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滕建民|​​落地彩虹丹霞山

 新锐散文 2021-04-22

哈哈


丝路新散文

siluxinsanwen

1

渭南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办


落地彩虹丹霞山 

张掖七彩丹霞,藏在逶迤延绵的祁连山深坳里。
行走在清风摇曳的黑河岸边,带上古人留下的诗句“马上望祁连,奇峰高插天。”去祁连山腹地,看天空飘落的彩虹,观大地升起的霞光。
七彩丹霞山位于临泽县倪家营乡南台村,距市区40公里,以前被当地人称为彩山。因为山的色彩斑斓奇特,有红色、黄色、白色、绿蓝色。色调顺着山势起伏的波浪像一幅幅色泽明丽的水墨画,也有从山顶斜插山根的,犹如斜铺的彩布,在阳光的照射下,如披上了一层红色的轻纱,泛着熠熠彩光。它被一位放羊人不经意的引领、指点,成为“中国最美的六处奇异地貌”之一和“全球25个梦幻旅行地”之一。
由于西部干旱少雨,堆积在祁连山脚下红色的砂砾岩石,经过长期的风化剥离和流水侵蚀,以及特殊的地质结构等,形成了一座座孤立的山峰和陡峭的奇岩怪石。
近年来,随着旅游热的高涨,人们更注重亲近自然。那么有着悠久历史的大西北就吸引了全国各地的人们,重走丝路古道,探究潜藏在河西走廊的深厚历史文化和多元民族文化。让世人仰慕的敦煌莫高窟,鸣沙山月牙泉,神秘浩瀚的雅丹魔鬼城等,张掖是必经之地。大自然用神工鬼斧雕琢的七彩丹霞,震撼了无数游客。它仿佛天上的彩虹铺洒在了张掖大地上,又如上苍为雪山女神刺绣的裙袂,飘逸洒脱,光彩夺目。无论是家乡人还是外地游客,人们对它亲切的热度,早已超过了无数名山。
出张掖市区一路向西,黑河水宛如一条悠长的丝带束在古甘州的腰间。无论哪个季节,对面的山峰都显得粗粝、嶙峋,像久经风霜雨雪的老者,满脸镌刻着沧桑的皱纹。然而当你走近山的豁口处,两边的丘陵,山峰渐次有了色彩,越是接近里面色彩越是鲜艳明亮,好像被人刻意涂抹了颜料。岩石层次分明,色彩斑斓清晰。层层叠叠,波澜起伏,逶迤蜿蜒。远眺,像一团团喷射的火焰直视天空,静下心来仔细分辨,又如一片片红霞,试图照亮河西走廊通向苍穹的通道。

正是大自然巧妙的设置和精心的布局,将丛草不生的丘陵,山包被片片红霞,条条丝带浸染、覆盖,成为一座座奇特的彩色山景。
这种美沉静豁达,神秘诱人,气场雄浑,集地理历史之深厚的底蕴,吸引了无数好奇者光顾,探索。
当巨龙似的火车穿越祁连山飞驶而来时,早已迫不及待的霞光,瞬间就把丹霞山雄健的山峰,高高低低的峭壁,大大小小的石子全都照射得金光闪亮——像诗、像歌谣、像民间故事和传说。于是祁连山的历史便开始述写,丹霞山孕育的传奇的故事开始播送。
传说,盘古开天辟地,祁连山就有神仙光顾。远古,共和与颛顼为争帝发生了争战。两个部落打得天昏地暗,山裂地陷,不料西天的天柱也被撞断,天塌了一个窟窿,导致天穹倾斜,洪水泛滥,生活在凡间黎民百姓饱受苦役。为救灾难中的百姓,女娲娘娘从四面八方采集五彩石,用神功神力磨成粉,再用昆仑山的琼浆玉液调和,精心补修天穹的窟窿。西天有个叫窫窳(yà yǔ)的妖魇,蛇身狮首,凶恶狰狞,出没于祁连山下的弱水中,也就是今天的黑河,以吃人为生,扰得弱水两岸的百姓不得安生。他听人们议论女娲来补天,又听到女娲是一名美丽且心底善良的女子,便心生邪念,化作成一个青年男子前去帮忙。他的诡计被女娲娘娘识破,奉劝他用心修行,争取早日得道成仙。然而窫窳恼羞成怒,原形毕露,想和女娲正面交锋,但法力不抵女娲,便暗中使坏破坏女娲补天。他趁女娲不备,一夜之间施展妖术,把五彩石粉末吹散,吹得满山遍野乱飞。女娲一觉醒来,看到朝阳映照下的祁连山五彩纷呈,分外耀眼,大吃一惊。同时发现她补天的五彩粉末不见了,她立刻想到是恶魔窫窳所为。于是女娲略施法力,五彩粉又聚拢在了一起,但部分浸在砂砾中的彩粉已把山包染得七彩缤纷。为了防止窫窳再捣乱,女娲安排两个侍女轮流值班,侍女一个名叫朝霞,一个为晚霞,她俩按女娲娘娘的吩咐,尽职尽责,昼夜不离,帮助女娲顺利补好了天上的窟窿。但朝霞和晚霞因劳累过度,香消玉殒长眠祁连山。从此化作成霞光,早晚相映,为祁连山披上了神奇的色彩。
女娲补天救难的壮举,被凡人口口相传,经一代又代人的描摹、刻画,供奉在庙宇,祠堂,她慈眉善目,温柔贤惠的神态,让世世代代的人祭奠、敬仰。那早上从山谷间升起的朝阳和晚间染红天际霞光,被许许多多慕名而来的游客拍成照片,印成画册,写成文字,传扬、铭记。我想,古人有意将女娲编成故事传扬,一方面是教化后人,同时也在传承古老的东方文明。

