛瘀通络药物。

  [附] 冒暑 暑秽

  冒暑

  夏月感受暑邪,以肌表、肺卫见证为主者称为冒暑.本病邪势较轻浅,较少传变.暑湿内蕴,寒邪束表

  (症状] 发热恶寒,头痛无汗,身形拘急,脘痞心烦,舌苔薄腻。

  本证为暑湿内蕴而又兼寒邪外束,多因夏日暑气当令,先受暑湿之邪,复因起居不慎,乘凉过度,致寒邪外侵,以致暑湿为寒邪所遏。寒邪束表,卫气郁闭,表气不通,则恶寒发热,头痛无汗,身形拘急。湿邪内阻则脘瘩苔腻,暑热内郁则心烦不安。本证实为暑,湿,寒三气交感,表里并困,与单纯的感受寒邪或单纯的暑湿证均不相同。 .

  [治法] 疏表散寒,涤暑化湿。

  [方药] 新加香薷次(《温病条辨》)

  香薷二钱 银花三钱 鲜扁豆花三钱 厚朴二钱 连翘二钱

  本证外有表寒,里有暑湿.表里同病,治必表里双解,故用解表散寒,涤暑化湿之新加香薷次(。此方由三物香薷饮化裁而成,方中香薷辛温香透,既可疏表散寒,兼能祛暑化湿,有“夏月之用香薷,犹冬月之用麻黄”之说。暑湿兼寒之证,使用香薷较之其它辛温解表药物较为贴切,故为本方之主药:厚朴燥湿和中、理气开痞,银花、连翘、鲜扁豆花清热涤暑。诸药合用可共奏散寒、化湿,涤暑之效。在临床运用时,若见湿邪较重,可加蕾香、佩兰、滑石、通草等;若暑热较盛,可酌加淡竹叶、生石膏、西瓜翠衣、荷叶等。

暑热夹湿,犯于肺卫 *

  [症状] 头晕,寒热汗出,咳嗽,苔薄微腻 ,

  本证为暑湿之邪袭于上焦肺卫所致,为暑病中一种较轻的病症。初起邪阻卫分,开会失司,故见寒热汗出。暑湿上蒙清阳,故有头晕。肺气失于宣降,因作咳嗽。因所感暑湿之邪尚轻浅,故苔见薄白微腻.本证与前证比较,前证以暑湿为表寒所遏丽见寒热无汗心烦为著,本证则以肺气失宜而咳嗽为著。

  (治法] 涤暑清热,化湿宜肺.

44.方药)..雷氏清凉涤暑法({时病沦') . ;:

 滑石三钱(水飞) 生甘草八分.通草一钱 青蒿一钱五分 白扁豆一钱 蓬翘三钱(去心) 白茯苓三钱加西瓜翠衣一片入煎 .

  本证为暑热夹湿袭于肺卫所致.因病在上焦,受邪不甚,故治疗只需轻清宣解,清透邪热.雷氏清凉涤暑法以青蒿、扁豆、连翘、西瓜翠衣清涤暑热,透邪外达,滑石,甘草、茯苓、通草泄热利湿。临床运用时,如咳嗽较著,还可加入杏仁,萎皮、枇杷叶等;如暑热较盛也可酌用银花,丝瓜皮、荷叶等。 . 。

  暑秽

  夏季因感受暑湿秽浊之气而致猝然闷乱,烦燥的病侯,称为暑秽. . ’

  (症状) 头痛而胀,胸脘痞闷,烦躁呕恶,肤热有汗,甚则神昏耳聋. 、

  暑秽俗名“发痧”又名“龌龈”,实亦中暑一类的病症。夏秋之间,天暑下逼,地湿升腾,暑湿交蒸,更兼秽浊之气交混于内,若人起居不慎。即可感受其气而发为本病。暑湿秽浊交阻于中,困遏气机则胸脘痞闷,烦躁呕恶.暑湿郁蕉则肤热有汗,伹热不甚,汗亦不多。秽浊之气阻遏清阳则头痛且胀;秽浊蒙蔽清窍则可出现耳聋,神昏,此与热陷心包之神昏而见舌蹇肢献,灼热舌绛者显有不同.本证暑热重者,苔多黄腻,且有心烦口渴;偏于湿浊重者,则舌苔白腻而口不渴。

  (治法) 芳香辟秽,化湿涤浊. .

45.[方药) 藿香正气散,通关散,玉枢丹。

  藿香正气散(《和剂局方》) . 、

  藿香三两 苏叶 白芷 大腹皮 茯苓各一两 白术(土炒) 半夏曲 陈皮 厚朴(姜制) 桔梗 炙甘草各二两

  为末,每服三、四钱,姜二片.枣一枚,水煎服.如欲出仟,衣被盖取汗。

46.通关散((丹溪心法附余,) ,

  猪牙皂、细辛等分 . .

  为细末取少许吹鼻取嚏。 、

47.玉枢丹(又名紫金锭)药味从略.

  本证为暑湿秽浊郁闭于里,故主以藿香正气散芳香辟秽,化湿涤浊,若所感秽浊太盛而蒙蔽清窍见神昏者,可先用通关散吹鼻取嚏。并服玉枢丹芳香涤浊、辟秽开窍。至于清心开窍法于本证则并不适宜。

  1o.4 小结

  暑温是感受夏暑之季暑热病邪而发生的一种外感热病。暑为火热之气,传变迅速,最易伤津耗气。所以本病初起即径见阳明热盛,治宜白虎汤;若兼有津气伤者则加入人参以益气生津。如在病变过程中暑伤津气而暑热不清者,可用王氏清暑益气汤清热涤暑,益气生津。如进而正气大伤,气液欲脱而暑热已退者,可用生脉散以补敛津气,否则有外脱之变。此是暑温一般的病机变化和证治概况,正合。首用辛凉,继用甘寒,再用酸泄酸敛。之治疗原则。

夏月暑热既盛而雨湿较多,所以暑温又多挟湿之候。如热炽阳明又有湿困于脾,可予白虎加苍术汤,既清阳明之热,又燥太阴之湿。如暑湿弥漫三焦,可用三石汤清宣上中下三焦暑湿之邪。

  暑热传入营血,如暑伤肺络而咯血、衄血,又名暑瘵者,可用犀角地黄汤合银翘散以凉血清络止血。如暑入心营,营热盛者。用清营汤清营泄热;若内闭心包丽名暑厥者,可用清心开窍之“三宝”或行军散之类。如系暑热动风者,即为暑风,治宜羚角钩藤汤以凉肝息风。若暑热深入血分而邪闭心包者,应予神犀丹以凉血解毒,并合安宫牛黄丸等以清心开窍。如暑伤心肾,心热亢盛而肾液亏损,可用连梅汤酸苦泄热,酸甘化阴。若热瘀留阻,灵机不运,则用加减三甲散搜络剔邪,化痰祛瘀。

  冒暑实为夏月感冒,如寒邪遏伏暑湿者,治宜新加香薷饮,一以辛温散寒,一以清暑利湿。如属暑湿犯于肺卫者,用雷氏清凉涤暑法透邪泄热、化湿宜肺。暑秽一病,系暑湿挟秽浊所致,治宜芳香化浊辟秽为主,可用藿香正气散;如见秽浊太盛而闭窍者,必须先以通关散,玉枢丹等急急开其窍闭。

  1o.5 文献摘录

  《素问。热论篇》:凡病伤寒而成温者,先夏至日者为病温,后夏至日者为病暑,暑当与汗皆出,勿止。

  《素问。生气通天论》:因于暑,汗,烦则喘喝,静则多盲,体若燔炭.汗出而散。

  《素问.刺志论》:气盛身寒,得之伤寒;气虚身热,得之伤暑。

  张仲景《金匮要略}:太阳中热者,暍是也。汗出恶寒,身热而渴,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王叔和《伤寒例》:中而即病者,名曰伤寒;不即病者,寒毒藏于肌肤,至春变为温病,至夏变为暑病。暑病者,热极重于温也。 .

  朱丹溪《丹溪心法》:戴元礼云:暑乃夏月炎暑也,盛热之气者,火也,有冒、有伤、有中,三者有轻重之分,虚实之辨。.

  戴元礼云:暑风者,夏月卒倒,不省人事者是也。有因火者,有因痰者。火,君相二火也;暑,天地:火也,内外合而炎烁,所以卒倒也。痰者,人身之痰饮也,因暑气入而鼓激痰饮,塞凝心之窍道,则手足不知动蹑而卒倒也。此二者皆可吐。《内经》曰:火郁则发之,吐即发散也,量其虚实而吐之,吐醒后,可用清剂调治之。

  戴元礼云:或腹痛水泻者,胃与大肠受之;恶心者,胃口有痰饮也。此二者,冒暑也。可用黄连香薷饮、清暑益气汤。盖黄连退暑热,香薷消畜水。

  虞搏《医学正传》:热病即中热也。脉洪而紧盛,头疼身热,口燥心烦。此盖得之于冬感寒邪,郁积至夏而即发,乃挟暑而成火热之候也。是宜黄连、白虎、解毒等汤,清凉之剂调之而愈。 、

  王纶《明医杂著》:夏至日后病热为暑。暑者,相火行令也,夏月人感之,自口齿而入,'伤心包络之经。其脉虚或浮大而散,或弦细芤迟。盖热伤气则气消而脉虚弱。其症为:汗,烦则喘喝,静则多言,身热而烦,心痛,大渴引饮,头疼自汗.倦怠少气,或下血、发黄、生斑,甚者火热致金不能平木,搐搦,不省人事。 。

  治暑之法,清心利小便最好,暑伤气。宜补真气为要。

  李挺《医学入门}:热病即与温病同,但发在夏至后,脉洪数,热渴更甚耳。虽因冬时受寒,伏于肌骨,然人身随天气化,春分则寒变为温,夏至则寒变为热。所以伤寒恶寒而不渴,温热不恶寒而渴,不恶寒则病非外来,渴则自内达表,热郁腠理不得外泄,乃复还里,终是里多表少。间有恶寒者,乃有非时暴寒,或温暑将发又受暴寒,非冬症之甚也。法当治里热为主,而解肌次之,亦有专治里而表自解者。

  暑风暑厥即暑暍证,但以手足搐搦为风,手足逆冷为厥。厥与伤寒热厥义同,黄连香薷散;暑风乃劳役内动五脏之火,与外火交炽则金衰木旺生风,香薷散加羌活,或六和汤合消风散。素有痰饮,因触暑动痰热生风者,六和汤合星香散。

  王肯堂《伤寒准绳》:夏至以后,时令炎热,有人壮热烦渴而不恶寒者,热病也。热病与中暑相似,但热病脉盛,中暑脉虚。

  张风逵《伤暑全书》:沧法;轻者以五苓散利小便,导火下泻而暑自解,或香薷饮辛散以驱暑毒,木瓜制暑之要药也,或藿香正气散、十味香薷饮之类;重者人参败毒饮、桂苓甘露饮、竹叶石膏汤、白虎汤之类;弱者用生脉散、清暑益气汤、补中益气汤等。

  夏月有卒然晕倒,不省人事,手足逆冷者,为暑厥。此阴风也,不可骤用寒凉药。先以辛温药散解之,俟醒,然后用辛凉以清火除根,误用热药及艾灸立死。童便和姜汁灌亦易醒。

忽然手足搐挛,厉声呻吟,角弓反张,如中,恶状,为暑风。亦有先病热,后甚渐成风者,谵语,狂呼,浪走,气力百倍,此阳风也,治法以寒凉攻劫之,与阴风不同,皆宜解散化痰,不宜汗下。有日久而脾胃弱者,宜温补。.

  盛暑三月,火鎚灼金,若不禁辛酒,脾火暴甚,有劳热躁扰而火动于心肺者,令人咳嗽气喘,骤吐血衄血,头目不清,胸膈烦渴不宁。 '

  张景岳《景岳全书》:暑有八症:脉虚,自汗,身热,背寒,面垢.烦渴,手足微冷,体重是也。 .

  喻嘉盲《医门法律》:中暑卒倒无知,名曰暑风。大率有虚实两途,实者,痰之实也,平素积痰,充满经络,一旦感召盛暑,痰阻其气,卒倒流涎,此湿喝合病之最剧者也,宜先吐其痰,后清其暑,犹易为也;虚者,阳之虚也,乎素阳气衰微不振,阴寒久已用事,一旦感召盛暑,邪凑其虚,此湿暍病之得自虚寒者也,宜回阳药中兼清其暑,最难为也

  冯兆张《冯氏锦囊》:暑为阳邪,故蒸热;暑必兼湿,故自汗;暑邪干心则烦,干肺则渴,干脾则吐利,上蒸于头则重而痛;暑能伤气,故倦怠。 ,

  沈金鳌《杂病源流犀烛》:暑瘵者,暑月火能烁金,不禁辛酒,脾火暴盛,劳热躁烦,火动心脾,以致喘咳,忽吐衄,头目不清,胸膈烦渴不宁,即老稚亦有此病。昧者以为劳瘵,不知此由火载血上,非真阴亏损而为虚劳也。

  吴鞠通《温病条辨》:形似伤寒,但右脉洪大而数,左脉反小于右,口渴甚,面赤,汗大出者,名日暑温,在手太阴,白虎汤主之。脉芤甚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暑兼湿热,偏于暑之热者为暑温,多手太阴证而宜清;偏于暑之湿者为湿温,多足太阴证而宜温;湿热平等者两解之。各宜分晓,不可混也。

  王孟英《温热经纬}:春气温和,夏季暑热,原为一证,故夏月中暑仲景标日中热也。昔人以动静分为暑热二证,盖未知暑为何气耳。

《时病论》:夏伤于暑者,谓季夏小暑大暑之令,伤于暑也。其时天暑地热,人在其中,感之皆称暑病。夫暑邪袭人.有伤暑、冒暑、中暑之分,且有暑风、暑温、暑咳、暑瘵之异。伤暑者,静而得之为伤阴暑,动而得之为伤阳暑。冒暑者较伤暑为轻,不过邪冒肌表而已。中暑者即中喝也,忽然猝倒,如中风状。暑风者,须臾昏倒,手足遂抽。暑温者较阳暑略为轻可.暑咳者,暑热袭肺而咳逆。暑瘵者,暑热劫络而吐血。

  暑风之病,良由暑热极盛,金被火刑,木无所畏,则风从内而生。此与外感风邪之治法,相悬霄壤,若误汗之,变证百出矣。夫木既化乎风,而脾土未尝不受其所制者,是以卒然昏倒,四肢搐搦,内扰神舍,志识不清,脉多弦劲或洪大,或滑数。总当去时令之火,火去则金自清而木自平,兼开郁闷之痰,痰开则神自安而气自宁也。

  冒暑者,偶然感冒暑邪,较伤暑之证稍为轻浅耳。夫暑热之邪,初冒于肌表者,即有头晕,寒热,汗出,咳嗽等症,宜以清凉涤暑法加杏仁、蒌壳治之。其症虽较伤暑为轻,然失治入里,此又不可以不知也。如入于肉分者,则周身烦躁,头胀体烧,或身如针刺,或有赤肿等症,宜以祛暑解毒法治之。如入于肠胃者,则有腹痛水泻,小便短赤,口渴欲饮,呕逆等症,宜以增损胃苓法佐黄连治之。然冒暑之证,虽谓为轻,亦必须防微杜渐耳。

  秽浊者,即俗称为蛔龊也。是证多发于夏秋之间,良由天暑下逼,地湿上腾,暑湿交蒸,更兼秽浊之气,交混于内。人受之,由口鼻而入,宜犯膜原。初起头痛而胀,胸脘痞闷,肤热有汗,频欲恶心,右脉滞钝者是也。然有暑湿之分,不可以不察也。如偏于暑者,舌苔黄色,口渴心烦,为暑秽也;偏于湿者,苔白而腻,口不作渴,力湿秽也。均宜芳香化湿法治之,暑秽.加滑石、甘草,湿秽加神曲、茅苍。 .

  [病案举例)

  暑温邪传心包(录自《吴鞠通医案,)

  壬戌六月廿九日 甘 二十四岁 暑温邪传心包,谵语神昏,右脉洪大数实而模糊,势甚危险.

   连翘六钱 生石膏一两 麦冬六钱 银花八钱 细生地六钱 知母五钱 元参六钱 生甘草三饯 竹叶三钱 煮成三碗,分三次服。牛黄丸二丸、紫雪丹三钱,另服。

  七月初一日.温邪人心包络,神昏痉厥,极重之证。

  连翘三钱 生石膏六钱 麦冬(连心)五钱 银花五钱 细生地五钱 知母二钱 丹皮三钱 生甘草一钱五分 竹叶二钱 今晚二帖,明早一帖,再服紫雪丹四钱。 ,

  暑温邪入血分(录自《吴鞠通医案})

  壬戌七月十四曰 周 五十二岁 世人悉以羌防柴葛治四时杂感,竟谓天地有冬而无夏,不亦冤哉!以致暑邪不解,深入血分成厥,衄血不止,夜间烦躁,势已胶锢难解,焉得速功?

  飞滑石三钱 犀角三钱 冬桑叶三钱 羚羊角三钱 元参五钱 鲜芦根一两 细生地五钱 丹皮五钱 鲜荷叶边一张 杏仁泥三钱 今晚一帖,明早一帖。

十五日 厥与热似乎稍缓,据云夜间烦躁亦减,是其佳处;但脉弦细沉数,非痉厥所宜,急育阴而敛阳,复咸以制厥法。

  生地六钱 生鳖甲六钱 犀角三钱 玄参六钱 羚羊角三钱 丹皮三钱 麦冬(连心)八钱 生白芍四钱 桑叶三钱 日服二帖。 '

  十六日 脉之弦刚者大觉和缓,沉者已起,是为起色。但热病本属伤阴,况医者误以伤寒温燥药五、六帖之多,无怪乎舌苔燥如革也。议启肾液法。

  玄参一两 天冬三钱 丹皮五钱 沙参三钱 麦冬五钱 银花三钱 犀角三钱 鳖甲八钱 桑叶二钱 日服三帖. .

  十七日 即于前方内加细生地六钱 连翘一钱五分 鲜荷叶边三钱 再按暑热之邪,深入下焦血分;身半以下,地气主之,热来甚于上焦,岂非热邪深入之明征乎?必借芳香以为搜邪之用.不然,恐日久胶锢之邪,一时难解也。一日热邪不解,则真阴正气日亏一日矣,此紫雪丹之必不可少也:紫雪丹一钱五分,分三次服. .

