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舍得」舍不得的东西,在这篇博士论文致谢里

 第十放映室 2021-04-22

我走了很远的路,吃了很多的苦,才将这份博士学位论文送到你的面前。

二十二载求学路,一路风雨泥泞,许多不容易。如梦一场,仿佛昨天一家人才团聚过。


这几天的朋友圈,无论男女老少都在转这篇中科院博士黄国平的论文致谢。
 
这篇并不长的文章里所包含的艰辛、隐忍以及胸襟,我们已经很久没有见过。
 
或者说,这样一个曾经来自底层的学子的声音,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并没有被选择出现在公众视野中。

致谢原文如下(向下滑动查看)
 

恰巧这段时间我在看《小舍得》和《陪你一起长大》。
 
看得人着实焦虑。
 
即便是没有孩子的人,只要看上几眼也会感到一股浓重的危机感。
 
教育在一群鸡娃家长的运作下已经不再是个体发展的途径,而是阶层固化的必需品。而所有默然接受游戏规则的人,逃不了被焦虑和内卷引火烧身的命运。
 
因此,这份致谢的出现,仿佛一瓢冷水泼向正在蓄势的山林大火。
 
它或许并不能阻挡这场自上而下的大火,但至少能为这个浮躁的社会提供另一种声音,让被焦虑围剿的我们冷静片刻。
 
我们看到的是一个经历了千难万险才能够站在公众面前讲述一切的人。
 
同样是求学,他从容的讲述与城市中产们的急切形成鲜明对比。
 
我们为什么会被这篇文章打动?
 
或者,我们还能被“寒门贵子”的叙事打动多久?
 
01 
 
相信每个初次看到这篇致谢的人,都会被一种力量震慑住。
 
情感真挚自不用说。更令人感到惊讶的是,是整篇文字的冷静克制与留白处所隐藏的苦难形成的隐形张力。
 
这是一个年轻人在赤贫的环境中不得不淬炼出的傲骨。
 
在黄国平的致谢里,这份傲骨被藏进了更加平静的客观叙述中。
 
他描述亲人相继离世:
 
父亲去世后,

“我哭得稀里糊涂,因为再得重病时没有谁来管我了”。


相依为命的外婆同年病逝,主观视角只有一句话:
 

“真的无能为力。她照顾我十七年,下葬时却仅是一副薄薄的棺材。”


而最后一个家庭成员老狗小花的下场,只有九个字:
 

“命不知何时何处所终。”

 
一个十几岁的孩子如何熬过失去所有至亲的绝望和孤独呢?
 
在黄国平大伯口中,我们得知孤身一人的小黄国平呆在土房子里,“老鼠在土墙上打了一个洞,泥巴都落到他床上”。
 
但这些他统统略去,只化作一句话:
 

“如梦一场,仿佛昨天一家人才团聚过。”

 
眼看身边至亲一个个离开,自己却顽强地活着,这很容易让人联想起《活着》。几乎一模一样的经历,福贵用一辈子去承受,黄国平只用了十几年。
 
黄国平用了百余字来陈述这些事件,就如同余华在《活着》中的比喻:
 

“擦去眼泪,如同掸去身上的稻草。”


话语越是平静,其分量越是力透纸背。
 
人们对于“苦难叙事”的免疫在这些文字面前溃堤了。不仅因为它真实,还因为它克制。黄国平没讲出来的那部分,全都化作血泪咽了下去。
 
被狗和蛇追,用竹笋壳塞瓦缝防漏雨,好不容易抓来的黄鳝被爸爸换了酒钱……桩桩件件都是现在的我们很难想象的事,在他口中却如此寻常。
 
这让我想到《孩子王》里的王福。男主角老杆(谢园 饰)在乡下教书,认识了一个初三的孩子王福。当其他同学仍处于懵懂时,他已经认了三千多个字。
 
老杆让他们写作文。一开始王福不会,但第二次他就写出了一篇作文,全文如下:
 


王福的父亲是哑巴,只能干苦力。王福家里没有书,想要一本字典,只能在老师家抄,抄完再赶夜路回家。

王福的作文和黄国平的致谢异曲同工,只陈述,不渲染。
 
从某种角度来说,这部电影与黄国平的论文致谢形成了呼应。
 
《孩子王》带有“伤痕电影”的印迹,却又有所超越。
 
王福这样的孩子本是表现时代伤痛的力证,但影片最终呈现的,是一本字典,是竹林里父亲的笑容,是王福稚嫩的作文,是山村里迷蒙的空气。
 


黄国平就像另一个时空里的王福。他吃过许多苦,也足够幸运,遇到属于自己的“老杆”。他没有讲述过多细节,也没有对过去的痛苦表达感谢,但越是这样,我们越是能够感受到一个被命运压实了的、足够坚硬的灵魂。
 