其实,我们都明白七彩丹霞的形成是自然界长期演化的过程。在漫长的地质年代中,祁连山的各类岩石经过长期风化和侵蚀,加之岩性不同和温度差异,在光线照射下,呈现不同的色泽,铁质岩呈红色,锰质岩呈黑色,泥质岩呈灰色,磷质岩成灰蓝色,火山岩呈橙黄色,砾质岩呈青色,依次类推,山体呈现出了不同的色彩。
然而,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凭着对大自然的感怀,对上苍的敬畏,用丰富的想象,属于每一座山一个动人的故事,让每一道霞光生出了一个不朽的神话。
祁连山是一座刚阳与阴柔相济的奇山。雄奇中并有柔美,苍茫中拥有翠润。海拔4800以上的雪峰,似玉雕的美人,冰肌玉骨,双眸似星闪烁。雪线以下群峰连绵纵横,嶙峋峥嵘的怪石比比皆是,巍巍山峰威严挺拔,青峰直刺苍天。
祁连山是见过世面的,它见过盘古开天辟地的壮举,见过女娲补天的豪迈,见过秦皇汉武帝开拓疆土的霸气,见过人类历史发展的大变革,大进程。
依偎在祁连山脚下的七彩丹霞也是经历过风雨的,它感受了唐宗宋祖的文治武功,目睹过古丝绸之路的繁荣昌盛,见识过匈奴的凶残彪悍,也见识了霍去病威武勇敢风卷残云般消灭敌寇收复疆土的决心和气概。
丹霞之美,源于祁连山的恩宠。它将祁连山孕育的艳丽色彩汇集一身,放射出千束光万道霞。许多悬崖峭壁,像刀削斧辟,形如走兽飞鸟,景色奇丽,直指蓝天。赤壁丹崖上受流水作用或有机质沉淀,被染成片片黛青色、暗褐色、丹红色,七彩斑斓,像国画,如雕塑。在蓝天、白云衬映之下,和谐中产生对比,构成一幅幅多彩的画面。山峰随着时间、天气的变化,色彩景色也在不断变换,层次分明,早上可以看到日出的奇观,晚上可以看到绚丽的晚霞和恬静的夜色,雨天极目远眺,使人胸怀开阔,万虑顿消。一日之中,一年四季,无论晴雨早晚,都有不同的景色。它向世间展示了“色如渥丹,灿若明霞”的奇妙风采。它的光彩照耀着河西走廊,点亮了这片沉寂的土地。
丹霞的美,是源于大自然的融合之美,是雪山草原孕育的雄浑之美。这种美张扬着“像大地喷洒炽焰烈火,似山岸披上五彩霓裳”的雄奇。

在这块天赐的色彩,地造的山石上,它有看不够的景,写不完的美。瞧那石崖上灰白色的轮廓,像极了一朵莲花,一个个小土丘像披着袈裟的小尼僧,对面体积较大的石壁像佛寺内供奉的释迦摩尼塑像,大自然将一幅幅活生生的“供僧拜佛”刻印在丹霞山。以及“猴子探海”“神龟拜佛”等,是一幅幅生动感人的画面,而在它的背后隐藏着人类无尽的想象和神秘。
丹霞更像一部彩绘的地质教科书,章章有序,节节新颖。绘图分布匀称,图画明朗细腻。布局在阴面石壁上的细纹、暗花,仿佛记载着曾在祁连山下血腥风雨的争战,繁华落寞的往昔。
时光把丹霞山梳理得饱满丰盈,岁月让丹霞山变得多彩迷人。南台子村在霞光的映照下,变得多姿多彩,勤劳的人民用手中的笔,把家乡描绘成了色彩斑斓的人间福地。
丹霞山犹如上苍遗落在人间的一片彩虹。

丝路


情怀温度


丝路新散文,打造高端平台。提倡有格局有高度、哲理与诗意相结合的文体。丝路新散文,欢迎一切有格调、有情怀、有温度的文字。优秀稿件将在《丝路新散文》杂志刊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