 十八日 厥已回,面赤,舌苔干黑芒刺,脉沉数有力,十余曰不大便,皆下证也。人虽虚,然亦可以调胃承气汤小和之

  大黄(生)五钱 玄明粉(冲)三钱 甘草(生)三钱 先用一半煎一茶杯,缓缓服,候夜间不便再服下半剂。服前方半剂,即解黑大便许多。

  便后用此方:

  麦冬一两 大生地一两 鳖甲一两 白芍六钱

  十九日 大下宿粪若许,舌苔化而未滋润,脉仍洪数,微有潮热,除存阴无二法。

  沙参三钱 大生地一两 鳖甲五钱 麦冬六钱 生白芍六钱 牡蛎五钱 天冬三钱 爽甘草三钱

丹皮四钱 日服二帖。

  廿一日 小便短而赤甚,微咳,面微赤,尺脉仍有动数之象。议甘润益下,以治虚热;少复苦味,以治不尽之实邪。且甘苦合化阴气而利小便也。按甘苦合化阴气利小便法,举世不知,在温热门中诚为利小便之 上上妙法。盖热伤阴液,小便无由而生,故以甘润益水之源;小肠火腑,非苦不通,为邪热所阻,故以苦药泻小肠而退邪热。甘得苦则不呆滞,苦得甘则不刚燥,合而成功也. .

  生鳖甲八钱 元参五钱 麦冬(连心)六钱 生白芍六钱 沙参三钱 麻仁三钱 古勇连一钱 阿胶三钱 丹皮三钱 炙甘草四钱 日二帖。 '

  廿二日 已得效,仍服前方二帖。

  廿三日 复脉复苦法,清下焦血分之阴热。

  玄参五钱 鳖甲(生)五钱 阿胶(化冲)三钱 白芍(生)六钱 天冬二钱 丹皮三钱 麻仁五钱 麦冬(连心)五钱 甘草(炙)五钱 日服二帖. 、

  暑温兼漫弥漫三焦(录自屯临证指南医案,)

  杨 二八. 暑热必挟湿,吸气而受,先伤于上,故仲景伤寒先分六经,河间温热须究三焦。大凡暑热伤气,湿著阻气。肺主一身周行之气,位高,为手太阴经。据述病样:面赤足冷,上脘痞塞,其为上焦受病显著.缘平素善饮,胃中湿热久伏,辛温燥烈,不但肺病不合,而胃中燥热得湿热锢闭,下利稀水,即协热下利,故黄连苦寒,每进必利甚者,苦寒以胜其辛热,药味尚留于胃底也,然与初受之肺邪无当。此石膏辛寒,辛先入肺;知母为味清凉,为肺之母气,然不明肺邪,徒曰生津,焉是至理?昔孙真人未诊先问,最不悮事。再据主家说及病起两旬,从无汗泄。经云:暑当与汗出勿止。气分窒塞日久,热侵入血中,咯痰带血,舌红赤,不甚渴饮,上焦不解;漫延中下,此皆急清三焦,是第一章旨。故热病之瘀热,留络而为遗毒,注腑肠而为洞利,便为束手无策。再论湿乃重浊之邪,热为熏蒸之气,热处湿中,蒸淫之气上迫清窍,耳为失聪,不与少阳耳聋同例。青蒿减柴胡一等,亦是少阳本药,且大病如大敌,选药若选将,苟非慎童,鲜克有济。议三焦分消,治从河间法.

  飞滑石 生石膏 寒水石 大杏仁 炒黄竹茹 川通草 莹白金汁,金银花露

  又 暮诊,诊脉后,腹胸肌腆发现瘫疹,气分湿热,原有暗泄之机,早间所谈,余邪遗热,必兼解毒者为此.下午进药后,诊脉较大于早晨,神识亦如前,但舌赤中心甚干燥,身体扪之热甚于早间,此阴分亦被热气燕伤,瘦人虑其液涸,然痰咯不清,养阴药无往而非腻滞,议得早进清膈一剂,而三焦热秽之蓄,当用紫雪丹二,三匙,借其芳香宜窍逐秽,斯锢热可解,浊痰不粘,继此调理之方,清营分,滋胃汁,始可瞻顾,其宿垢欲去,犹在旬日之外,古人谓下不嫌迟,非臆说也。

紫霄丹一钱六分 ;

  知母 竹叶心 连翘心 炒川贝 竹沥犀角 玄参 金汁 银花露

  又一剂后用 . .

  竹叶心 知母 绿豆皮 玄参 鲜生地 金银花

  又 一剂后去银花、绿豆皮,加人参,麦冬。

  又 初十申刻诊,经月时邪,脉形小数,小为病退,数为余热,故皮腠麸脱,气血有流行之义。思饮欲餐,胃中有醒豁之机,皆佳兆也。第舌赤而中心黄苔,热蒸既久,胃津阴液俱伤,致咽物咽中若阴。溺溲尿管犹痛,咯痰浓厚,宿垢未下,若急遵攻夺,恐真阴更涸矣。此存阴为主,而清腑兼之。故乱进食物,便是助热;惟清淡之味.与病不悖。自来热病最怕食复劳复,举世共闻。非臆说也。

  细生地 玄参心 知母 炒川贝 麦冬 地骨皮 银花露 竹沥

  又 脉症如昨,仍议潍清阴分余热,佐清上脘热痰。.

  照昨日方去地骨皮、银花露,加盐水炒橘红。 '

  暑温挟温蕴燕阳明(录自《丁甘仁医案》) . 。

  计左 暑愠一侯,发热有汗不解。口渴欲饮,胸闷气粗,入夜烦躁,梦语如谵,小溲短赤,舌苔薄黄,脉象懦数叶暑邪湿热蕴蒸阳明,漫布三焦,经所谓:因于暑,烦则喘喝,静则多言是也。颇虑暑热逆传厥阴,致有昏厥之变。 .

  清水耳卷四钱 青蒿梗钱半 天花粉三钱 朱茯神三钱 通草八分 黑山栀钱半 带心连翘三钱 益元散三钱包 青荷梗一支 竹叶心三钱 郁金钱半 万氏牛黄清心丸一粒包煎。

  二诊 暑温九天,汗多发热不解,烦闷谵语,口渴欲饮,舌边红苔黄,脉象濡数,右部洪滑。良由暑湿化热,蕴蒸阳明之里。阳明者胃也。胃之支脉,贯络心包,胃热上熏心包,扰乱神明,故神烦而谵语也。恙势正在鸱张,还虑增剧,今拟竹叶石膏汤加味。

  生石膏五钱 茯苓三钱 郁金钱半 仙半夏钱半 通草八分 竹黄二钱 鲜竹叶心三钱 益元散三钱包 鲜石菖蒲五分 白茅根三钱去心 荷梗一支 万氏牛黄清心丸一粒包煎。

  三诊.神识渐清,壮热亦减,原方去石膏,牛黄清心丸,加连翘心,花粉、芦根。

  暑盟郁表(病毒性感染)(录自江苏新医学院中医内科教研组,第一附属医院内科《中医内科学,江苏人民出版社, 1977年。)

  张×× 女 72岁 …

  病史:发热三天,始觉形寒,继则发热”日渐加重,周身痰楚,神识蒙胧,经用西药治疗热势不降。

  检聋:体温39.8,C,白血球总数4500,中性70%,淋巴28%,酸球2%,疟原虫(一),肥达氏反应(一)。胸透:心肺正常。尿常规;蛋白权微,脓细胞。0-2

  诊断:病毒性感染。

  辨证施治:病起三日,壮热少汗,形寒未罢,神志迷蒙嗜睡,午后为著,头昏,胸闷,纳呆,微有咳嗽,痰少,口干苦而粘,但不欲饮,大便四日来行,小便黄少,舌苔白厚腻,两边有粘沫、中黄,脉象濡数。证属暑湿郁遏肌表,壅阻中焦,挟痰浊内蒙神机。治拟清暑化湿,方选新加香薷饮、藿朴夏苓汤出入。香薷一钱,银花,连翘、杏仁、薏仁、茯苓,藿佩兰各三钱,豆豉,鸡苏散各四钱,川朴、蔻仁各一钱,姜川连五分,法半夏二钱,陈皮一钱五分。上药曰服二帖。药后得汗,翌晨体温38℃,肌肤灼热已减,神志转清,胸痞渐开,惟大便五天不行,苔腻不化。热势虽挫,湿滞不清。原方去香薷、银花,连翘、鸡苏散,加苍术,郁金各二钱,全瓜萎五钱,枳壳、实各一钱半,焦山楂、六一散(包)各四钱,以化湿导滞。日进二剂,大便得通。第三日晨热平,午后体温回升至38℃,原方加香薷一钱再服,入夜热势递降,晨间测温恢复正常,乃续予芳化醒胃之荆善后。

  暑温内闭外脱(乙脑)(录自江苏新医学院中医内科学教研组、第一附属医院内科《中医内科学,江苏人民出版社,1977年。).

  赵×× 男 1岁

  发热三天,体温40.2℃,住××医院儿科病房。入院时手足抽搐,呈昏迷状态。检查确诊为流行性乙型脑炎,翠经多种抗菌素、输血.输氧等治疗,乃邀中医会诊.当时患儿昏迷不醒,面色既白,肢青唇紫,气促痰鸣,四肢抽搐、默冷,大便溏薄,脉来细数,舌苔色白。是为暑温重证,内闭外脱之候。急投参附龙牡汤加味进治,药用制附子、西洋参、龙骨、牡蛎、竺黄、胆星、雄精.羚羊角等,药后翌曰即见神清热退,啼哭出声,并能吮乳,危象告除,但后遗左侧偏瘫,续以扶正化痰通络之品调治而愈.

4. 湿温 

湿温是由湿热病邪引起的急性热病。初起具有身热不扬,身重肢倦,胸闷脘痞,苔日腻,脉缓等主要症状。本病起病较缓,传变较慢,病机演变虽有卫气营血的变化,但主要稽迟于气分,以脾胃为主要病变部位。临床表现具有湿、热两方面的证候。后期既有湿热化燥伤阴,又有。阳气虚衮。两种不同转归。本病四时皆有,但多发生在雨湿较多的夏秋季节

  湿温是由湿热病邪引起的急性热病。初起具有身热不扬,身重肢倦,胸闷脘痞,苔日腻,脉缓等主要症状。本病起病较缓,传变较慢,病机演变虽有卫气营血的变化,但主要稽迟于气分,以脾胃为主要病变部位。临床表现具有湿、热两方面的证候。后期既有湿热化燥伤阴,又有。阳气虚衮。两种不同转归。本病四时皆有,但多发生在雨湿较多的夏秋季节。

  湿温病名首见于《难经.五十八难》,该书将其隶属于伤寒之中,并载其脉象为。阳濡而弱,阴小而急”。晋王叔和《脉经》记载了湿温的病因证治,如提出其病因是“常伤于湿,因而中暍,湿热相薄。”,其主证为“苦两胫逆冷,腹满叉胸,头目痛苦,妄言。”指出“治在足太阴,不可发汗”.宋代朱肱《类证治人书》指出白虎加苍术汤为治疗本病的主方。金元时期对湿温的治疗仍局限在伤寒范围。迨至清代,有了本病的专著《湿热病篇》,薛生白在该书中所称的湿热证主要指湿温。吴鞠通《温病条辨》中称暑兼湿热,偏于暑之湿者为湿温。薛、吴二氏系统论述了湿温的病因病机以及辨证施治等,一直为今日所遵循。 .

  现代医学的伤寒、副伤寒、钩端螺旋体病、流行性感冒等,有表现为湿温证候者,可参考本病辨证施治。

  11.1 病因病理

  湿热病邪是本病的主要致病原因。夏秋季节,天暑下逼,地湿上腾,人处气交当中,则易感受湿热病邪。如饮食失慎,损伤脾胃,运化失司,湿邪停聚,郁久化热,亦可蕴生湿热之邪。且湿热偏盛季节,脾胃功能本多呆滞,如劳倦过度或恣食生冷等,更易使脾胃受伤,导致湿邪内困,加重湿滞不运,这些是本病发生的条件。吴鞠通说:。内不能运水谷之湿,外复感时令之湿。,指出仅有外感而无内伤,或仅有内伤而无外感,皆不易形成湿温,惟。外邪入里,里湿为合。方能发病。如薛生白说:“太阴内伤,湿饮停聚,客邪再至,内外相引,故病湿热。此皆先有内伤,再感客邪。”

  湿温病由于其病邪牲质的特异性,因此病机传变较之一般温热为病有所不同。因湿为阴邪,其性重浊腻滞,与热相合,蕴蒸不化,胶着难解,故本病传变较之一般温病缓慢,病程较长,往往缠绵难愈。其发展演变,一般亦不外由表入里, 由卫气而及营血,但因脾为湿土之脏,胃为水谷之海,故湿热致病多以脾胃为病变中心。正如章虚谷所说:“湿土之气同类相召,故湿热之邪始虽外受,终归脾胃。”

  湿温初起,以邪遏卫气为主要病理变化。湿热病邪抑郁肌表则见头痛恶寒,身重疼痛,身热不扬等卫分证;脾胃受伤,运化失常,湿邪停聚,阻遏气机,则见胸闷脘痞,舌苔厚腻等气分证。因湿属阴邪,化热较慢,故初起一般病势不盛,随着气分湿热证的加重,卫分见症随之消失。气分湿热留恋,其初起阶段,.虽湿中蕴热,但多见湿重热轻证。其病变渐趋于中焦脾胃。但中气的盛衰,决定着湿热的转化,薛生白说:。中气实则病在阳明,中气虚则病在太阴。。即指素体中阳偏旺者,则邪从热化而病变偏于阳明胃,素体中阳偏虚者,则邪从湿化而病变偏于太阴脾。病在太阴者,则湿重热轻,病在阳明者,则湿轻热重。本病湿热郁蒸气分,虽然以中焦脾胃的病变为主,但湿邪有蒙上流下的特性,故又能弥漫三焦,波及其它脏腑L\如湿热郁蒸,蒙蔽于上,清窍壅塞,则引起神志昏昧;如湿邪下注小肠,蕴结膀胱,则致小便不利;湿热内蕴肝胆,则身目俱黄;湿热外蒸肌腠,则发白痞等。湿热郁阻中焦日久,其热偏盛者,易耗损阴津;其湿偏盛者,易损伤阳气。本病经过顺利者,病变可停留于气分而不再发展。在湿热消解时,或有胃气未醒,.或有脾虚不运,至正气渐复,或经适当调治则逐渐痊愈;若感邪严重,湿热化燥化火,即可深逼营血,除有斑疹、昏谵等营血分一般见证外,多见肠络损伤之便血,甚至因气随血脱而阳气外亡。此外,亦有因湿困日久,阳气受损而致肾阳虚衰水湿内停的变症,此时其证治可参内科心悸、水肿等有关疾病。

  11.2 诊断要点

  ①发病季节多见于夏秋。

  ②起病较缓,初起虽有恶寒发热,但热势不扬,并且头身重痛,胸闷脘痞,舌苔垢腻,脉濡缓等。

  ⑧传变较慢,病势缠绵,故病程较长。其中以湿热留恋气分阶段较长。

  ④病程中易见白痦;后期可见便血的严重证候。 ’

  ⑤暑温挟湿多与本病酷似,暑温起病急骤,初起以高热、口渴、大汗、心烦、脉洪数等暑热炽盛证侯为主,此时虽可兼挟湿邪,但仍以暑热证候为突出。湿温初起,一般表现为湿邪偏盛证,迨至湿渐化热,才演变为湿热俱盛或热偏盛证。故两者自是不同。

  113辨证论治

  本病系湿中蕴热,蒸酿为患.尤以气分湿热蕴蒸临床证候更为复杂多样,故应注重气分病证的辨证施治。辨证方面,首先在于分辨湿热之偏癌程度,其次应辨别病变所属部位;在治疗方面,注重分解湿热,湿去热孤则易消解。分解湿热的方法,随湿热多少、病变部位而异。初起卫气同病,湿邪偏盛者,宜芳香透表里之湿;邪在中焦,湿浊偏盛,湿中蕴热者,宜以苦温开泄为主,适当佐以清热;迨至湿邪化热,热势转盛,成湿热俱盛者,宜苦辛通降,化湿清热并进;若至热重于湿时,以清热为主,酌情兼化湿邪。湿邪注下,泌别失司,则以淡渗利湿为治,尽速为湿邪寻求出路。总之,正如吴鞠通说:“徒清热则湿不退,徒祛湿则热愈炽”,要在详审湿热之多少,合理应用祛湿与清热两大方法。一旦湿热完全化燥化火,治疗则与一般温病相同。如热炽阳明气分,则治以清热生津;腑实燥结,治以通腑泄热;热入营血,损伤肠道血络而致大便下血,治宜凉血止血。如因下血过多而导致气随血脱时,又当急予补气固脱之品,及至脱回血止,再按病机所在辨证施治。本病恢复期阶段,余邪未净气机未畅者,可酌予清泄余邪、宜畅气机之品;若病邪已解而胃气未醒或脾运不健时,则须根据具体情况投以醒胃健脾之品以善其后。

  11.3.1 湿重子热证冶

  11。3.1。1 邪遏卫气

  [症状] 恶寒少汗,身热不扬,午后热象较显,头重如裹,身重肢倦,胸闷脘痞,苔白腻,脉濡缓。

  本证为卫气同病,内外合邪之候,既有湿郁卫分之表证,又有湿遏气机之里证。肺主气而属卫,卫受湿郁则肺气失于宜发,腠理开合失于正常,故见恶寒而少汗。热处湿中,为湿所遏,故虽发热而身热不扬。湿热交蒸其发热较午前为明显。湿郁卫表,清阳被阻,则头重如裹。湿性重着,客于肌表,故身重肢倦。至于湿遏气机之里证.主要表现胸闷脘痞,舌苔白腻,脉象濡缓等。因湿阻气分,气机失于宣展,故胸闷脘痞。里湿偏盛上泛于舌。故见舌苔白腻,脉象濡缓为湿邪阻滞的征象。总之,上述表现为湿温初起,湿遏卫气的湿重热轻证。。

  本证发热恶寒,头痛少汗,有类风寒表证,但脉不浮紧,项不强痛,且有胸Q2痞闷等湿阻见症,可资鉴别。本证胸闷脘痞,有似食滞见症,但无嗳腐食臭,亦可鉴别。本证午后热甚,状若阴虚,但无五心烦热,无舌红少苔,可作鉴别。

  [治法] 芳香辛散,宜化表里湿邪。

48.[方药] 藿朴夏苓汤(《医原》)

  藿香二钱 半夏一钱半 赤苓三钱 杏仁三钱 生薏仁四钱 蔻仁六分 猪苓钱半 泽泻钱半 淡豆豉三钱 厚朴一钱 ,

49.三仁汤(《温病条辨》) 、 、

  杏仁五钱 飞滑石六钱 白通草二钱 白蔻仁二钱 竹叶二钱 厚朴二钱 生苡仁六 钱半夏五钱 、 .

  甘澜水八碗,煮取三碗,每服一碗,日三服。 . .

