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娃这个词近几年被提及越来越多,指的是家长给孩子打鸡血,为了孩子能读好书,不断地给孩子安排学习和活动,不停地让孩子去拼搏。《小舍得》说的就是这种环境下的家长们。《小别离》和《小欢喜》聚焦的是初中、高中的生活,这部剧则把焦点放在了“小升初”。开播至今,这部剧几乎是“住”在热搜上,真实的剧情让观众产生共鸣,讨论的浪潮一波接一波。都说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初中、高中生的课业压力下移,小学生也有上不完的课,写不完的作业。家庭氛围无时无刻充斥着焦虑和紧张,还有家长们明里暗里的攀比。一家子人聚在一起,本应该是热闹和气的,但从两位女儿一进门开始,气氛就开始紧张起来。这个家庭的关系有一点复杂,南建龙(张国立 饰)有两个女儿。大女儿南俪(宋佳 饰)是他和第一任妻子赵娜(朱茵 饰)的女儿,老公夏君山(佟大为 饰)是一名设计师,还有两个可爱的孩子夏欢欢(刘楚恬 饰)、夏超超(单禹豪 饰)。小女儿田雨岚(蒋欣 饰)是第二任妻子所生,和南俪是法律关系上的姐妹。老公颜鹏(李佳航 饰)是上班族,家有产业,儿子颜子悠(武泽锦熙 饰)是个小学霸。俗话说,输人不输阵,从接到聚会通知开始,她们就开始全副武装:  南俪可能无意恋战,但田雨岚似乎把每次家庭聚会都当成了炫耀成绩的“战场”,一定要拼个输赢。只要她们出现在一个空间里,最终都会变成田雨岚的大型凡尔赛现场。炫耀起来还有话术,先是铺垫,明褒实贬地说要向欢欢学习,再然后开始细数一通子悠拿到的成绩,远到上学期期末,近到上周测试,整天就知道学习,回回都是第一名。炫耀完毕后,就开始扫射同是五年级且是同班的欢欢,语气中带着十足的优越感,不是问欢欢考了第几名,而是先问:“新学期收心了吗?”(潜台词:你们只会玩)那边,田雨岚就让子悠背圆周率,子悠就像她的一个按钮,一按就疯狂输出。不仅要炫耀,还要时刻对比,一旦有被超过的苗头,就立马让子悠再放技能,艺多不压身。只有田雨岚在场,音频就没有空档的时候,说的都是儿子这次又拿了第几名,获得了什么奖。每次一开口,大家都开始战术性喝水聊天,脸上都是大写的尴尬,我愿称田雨岚为破坏气氛组组长。 这家子拆分成小家庭,也是当代学生家庭的小缩影,各有各的家庭特色。如果说南俪和夏君山这一家是乐天派,田雨岚和颜鹏就是鸡血派,还有空降的米桃,他们一家成了这部剧最治愈的家庭。其中最让人热议的家庭,就是田雨岚一家,她应该就是典型的“鸡妈”吧。子悠有上不完的辅导班,写不完的作业,获奖证书要专门买个几宫格的柜子来放,期望儿子早日把中间的空格填满。一边因为儿子开小差而大声呵斥,当听到儿子考了第八名瞬间变脸。田雨岚育儿是无孔不入的虎妈方式,从孩子生活的方方面面入手。控制儿子的体重,一块西瓜也要叮嘱少吃一点,因为糖分高,吃多了发胖,一旦胖起来就会影响运算、思维能力。子悠的生活几乎都被学习占据,学完这门,还有下一门,剧里只要他在家的场景,几乎没有空闲的时候。作业做完了想踢球,不行。不仅会一身汗臭味,玩性一起就刹不住了,会影响他睡前背单词,不如看点课外书,就当娱乐了。她可能不知道,儿子的理想是长大了当个生物学家,他喜欢研究小昆虫,会用零花钱买回来钻研,但这对田雨岚来说就是在过家家,没个正形。如果追溯到她的身世,好像可以明白她为什么凡事都想要挣一把。田雨岚之所以这么努力,是因为她自卑且心里憋着一口气。妈妈当年和南叔在一起并不十分光彩,一直被外界认为是破坏别人家庭的小三,连带着田雨岚也自卑起来。娘家婆家,她总是觉得自己抬不起头。在这个重组家庭,蔡菊英(吴玉芳 饰)过得谨小慎微,怕自己的丈夫不高兴,怕落人口舌说她是恶毒后妈,比起自己的亲生女儿,甚至更偏心南俪一些。