甚至,他的一番陈述让我们反思更多:
 
他最苦难的求学经历处于世纪之交,彼时我们尚有《孩子王》《一个都不能少》这种聚焦乡村教育的现实主义题材作品问世。
 
黄国平的致谢虽有留白,但文艺作品帮他留住了那段最艰苦的岁月。个体的记忆与面向公众的叙述合力完成了对传统“苦难叙事”的超越。
 

但是新世纪已经过去了二十个年头,却不见任何能与以上电影相比肩的文艺作品来承载新一代底层学子的苦乐悲欢。
 
就在不久前,疫情带起的在线教育浪潮让很多贫困学子的窘境浮出水面。
 


很多人不敢相信,在今天居然会有人因为买不起一部智能手机而自杀。
 
但事实摆在这里。如果不是这场突变,这些寒门学子还能在隐秘的角落里默默学习,然后各自走向自己的人生。
 
又有多少人知道并且关心,当课外辅导班已成为中高考必选项的今天,有的孩子还没有网上冲浪的资格呢?
 
没错,他们上了新闻头条。可是互联网时代,再重磅的头条也只有七秒的记忆。
 
等到十年二十年后,新一代“寒门学子”再次出现在公众面前时,看《小欢喜》《小舍得》长大的人们能与之共情到什么程度?
  
02
 
论文致谢所反映的精神与《小舍得》所反映的社会心理是当代中国一组鲜明的对照。想要探寻论文致谢火遍全网的原因,必须看看当下的社会正在发生什么。
 
这篇论文致谢传达出两种情绪,一种是面对现实的无助感,另一种是对抗无助的坚定和乐观。
 

“身处命运的漩涡,耗尽心力去争取那些可能本就稀松平常的东西,每次转折都显得那么的身不由己。”


一句话道不尽的心酸。
 
年幼时承欢膝下,长大后读书学习考上心仪的学校,对很多人来说是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人生道路。而这些东西对黄国平来说,可能用尽力气都无法得到。
 
但转眼,他说:“这一路,信念很简单,把书念下去,然后走出去,不枉活一世。”
 
这句话如此有分量,因为他做到了。
 
穿不合身的破旧衣服,赤脚走在滚烫的路上,拖欠学费被老师喊出去谈话,任何一件事都可能将少年敏感而脆弱的自尊心刺得遍体鳞伤。
 
但他就像溺水之人死死抱着浮木绝不撒手,心无杂念,一条道走到“明”。
 


以《小舍得》为代表的的一系列影视剧,作为聚焦当代教育的现实主义题材作品,反映的不仅是教育问题,更是当下城市中产阶级普遍的生存焦虑问题。
 
你会发现这些电视剧同样讨论了面对现实的无助感:
 
人到中年,或许刚刚当上父母没多久,想要争取的无非是一处小小的栖身之所,是儿女有上辅导班的自由,是家人患重疾时不至于束手无策。
 
这何尝不是其他人似乎都拥有的普通的生活呢?
 
为了这样普通的生活,你不得不接受996,不得不接受高房价,不得不跟着别人卷起来。
 
但另一方面,剧中人和现实中那些焦虑的人们却没有那种心无杂念的定力。
 
因为内卷一旦开始就无法停止,停下来就意味着被身边人抛下,甚至连“普通”的生活都难以维系。
 
这些中产阶级的焦虑中透露着贪婪,而反映他们生活的影视剧再也说不出“这一路,信念很简单,把书念下去,然后走出去”这样的话。
 
他们要的是更优质的资源,更值得炫耀的学历,但追求的另一端的终点究竟是什么?他们并不知道,于是只能什么都要,让孩子英语法语钢琴奥数统统学个遍,把奖状和奖杯摆满家中,满足当下、即时的虚荣心。
 


满墙的奖状对黄国平来说是救命稻草,是支撑他自我救赎的唯一动力。
 
而对焦虑的城市中产来说,孩子得到的荣誉越多,越衬出他们虚弱、空洞,惶惶不知所终的内心。
 
所以,这么多并非寒门出身的人竞相转发黄国平的致谢,也就很好理解了。
 
这篇致谢所呈现的人生态度是如此笃定,目标是如此明确,对于一个处处都在内卷在焦虑的社会来说,这些特质太稀有了。
 
与黄国平的求学经历相比,《小舍得》这样的影视剧只会掀起新一阵的焦虑,根本无法真正打动人心。
 
原因很简单。
 
雷蒙德·钱德勒在《漫长的告别》里说过一段话:
 

他们(有钱人)从来没尝过真正的乐趣。他们从来没有非常想要一样东西,也许别人的老婆例外。

跟木匠的老婆想要为客厅换一幅新窗帘相比,他们那种欲望相当苍白。


推动《小舍得》之流的欲望(叙事动力)“相当苍白”。
 
已经有了体面上学的资格,却要为了名校的名额争得头破血流;
 
已经有条件自由选择课外辅导班,还要为上最好的辅导班而大费周章;
 
已经拥有自主选择钻研某一方面的权利,却因为贪婪妄图把孩子培养成“十项全能”的“全才”……
 
相比之下,少时求学时黄国平的欲望是活下去,改变自己的命运;上了大学,计算机成为他一生为之奋斗的理想。
 
质朴,纯粹,直击人心。
 
让很多人猛然惊醒:
 
原来教育还有改变命运、追求梦想这么简单的功能呢?
 