  本证卫气同病,故以藿朴夏苓汤宣化表里之湿。本方用淡豆豉、杏仁宜肺疏表。肺气宣化,则湿随气化;藿香:厚朴、半夏、蔻仁芳香化浊,燥湿理气。使里湿除而气机得畅;猪苓、赤苓、泽泻淡渗利湿,为湿邪寻求出路。石芾南说:“湿去气通,布津于外,自然汗解”。本方集芳香化湿、苦温燥湿、淡渗利湿于一方, 以使表里之湿内外分解。

  三仁汤用杏仁轻宜肺气;白蔻仁、厚朴、半夏芳香化浊、燥湿理气;生苡仁、白通草、飞滑石淡渗利湿;合用竹叶以轻清宜透郁热。吴鞠通说:“惟以三仁汤轻开上焦肺气,盖肺主一身之气,气化则湿亦化也。”

  以上两方,均有开上、畅中、渗下作用,能宜化表里之湿而用于邪遏卫气证。其中藿朴夏苓汤因有豆豉、藿香疏表透卫,故用于湿邪偏于卫表而化热尚不明显者为宜;三仁汤因有竹叶、滑石能泄湿中之热,故用于湿渐化热者为宜。

  本病初起忌用辛温发汗、苦寒攻下、滋养阴液等。若见头痛恶寒身重疼痛误作伤寒而发汗,则湿随辛温发表之药蒸腾上逆,遂蒙蔽清窍;若见胸闷脘痞,以为积滞而攻下,则损伤脾胃之阳气而致脾气下陷;若见午后热增,以为阴虚而滋润之,则使湿邪滞着不化,病情迁延难愈。故吴鞠通说:“汗之则神昏耳聋,甚则目瞑不欲言,下之则洞泄,润之则病深不解”。即指出了湿温病初起治疗的三大禁忌。

  11。3。1.2 邪阻膜原

  (症状] 寒热往来,寒甚热微,身痛有汗,手足沉重,呕逆胀满,舌苔白厚腻浊,脉缓。

  膜原外通肌肉,内近胃腑,为主焦之门户,实一身之半表半里。湿热秽浊郁伏膜原.阻遏阳气,不能布达肌表而恶寒,至阳气渐积,郁极而通,则恶寒消失而见发热汗出。邪正反复交争,故寒热往来起伏。因湿浊偏盛,阳气受郁,故恶寒较甚而发热则微。膜原湿邪,外渍肌肉,则见手足沉重,肢体疼痛。秽浊内阻,气机失调,胃气上逆,故呕逆胀满。舌苔白厚腻浊,脉缓均为湿浊偏盛的征象。 .

  本证见寒甚热微,身痛有汗,手足沉重,均系湿邪困遏阳气郁而不伸的表现,此与伤寒寒 邪束表,恶寒身痛而无汗者截然不同。

  (治法] 疏利透达膜原湿浊

50.[方药] 雷氏宣透膜原法(《时病论》)

  厚朴一钱(姜制) 槟榔一钱五分 草果仁八分(煨) 黄芩一钱(酒炒) 粉甘草五分 藿香叶一钱 半夏一钱五分(姜制)

  加生姜二片为引。

  本证湿浊郁闭较甚,非一般化湿之剂所能为功,须投以疏利透达之法,以开达湿浊之邪,

  本方系从吴又可达原饮化裁而来。方用厚朴、槟榔、草果直达膜原,开泄透达盘踞之湿浊;辅以藿香、半夏、生姜助畅气化湿之效;佐黄芩清湿中之蕴热;甘草为和中之用。阳虚体寒者,加老蔻、干姜以破阴化湿。阴亏阳亢者,本方则须慎用。本方药偏温燥,临床应用须适可而止,一旦湿开热透.热势转甚,即应转手清化。否则反助热势,劫伤阴津,而致痉厥之变。

  11.3.1。3 湿困中焦 .

 [症状] 身热不扬,脘痞腹胀,恶心欲吐,口不渴或渴而不欲饮或渴喜热饮,大便溏泄,小便混浊,苔白腻,脉濡缓。

  本证因湿浊偏盛,困阻中焦,脾胃升降失司所致。湿热病邪可直犯中焦,膜原湿浊亦可传归脾胃,章虚谷说:。始受于膜原,终归于脾胃。。脾受湿困,气机失于展化,则见脘痞腹胀。

  湿阻于内,故口不渴。若湿阻清阳,津液失于上布,则口渴,但多渴不欲饮,或喜热饮。湿浊趋下,则大便溏泄。因脾气升运受阻,胃气失于和降,故浊气上逆而见恶心呕吐。苔白腻、脉濡缓,为湿邪偏重的征象.至于身热不扬,则为湿中蕴热,热为湿遏所引起。

  [治法) 燥湿化浊

51.(方药] 雷氏芳香化浊法(《时病论》)

  藿香叶一钱 佩兰叶一钱 陈广皮一钱五分 制半夏一钱五分 大腹皮一钱(酒洗) 厚朴八分(姜汁炒)

  加鲜荷叶三钱为引

  本证因湿浊偏盛,故用藿香、佩兰芳香化浊;湿遏气机,故以半夏、陈皮、厚朴、腹皮燥湿理气;清气不升,故使以鲜荷叶升清,并泄湿中之热。总之,重在温运化湿。本证系湿中蕴热,不可早投寒凉而闭郁湿浊。如章虚谷说:“三焦升降之气,由脾鼓运。中焦和则上下气顺,脾气弱则湿自内生。湿盛而脾不健运,浊壅不行,自觉闷极。虽有热邪,其内湿盛,而舌苔不燥。当先开泄其湿,而后清热,不可投寒凉,以闭其湿也”。

  11。3.1.4 湿浊蒙上, 泌别失职

  (症状) 热蒸头胀,呕逆神迷,小便不通,渴不多饮,舌苔白腻。

  本证系中焦湿浊久困所致之蒙上流下证。如薛生白说:“湿多热少则蒙上流下”。湿阻中焦,脾胃升降失司,则恶心呕吐;热为湿遏,蒸郁而蒙蔽于上,清阳受阻,清窍被蒙故见热蒸头胀、神识昏迷;湿浊注下,泌别失司,则小便不通;湿浊偏盛,则渴不多饮、舌苔白腻。

  (治法 先予芳香开窍,继进淡渗分科。

  (方药] 先与苏合香丸芳香开蔽、通窍苏神,继进茯苓皮汤淡渗除湿。

苏合香丸(《和剂局方》)

  白术 青木香 乌犀屑 香附子炒去毛 朱砂 诃黎勒 白檀香 安息香别为末,用无灰酒一升熬膏 沉香 麝香研 丁香 荜茇各二两 龙脑研 苏合香油入安息香膏内 熏陆香(即乳香)别研各一两

 上药除苏合香油外,均研成极细粉末和匀,然后将苏合香油用白蜜适量(微温)调匀拌入药粉内,加炼蜜制成药丸。 .

52.茯苓皮汤(《温病条辨》)

  茯苓皮五钱 生苡仁五钱 猪苓三钱 大腹皮三钱 白通草三钱 淡竹叶二钱

   水八杯,煮取三杯,分三次服。 。 、

  方以猪苓、茯苓皮、薏仁、通草、淡竹叶淡渗和湿,大腹皮理气化湿,以使小便通行,湿浊 下泄。

  11.3 1.5 湿阻肠遭,传导失司

  [症状) 神识如蒙,少腹硬满,大便不通,苔垢腻。

  此证系湿温久羁,肠道湿郁气绪,传导失常所致。湿热久郁,肠道气机痹阻,故少腹硬满、大便不通。但非燥粪搏结,故虽硬满,而很少疼痛,且无潮热及焦燥黄厚之苔。因湿邪弥漫、蔽郁清窍,故神识如蒙,但非热入心包,故意识尚有清楚之时。苔垢腻是湿邪偏盛的征象。

  (治法 直通气机.清化湿浊。 。

53.[方药] 宣清导浊汤(《温病条辨}). 、

  猪苓五钱 茯苓五钱 寒水石六钱 晚蚕砂四钱 皂荚子三钱。 :

水五杯,煮成二杯,分二次服,以大便通快为度。

  本方用晚蚕砂化肠道湿浊。皂荚子宣通肠遭气机,以猪苓、茯苓、寒水石利湿清热。一以逐有形之湿,一以化无形之气,迨浊化气畅,则大便自通。总之,本证系湿郁气结.与肠腑燥结自是不同,故不宜苦寒攻逐为治。

  11.8。2 湿热并重证治 ,

  11.3.2.1 湿热蕴毒

  [症状] 发热口渴,胸痞腹胀,肢痰倦怠,咽肿溺赤,或身目发黄,苔黄而腻。

  本证为湿热交蒸,酿成热毒,充斥气分所致。热毒伤津,则见发热口渴;热毒上壅,则咽喉肿痛;湿热下蕴,则小便色赤;湿邪阻滞,气机受困,则见胸痞腹胀,肢痰倦怠;若湿热交蒸,胆汁外溢,则兼见身目发黄。舌苔黄腻是湿热蕴阻的征象。 '

  (治法) 解毒化湿 ,、 .

54.[方药] 甘露消毒丹(引《温热经纬》)

  飞滑石十五两 绵茵陈十一两.淡黄芩十两 石菖蒲六两 川贝母,木通各五两 藿香 射干 连翘 薄荷 蔻仁各四两

  各药晒燥,生研极细(见火则药性变热)。每服三钱,开水调服,日二次。或以神曲糊丸,如弹子大,开水化服亦可

  本证因湿热交蒸而热势偏胜,故本方选用黄芩、连翘、薄荷清热透邪;湿热蕴毒、咽喉肿痛,故以射干、川贝解毒利咽;湿邪未化,阻于气分,故用藿香、蔻仁、石菖蒲芳香化浊;下焦湿热蕴结,小便不利,故以茵陈、滑石、木适利湿泄热。本方又名普济解毒丹。王盂英说:“此治湿温时疫之主方也”。

  11.3.2.2 湿热中阻

  [症状) 发热汗出不解,口渴不欲多饮,脘痞呕恶,心中烦闷,便溏色黄,小溲短赤,苔黄滑腻,脉象濡数。

  本证为湿热俱盛,相互交蒸于中焦脾胃,多见于湿温病湿渐化热的过程中。里热偏盛,证见发热,汗出,口渴,心中烦闷,小溲短赤等。因湿热胶着留连,虽有相蒸之汗但热势不能因汗而退,热盛津伤则小便短赤;津不能上承则口渴,因内有湿邪所阻,故所饮不多,邪热扰心则心烦,因兼湿邪郁闭,故烦而且闷。里有湿阻,湿郁气机则脘痞呕恶;脾失升运,湿邪流下,故见大便溏薄。此外,苔腻色黄、脉濡而数,皆为湿热俱盛的征象。

  [治法) 苦辛开降

55. (方药) 王氏连朴饮(《霍乱论》)

  川连一钱 厚朴二钱 石菖蒲一钱 醋炒半夏一钱 淡豆豉三钱 炒山栀三钱

  本方以黄连,山栀苦泄里热,厚朴、半夏开泄脾湿.苦辛并进,共奏分解湿热之效。同时用豆鼓宣透蕴热,菖蒲芳香化浊。若湿热郁蒸肌表,外发白痞,可加竹叶、薏苡仁,以增透热渗湿之效。若津伤较甚而口渴、小便短赤显著者,可加芦根等生津之品。

  11.3。2.3 湿热酿痰, 蒙蔽心包

  (症状) 身热不退,朝轻暮重,神识昏蒙,似清似昧或时清时昧,时或谵语,舌苔黄腻,脉濡滑而数。

  本证为气分湿热酿蒸痰浊,蒙蔽心包络所致。心包为痰湿所蒙,心神受其蔽扰,故见神识昏蒙,如似清似昧或时清时昧等。气分湿热蕴蒸,故身热不退,朝轻暮重。舌苔黄腻,脉象濡滑而数,均为热邪偏盛的征象。但本证有时亦可表现为以湿浊偏甚为主者,则其舌苔多见垢腻而色白,脉濡而不数。湿热酿痰蒙蔽心包与热闭心包,均以神志异常为主要表现,但:者是性质不同的两种临床类型,应注意鉴别。前者为湿热酿痰,包络受其蒙蔽,后者为热邪内陷,机窍受其阻塞;前者病在气分,后者已入营血;前者神志为痰湿蒙蔽而呈昏蒙,后者心神为热邪逼扰而神昏谵妄,兼见灼热肢厥;前者湿热熏蒸,上泛于舌而苔黄腻,后者营血受灼而舌质红绛。正如石芾南说:“前系舌苔黄腻,湿热明征,此系舌赤无苔,伤阴确据”。

  [治法) 清热化湿,豁痰开蔽。

56.(方药) 菖蒲郁金汤(《温病全书,) .

  石菖蒲三钱 广郁金二钱 炒山栀三钱 青连翘二钱 细木通一钱半 鲜竹叶三钱 粉丹皮三钱 淡竹沥五钱 灯芯二钱 紫金片(即玉枢丹)五分

  至宝丹(方见风温章)

  苏合香丸(方见前)

57.菖蒲郁金汤用山栀、连翘、丹皮、竹叶等清泄湿中之蕴热。以莒蒲、郁金、竹沥、玉枢丹等化湿豁痰,开蔽苏神.并以木通、灯芯导湿热下行。在临床运用时,可根据痰热、湿浊偏盛,而酌情分别应用至宝丹或苏合香丸:如热偏重者加服至宝丹;痰浊偏盛者送服苏合香丸。并见痉厥者,兼以息风止痉,可加用全蝎、蜈蚣、地龙、僵蚕等.

  11.3.8 热重于温证治

  [症状) 高热汗出,面赤气粗,口渴欲饮,身重脘痞,苔黄微腻,脉象滑数。

  本证为湿邪渐化热而成热重湿轻之候,其病机是阳明热炽。兼太阴脾湿未化。高热汗出,口渴欲饮,面赤气粗,皆为阳明热盛,里热蒸迫的表现;兼湿困太阴,故身重脘痞。苔黄微腻,脉象滑数,为热重于湿的征象。

  [治法] 辛寒清泄胃热,苦燥兼化脾8一

  [方药] 白虎加苍术汤(方见暑温章) .

  本证以阳明热盛为主,故主以辛寒之白虎汤大清胃热,又兼太阴脾湿,故加苍术燥之。如热郁化火、津伤不甚者,黄连、黄芩等苦寒泻火之品亦可加入。

  11。3.4化燥入血证治

  113。4。1 伤络便血 . 。

  [症状] 灼热烦躁,便下鲜血,舌质红绛。

  本证系湿邪化燥,热邪化火,侵入血分,损伤肠络,迫血下行所致。因此,以便下鲜血为特点。同时有血分热毒炽盛,营阴受损的表现.如灼热烦躁,舌质红绛等。

  [治法] 凉血解毒止血

58.[方药] 犀角地黄汤(方见春温章) 、

  本证病势危急,应及时救治,薛生白说:“大进凉血解毒之剂,以救阴而泄邪,邪解而血自止矣”。

  犀角地黄汤功专凉血解毒,临床运用可加入紫珠草、地榆炭、侧柏炭、茜根等以助止血之效。 .

  11。3.4.2 气随血脱

  [症状] 便血不止,面色苍白,汗出肢冷,舌淡无华.脉象微细。

  本证多由上证发展而来。.肠络受损,便血过多,则气随血脱。因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气摄血,血载气,便血过多,故气随血脱。气脱不能摄纳,则骤然出血不止。血脱而气失附丽,则阳气暴脱,症见体温骤降,汗出肢冷,面色苍白,脉象细微等。

  [治法] 益气固脱

59.[方药] 独参汤(引《十药神书》)

  人参二两去芦

  每服水二盏,枣五枚煎一盏,细呷之。

  本证病势危急凶险,常因气脱阳亡而毙于倾刻,故首当益气固脱,急用独参汤频频送服。

人参能固护元气,气复血摄,便血即可控制。

  元气回复,危象解除后,应再根据具体病情,随证施治。一般而言,此时多见脾胃虚寒,阴血亏虚的征象。如面色挄白,四肢欠温,倦怠乏力,仍有少量便血,舌淡无华,脉缓无力等。

  治宜温补脾肾,养血止血,可用黄土汤。 .

60.黄土汤(《金匮要略》)

  甘草 干地黄 白术 附子(炮) 阿胶 黄芩各三两 灶中黄土半斤

  本方以白术、黄土、附子温阳健脾。因脾能统血,脾健则血能统摄而渐止。阿胶、地黄滋阴养血。黄芩苦寒坚阴,兼清肠道余热,且防术、附之过于燥热。甘草调和诸药。总之,本方寒热并用,润燥共济,扶阳而不伤阴,益阴而不损阳,能收到气复血止,阴生阳长之效。

  11.8.5 余邪未净证治 .

  [症状] 身热已退,脘中微闷,知饥不食,苔薄腻。 、 .

  本证见于湿温之恢复期,因热邪已退,故一般不发热。惟余湿未净,胃气不舒,脾气未醒,故觉脘中微闷,知饥不食。舌苔薄腻是余邪未净的征象。

  [治法] 轻清芳化,涤除余邪。

61.(方药] 薛氏五叶芦根汤(《温热经纬》) .

藿香叶 薄荷叶 鲜荷叶 枇杷叶 佩兰叶 芦根 冬瓜仁      

  本方用藿香叶、佩兰叶、鲜荷叶芳香化湿,醒脾舒胃;并用薄荷叶、枇杷叶、冬瓜仁、芦根等轻清透泄余热,清化未净湿热。薛生白说;。此湿热已解,余邪蒙蔽清阳,胃气不舒,宜用极轻清之品以宣上焦阳气,若投味重之荆,是与病情不相涉矣。。  此外,若湿从热化,燥伤胃阴,其治疗与风温基本相同。 .

