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厌胜佩”

 zqbxi 2021-04-22

一场疫情,让全国人民都思考了很多。

也有人把目光放回了几千年前:现在遇到重大灾疫都需要举国之力,徐徐方能克之,那在生产力、科技、医疗水平都非常低下的古代,古人是怎么做的呢?

退回到史前时代,如果以和田玉的发展为坐标轴,那我们的先民们首先经历的就是”巫玉阶段”。

那是一个大家真正认为“万物有灵”的时代。所有人都对各种神灵顶礼膜拜,祈求降福免灾。

当然,在古人的想象中,神高高在上,住的地方也高高在上——天上。

神可以自由来往于天上地上,但人想要和神沟通,却不容易。

天上有天门,唤作阖闾,天门有九重,每一重有虎豹看守。凡人肉躯,很难突破重重难关,那怎么办?没关系,有一种人可以,就是“巫”。

巫玉阶段,巫的地位很多。它的肉身虽然不能真的“上天”,但他的灵魂却可以升天事神。神的旨意也会通过巫传达给生民。

但光有巫也还不行,还需要一个媒介,就是玉。

《说文解字》中说,“灵,巫以玉事神”。玉是一个媒介,是天神所赐,要想和天地鬼神对话,就必须通过玉来传达。

此外,和我们今天认为的“神神叨叨”的角色不同,巫在以前也有医生的职能属性。有人认为,正在在给人治病的过程中,和田玉无意中显示出了自己的神奇功能。

自此之后,和田玉便成了一种神物,不仅用来祭祀、敬神,也用来治病、防灾。玉的大规模使用,也加速了采玉、琢玉,推动了玉器的制造和使用。

那制成什么形状呢?除了我们熟知的礼玉“六器”之外,随着玉文化的发展,也出现了专用用来辟邪祛疫的“厌胜佩”。

厌胜佩,也叫压胜佩,是避邪祈吉文化的衍生物。古人认为,只要佩戴他们,就能通过和田玉本身的神奇力量,达到制胜鬼怪、邪祟或者各种天灾人祸的目的。

其实,厌胜佩是一个统称,它主要就包括玉双卯、玉翁仲和玉思南三种。

其中,玉翁仲是厌胜佩中唯一的人物形象。历史上也确有其人。

相传,翁仲为秦朝人,姓阮,力气很大,在秦始皇时期做到大将军把守临洮,威震四方。所以后来翁仲去世后,后人就用玉、陶、铜等材质做成翁仲的形象,有驱除邪魔之意。

这一点,和敬秦琼、尉迟恭为门神是一样的道理。

而思南,最早则是我们古代正方向、定南北的指南仪器。后来汉代兴起占卜之风,思南成为测算吉凶的工具,后来逐渐发展到认为用思南可以定乾坤。

所以,古人开始用玉制成思南的形状,用来辟邪压胜。

而与玉司南和玉翁仲这样的厌胜佩,所指向的邪恶概念不同的是,玉双卯,很大程度上针对的都是古代令人闻之色变的瘟疫恶疾,正如我们如今面临的新型冠状病毒。

玉双卯,又称“双印”,由“刚卯”和“严卯”组成,二者形制相同,均为长方体,通天孔,可穿绳佩挂,器面均铭刻有文字。二者组合在一起统称双卯。

史书记载,汉代自皇帝、诸侯王至士人莫不佩戴。并且双卯依照等级用玉、犀、象牙、金或桃木制成。

对于古人而言,时辰十分重要,比如古人相信刚卯铭文是其辟邪法力所在。

因此玉刚卯刻文的开工时间必须是在新年正月的卯日卯时,并且时辰一过,就要立刻停止,不然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古代灾疫横行,并不比现在少。并且由于医疗和科技水平的落后,防灾、治灾的水平都非常有限。因此每遇灾疫,古人便如临大敌。

也正因如此,被认为可以防灾、祛疫的厌胜佩便成为古人人人求之若渴的至圣法宝。

当然,对于现在什么都不信的那些人来讲,这些当然都是迷信。但经历的多了,你会发现,很多事情,确实科学解释不了。

无论是和田玉保平安还是厌胜佩可以辟邪压胜,这些当然没有科学依据,也没有办法直接从科学的角度去证明。

但对于爱玉的人来说,这里面似乎也潜藏着一种“精神疗法”,通过玩玉,获得一种心灵上的抚慰、平和、淡染和超脱……

而这些改变,或许才是真的可以帮我们驱灾避祸~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