03
 
很多人被这篇致谢感动,还因为最后一段话:
 

“理想不伟大,只愿年过半百,归来仍是少年,希望还有机会重新认识这个世界,不辜负这一生吃过的苦。

最后如果还能做出点让别人生活更美好的事,那这辈子就赚了。”


因为我们深知人性脆弱,岔路遍布。任何一种打击都可能将人引入另一条不归路。
 
我们也深知贫穷的威力,他可能会令人志短,可能会使人麻木,可能会带来怨恨和任何丑陋的东西。
 
但现在,有这么一个人,他不仅用个人意志战胜了物质上的贫穷,他甚至还修炼出比常人更广阔的精神世界。
 
他从贫穷中历练出一个强大的自我,却没有丝毫自怜,反而将眼光望向自我之外,期望自己“能做出点让别人生活更美好的事”。
 


这种超然突然让我对之前一个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有了灵感。
 
那就是为什么现在聚焦教育的影视剧总给人一种狭隘之感。
 
《小别离》《小欢喜》《小舍得》算是近年来这类影视剧中质量上乘者。观众最喜欢给他们贴上“真实”的标签。
 
确实,这几部剧的台词比较接地气,人物和故事也都说得过去。
 
海清、陶虹包括最近讨论很高的蒋欣扮演的妈妈都是现实中挺典型的家长类型。
 
但是我们对文艺作品的要求不能止步于“真实”。文艺作品本来就应该高于现实,是对现实生活的反思。
 
这些剧讲的是教育,但我根本看不到有诚意的反思。
 
近年来的流行的鸡娃、内卷、留学潮,真正需要反思的是什么?
 
不是要不要上补习班,不是要快乐教育还是挫折教育,也不是父母不应把自己的欲望强加在孩子身上。
 
说到底,真正要反思的是教育到底要培养怎样的人。
 
只有在这个意义上进行思考,才能做出有启发有价值的现实主义作品,而不是整天围着鸡毛蒜皮打转,自以为很真实,却始终触不到核心。
 
怎样才算有启发有价值呢?还是以《孩子王》为例。
 
你以为一本珍贵的字典从老师手中传给学生已经足够动人,但结尾老师留下的话才是全片的精髓所在:
 
王福:今后什么都不要抄,字典也不要抄。
 


抛开政治因素不谈,光是对教育本身的思考就足以振聋发聩。
 
特殊十年,独立思考和批判精神在教育大环境下几乎绝迹。
 
如今城市中产迅速崛起,他们用一套行为准则规训自己的下一代,试图用这一套规训体系将自己以及自己的后代彻底隔绝于底层。
 
但与此同时,教育的价值也在不可避免地走向虚无。
 
掌握多门外语,却不一定拥有创造力;
 
熟读圣贤书,却未必拥有“让别人生活更美好”的胆识和胸襟。
 
学这些东西到底为了什么呢?车?房?体面的工作?还是为了保住自己的阶级身份?
 


人们就像堵在一条塞车的马路上,谁也不知道前方发生了什么,从反光镜中看到的永远只有自己的脸。
 
从这套中产阶级教育体系中走出来的人,多的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发展至今,还催生出许多精致的“丧病患者”们。
 
黄国平没有经历过素质教育,更未经历过教育内卷,他自始至终游离于这套体系之外,却锻造出一颗容得下他人的心灵。
 
这样的“野蛮生长”足以让城市中产家长汗颜。
 
我们现在的影视剧已经失去了戳破这层虚无感的勇气。

他们的胆量,最多到给穷人家安排一个听话懂事乖巧的孩子为止。
 
编剧们拼命在世俗层面上寻找和解的可能。爱、亲情、利益,统统都是让剧情通向大团圆的筹码。
 
没有人跳出来说一句:
 
看,他们什么都没穿啊!

今天,一个成功的科研学者将自己浸满血泪的过去和盘托出,得到成千上万的呼应。一定会有鸡娃家长转给自己的孩子,以此来训诫他们不够感恩现状,浪费自己争取的大好资源。

片刻的感动一过,焦虑依然遍地狼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