  11。4 小结

  湿温是由湿热病邪引起的外感热病,多发于夏秋季节。临床以发病较缓,传变较慢,病势缠绵,病程较长,脾胃证候显著为主耍特点。本病的发生内因于太阴受伤,湿邪停聚,外因于感受湿热病邪,内外合邪湿温即可发生。因湿为土之气,脾胃同属中土,湿土之气同类相召,故湿温以脾胃为主要病变部位。湿热的转化随中气的虚实而异:中阳较虚者,则病变偏于太阴脾;中阳偏旺者,则病变偏于阳明胃。前者多表现为湿偏盛证,后者则表现为热偏盛证。

  在辨证时,要注意分辨湿热偏盛程度以及病变所在部位。湿温的治疗,在于使湿热分解,或以化湿为主,或清热化湿并进,或以清热为主。以化湿为主者,主治湿偏盛诸症。如湿温初起,卫气同病,宜宜化表里之湿;,湿浊郁伏膜原,以疏利透达为治;湿困中焦,脾胃升降失司,宜燥湿化浊,不可早投寒凉遏之;、湿邪注下,泌别失职,应尽速为湿邪寻求出路,治以淡渗利尿为主;:肠腑湿郁气结,宜宜清导浊等。以清热化湿并进者,主治湿热俱盛诸症。如湿热蕴毒,穴清热解毒兼以化湿;湿热俱盛而中阻脾胃,宜苦辛通降,分解湿热;湿热酿痰,蒙蔽心包,宜清热化湿,豁痰开蔽等。若属热重于湿者,当以清泄阳明为主,兼化太阴脾湿。本病营血分的治疗与风温等病基本相同,惟宜注意湿邪是否燥化,若气分尚有未尽之湿邪,虽然热邪已深入营血,亦不宜纯用凉润,否则有恋邪之弊。湿温便血,是血分病变的严重证候之一,宜凉血解毒止血,若见阳气随阴血外脱,则宜益气摄血,固脱回阳。湿温恢复期,邪热渐退而余邪未净,当予轻清芳化,涤除余邪。

  115文献摘录

  刘河间《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病机论》:治湿之法,不利小便,非其治也。

  喻嘉言《医门法律.三气诸方.律十一条》:凡治湿病,禁发其汗,而阳郁者不微汗之,转致伤人,医之过也。 、

  又云:湿家不可发汗,以身本多汗,易致亡阳.故湿温之证,误发其汗,名曰重暍,此为医之所杀,古律垂戒深矣。其久冒风凉,恣食生冷,乃至以水灌汗,遏抑其阳者,不微汗之,病无从解。《内经》谓:当暑汗不出者,秋风成疟,亦其一也不当汗者反发其汗,当微汗者全不取汗,因噎废食,此之谓也。

  又云:凡治湿病,当利小便,而阳虚者一概利之,转至杀人,医之罪也。

  又云:湿家当利小便,此大法也,而真阳素虚之人,汗出小便滴沥,正泉竭而阳欲出亡之象,若以为湿热,恣胆利之,真阳无水维附,顷刻脱离而死矣。此法所不禁中之大禁也。

  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湿》华蚰云按:今观先生治法,若湿阻上焦者,用开肺气,佐淡渗,通膀胱,是即启上闸,开支河,导水势下行之理也;若脾阳不运.湿滞中焦者,用术、朴、姜、半之属,以温运之,以苓、泽、腹皮、滑石等渗泄之,亦犹低宏湿处,必得烈日晒之,或以刚燥之土培之,或开沟渠以泄之耳。其用药总以苦辛寒治湿热, 以苦辛温治寒湿,概以淡渗佐之。……甘酸腻浊,在所不用。 .

  何廉臣《重订广温热论。湿火之证治》;湿多者湿重于热也,其病多发于太阴肺脾。其舌苔必白腻,或白滑而厚,或白苔带灰兼粘腻浮滑,或白带黑点面粘腻,或兼黑纹而粘腻.。甚或舌苔满布,厚如积粉,板贴不松。脉息模糊不清,或沉细似伏,断续不匀。神多沉困嗜睡,证必凛凛恶寒,甚而足冷,头目胀痛,昏重,如裹如蒙,身痛不能屈伸,身重不能转侧;肢节肌肉疼而且烦,腿足痛而且酸,胸膈痞满,渴不引饮,或竟不渴,午后寒热,状若阴虚,小便短涩黄热,大便溏而不爽甚或水泻。治法以轻开肺气为主。肺主一身之气,肺气化则脾湿自化,即有兼邪,亦与之俱化,宜用藿朴夏苓汤,体轻而味辛淡者治之,启上闸开支河,导湿下行,以为出路,湿去气通,布津于外,.自然汗解。 、

  又云:热多者热重于湿也,其病多发于阳明胃肠。热绪在里,由中蒸上,此时气分邪热郁遏灼津,尚未郁结血分,其舌苔必黄腻,舌之边尖红紫欠津,或底白罩黄混浊不清,或纯黄少白,或黄色燥刺,或胎白底绛,或黄中带黑、浮滑粘腻,或白苔渐黄而灰黑,伏邪重者胎亦厚且满,板贴不松,脉息数滞不调。症必神烦口渴,渴不引饮,甚则耳聋干呕,面色红黄黑混,口气秽浊。余则前论诸症或现或不现,但必胸腹热满,按之灼手,甚或按之作痛。宜用枳实栀豉合小陷胸汤加连翘、茵陈之清芬,姜汁炒子芩、木通之苦辛,内通外达,表里两彻,使伏邪从汗利而双解。渐欲化燥,渴甚脉大,气粗而逆者,重加石膏、知母清肺气而滋化源,惟芦根、灯芯尤宜多用(先煎代水),轻清甘淡,泄热化湿,下行从膀胱而解,外达从白痦而解,或斑疹齐发而解。至于传变,凡胃家湿热郁蒸肺气.致肺气不能敷布水精,外达下行,必见烦渴、多汗、斑疹、停饮、发黄等证。

  何廉臣《全国名医验案类编》按:湿温之为病,有湿遏热伏者,有湿重热轻者,有湿轻热重者,有湿热并重者,有湿热俱轻者,且有挟痰、挟水、挟食、挟气、挟瘀者。临证之时,首要辨明湿与温之孰轻孰重,有无兼挟,然后对证发药,随机策应,庶可用药当而确收成效焉。

  [病案举例] . 、

  湿温湿重于热(录自《张聿青医案》)

  张左,湿温旬曰,烦热无汗,赤疹隐约不透,胸次窒闷异常,咳不扬爽,时常谵语,烦渴不欲饮,饮喜极沸之汤,脉数细滑,苔白心黄,近根厚掯。此由无形之邪,有形之湿,相持不化,邪虽欲泄,而里湿郁结,则表气不能外通,所以疏之汗之,而疹汗仍不能畅。热与湿交蒸,胸中清旷之地,遂如云雾之乡,神机转至弥漫,深恐湿蒸为痰,内蒙昏痉

  三仁汤去滑石 川朴 竹叶 加豆豉 橘红 郁金 枳壳 菖蒲 佛手 '

  二诊:昨进辛宣淡化,上焦之气分稍开,熏蒸之热势较缓,神识沉迷转清,谵语抽搐已定,烦闷亦得略松,舌苔较退,但气时上冲,冲则咳逆,脉数糊滑。良以郁蒸稍解,而邪湿之势尚在极甚之时,虽有退机,犹不足济。肺胃被蒸,气难下降,所以气冲欲咳仍未俱减也。前法之中,再参疏肺下气. :

  甜葶苈 通草 光杏仁 制半夏 冬瓜子 广郁金 薄橘红 滑石块 炒枳壳 枇杷叶 桔梗 竹茹

  三诊:胸闷懊烦,气冲咳逆,次第减轻,咯吐之痰亦觉爽利,舌苔亦得大化,但脉仍不扬。其肺胃之间尚是熏蒸之地,表不得越,邪无出路,还难恃为稳定也。 .

  光杏仁 广郁金 淡黄芩 桑叶 甜葶苈 桔梗 白蔻仁 生苡仁 制半夏 炒香豆豉 橘红 枇杷叶

  四诊:咳嗽气逆大退,痰亦爽利,谵语热烦亦得渐减,特小溲清而不爽,大便不行。频转矢气,脉数糊滑,苔化而中独厚,犹是湿痰内阻,邪难泄越,再导其滞。

  郁金 橘红 桔梗 制半夏 赤茯苓 生苡仁 滑石 通草 萆藓 竹沥达痰丸三钱

  佛手通草汤先送下。 、

  五诊:大便插行,燠烦大定,热亦较轻,口渴亦减,但赤疹虽布甚寥寥,扦不外达,脉象较爽,舌根苔白尚捎。邪湿之熏燕虽褥渐松,而未能透泄,须望其外越;方为稳妥也。

  光杏仁 郁金 橘红 生苡仁 枳壳 滑石块 炒萎皮 葶苈子 桔梗 通草 木通 制半夏 赤白茯苓

  六诊:熏蒸弥漫之势虽松,而湿性粘腻,不克遽行泄化,里气不宣,表气难达,汗痦均不得发越,咳嗽气逆,小溲不爽,脉数滑苔白。邪湿互相犄角,尚难稳当。

  郁金,光杏仁 橘红 冬瓜子 桔梗 鲜佛手 制半夏 生薏仁 蔻仁 赤猪苓 通草苇茎

七诊:热势递减,咳亦渐松,然温从内搏,邪不外越,是以热势恋恋不退,不能外达,而欲从内化,非欲速可以从事也

  豆卷 滑石 光杏仁 郁金 制半夏 通草 新会红 猪苓 桔梗 枳壳 生苡仁 鲜佛手

  八诊;清理余蕴方. ,

  豆卷 生苡仁 制半夏 通草 广皮 福泽泻 光杏仁 鲜佛手 白蔻仁 夏佩兰

  如胸闷加桔梗、郁金,甚者川朴、枳壳,藿香,头胀加蒺藜,天麻,僵蚕,理胃加生熟谷芽、沉香曲、玫瑰花。

  漫温热重子漫(录自《丁甘仁医案,)

  裘左,湿温八天,壮热有汗不解,口干欲饮.烦躁不寐,热盛之时谵语妄言,胸痞泛恶,不能纳谷,小溲浑赤,舌苔黄多白少,脉象弦滑而数。阳明之温甚炽,太阴之湿不化,蕴蒸气分,漫布三焦,有。温化热、湿化燥之势,证非轻浅,故拟苍术白虎汤加减,以观动静.

  生石膏三钱 肥知母一钱五分 枳实炭一钱 通草八分 制苍术八分 茯苓皮三钱 炒竹茹一钱五分 飞滑石三钱 仙半夏一钱五分 活芦根一尺(去节) 荷梗一尺

  二诊:今诊脉洪数较缓,壮热之势大减,稍能安寐,口干欲饮,胸闷泛恶,不能纳谷,舌苔腻黄渐化,伏温渐解而蕴湿犹留中焦也。既见效机,毋庸更张,参入芳香淡渗之品,使湿热有出路也.

  熟石膏三钱 仙半夏钱半 枫实炭一钱 泽泻一钱 制苍术八分 赤茯苓三钱 炒竹茹一钱五分 通草八分 飞滑石三钱 鲜藿佩各钱半 荷梗一尺

  三诊:热退数日,复转寒热似疟之象,胸闷不思纳谷,且有泛恶,小溲短赤,苔黄口苦,脉象左弦数,右濡滑。此伏匿之邪,移于少阳,蕴湿留恋中焦,胃失降和。今宜和解枢机,芳香淡渗,使伏匿之邪,从枢机而解,湿热从小便而出也。 . .

  软柴胡八分 仙半夏二钱 酒黄芩一钱 亦苓三钱 枳实一钱 炒竹茹一钱五分 通草/乙分 鲜藿佩各一钱五分 泽泻一钱五分荷梗一尺

  温温化燥入营(录自《丁甘仁医案》)

  郑左,湿温十六天,身灼热,有汗不退,口渴欲饮,烦躁少寐,梦语如谵,目红溲赤,舌红糙无津,脉象弦敷,红疹布于胸膺之间.此温已化热,湿已化燥,燥火入营,伤阴劫津,有吸尽西江之势,化源告竭,风动痉厥之变恐在目前。亟拟大剂生津凉营,以清炎炎之威,冀其津生邪却,出险入夷为幸。

  鲜生地六钱 天花粉三钱 川贝母二钱 生甘草八分 粉丹皮二钱 冬桑叶三钱 银花八钱 白薇一钱五分 羚羊片八分 朱茯神三钱 带心连翘三钱 茅芦根各一两 鲜石斛四钱 鲜竹叶三十片

  二诊:湿温十八天,甘寒清解,已服二剂。舌红糙略润,津液有来复之渐;身灼热,口渴引饮均减,夜寐略安,佳境也。红疹布而渐多,目白红丝,小溲短赤,脉敷不静.少阴之阴已伤,水不济火,营分之热尚炯,木火升腾。前方既见效机,毋庸改弦易辙也。 .

  原方加西洋参一钱五分,鲜藕四两(切片入煎)。

  三诊:湿温三侯,温化热,湿化燥。迭进生津凉解,身灼热大减,寐安,梦语亦止,红疹满布,营分之热已得外达。脉数不静,舌较光红,小便黄,七八日未更衣,阴液难以骤复,木火尚炯,余焰未熄.仍拟生津泄热,佐通腑气,虽缓下,亦寓存阴之意。

  西洋参一钱五分 冬桑叶二钱 天花粉三钱 白薇一钱五分 鲜生地四钱.粉丹皮二线 川贝母三钱 生甘草六分 鲜石斛四钱 朱茯神三钱 郁李仁三钱(研) 麻仁四钱(研) 活芦根一尺(去节)

  四诊:湿温二十二天,身灼热已退,寐安神清,红疹布而渐化,腑气亦通,舌质红,苔微白,脉象濡软而数,精神疲倦,小溲淡黄,谷食无味,邪退正虚,脾胃鼓舞无权,今拟养正和胃,寒凉慎用,虑过犹不及也。

  西洋参三钱(米炒) 朱茯神三钱 川石斛三钱 生甘草五分 通草八分 瓜萎皮二钱 广橘白一钱 川贝母二钱 北秫米三钱(包)

  湿温正虚阳脱(录自《丁甘仁医案》)

  周左,湿温月余,身热汗多,神识昏糊,谵语郑声,唇燥口干不欲饮,谷食不进,舌苔干腻,脉象沉细。此湿邪久困太阴,陷入少阴.湿为阴邪,最易伤阳,卫阳失于外护则汗多;浮阳越于躯壳则身热;神不守舍则神糊,与热入心包者有霄壤之别。动则微喘,肾气不纳也。十余曰未更衣,此阴结也。脉症参合,正气涣散,阴阳脱离,即在目前矣。急拟参附回阳,龙牡潜阳,苟能阳回神定,庶可望转危为安之幸。

  别直参二钱 熟附块二钱 左牡蛎三钱 大砂仁八分 仙半夏二钱 炙远志一钱 花龙骨三钱 朱茯神三钱 炒枣仁三钱 北秫米三钱(包) 浮小麦四钱

  二诊:二进参、附回阳、龙牡潜阳,汗收神清,阳气有内返之佳境。口干,渴喜热饮,纳谷衰少,精神困顿,十余日未更衣,腹内微胀,并不拒按,苔干腻,脉沉细。阳不运行,阴气凝结,肠垢不得下达,犹严寒之时,水冰而地坼也。险岭虽逾,未入坦途,再拟扶正助阳,温通腑气。

  别直参一钱五分 热附块一钱五分 朱茯神三钱 炙远志一钱 炒枣仁三钱 仙半夏三钱 陈广皮一钱 大麻仁四钱(研) 郁李仁三钱(研) 焦谷芽四钱 半硫丸二钱(包)

  外用蜜煎导法。

  三诊:服二剂后,腑气已通,余恙如故,原方去半硫丸、郁李仁、大麻仁,加米炒于术。

  湿热郁遏气分,湿盛于热之候(录自江苏新医学院中医内科教研组、第一附属医院内科《中医内科学),江苏人民出版社,1977年。)

  患者 李×× 男 22岁 起病迄今已十天,始觉怕冷,继则发热,体温在40℃左右,用抗疟药无效,x×医院诊断为副伤寒,予合霉素、链霉素,体温未退,来诊入院。 、

  当时症状:身热不扬,体温88℃,汗出不多,周身酸楚,头昏面黄,胸闷不饥,小便黄,大便干,日行一次,舌苔白而微腻,脉濡。检查白细胞4,600,中性70%,淋巴80%,肥达氏反应“H”1:160,“O”1:160。证属湿热郁遏气分,阻滞中焦,湿盛于热之候。治拟芳化宣中、淡渗利湿法,仿藿朴夏苓汤、三仁汤意。处方:藿香 佩兰 青蒿 杏仁 苡仁各三钱 川朴 通草各一钱 蔻仁八分(后下),法半夏二钱 陈皮、炒枳壳各一钱五分 茯苓 大豆卷 滑石各四钱。 药后得汗,翌晨热平,午后回升至87.5。C,继进一帖,热降不复再升,惟头昏身倦,纳少,舌苔薄,脉细。原方再投一日,诸证均瘥。转以芳化和中,运脾醒胃,调治数日,痊愈出院。

  出院后因劳累太过,饮食不慎,约一星期后再度复发,形寒发热,身热不扬,曰晡为甚,体温在38,~39、C之间,汗少,胸闷恶心,纳谷作阻,时感腹痛,大便正常,小溲黄,口干而粘,渴不多饮,头昏痛,舌苔白腻:脉濡数.,经四天后再次入院,当日下午体温高达39.7信C,检查白细胞总数2,500,中性70P5淋巴28PG,肥达氏反应“H”1:320,“O”1:320,认证为湿热未净,食伤脾胃,运化失常。治以芳化运中,淡渗利湿,仿不换金正气散、三仁汤意。药用藿佩兰 茯苓 杏薏仁各三钱 川朴 通草各一钱 蔻仁八分 法半夏二钱 茅术 陈皮 炒枳壳各一钱五分 大豆卷 滑石 六曲各四钱。曰服二帖。药后得汗,体温上午近平,午后之高峰每日亦呈阶梯型下降,经一周体温正常,诸证均罢。在此治程中,第五日因大便二日未行加山楂四钱以消导;第六日因体温已在87.5℃左右,故去豆卷,加青蒿三钱;第七日因苔腻转薄,故去茅术,力口黄芩一钱五分以清热。热平后原方巩固,继服三日,每日一剂,并因胸脘痞闷去黄芩,加郁金二钱。后因舌苔表现剥脱,转用六君汤意健脾养胃,调治经旬出院。

5. 伏暑 

伏暑是由暑湿病邪引起的发于秋冬的一种急性热病。其病候特点是:发病初期类似感冒;继而形似疟疾,惟寒热多不规则;以后则但热不寒,入夜尤甚,天明得汗稍减,而胸腹灼热却不清除,大便多溏而不爽 伏暑资料 

伏暑是由暑湿病邪引起的发于秋冬的一种急性热病。其病候特点是:发病初期类似感冒;继而形似疟疾,惟寒热多不规则;以后则但热不寒,入夜尤甚,天明得汗稍减,而胸腹灼热却不清除,大便多溏而不爽。本病起病急骤,病势既重且缠绵难解。因其有暑湿见症,且在发病季节上又有秋冬迟早的不同,所以又有“晚发”、“伏暑秋发”、“冬月伏暑”等名称。

  《内经》中虽未明确提出伏暑之名,但已有暑邪伏而为病的记载。《素问.生气通天论》说:。夏伤于暑,秋为痎疟”,此与本病的病因、症状、发病季节多相近似。至宋《和剂局方》首载。伏暑。之名,但其所指系病因而非病名。正式定为伏暑病名的,最早见于明代方广《丹溪 心法附余》,继则在明李挺《医学入门》中讨论了伏暑的发病机理和临床表现。到了清代,许多温病学家对本病作了专门论述,使本病在理论上和治法上渐臻于完善。综合前人论述,本病属于伏气温病的范畴。如薛瘦吟说:“伏气有二,伤寒伏气即春温、夏热病也;伤暑伏气,即秋温、冬温病也”。此处秋温、冬温即指“伏暑秋发”、“冬月伏暑”,与秋燥及感受风热病邪之冬温,名虽同而含义有别。 、