里里外外,田雨岚都找不到立足的位置,只好把希望都寄托在下一代,努力让自己的儿子成才,怒刷存在感。南俪是个学霸,论学识涵养田雨岚可能都要差她一截,所以她总是特别努力地想要追赶上。所以我们才会看到田雨岚毫无节制地炫子,大概这样才能让她扬眉吐气吧。但不得不说,在子悠的教育上,她确实下了苦功夫,几乎是在和儿子一起学习,子悠的教材除了他自己的笔记,还夹杂着田雨岚密密麻麻的批注。她对儿子的成绩如数家珍,可以给夏君山干货一般的培训班建议,和家长们谈起升学考试,田雨岚仿佛一个顾问,专业又有见解。两位家长都推崇遵循孩子天性的教育理念,在正是天真朝气的年纪,不要给他们太大的压力。欢欢不像子悠一样有上不完的培训班,同是五年级,除了兴趣班,她没有额外的学业课程,也不像子悠一样被繁重的课业压得喘不过气。考得不好,父母也不会严厉批评,而是客观分析原因,以鼓励为主,也互相劝诫不要攀比,完全是当代科学育儿范本。欢欢虽然功课有些拉跨,但在文娱活动方面很突出,唱歌比赛是C位,还拿了奖。在人人都有“额外加餐”的氛围里,她解放天性的“弊端”也就凸显出来了。上了五年级,知识难度上升,很快就跟不上脚步,成绩在班里垫底。文化课跟不上,孩子自己也急了,哭着喊着要上奥数班,一节课要上两个半小时。两个半小时,相当于大学生的大课。小学生的课程时常和安排几乎类比大学生,对没有接触过培训班的两位家长来说简直离谱。空降到班上的米桃,凭借自己的实力让班上的排名重新洗牌。子悠妈妈费尽心思要子悠考的金牌班,米桃在没有接受过任何培训的情况下,直接拿了满分。米桃的家庭也是比较有代表性的,举家搬到大城市,做点小本生意,日子清贫,但和睦,全家都有一种阳光向上的积极精神,特别打动人。父母期望着大城市能带来一点机遇,给孩子更好的学习环境。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米桃比同龄的同学懂事早,用功也有天赋,生活学习都无需家长操心。 点开《小舍得》的评价,出现频率很高的词是一个是真实,一个是焦虑。这种焦虑不仅是成年人的感受,学生们想必也深有感触吧。近几年,抑郁症逐渐趋向年轻化。据调查,中小学生抑郁率高达34.57%,造成抑郁的因素有很多,学业压力过大就是其中一个诱发原因。这部戏也拍出了几个让人震惊的情节,也许不是普遍存在的现象,但值得深思。信奉教育要从小抓起的家长,在孩子8个月的时候就请了一对一的外教,给孩子营造一个学英语的环境。小学生要考入好学校,英语已经要考到剑桥五级初级英语,相当于大学生考的英语六级,而他们仅仅只是为了小升初的考试。人手一个课外培训班不是稀奇的事,没上培训班的反而成为了少数人,并且已经跟不上了。培训班讲的课几乎都超纲了,他们现在已经在学习父母那个年代初二才会学到的知识。在人人都向往名校、好教育资源的氛围里,家长们趋之若鹜,把孩子送去各种各样的补习班,只为了能比别人多学习一些,积累升学筹码。这样你争我赶的教育竞争中,家长们也失去了自我,连班里唯一称得上有健康教育的南俪家,也在重重压力下逐渐被同化。 不可否认,这部剧的情节真实到让人焦虑不安,家长和孩子一直在不停奔跑,容不得一刻放松。焦虑的背后,也希望这部剧可以给学生家长们以及这个社会一些反思,在孩子最应该成为孩子的年纪,不要剥夺他们拥有快乐的资格,有舍有得,才是《小舍得》的主旨吧。 点击进入戏客小程序演员资料库,即可查看资料页,超强地图功能也上线啦!微信改版啦,以防走散,小可爱们可把我们设置成星标,网络一线牵,找到你们不容易 今日头条 | 企鹅媒体 | 百度百家 | 新浪看点 凤凰新闻 | 搜狐新闻 | 网易新闻 | 一点资讯快传号 | 东方号 | 知乎 | 豆瓣 | 大鱼号 | QQ看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