  现代医学所说的流行性感冒、流行性乙型脑炎、钩端螺旋体病、流行性出血热等病发于秋冬季节而见有上述临床特点者,可参考本病辨证施治。

  12.1 病因病理

  本病的发生,历代医家认为是由于夏月摄生不慎,感受暑邪,未即发病,迨至深秋霜降或立冬前后,复感当令之邪而诱发。而夏暑之邪又多兼湿,故本病多具暑湿性质。其致病之邪实质上也是一种暑湿病邪,因秋冬非暑湿当令,所以古人就认为本病系夏感暑湿伏至秋冬而发病,属于伏气温病。暑湿最易阻遏气机,所以本病以发于气分为多,但在阴虚阳盛之体,病邪则多舍于营分。因此本病的发病证型有邪在气分与邪在营分之别。一般来说,发于气分者暑湿性质颇显著,病势较轻,发于营分者暑热性质较突出,病势较重。正如俞根初《通俗伤寒论}所说;“夏伤于暑,被湿所遏而蕴伏,至深秋霜降及立冬前后,为外寒搏动而触发。邪伏募原而在气分者,病轻而浅;邪舍于营而在血分者,病深而重”。前人还认为,本病病情的轻重,与发病的迟早有关。如吴鞠通(<温病条辨》说:“长夏受暑,过夏而发者,名曰伏暑。霜未降而发者少轻,霜既降而发者则重,冬日发者尤重”。本病不论发于气分或发于营分,均兼有时令之邪在表,故发病之初必兼有卫表见证。在表证解除后,气分暑湿之邪多郁蒸于少阳,出现形如疟疾的见症。如其邪转入中焦脾胃而湿邪未尽的,多表现为湿热交混或热重于湿之证,则其临床症状和病机与暑温兼湿及湿温大体相同。故吴鞠通《温病条辨》说:“伏暑、暑温、湿温,证本一源,前后互参,不可偏执”,即指三者在病机、证治方面有类似之处。如患者内有积滞,每每致湿热与积滞胶结胃肠,出现便溏不爽、胸腹灼热不除等症状。如发于营分者,表证解除后,亦可发展成为血分证、气营(血)两燔证,并可出现痰热瘀闭心包、热盛动风、斑疹透发等见证。此外,病发于气分的,其暑湿性质的病邪亦可化燥而入营入血,出现营血分见证。在这些情况下,其病机、发展趋势和证治与其它温病邪在营血分者相同。

  12.2 诊断要点

  ①多发生于秋季,亦有发生于冬季者。

  ②起病急骤,一病即见有暑湿或暑热内伏特性的证候。病发于气分的,可见发热,心烦口渴,脘痞苔腻等症。发于营分的,则见发热,心烦口干,舌赤少苔等症。但均兼有时令之邪在表,故初起时兼有恶寒表证。

  ⑧本病发于气分而兼表者,初期类似感冒,但里有暑湿性质症状表现。邪留少阳者,又形似疟疾,但寒热不规则。对此临床应作出鉴别。

  ④病程中若但热不寒,入夜尤甚,天明得汗稍减而胸腹灼热不除,再见大便不爽,色黄赤如酱,肛门灼热者,此多为湿热挟滞郁于胃肠之候,这也是本病的特征之一。 .

  ⑤在湿热流连气分阶段,可以郁发白痞;若邪舍于营,热逼血分,亦可发斑;临床诊断应密切注意全身情况并观察其变化。

  12.8辨证论治

  本病初起多为表里同病,故总的治疗原则为解表清里。然里证有在气在营之分,若是气分兼表,则宜解表清暑化湿;若是营分兼表,则宜解表清营。如表邪已解而暑湿乏邪郁于少阳气分,则宜清泄少阳,分消湿热。如湿热挟滞而郁于肠腑,则须苦辛通降导滞遗便,以疏通其郁热湿滞之邪。若暑湿完全化燥而进入营血,出现邪闭心包,或热盛动血,或肝风内动等证,其治法与一般温病邪入营血者相同。 .

  12。8.1 初发证治 .

  12.3.1.1 卫气同病

  [症状] 头痛,周身痰痛,恶寒发热,无汗,心烦口渴,小便短赤,脘痞,苔腻,脉濡数。

  本证为里有暑湿而外有表邪,系表里同病之候。其头身疼痛,恶寒发热,无汗者,均为邪在卫表之征。心烦口渴,小便短赤,是暑热内郁之象。因湿邪内阻气分,湿郁热蒸,故见胸痞,苔腻,脉濡数。本证与秋冬间因风寒所致的伤寒、感冒等,虽同为外感疾病,但病情并不相同。风寒在表者,仅单纯表现为恶寒发热、头痛无汗等表证,并无口渴,脘痞、苔腻等暑湿内郁于里等证;本证则既有表证,又有里证,此为两者不同之点。本证与春温发于气分兼有表证者,均为表里同病。但其表证虽同而里证不同,一为里有暑湿,一为里有郁热。且两者发病季节不同,春温发于春季,本证发于秋冬,故二者不难辨别。 ,

  [治法] 解表清暑化湿

62.[方药] 银翘散加杏仁、滑石、苡仁、通草。

63. 黄连香薷饮 .(厚朴9克 黄连9克(同厚朴更入生姜12克,捣如泥,炒令紫色香薷6克)

  银翘散(方见风温章) 、 .

  黄连香薷饮(《类证活人书》)

  香薷 扁豆 厚朴 黄连

 本证外有表邪,当予辛散解表;里有暑湿,又当清热化湿,此当用表里同治之法。方用银翘散以辛凉疏解卫表之邪。

   1. 加杏仁以开肺利气,以肺主一身之气,气化则湿亦易化;

   2.加滑石清利暑湿;

   3.加 苡仁、通草淡渗利湿。合用之可使表里之邪各得分解。

   若证见表寒较甚里有暑湿,且暑热较甚而口渴.心烦较著者,可用黄连香薷饮。本方又名四物香薷饮,方中以香薷、厚朴、扁豆解表散寒、涤暑化湿,黄连以清热除烦。

   1. 在临床运用时,如初起湿阻气滞而脘痞泛恶甚者可酌加半夏、陈皮等以助开痞化湿;

   2. 如湿邪在表,有汗热不解者可酌加藿香、佩兰

   3.如暑热较盛还可加入寒水石、竹叶心等。

  12.3。1。2 卫营同病

  [症状] 发热微恶寒,头痛,少汗,口干不渴,心烦,舌赤少苔,脉浮细而数。

  此证为暑邪舍于营分初起兼表之候。邪袭于外,故见发热恶寒,头痛少汗等症。暑热性质较突出而犯于营分,故见心烦、舌赤而少苔、口干不渴。脉浮细而数,是营阴不足而又兼表之征。本证与前证相比较,虽同为伏暑初起表里同病之候,但里热有在气与在营之别,且病邪又有暑湿郁蒸与暑湿化燥之殊。故表证相同而在里之见症则异:前证为暑湿之邪郁蒸气分,故见口渴脘痞而苔腻;本证为暑湿化燥而邪在营分,故见口干而不渴饮,舌红赤少苔,脉浮细而数。

  [治法] 辛凉解表,清营泄热。

64.[方药] 银翘散加生地 丹皮 赤芍 麦冬

  银翘散(方见风温章)

  本证因有外邪在表,故用银翘散辛琼透泄,以疏解卫分之邪。因有里热在营,故加丹皮、赤芍凉营泄热,生地、麦冬清营滋液。此方有表里同治,解表凉营之效。在临床运用时,若系阴液不足,汗源匮乏而致汗不出者,可酌加玉竹、玄参等以增液助汗。

  12.8.2 邪在气分证治

  12.3。2。1 邪在少阳

  [症状] 寒热似疟,口渴心烦,脘痞,身热午后较重,入暮尤剧,天明得汗诸症稍减.但胸腹灼热不除,苔黄白而腻,脉弦数。

  本证为暑湿性质之邪郁于少阳气分而致。因邪阻少阳,枢机不利:故寒热似疟而脉见弦数。暑湿郁蒸于里则心烦口渴。湿邪阻遏气机则脘痞苔腻。其病机属邪在半表半里,但与伤寒邪在少阳,胆热炽盛而无痰湿者自是不同。本证发热之所以见午后、暮夜为重,是因午后及暮夜属阴,湿为阴邪,阴邪旺于阴分,午后暮夜邪正交争较烈,故身热增高。然此与阳明腑实的日晡潮热又有所不同。因病邪具有暑热性质,热欲蒸迫外泄,而又被湿邪所阻,所以天明得汗诸症虽可稍减而胸腹灼热却不能尽除。本证虽类似疟疾,但与疟疾汗出之后诸症若失,并呈周期性发作者显然有别。,

  [治法] 清泄少阳,兼以化湿。 、

65.[方药] 蒿芩清胆汤(《通俗伤寒论》)

  青蒿钱半一二钱 黄芩钱半一三钱 淡竹茹三钱 仙半夏钱半 枳壳钱半 陈皮钱半 赤苓三钱 碧玉散三钱(包)

  少阳枢机不利,胆热炽盛,暑湿内郁,故用蒿芩清胆汤清泄胆热,且以化湿。方中以青蒿、黄芩清泄少阳胆热而疏利枢机,竹茹、陈皮、半夏、枳壳清胃降逆、理气化湿,赤苓、碧玉散既可导胆热下行又能清利湿热。诸药合用,胆热可清,痰湿得化。如湿邪较重,还可酌加大豆卷、白豆蔻、苡仁、通草等化湿、利湿之品。 .

  12。3.2.2 邪结肠腑

   [症状]、胸腹灼热,呕恶,便溏不爽,色黄赤如酱,苔黄垢腻,脉濡数。

  本证为暑湿病邪郁蒸气分,并兼有积滞阻于肠道。湿热积滞互相胶结于胃肠,故大便溏而不爽,色黄赤如酱,其气秽臭,肛门有灼热感。湿热阻遏气机而碍于胃,胃气失降而反上逆,故见恶心呕吐。湿热郁蒸于内,则胸腹灼热。苔黄腻,脉濡数,均为里有湿热之征。本证与前证其病邪性质虽均为暑湿,其病机均在气分,但病变重心不同,前证重心在少阳,而本证则以肠道为主。

  [治法] 导滞通下,清热化湿。

66.[方药] 枳实导滞汤(《通俗伤寒论》)

  枳实二钱 生大黄钱半(酒洗) 山楂三钱 槟榔钱半 川朴钱半 川连六分 六粬三钱 连翘钱半 紫草三钱 木通八分 甘草五分

  本证为邪滞肠道,非通导不能祛邪,暑湿之邪内郁,又非清化不能除尽,故宜枳实导滞汤苦降辛通、清化湿热、消积化滞。方以大黄、厚朴、枳实、槟榔推荡积滞,且以泄热理气化湿,山楂、六粬以消导化滞和中,用黄连、连翘、紫草以清热解毒,再助以木通利湿清热。甘草则调和诸药。本证为湿热挟滞之证,非阳明腑实证可比,故不宜用三承气汤苦寒下夺或咸寒软坚之法.,若误投承气,非但湿热之邪不能去,且将有伤阳损正之弊。又因本证为湿热挟滞胶粘滞着肠道,每非一次攻下即能使病邪排除净尽,往往需要连续攻下,但所用之制剂宜轻,因势利导,不宜重剂猛攻,此即所谓。轻法频下。。临床上亦有下后不久,邪气复聚热势又作,大便再见溏而不爽者,此时仍可再行轻剂消导,泄热下行,总以胃肠邪尽,湿热挟滞之证消失为度。此与伤寒燥热结于肠腑所用攻法有所不同,正如叶天士说:。伤寒邪热在里,劫烁津液,下之宜猛;此多湿邪内搏,下之宜轻。伤寒大便溏为邪已尽,不可再下;湿温病大便溏为邪未尽,必大便硬,慎不可再攻也,以粪燥为无湿矣。。

  12。3.3 邪在营血证治

  12.3.3,工 热在心营, 下秽小肠

  [症状] 发热日轻夜重,心烦不寐,口干,渴不欲饮,小便短赤热痛,舌绛等。

  本证为心营有热,下移小肠之候。发热夜重,舌绛口干而不欲饮,是热在心营,营阴受损之征,心烦不寐为热扰心神所致。心与小肠相表里,心营热邪下移小肠,则小便短赤热痛。本证为心营与小肠同病,与单纯热炽心营证有所不同,其区别之点在于有无火府热炽之征。

  [治法] 清心凉营,清泻火府。

67.[方药] 导赤清心汤(《通俗伤寒论》) ,

  鲜生地六钱 朱茯神二钱 细木通五分 原麦冬一钱(辰砂染) 粉丹皮二钱 益元散三钱(包煎) 淡竹叶钱半 莲子心三十支 辰砂染灯芯二十支

  莹白童便,一杯冲

  本证热在心营,治当清心凉营,但兼小肠热盛,则又须清泻火府,方用导赤清心汤。以生地、丹皮清泄营热,茯神、麦冬、莲子心、朱砂染灯芯清心热而宁心神,以木通、淡竹叶、益元散、童便清导小肠之热。全方可使心营之热得清,小肠之热得解,正合王纶所提出的。治暑之法,清心利小便最好。的治疗大旨。方名导赤清心,即是以功效而言。本方为导赤散加麦冬、莲心、茯神、灯芯、童便等所组成,除有清利小肠火府作用外,又能加强清营泄热宁神之功。

  12。3.3,2 热闭心包,血络瘀滞 .

  [症状] 发热夜甚,神昏谵语,漱水不欲咽,舌绛无苔,望之若干,扪之尚润,或紫晦而润。

  本证为热闭心包,血络瘀滞之病候。发热夜间为甚,系热炽营中,神昏谵语,乃热闭心包之征。舌绛望之若干,扪之却润,或舌现紫晦而润,为血瘀之象。此与津液干枯而舌面干扪之亦燥者不同。漱水不欲饮,即口干欲求救于水而又不欲饮水之意,为营分热蒸,血络瘀滞之征象。本证与上证虽均为热在心营,但兼证不同:前证兼小肠热盛,本证则为邪闭心包且兼血络瘀滞。故两者所表现的证候亦不相同。

  [治法] 清营泄热,开窍通瘀。

68.[方药] 犀地清络饮(《通俗伤寒论))

  犀角汁四匙(冲) 粉丹皮二钱 青连翘一钱半(带心) 淡竹沥两瓢(和匀) 鲜生地八钱 生赤芍钱半 原桃仁九粒(去皮), 生姜汁二滴(同冲)

  先用鲜茅根一两,灯芯五根,煎汤代水,鲜石菖蒲汁两匙冲。

  本证为热炽营中又兼邪闭心包、血络瘀滞。故治疗除予清营泄热外,必合以清心开窍,活血通瘀之品:本方系犀角地黄汤加味组成,用犀角地黄汤凉血散血为主,更加桃仁、茅根活血凉营,连翘、灯芯清心泄热,佐用菖蒲、竹沥、姜三汁以涤痰开窍,共奏清泄包络瘀热之效。

  12.4 小结

  伏暑是由暑湿病邪引起而发于秋冬,初起具有暑湿在里,并兼有时令之邪客表的一种急性热病。本病发生多为内外二邪,表里俱病,既有表证,又有暑湿内郁的见证,但其里证之病机有邪在气分与邪在营分之别。在气分者,多系暑湿郁蒸;在营分者,多以暑热性质较突出。暑湿郁于气分而兼有表证者,与感冒相似,可用银翘散加杏仁、滑石、苡仁、通草外解表邪、内清暑湿. 若外有表证里郁暑湿而心烦较甚者,可用黄连香薷饮以解表化湿、清热涤暑。

 如表证已解而暑湿之邪郁阻少阳,类似疟疾者,可用蒿芩清胆汤清泄胆热、理气化湿。如暑湿侵入胃肠与积滞相结,应用枳实导滞汤苦辛通降、消导积滞之法。

  暑热发于营分之证,其病机、证治及演变情况大抵与春温邪在营分者相同,治疗大旨总以清营泄热为主。如初起兼有表证者,治宜辛凉解表合以清营泄热,用银翘散加生地、丹皮、赤芍、麦冬等。若热入心营而兼小肠热盛的,宜用导赤清心汤清心热而泻火府。若营分热炽而兼血络瘀滞致瘀热闭窍的,治疗又当清营,开窍、活血,可用犀地清络饮治之。若在病程中出现斑疹、痉厥等证,治法与其它温病热入营血,热盛动风者相同,可以互参,

  12.5 文献摘录

  李挺《医学入门》:伏暑即冒暑久而藏伏三焦肠胃之间。热伤气而不伤形,旬日莫觉,变出寒热不定,霍乱吐泻,膨胀中满,疟痢烦渴,腹痛下血等症。

  周扬俊《温热暑疫全书》:人受暑热之毒,栖伏三焦肠胃之间,久久而发者为伏暑。如霍乱吐泻,发于秋间,以及疟痢等症。

  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邵新甫按:认明暑湿二气,何者为重?再究其病实在营气何分? 大凡六气伤人,因人而化: 阴虚者火旺,邪归营分为多;阳虚者湿盛,邪伤气分为多。

  吴坤安《伤寒指掌》:晚发者,夏受暑湿之邪,留伏于里,至秋新邪引动而发也其症与疟疾相似,但寒热模糊,脉象沉滞,舌苔粘腻,脘痞烦闷,午后更热,天明汗解或无汗,清晨稍解。

  此暑湿之邪留着于里,最难骤愈,治法不外三焦主治。

  吴鞠通《温病条辨》:长夏受暑,过夏而发者名曰伏暑。霜未降而发者少轻,霜既降而发者则重,冬日发者尤重,子、午、丑、未之年为多也。

  长夏盛暑,气壮者不受也;稍弱者但头晕片刻,或半日而已; 次则即病;其不即病而内舍于骨髓,外舍于分肉之间者,气虚者也。盖气虚不能传送暑邪外出,必待秋凉金气相搏而后出也。金气本所以退烦暑,金欲退之,而暑无所藏,故伏暑病发也。其有气虚甚者,虽金风亦不能击之使出,必待深秋大凉初冬微寒相逼而出,故为尤重也。

  吴鞠通《温病条辨》叶霖按: 四时皆有伏气,非冬寒夏暑为然。伏暑多挟湿,脉色必滞,口舌必腻,或有微寒,或单发热,热时脘痞气窒,渴闷烦冤,每午后则甚,入暮更剧,天明得汗稍缓,至午后又甚,似疟无定时。

  石芾南《医原》:伏暑及伏暑晚发较春夏温病来势稍缓而病实重。初起微寒发热,午后较重,状似疟疾而不分明;继而但热不寒,热甚于夜,天明得汗,身热稍退而胸腹之热不除,日日如是,往往五七候始解。推此病之由,总缘阴虚之质,夏月汗多伤液,内舍空虚,阳浮于外,暑湿合邪,深踞膜原。初起邪在气分,必须分别湿多、热多。……

  俞根初《通俗伤寒论》何廉臣按:春夏间伏气温热,秋冬间伏暑晚发,其因虽有伤寒、伤暑之不同,而其蒸变为伏火则一,故其证候疗法大致相同,要诀在先辨湿燥,次明虚实,辨得真方可下手。

[病案举例]

  伏暑过服辛温,化火伤阴(录自《时病论,)

  武林陈某,素信于丰,一.日忽作寒热,来邀诊治。因被雨阻来往,伊有同事知医,遂用辛散凤寒之药,得大汗而热退尽。讵知次日午刻,热势仍然,汗多口渴,痰喘诸恙又萌,脉象举取滑而有力,沉取数甚,舌苔黄黑无津。丰曰:“此伏暑病也,理当先用微辛以透其表,荆、防、羌、芷,过于辛温,宜乎劫津夺液矣。今之见症,伏邪已化为火,金脏被其所刑,当用清凉涤暑法,去扁豆、通草,加细地、洋参。”服二剂,舌苔转润,渴饮亦减,惟午后尚有微烧,故照旧方,更佐蝉衣、荷叶,又服二剂,热从汗解。但痰喘依然,夜卧不能安枕,改用二陈加苏、葶、旋、杏,服之又中病机。后议补养常方,捆载归里矣。

伏暑化热入阴,痰浊堵闭(录自《临证指南医案》)

  张 病几一月,犹然耳聋,神识不慧,嗽甚痰粘,呼吸喉间有音。此非伤寒暴感,皆夏秋间暑湿热气内郁,新凉引动内伏之邪,当以轻剂清解三焦,奈何医者不晓伏气为病,但以发散消食、寒凉清火为事,致胃汁消亡,真阴尽烁,舌边赤,齿板燥裂血。邪留营中,有内闭瘛疯厥逆之变。况右脉小数,左脉涩弱,热固在里,当此阴伤日久,下之再犯亡阴之戒。从来头面都是清窍,既为邪蒙,精华气血不肯流行,诸窍失司聪明矣。此轻清清解,断断然也。议清上焦气血之壅为先,不投重剂苦寒,正仿古人肥人之病,虑虚其阳耳。

 连翘心 玄参 犀角 郁金 橘红(蜜水炒) 黑栀皮 川贝 鲜菖蒲根 加竹沥 伏暑气营两燔(录自《新医药学杂志》6:14,1978)

  患者 鄂×× 女性 19岁 王人 病历号1~359。患者7天前曾微有畏寒发烧,疲乏无力。3天前去游行回来,觉口干苦,饮冷水后,当晚有寒战高烧,体温39.6。C不降,1976年10月23日以高烧待查收入住院。查体温39.8,C,神清,皮肤及巩膜无黄染,全身皮肤未见皮疹及出血点,颈软,心界不大,心率120次/分,律齐,未闻及病理性杂音,两肺呼吸音正常,腹部平软,右上腹有压痛,肝在右肋下可及,神经反射正常,舌苔白厚腻,脉象眩数。化验:血白细胞7600/立方毫米,中性68形,淋巴32%。住院1周内,体温呈弛张型,最高为39~40.4℃,服退烧药后,体温降至正常,但2-3小时后又上升至39℃以上。查疟原虫(一);肝功能:谷丙转氨酶165-284单位;肥达氏试验,入院后第五天查“H”1:80, “0”、“甲”.“乙”阴性;再隔4天查“H”1:320,“O”l:80,“甲”1:80,。乙。阴性;再隔4天又复查,未见继续增高;血嗜伊红细胞直接计数2次均为220个/立方毫米;胸片(一);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速;血培养:有金黄色葡萄球菌.尿及大便绍养8次均为(一)

在治疗上,一周内曾用过青霉寨、四环素、链霉家,症状未见减轻体温仍在39.5℃转我病区.乃停用抗菌素,亦未输液,单纯中医中药治疗。

  中医辨证:初起有寒热,舌苔白腻,脉象弦数,有湿热见证。继则寒战高热汗出,形如疟状,目前但热不寒,口干唇燥,大渴喜凉饮,面赤,口苦粘腻,胸腹扪之灼手,大便日行一次,粘滞不爽,溲黄而热,脉象滑数有力,苔褐根部黄腻,舌质红绛。证属伏暑,系复令感暑湿之气,至秋复加新凉而发。观其病程变化,苔由白腻转为黄褐,乃暑湿化燥之象。身热面赤,口干唇燥,渴喜冷饮,乃暑热在气分之证。舌质红绛,则又为暑热伏于营分之征,乃是气营两燔,治当气营两清,方从《温病条辨》玉女煎去熟地、牛膝加细生地,玄参方加味治之,少佐苦寒以燥湿。药用:

生石膏二两 知母四钱 玄参四钱 细生地八钱 麦冬六钱 淡竹叶三钱 银花一两.连翘四钱 黄芩四钱黄连面(冲)一钱

   服药两剂后,体温退军38℃,汗出,口苦、饮冷等症好转。小溲转清,大便通畅,精神转佳.苔由黄褐转为薄黄,舌质由红绛变为淡红,脉来细数,此属营热转气;病有缓解之势,乃投白虎汤加减,增入解肌之柴葛及辛凉之品,以图清泄气分之邪热,药用: 、

生石膏二两 知母四钱 葛根四钱 柴胡三钱、 薄荷(后下)二钱 淡竹叶四钱 银花一两 连翘一两

上方服三剂后,体温降至37℃。又投三剂,体温为36℃,病向告愈,惟伏暑之邪并及胃阴,治当益胃养阴,虑及余邪未尽,尚有复发之变,辛凉之品应当酌情增入,药用:

  银花五钱 连翘五钱 淡竹叶三钱 麦冬三钱 沙参三钱 细生地八钱 苡仁一两、山药五钱 扁豆四钱 。

  服上方五剂后,热未再发,纳谷大增,二便畅通,夜寐亦酣,精神舒畅.血培养(一),住院共10天,痊愈出院,门诊复查肝功能正常。

6. 秋燥 

秋燥是秋季感受燥热病邪所引起的外感热病。其特点是初起邪在肺卫时即有津液干燥见症,如咽干、鼻燥、咳嗽少痰、皮肤于燥等。本病多发生在秋季,尤以秋分后小雪前为多见。秋燥资料

 秋燥是秋季感受燥热病邪所引起的外感热病。其特点是初起邪在肺卫时即有津液干燥见症,如咽干、鼻燥、咳嗽少痰、皮肤于燥等。本病多发生在秋季,尤以秋分后小雪前为多见。

  本病病势轻浅,除极少数可以传入肝肾者外,一般传变较少,病程较短,易于痊愈。

  在中医文献里很早就有燥邪为病的记载,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曾指出燥邪为病的病变特点是“燥胜则干”。《素问.至真要大论》指出燥邪为病的治疗原则是“燥者濡之”。但病机十九条中却无燥邪为病的论述。至金元时代,刘河间《素问玄机原病式》补充了燥邪致病的病机:“诸涩枯涸,干劲皴揭,皆属于燥”。李东垣还创治燥之方,如润肠丸,但多为内燥而立。清代医家对燥病的认识渐趋完善,认为燥病有内燥与外燥之分:内燥多指内伤津血干枯之证,外燥系秋季外感时令之气而致。清初喻嘉言著有论述燥邪为患的专篇一一“秋燥论”.首创秋燥病名。但对燥邪的性质,各医家又有不同看法,如喻嘉言认为燥属火热,而沈目南却认为燥属次寒。吴鞠通则以胜复气化之理来论述燥气,大旨以胜气属凉,复气属热。

俞根初、王盂英、费晋卿均认为秋燥有温、凉两类。可见,前人所说的秋燥有温燥、凉燥之分。因为凉燥不属温病范畴,故本章论述的秋燥是指温燥而言。

  现代医学中发于秋季的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支气管炎等,可参考本病辨证施治。

  13.1 病因病理

  本病的发生,是感受秋令燥热病邪而成。秋天气候有偏热、偏凉之不同。在久晴无雨,秋阳以曝之时,感之者多病温燥;若是秋深初凉,西风肃杀之时,感之者多病风燥,亦即凉燥。

  由于秋日燥金主令,肺属燥金,故燥气内应于肺。肺合皮毛,所以本病初起多邪在肺卫,出现肺卫证候。此与风温初起的证候表现大致相似,所不同者,本病有明显的津液干燥见证。这是本病的特征,,也是与其它温病初起见证的不同之点。

肺卫燥热之邪不解,势必内传入里。由于燥气易耗津液,一经化热传里,其津液干燥之象更为明显。若燥热在肺,易成肺燥阴伤,或进而导致肺胃阴伤。传入阳明胃肠,易成肺燥肠闭或阴伤腑实之证。若化燥传入营血,也可出现络伤咳血或气血两燔之证。传入下焦,则多伤肝肾之阴,易导致水不涵木,虚风内动等病证。若初起治疗得当,或患者素质较好,则一般不致发展到深入下焦的地步。

  3.2 诊断要点

  ①有一定的季节性,多发生于秋令燥热偏盛时节。

  ②典型的临床特征是:初起除具有肺卫见证外,必伴有口、鼻咽、唇等津液干燥征象。

  ⑧本病重心在肺,病情较轻浅,一般传变较少。以伤肺胃之阴者为多,较少传入下焦。

  ④本病初起症状颇似风温,但风温多发于春季,且初起津液干燥见症不如本病明显。本病还应与发于秋季的伏暑相区别。伏暑初起虽有表证,但较少肺经见症,且以暑湿在里见症为主,病情较重,变化较多。

  18.8 辨证论治

  燥邪为病,最易伤津.故本病治疗原赠应以滋润为主;即所谓:“燥者濡之”。然面,秋燥一病毕竟是由外感燥气而成,初起具有表证,因此本病初起治疗,于润燥同时,还必须分别病邪属性,予以解表主治,以透邪外出。具体地说:温燥邪在肺卫之治,法宜辛凉甘润。“上燥治气、中燥增鞭,下操治血”,可作为秋燥初、中、未三期治疗大法概括

  燥气的牲质有其特殊性。燥性虽近于火,但又不同于火,所以洽燥不同于治火。一般温病在化热化火之后,常用苦寒清热泻火之法,惟燥证则喜柔润,最忌苦爆。因此,治火可用苦寒,治燥必用甘寒;火郁可以发,燥胜必用润,可以直折,燥必用濡养。对于秋燥的治法.汪瑟庵在《温病条辨》按语中总结说“燥证路径无多,故方法甚筒,始用辛凉,继用甘凉,与温热相似。但温热传至中焦,间有当用寒苦者,燥证则唯喜柔润,最忌苦燥,断无用之之理矣”。这对于燥证的治疗颇有临床指导意义。

  18。8。1、邪在肺卫证治

  [症状] 发热,微恶风寒,头痛,少汗,咳嗽少痰,咽干鼻燥,口渴、苔白舌红,右脉数大。

、本证为温燥初起邪袭肺卫之侯,因其燥热袭表:故见有发热,恶寒,头痛,少汗等表证。由于燥热在肺,肺津受伤,则有咳嗽少痰,咽干,鼻燥,口渴等津液干燥表现。苔白舌红,右脉数大,也均为燥热侵袭肺卫之征象。

  本证与风温初起的症状颇多相似。病机均属邪在肺卫,两者所不同的是:在感邪和发病季节上,风温为感受风热病邪而引起,多发生在冬春季;本病为感受燥热病邪而引起,多发生在秋季。在证候表现上,秋燥除具有与风温基本相同的卫表症状外,尚有津液干燥的特征在病情转归上,风温易于逆传心包,而秋燥则不常见。据此,两者不难辨别。

  (治法] 辛凉甘润,轻透肺卫。

69(方药] 桑杏汤(<温病条辨})

   桑叶一钱 杏仁一钱五分 沙参二钱 象贝一钱,豆豉一钱.栀皮一钱五分 梨皮一钱.

  水二杯,煮取一杯,顿服之,重者再作服。

  本证为温燥袭于肺卫,其治法既不同于风寒,又不同于风热。因此辛温之品固不可用, 纯予辛凉又不完全含拍。根据温者宜凉、燥者宜润的原则,本证治疗宜用辛凉甘润,方用桑杏汤。方中以桑叶、豆豉辛散透邪,杏仁、象贝宣肺止咳,栀皮清热,沙参、梨皮养阴润燥,以使邪去而不伤津,润燥而不碍衰,共奏疏表润燥之效。若感燥邪不甚,其证情较轻浅者,可用桑菊饮轻透肺卫之邪。

  13.8.2 邪在气分证治 '

  13.3,2.1 燥干清窍

  [症状] 耳鸣,目赤,龈肿,咽痛,苔薄黄而干,脉数。

  本证为上焦气分燥热扰及清窍所致。因咽喉为肺胃之门户,牙龈为阳明经脉所络,燥热随经上千,所以咽痛、龈肿。清窍受扰,故有茸鸣、目赤等证。苔薄黄而干,脉数为燥热之征。

  (治法] 清宜上焦气分燥热

70. (方药]、翘荷汤(<温病条辨})

  薄荷一钱五分 连翘一钱五分 生甘草一钱 黑栀皮一钱五么 桔梗三钱 绿豆皮二钱

  水二杯,煮取一杯, 顿服之。日服三剂,甚者真三服。

  本证因燥热之邪上干,精窍为之不利,病位在上,病势轻浅,故治疗当践轻清宜透,清解上焦燥热为主。方用翘荷汤,取薄荷辛凉以清头目,连翘、桅皮、绿豆衣清解燥火,甘草、桔梗以利咽喉而消龈肿。此为辛凉清火之轻剂,符合“治上焦如羽”之大旨。它如桑叶、蜂衣亦可加入,如耳鸣可加苦丁茶,目赤加菊花、夏枯草,咽痛加牛蒡子等。必须注意的是本证当禁用苦重之品.

  13,3。2.2 燥热伤肺

  (症状] 身热,千咳无痰, 气逆而喘,咽喉午燥,鼻燥,齿燥;胸满胁瘸,心烦口渴;舌苔簿.白而燥或薄黄干燥,舌边尖红赤等。

  此为肺经燥热化火,耗伤阴液之证。肺为热灼,肺气失于清肃,则见身热,千咳无痰厂气逆而喘。热壅于肺,气机失畅,则胸满胁痛。燥伤津液,故姻喉干燥、鼻燥;齿燥。热灼伤,故见心烦口渴。本证苔薄白而燥,是因燥热迅即由卫及气,化火伤阴所致,散舌面千燥而苔色未及转变。一俟邪留气分时间稍久,苔必由白转黄,舌面必进一步干燥、对此种薄白而燥之苔切不可以作表未解而津伤。综合诸症全面分析,本证病机当是在气而不在卫亦不在营血。

  (洽法] 清肺润燥养阴 .

71.(方药).清燥救肺汤 (《医门法律》)

  石膏二钱五分 冬桑叶三钱 甘草一钱 人参七分 胡麻仁一钱(炒研) 真阿胶八分 麦门冬一钱二分(去心).杏仁七分(去皮,麸炒)  枇杷叶一片(去毛,蜜炙)

水一碗,煮六分,频频二、三次温服。

  本证为燥热化火,伤及肺气肺阴。肺之气阴两伤,既不能用辛香之品,以防耗气,亦不可用苦寒泻火之品,以防伤津。治疗当以清肺润燥为主,方用清燥救肺汤。本方取桑叶、杏仁、枇杷叶轻宜肺气而止咳,石膏清肺金燥热,阿胶、麦冬、胡麻仁润肺滋液。《难经.十四难》云:“损其肺者益其气”,故用人参、甘草益气生津。合之以共奏情泄肺热、润燥养阴之功。若肌表尚有邪热,则又当稍参轻宣之品,如连翘、牛蒡子等以透邪外,同肘可暂去阿胶以防其恋邪。若痰少者可加瓜蒌皮、贝母化痰。

  13.3。2.3 肺燥肠热, 络伤咳血

  (症状] 初起喉痒干咳.继则因咳甚而痰粘带血,脚胁牵痛,腹部灼热,大便泄泻,舌红,苔薄黄而干,脉数。

  秋燥初起,燥热在肺,故喉痒于咳。继而燥热化火,肺络受伤,故痰粘带血而脚胁作痛。津伤而肺、肠有热。故舌红,苔薄黄而千,脉数。肺与大肠相表里,肺中燥热之邪下秽大肠,故见腹部灼热如焚而大便泄泻。此种便泄,多是水泄如注;肛门热痛,甚或腹痛泄泻,泻必琅涩难朽,似痢非痢。《素问.至真要大论》云:“暴注下迫,皆属于热”,此属热利,与虚寒利下而无热象者迥不相同。

  (治法] 清热止血,润肺清肠。

72. [方药)阿胶黄芩汤(《通俗伤寒论》)

  陈阿胶 青子芩各三钱 甜杏仁。生桑皮各二钱 生白芍一钱 生甘草八分 鲜车前草、甘蔗梢各五钱

  先用生糯米一两,开水泡取汁出。代水煎药。

  本证是因肺燥肠热而致咳血泄泻,治当清热以止血,清肠以止泻。肺与大肠同治,方为全面,方用阿胶黄芩汤。以甜杏仁、桑皮、甘蔗润肺生津且止咳嗽,阿胶养血以止血,芍药合以甘草酸甘化阴,且能缓急止痛,再配黄芩苦寒以清肺与大肠之热而坚阴,车前草以导热下行,又能清肠止泻。

  13.3。2.4 肺胃阴伤

  [症状) 身热不甚,干咳不已,口舌干燥而渴,舌红少苔,脉细。

  此为燥热渐退而肺胃津伤未复之候。肺阴伤则咳嗽不已而少痰,胃阴伤则口舌干燥而渴,以外感之邪渐净,故身热不甚。由于邪去而肺胃津伤,故舌质多为光红而少苔,脉象多细。本证与前证比较,均为燥热伤津,但前证为阴伤而燥热正盛,本证以津伤为主而燥热已轻。

  (治法] 甘寒滋润,清养肺胃。可用沙参麦门冬汤,津伤甚者合以五汁饮。

73. [方药] 沙参麦冬汤(方见风温章)

  五汁饮(《温病条辨))

  梨汁 荸荠汁 鲜苇根汁 麦冬汁 藕汁(或用蔗浆)

  临时斟酌多少,和匀凉服。不甚喜凉者,重汤炖温服。

  本证外邪已解,燥热不甚,以津伤为主,故治疗重在滋养肺胃津液,方用沙参麦冬汤。方中以沙参、麦冬、花粉、玉竹滋养肺胃之阴,扁豆、甘草益气培中,和养胃气,配以桑叶轻宣燥热。合之具有清养肺胃,生津润燥之功。

  究本证性质,实为邪少而虚多,虚在肺胃津伤,故只宜甘寒,忌用苦寒。吴鞠通说:“温病燥热,欲解燥者,先滋其干,不可纯用苦寒也,服之反燥甚”。此正说明苦寒之品不仅不能退虚热,反有苦燥劫津之弊。

  13.3.2.6 肺燥肠闭

  [症状] 咳嗽不爽而多痰,胸腹胀满,便秘等。

  此证为肺有燥热,液亏肠闭,肺与大肠同病之候。表证虽解。但肺受燥热所伤,气机失于宜畅.故咳而不爽,肺之输布失职,则津液停聚而为咳嗽多痰。肺不布津,大肠失于濡润,传导失常,则糟粕停聚于内而为便秘腹胀。此与阳明腑实证的区别在于:本证虽有腹胀、便秘.但无腹痛拒按,舌苔也无焦老燥裂起刺。

  {治法] 肃肺化痰,润肠通便。 .

74. (方药]五仁橘皮汤(《通俗伤寒论》)

  甜杏仁三钱(研细) 松子仁三钱 郁李仁四钱(杵) 原桃仁二钱(杵) 柏子仁二钱(杵) 橘皮一钱半(蜜炙)

  本证之便秘是因肺燥而影响及肠,肠中缺乏津液所致,与阳明燥实内结者不同,故不任承气苦寒攻下,宜用肃肺化痰,润肠通便之五仁橘皮汤为治。方中松子仁、郁李仁、桃仁、柏子仁均富有油脂而具有润燥滑肠之功。甜杏仁既能润肺化痰,又可宣开肺气,滑肠通便。橘皮能化痰行气除胀,且助运行,使诸仁润而不滞。所以用蜜炙,亦取其润而不燥之意。全方意取肃肺润肠,因肺与大肠相表里,肠润便通则肺气易降,肺气降则大便亦易于通下.

  13。3.2.6 腑实阴伤 .

  [症状] 便秘,口干唇燥,身热,或见谵语,苔黑干燥,脉沉细。

  此为燥热内结阳明,津伤肠燥之证。阳明热结津伤,故大便不通,津液耗伤,故口干唇燥。腑热太盛,上冲扰及神明则见谵语。热结阳明,津液被灼,故舌苔色黑而干燥,脉见沉细。综观本证,实为土实水虚之候。本证与前证均有大便秘结,然病机则有不同:前证为肺不能布化津液而肠燥便秘,并无谵语及苔黑干燥等热盛见症;本证为燥热结滞而腑实津伤,并无咳嗽多痰等肺家见症。同为津伤便秘而病机则并不相同,所以具体的证候表现即有显著区别。

  [治法) 滋阴通下

75. [方药] 调胃承气汤加鲜首乌、鲜生地、鲜石斛等。

  调胃承气汤(方见风温章) 。

  本证既为燥热内结,当攻下以泻实;津液受伤,又当滋养阴液以润燥。选用调胃承气汤攻下腑实以去燥热。攻下虽有存阴之意,然阴亏已甚,亟待复阴,故加鲜首乌、鲜生地、鲜石斛以滋养阴液。通下能存阴,滋液亦有助于通下。所以用鲜品者,以鲜药汁液较多,滋液之力较强。 .

  18.3.8 气血两燔证治

  [症状] 身热,口渴,烦躁不安,甚或吐血、衄血,苔黄,舌绛。

  此为气分燥热之邪未解,热又入营血,而成气血两燔之证。身热,口渴,苔黄为气分热盛之象。舌绛,烦躁不安以及吐血、衄血,均为热炽血分之征。本证热邪不单纯在气。又不单纯在血,其病机是气分、血分热势均盛。

  [治法) 气血两清 ,

76. [方药) 加减玉女煎(方见春温章)

  本证为气血两燔,治疗不可单治一边,必须两清气血分之热,可用加减玉女煎。本方系以景岳玉女煎加减而成,方用石膏、知母大清气分之热,玄参、生地、麦冬凉血养阴,共奏气血两清之效。

  18.8。4 燥伤真阴证治

  秋感燥热病邪,在卫不解可传入气分,有少数患者如再不解,可进而影响营血。若燥热之邪全入营血,便有热燥营阴、热闭心包、热迫血溢等方面的病机变化。若进而深入下焦,热烁真阴,则又可出现肝肾阴伤或虚风内动之变,其证治可参看春温章。

  [附] 凉燥 .

  凉燥是感受秋令凉燥之气而咸。燥气有温燥与凉燥两种不同的属性,这是由秋天气候有偏寒或偏热的不同变化而决定的。俞根初《通俗伤寒论》说:“秋深初凉,西风肃杀,感之者多病风燥,此属燥凉,较严冬风寒为轻。”可见燥而偏寒者为凉燥。凉燥性质近于风寒,故又有“次寒”之称,严格来说,它不属温病范围,这里提出来讨论,可与温燥对比,以便在辨证施治方面获得较完整的认识。

  凉燥初起证见发热恶寒,头痛,无汗,鼻塞,咽干唇燥,咳嗽稀痰等。这是由于凉燥之邪侵袭肺卫所致,其性质偏于寒,邪束于表,故有恶寒重,发热轻,头痛,无汗等症。又因邪郁于肺,肺气不利,则鼻塞,咳嗽稀痰。伴见咽干唇燥,为燥伤津液的特征。本证既不同于温燥,因温燥初起热象较重;又不完全同于风寒,因风寒初起,无津液干燥征象,此为辨证中的关键。

  本证属凉燥之邪侵袭肺卫,故治宜辛开温润,可用杏苏散。

77.杏苏散(《泥病条辨》)

杏仁三钱 紫苏三钱 半夏二钱 陈皮一钱半 前胡一钱半 甘草一钱.桔梗一钱 枳壳一钱半 茯苓三钱、生姜三钱 大枣四枚

  方中以苏叶、前胡辛散透表,杏仁宣肺润燥,甘草、枳壳、桔梗、陈皮、半夏,茯苓宣降肺气,化痰止咳,姜, 枣调和营卫。综合全方功效,可疏表而不伤津,润燥而不碍表。

  秋燥是感受燥热病邪发生于秋季的急性外感热病。其临床特点是初起邪在肺卫时即有口、鼻、唇、咽等津液干燥见症。燥邪最易伤津,所以治疗以滋润为原则。初起邪在肺卫时.宜用辛凉甘润,如桑杏汤,轻者可用桑菊饮。若燥干清窍,可用翘荷汤清散上焦气分燥热。若操热化火伤及肺阴,可用清燥救肺汤以清肺润燥养阴。如肺燥肠热,络伤咳血者,可用阿胶黄芩汤清热止血、清肠止泻。如燥伤肺胃津液。宜用沙参麦冬汤合五汁饮滋燥养阴。有肺操脾湿者,亦有肺燥肠热者,以及胃燥肝热者,脾湿肾燥煮矿全在脑症者,先其所因,然其所主,推求其受病之源而已。

  俞根初《重订通俗伤寒论》何秀山按:春月地气动而湿胜,故春分以后,风湿暑湿之证多。秋月天气肃面燥胜,故秋分以后,风燥凉燥之证多。若天气晴暖,秋阳以曝,温燥之证,.反多于凉燥。前哲沈目南谓《性理大全》嫌属次寒,感其气者,遵《内经》燥淫所胜,平以苦温,佐以辛甘之法;主用杏苏散加味,此治秋伤凉燥之方法也。喻嘉言谓《生气通天论》秋伤于燥,上逆而咳,发为痿厥,燥病之要,一言而终。即“堵气赣郁,皆属于肺,”“诸痿喘呕,皆属于上”,二条指燥病言明甚,更多属于肺之燥¨….故治秋爆病.须分肺肝二脏,遵《内经》燥化于天;热反胜之之旨,一以甘寒为主,发明《内经》操者润之之法.自制清燥救肺汤,随证加药。此治秋伤温燥之方法也。

  俞根初《重订通俗伤寒论}何廉臣按:凡治燥病,先辨凉温。王盂英曰:以五气而论,则燥为凉邪,阴凝则燥,乃其本气。但秋承夏后,火之余炎未息,若火既就之,阴竭则燥,是其标气.治分温润、凉润二法。费晋卿曰:燥者干也,对湿言之也。立秋以后,湿气去而燥气米。初秋尚热,则燥而热,深秋既凉,则燥而凉,以燥为全体,而以热与凉为之用。兼此二义,方见燥字圆活,法当清润,温润,次辨虚实。

  俞根初《重订通俗伤寒论》徐荣斋转引何廉臣语:六气之中,惟燥气难明,盖燥有凉燥、温燥、上燥、下燥之分。凉燥者,燥之胜气也,治以温润,杏苏散主之;温燥者,燥之复气也,治以清润,清燥救肺汤主之;上燥治气,吴氏桑杏汤主之;下燥治血,滋燥养营汤主之。

  何廉臣《全国名医验案类编》按:燥与火不同,火为实证,热盛阳亢,身热多汗,法宜苦寒夺其实而泻其热;燥为虚证,阴亏失润,肌肤膜燥,法宜甘寒养其阴雨润其燥。

  (病案举例) .

  温燥伤肺(录自<全国名医验案类编.何拯华医案,) .

  (病者] 壬敬贤,年三十五岁,业商,住南街柴场弄. .

.(病名] 温燥伤肺。

  (原因] 秋深久晴无雨,天气温燥,遂感其气而发病。

  乙症侯] 初起头疼身热,干咳无痰,即咯痰多稀而粘,气逆而喘,咽喉干痛,鼻子唇燥,胸懑胁疼,心烦口渴。 ’

  [诊断) 脉右浮数左弦涩,舌苔白薄而干,边尖俱红.此《内经》所谓。燥化于天,热反胜之。是也.

  (疗法) 遵经旨以辛凉为君,佐以苦甘,

78.清燥救肺汤加减。

  (处方) 冬桑叶三钱 生石膏四钱(冰糖水炒) 原麦冬钱半 栝楼仁四钱(杵) 光杏仁二钱 南沙参钱半 生甘草七分 制月石二分 柿霜钱半(分冲) 先用鲜枇杷叶一两(去毛筋) 雅梨皮一两 二味煎汤代水.

  次诊:连进辛凉甘润,肃清上焦,上焦虽渐清解,然犹口渴神烦,气逆欲呕,脉右浮大搏数者,此燥热由肺而颇传胃经也,治用竹叶石膏汤加减,甘寒清镇以肃降之。

  次方:生石膏六钱(杵) 毛西参钱半 生甘草六分 甘蔗浆两瓢(冲) 竹沥夏钱半 原麦冬钱半 鲜竹叶卅片 雅梨汁两瓢(冲) 先用野菰根二两 鲜茅根二两(去皮) 鲜刮竹茹三钱 煎汤代水。

  三诊:烦渴已除,气平呕止,惟大便燥结,腹澜似胀.小便短涩,脉右浮数沉滞.此由气为燥郁,不能布津下输,故二便不调而秘涩,张石顽所谓:“燥于下必乘大肠也”。治以增液润肠,五汁饮加减。

  三方:鲜生地汁两大瓢 雅梨汁两大瓢 生莱麓汁两大瓢 广郁金三支(磨汁约二小匙)用净白蜜一两,同四汁重汤炖温,以便通为度。 。

  四诊:一剂而频转矢气,二剂而畅解燥矢,先如羊粪,继则挟有稠痰,气平咳止,胃纳渐增,脉转柔软,舌

  四方:白归身一钱 生白芍三钱 肥知母三钱 蔗浆两瓢(冲) 细生地三钱 生甘草五分 天花粉二钱  蜜枣二枚

7. 大头瘟

 大头瘟是感受风热时毒而引起的一种以头面掀赤肿大为特征的外感热病,本病除具全身憎寒发热外,并有头面红肿疼痛的表现。多发生于冬春二季。大头瘟资料

  大头瘟是感受风热时毒而引起的一种以头面掀赤肿大为特征的外感热病,本病除具全身憎寒发热外,并有头面红肿疼痛的表现。多发生于冬春二季。

  本病在隋朝巢元方《诸病源侯论》丹毒病诸侯、肿病诸候中有类似的症状记载。庸代孙思邈《千金翼方》疮痈卷所述之丹毒,似包括本病在内。金人刘河间《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大头论》称本病为“大头病”。《古今医案按》载有泰和二年“大头伤寒”流行,李杲制“普济消毒饮”治疗,全活甚众的史实。明代张景岳《景岳全书.杂证谟.瘟疫净称本病为“大头瘟”或“虾蟆瘟”。,俞根初《通俗伤寒论》中又把本病称为“大头风”。吴鞠通《温病条辨》则把本病作为“温毒”之俗称。

  现代医学的颜面丹毒、流行性腮腺炎等有表现为本病者,可按其辨证论治。

  14。1 病因病理 .

  风热时毒是本病的致病因素,在温暖多风的春季及应寒反暖的冬季,容易传播流行。当人体正气不足时,易感邪发病。其病理变化,首先是邪毒内袭,卫气同病。卫受邪郁,故先有短暂的憎寒发热,肺胃热毒蒸迫,而相继出现壮热烦躁、口渴引饮、咽喉疼痛等气分里热炽盛证。与此同时,邪毒攻头窜面,搏结脉络,而致头面红肿疼痛,甚则溃烂。如{诸病源候论.诸肿侯》说:“肿之生也,皆由风邪、寒热、毒气客于经络,使血涩不通,壅结皆成肿也”。若邪毒内陷营血,可出现动血耗血等病理变化,但很少见。

  142诊断要点

  ①本病有特殊临床表玥。除起病急,憎寒发热外,有头面部掀赤肿痛。但很少见到内陷营血证候。 .

  ②多发生于冬春二季。 ,

  14.3 辨证论治

  (症状) 始起憎寒发热,头面红肿,或伴咽喉疼痛,继则恶寒渐罢而热势益增,口渴引饮,烦躁不安,头面掀肿,咽喉疼痛加剧,舌赤苔黄,脉数实。

  本证系肺胃热毒,上攻头面所致。风热时毒外袭,肺卫受郁,故始见憎寒发热;随着热毒渐炽,充斥肺胃,则热势剧增,症见壮热渴饮,烦躁不安,咽喉疼痛等。头为诸阳之会,热毒攻冲于上,搏绪不泄,则见头面掀肿。至于舌赤苔黄,脉数实等,皆系火毒偏盛的征象。

  (治法) 透卫清热,解毒消肿。内服普济消毒饮,外敷三黄二香散。

79.(方药] 普济消毒饮(《东垣十书》)

  黄芩二钱 黄连八分 玄参三钱 连翘三钱 板蓝根三钱 马勃一钱半 牛蒡子三钱 薄荷一钱 僵蚕二钱 桔梗一钱 升麻八分 柴胡一钱 陈皮一钱半 生甘草一钱

  普济消毒饮用薄荷、牛蒡子、僵蚕、柴胡等透卫泄热;用黄芩、黄连苦寒直折气分火热,并用连翘、板蓝根、马勃解毒消肿,用玄参滋肾水而上制邪火,用升麻、柴胡、桔梗升载诸药,直达病所;佐陈皮利其壅滞之气;甘草为和中之用,与桔梗等伍又可清热利咽。本方.临床运用可根据具体病情加减,如初起表邪较盛,可加荆芥、防风、葛根以增强透表疏散之力。如兼腑实便秘,可加生大黄通腑泄热,导火毒下泄。

普济消毒饮   

黄芩15克 黄连15克 人参3克 橘红6克 玄参6克 生甘草6克 连翘3克 板蓝根3克 马勃3克 牛蒡子3克 炒白僵蚕2克 升麻2克 柴胡6克 桔梗6克   

1.临证若见表证明显,里热不重的,可酌减黄芩、黄连用量,加荆芥、防风、蝉蜕、桑叶等。

2.若表证已罢,邪从火化,里热较甚,可去柴胡、薄荷,加金银花、青黛等。

3.若里热盛而燥结者,加大黄、枳实、玄明粉。

4.肿硬难消者,加牡丹皮、贝母、赤芍、丝瓜络、夏枯草、橘皮等。

5.兼有睾丸炎者,加川楝子、龙胆草。

80.三黄二香散(《温病条辨》)

  黄连一两 黄柏一两 生大黄一两 乳香五钱 没药五钱

  研极细末,初用细茶汁调敷,干则易之,继则用香油调敷。

  本方用黄连、黄柏、生大黄泻火解毒,用乳香、没药活血散瘀、消肿止痛。全方具有清火解毒、消肿止痛等作用。

  14。4 小结

  大头瘟以头面肿大为特征,系感受风热时毒引起,初起邪袭肺卫而憎寒发热,继则热势渐增,充斥肺胃,上攻头面掀赤肿痛。病变部位比较局限,全身证汲变化较少,一般不深入营血分。对本病的治疗应内治与外治相结合。内治以透卫清热、解毒消肿为原则,普济消毒饮为常用之方。外治以泻火解毒、散瘀消肿为法。一般预后良好。

  14.5 文献摘录

  刘河间《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大头论力:夫大头病者,是阳明邪热太甚,资实少阳相火而为之也,多在少阳,或在阳明,或传太阳,视其肿势在何部分,随经取之。

  湿热为肿,木盛为痛,此邪见于头,多在两耳前后先出者,皆主其病也。治之大不宜药速,速则过其病所,谓上热未除,中寒复生,必伤人命。

  俞震《古今医案按》:泰和二年四月,民多疫病,初觉憎寒壮热体重,次传头面肿甚,目不能开,上喘,咽喉不利,舌干口燥,俗云大头伤寒,染之多不救。张县丞患此,医以承气汤加蓝根下之,稍缓,翌日其病如故,下之又缓,终莫能愈,渐至危笃,请东垣视之。乃曰:身半以上,天之气也,邪热客于心肺之间,上攻头面而为肿,以承气泻胃,是诛伐无过,殊不知适其病所为故。逐用芩、连各五钱,苦寒泻心肺之火,元参二钱,连翘、板蓝根、马勃、鼠粘子各一钱,苦辛平清火散肿消毒;僵蚕七分,清痰利膈;甘草二钱以缓之,桔梗三分以载之,则诸药浮而不沉;升麻七分,升气于右,柴胡五分,升气于左。清阳升于高巅,则浊邪不能复居其位。经曰:。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用人参二钱以补虚,再佐陈皮二钱以利其壅滞之气.名普济消毒饮子。若大便秘者,加大黄。共为细末,半用汤调,时时服之。半用蜜丸噙化 且施其方,全活甚众乙俞根初衣通俗伤寒论》:因风温将发,更感时毒,乃天行之疠气感其气而发者,故名大头天行病;又系风毒,故名大头风:状如伤寒,故名大头伤寒;痛多互相传染,长幼相似,故通称大头瘟。多发于春冬两季,间有暑风挟湿热气蒸,亦多发此病。人体手足六经,惟三阳与厥阴诸经皆上头面清窍,必先辨其为太阳时毒、少阳时毒、阳明时毒、厥阴时毒、三阳同时受时毒、少厥并受时毒,分际斯清。

  [证] 太阳时毒,初起头项强痛,身热体重,憎寒恶风,继即头脑项下胀大,并耳后赤肿。少阳时毒,一起即寒热往来,口苦咽干,胸胁满闷,隐隐见疹,两耳上下前后硬肿而痛,两额角旁亦皆红肿,甚或咽喉不利,喉肿而瘅。阳明时毒,一起即壮热气喘,口干舌燥,咽痛喉肿,额上面部,焮赤而肿,或发疱疮,癍点隐隐,目肿难开。厥阴时毒,一起即头痛吐涎。巅顶尤痛,寒热类疟,一身筋挛,手足微厥,面青目赤,耳聋颊肿,腮颐亦皆肿硬而疼,胸满呕逆,甚则壮如惊痢,时发瘛疚,上为喉痹,下便脓血。若三阳同受时毒,则头面耳目鼻及咽喉,皆发红肿热痛。少厥并受时毒,则巅顶及两耳上下前后,尤为掀赤肿疼,呕吐酸苦,或兼吐蛔,甚则两胁剧疼,疼甚则厥,厥后发痉。其舌苔,在太阳,苔虽薄白,舌色反红,或白薄而燥刺,边尖俱红。少阳则红多白少,或夹灰黄杂色,甚或自如积粉,边沿色红而紫。阳明则舌苔正黄,黄而薄腻,甚或深黄厚腻,间夹灰黑,或老黄焦黑,多起芒刺。三阳同受,多舌赤苔黄,或夹灰点黑刺。少厥并受,更多舌色紫红,甚或焦紫起刺。

  [脉] 左浮弦而盛者,太阳经受时毒也。左浮弦搏数者,少阳经受时毒也。右不甚浮,按之洪盛搏数,右大于左者,阳明经受时毒也。左右浮沉俱盛,按之弦洪搏数者,三阳经同受时毒也。左浮弦搏数,右洪盛滑数者,少厥两经并受时毒也。此即东垣所谓大头伤寒,风毒邪热客于心肺之间,上攻头面为肿是也。然经谓风气通于肝.肝脉直上巅顶,往往少阳火旺,搏动肝风,风助火势,火假风威,外风引动内风,而为生死反掌之危候也。

  [治] 法当内外并治,治之速,十令七八,不速治,十死八九。内治,以辛凉发散,宣气解毒为主,轻则葱豉桔梗汤,加牛蒡、银花、大青(各三钱),蝉蜕(钱半),先用三豆汤(生绿豆一两、大黑豆六钱、杜赤豆四钱、青荷叶一圈。)代水煎药。重则用通圣消毒散加减(荆芥、防风、川芎、白芷各一钱,银花、连翘、牛蒡、薄荷、焦栀、滑石各二钱,风化硝、酒炒生锦纹、苦桔梗、生甘草各五分,先用犀角尖一钱、大青叶五钱、鲜葱白三枚、淡香豉四钱、活水芦笋二两、鲜紫背浮萍三钱,用蜡雪水煎汤代水,重则日服二剂,夜服一剂,药须开水略煎。)疏风解表以宣上,上焦宣化,热毒尚盛,便结溺涩者,继与解毒承气汤,三焦分消以逐毒,毒去热减,终与清燥养营汤,加鲜茅根(一两)、西洋参(二钱),清养气液以善后。若少厥并受,时毒大盛,风火交煽,痉厥兼臻者,速与羚角钩藤汤,加犀角汁(二瓢)、金汁(--两)、童便(一杯、冲)、紫雪(五分至八分>,泻火息风以消毒,继以七鲜育阴汤,清滋津液以善后。外治,以细针遍刺肿处(用绣花极细弓!针三十六支,用线扎成圆大空灵一支,医必预备应用。)先放紫血,继放黄涎,泄出血毒以消肿, 即用清凉救苦散(芙蓉叶、二桑叶、白芷、白及、白蔹、生军、川连、川柏、腰黄、乳香。没药、杜赤豆、草河车、制月石,各二钱,共为末,蜜水调,肿处频扫之。)涂敷肿处以退火。

  咽痛喉痹者,急用生桐油和皂荚末少许,白鹅翎蘸以扫喉,探吐痰涎以开痹,继吹加味冰硼散以退肿,终用土牛膝汁二瓢和开水一碗,调入制月石二钱,紫雪二分,俟其炀化,频频含漱以祛腐。总之此毒先肿鼻,次肿耳,从耳至头上,络脑后,结块则止,不散,必成脓,故必内外兼治,始能消散,切忌骤用苦寒,如东垣普济消毒饮之芩连并用,亦禁浪用辛热,如节庵荆防败毒散之羌独二活,贻误颇多,学者慎毋拘守成方也。

  俞根初《重订通俗伤寒论》何廉臣勘云:普济消毒饮吴鞠通去升柴芩连,加银花一味,新定用量以治内,外用水仙膏(水仙花根剥去老赤皮与根须,入小石臼内捣如膏,敷肿处,中留一孔,出热气,干则易之,以皮上生黍米大小黄疮为度)、三黄二香散(川连、川柏、生大黄各一两,乳香、没药各五钱,共研细末。初用陈茶汁调敷,干则易之;继用香油调敷,以泻火定痛)以治外。神昏谵语者,先与安宫牛黄丸、紫雪丹之属,继以清宫汤(元参心、连心麦冬各三钱、 竹叶卷心、连翘心、犀角磨汁各二钱,莲子心五分。热痰盛加竹沥、梨汁各五匙,咳痰不清加栝楼皮钱半,热毒盛加金汁一两、人中黄钱半,渐欲神昏加银花三钱、荷叶二钱、鲜石菖蒲一钱)。程钟龄谓风火郁热成大头瘟,初起宜以加味甘桔汤(甘、桔、荆、薄、蒡、贝、柴胡、丹皮)清散之,散而不去则用普济消毒饮以清之,若肿势极盛,兼用砭法。观此二说,治法尚稳,但不及俞法之约而赅,效力速。

8. 烂喉痧 

烂喉痧是感受温热时毒衍引起的一种温热疾患。具有发热,咽喉肿痛糜烂,肌肤丹痧密茄等临床证候,多发生于冬春二季。因其能相互传染,引起流行.故又名“疫喉痧”。 

烂喉痧是感受温热时毒衍引起的一种温热疾患。具有发热,咽喉肿痛糜烂,肌肤丹痧密茄等临床证候,多发生于冬春二季。因其能相互传染,引起流行.故又名“疫喉痧”。

  东汉张仲景《金匮要略》所称之“阳毒”,具有面赤斑斑如绵纹,咽喉痛,唾脓血等表现,似与本病相类。隋代巢元方《诸病源候论》所载之“阳毒”,亦类似本病,且将其归于“时气候”.示其有传染性,甚至能酿成流行。唐代孙思邈《千金翼方》列有“丹”的治疗方药, 可能包括本病的治疗在内。烂喉痧的系统论述主要见于清代医学文献。清代温病学家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卷五。疫门》记录了治疗以咽痛、痧疹为主证病案,其表现酷似本病。清代还出现了有关本病的专著,如陈耕遭的《疫痧草》、夏春农的《疫喉浅论》等。这些著作对于烂喉痧均发生、病机及证治等作了较为系统的论述,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现代医学的猩红热可参考本病辨证施治。

  15。p 病因病理

  本病系人逢正气亏虚;感触温热时毒而发病。如陈耕道《瘴痧草。辨论疫毒感染》说:“其人正气适亏,口鼻吸受其毒而发者为感发,家有疫痧人,吸受病人之毒而发者为传染,所自虽

殊,其毒则一也。” .

  温热时毒自口鼻而入,肺胃首先受病。咽喉为肺胄之门户,皮毛与肌肉分别为肺胃所主。

热毒充斥肺胃,肺气不宣,卫受邪郁,则见发热恶寒;肺胃热毒上攻咽喉,故红肿疼痛,甚则糜烂。肺胃热毒窜扰血络,则肌肤丹痧密布。咽喉肿痛糜烂与肌肤密布丹痧,是本病两大临床痔征。何廉臣说:“疫痧时气,吸从口鼻,并入肺经气分则烂喉,并入胃经血分者则发痧”,又说“喉痧气血同病,内外异形,其病根不外热毒:热胜则肿,毒胜则烂。”感邪较轻者;邪在肺胃而外解;感邪严重者,邪毒不仅可内陷营血,出现气营(血)两燔的重证,而且可迅速内陷心包,证见高热,神昏,肢厥,舌绛,丹痧紫黑等,证情甚为凶险.甚至因内闭外脱而死亡。《疫痧草.辨论疫邪所由来》云:“疫毒直干肺脏,而喉烂气秽,盛者直陷心包.而神昏不救,瞬息之间,人命遂夭殂。”本病后期,毒去阴伤,则征觅低热、咽痛、肌肤甲错,舌红苔少等。

  15.2 诊断要点

  ①多发生于冬春二季。

  ②多有与烂喉痧病人接触的病史。

  ⑧起病急骤,发热,咽喉肿痛糜烂,肌肤丹痧密布.舌红绛起刺状如杨梅。

  ④与白喉、麻疹的鉴别:白喉虽有咽喉肿痛,但有典型的白色伪膜,无皮疹。麻疹之皮疹出现于病后三天左右,本病发病当天即有痧疹出现。麻疹之皮疹舶从发际;头面发出,本病痧疹始从颈胸、躯干发出。麻疹皮疹之间可见正常皮肤,本病丹痧之间皮肤潮红。此外,麻疹虽可出现咽喉红肿疼痛,但不糜烂,本病咽喉红肿疼痛显著,甚则糜烂。根据这些方面,不难与白喉、麻疹作出区别。

  15.8 辨证论治

  通过察痧、视喉、观神、切脉而判断病势发展的顺逆。证见痹痧颗粒分明,颜色红活,咽喉糜烂不深,神清气爽,脉浮数有力等,则属顺证;若丹痧稠密,急现急隐,颜色紫黑,咽喉糜烂较深,神志昏谵,脉细数无力等,则为病邪内陷,属于逆证。

对于本病的治疗,重在清泄热毒,如《疫喉浅论.疫喉痧论治》云:“疫喉痧治法全重乎清也,而始终法程不离乎清透,清化,清凉攻下,清热育阴之旨也。”即初期邪在卫表,治宜辛凉清透,以透邪外出。及至中期,病邪传里,热极化火,治宜清火解毒,或苦寒攻下。若入营血者,侧重于清营凉血。若见气营(血)俱燔者,宜清气凉营(血)。后期宜清营育阴为主。

  15,3.1 毒侵肺卫证治

  [症状] 初起憎寒发热,继则壮热烦渴,咽喉红肿疼痛,甚或溃烂,肌肤痹痧隐约,苔白, 或有珠状突起,舌红,脉数.,

  本证为邪毒外袭肌表,内侵肺胃所致。卫受邪郁,邪正相争则见憎寒发热。苔白而干为本病初起邪在卫表的表现。毒侵肺胃,上攻咽喉,则咽喉红肿疼痛,甚则糜烂。热毒偏盛,外窜肌肤,则痹痧隐约:舌红,脉数,均为热毒偏盛的征象。

  (治法] 透表泄热,清咽解毒。

81.(方药] 清咽栀豉汤(《疫喉浅论》)

  生山栀三钱 香豆豉三钱 香银花三钱 苏薄荷一钱 牛蒡子三钱 粉甘草一钱 蝉衣八分 白僵蚕二钱 乌犀角八分(磨冲) 连翘壳三钱 苦桔梗一钱五分 马勃一钱五分 芦根一两 灯芯二十寸 竹叶一钱,水二盅,煎八分服。

  本病初起,首重清透,使邪从汗透,热随清泄。如丁甘仁说烂喉痹痧以“畅汗为第一要义”。故本方用豆豉、薄荷、牛蒡、蝉衣、桔梗等透表宣肺;同时用银花、连翘、山栀等清泄邪热;犀角、马勃、僵蚕、甘草解毒利咽。临床运用时可不用犀角,代之以橄榄;若表郁较重,尚可酌情加入荆芥,防风等以辛散表邪。

  咽喉红肿,尚未糜烂者,可用玉钥匙吹喉。

82.玉钥匙(《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焰硝一两半 硼砂半两 脑子(冰片)一字 白僵蚕一分

  上为末,研匀,以竹管吹半钱许入喉中。

  本散为喉科的外治药,功能清热退肿,故于喉痧初起,咽喉红肿未糜烂者,用之较为合适。

此外,可用土牛膝根洗净,捣自然汁,重汤炖温,频频噙漱喉;或用射干不拘多少,开水绞

汁,加醋少许噙漱。

  15.3.2 毒壅气分证治

  [症状] 壮热,口渴,烦躁,咽喉红肿腐烂,肌肤丹痧显露,舌红赤有珠,苔黄燥,脉洪数。

  本证系表邪已解,热毒壅结气分所致。气分热盛,故见壮热烦渴。热毒壅结,膜败肉腐,则见咽喉红肿糜烂。热毒外窜血络则肌肤丹痧显露。舌红赤有珠、苔黄燥、脉洪数为气分热毒炽盛的征象。

  [治法] 清气解毒

83.[方药] 余氏清心凉膈散(引《温热经纬》)

  连翘三钱 黄芩三钱 山栀三钱 薄荷一钱 石膏六钱 桔梗一钱 甘草一钱 竹叶七片

  本方即凉膈散去硝、黄加石膏、桔梗而成。方用连翘、黄芩、竹叶、山栀清泄气分邪热;用薄荷、桔梗、甘草轻宜上焦气机;用生石膏大清气分之炽热。总之,病在气分,病位偏上,总宜轻清为宜,以透泄郁热。

  如兼大便秘结者,酌加大黄,芒硝通腑泄热。

  同时用锡类散少许,吹于患处,以清热解毒,去腐生新。

84.锡类散(引《金雁翼》.又名烂喉痧方)

  象牙屑三分(焙) 珍珠三分(制) 青黛六分(飞) 冰片三厘壁钱二十个(用泥壁上者) 西牛黄五厘 焙指甲五厘 .

  共研细末,密装瓷瓶内,勿使泄气,每用少许吹于患处。

  15-8.8、毒燔气营(血)证治

  (症状) 咽喉红肿糜烂,甚则气道阻塞,声哑气急,丹痧密布,红晕如斑,赤紫成片.壮热,污多,口渴,烦躁,舌绛干燥,遍起芒刺,状如杨梅,脉细数。

  本证系邪毒化火。燔灼气血所致,病情重笃凶险。气分热盛,则见壮热.污乱口渴,烦躁等;营血热炽,则见丹痧密布,红晕如斑;热毒化火,热灼营阴,则见舌绛干燥.遍起芒刺,状如杨梅,脉细数。

  [治法) 清气凉血(营).解毒救阴。

85.[方药) 凉营清气汤(《丁甘仁医案.喉痧证治概要》) , 、

  犀角尖五分(磨冲) 鲜石斛八钱 黑栀二钱 牡丹皮二钱: 鲜生地八钱 薄荷叶八分 川稚连五分 京赤芍二钱 京玄参三钱 生石膏八钱 生甘草八分 连翘壳三钱 鲜竹叶三十张、茅芦根各一两,去心节 金汁一两冲服

  方用栀子、薄荷、连翘壳、川连、生石膏清透气分邪热;用玄参、石斛、竹叶、芦根、茅根甘寒生津;用犀角、丹皮、生地赤芍、金汁凉血解毒。本方有玉女煎、凉膈散、犀角地黄汤诸方合用之意,共奏两清气血(营).解毒生津之效

  如痰多加竹沥一两冲服,珠黄散每日服二分。

86.珠黄散(<和舰局方}) .

  珍珠(豆腐制)三钱 西黄一钱

  制法:研为极细末,无声为度,密贮勿泄气。

  如兼热毒内陷心包,症见灼热昏谵,海身紫赤;肢凉脉沉等,冲服安宫牛黄丸、紫雪丹以清心开窍。内闭外脱,症见丹痧突然隐没,沉昏如迷,肢体厥冷,气息微弱,脉沉伏等。宜先用参附龙牡汤救逆固脱,安宫牛黄丸等清心开窍,然后再用上方治疗。 .

安富牛黄丸、紫雪丹(.见《风温》章) 。 、

   15.3.4 余毒伤阴证治

  [症状] 咽喉腐烂渐减,但仍疼痛。壮热已除,惟午后仍低热,口干唇燥,皮肤干燥脱屑,脉象细数,舌红而干。

  本证见于烂喉痧之恢复期。邪毒已减,故壮熟消退;余邪未净,肺胃阴液未复,故见午后低热持续,及咽喉轻度糜烂等。口干唇燥,皮肤干燥、脱屑系肺胃阴伤所致。脉细数,舌红面千等,均系阴津耗损征象。

  本证病机侧重于阴津号损,因阴液不复而致余热不易退消,诸症亦难于消除。

  [治法] 滋阴生津,兼清余热。

87.[方药] 清咽养营汤(《疫喉浅论》)

  西洋参三钱 大生地三钱 抱木茯神三钱 大麦冬三钱 大白芍二钱 嘉定花粉四钱 天门冬二钱 拣玄参四钱 肥知母三钱 炙甘草一钱

  水四钟,煎六分,兑蔗浆一钟温服。余毒仍盛者加乌犀角。 。

  本方重在滋阴生津,故药用西洋参(可用北沙参替代)、天冬、麦冬、生地、玄参甘寒养阴. 复以白芍、甘草酸甘化阴; 同时,用知母、花粉清泄余热并兼滋养阴液;此外,用茯神宁心安神。阴津复,余热清,则病趋痊愈。

  15。4小.结

  烂喉痧(疫喉痧)以发热,咽喉肿痛,糜烂,肌肤丹痧密布为特点,系感受温热时毒弓[起。毒袭肺胃,上冲咽喉则肿痛、糜烂,窜扰血络则从肌肤外发痹痧。肺胃邪毒,或从外解,或从内陷。邪毒向外者,于病机为顺,迨至肺胃阴伤渐复,则病趋痊愈。邪从内陷者,于病机为逆,可因内闭外脱而致死亡。故应从视喉、观神、按脉、察痧等方面判断其顺逆。对本病的治疗,着重清泄热毒。一般规律如《疫喉浅论.疫喉痧论治》所说:“首当辛凉透表,继用苦寒泄热,终宜甘寒救液。兼痰者清化之,兼湿者淡渗之,兼风者清散之。辛温升托皆在所禁”。即初起毒犯肺胃,宜透表泄热,如清咽栀豉汤; 中期气热炽盛者,宜苦寒泄热,清气解毒,如余氏清心凉膈散;气血两燔者,宜清气凉营,如凉营清气汤;后期毒去阴伤,则宜滋阴生津,兼清余热,如清咽养营汤等。此外,应注意内闭外脱的救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