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年长一些的朋友来说,“视同缴费年限”应该并不是一个很陌生的词.因为它与我们的养老保险实际缴费年限挂钩,在一定程度上会直接影响到我们退休后养老金的金额。但是,很多人对视同缴费年限的判断标准、包括工龄的认定流程、以及如何查询自己的视同缴费年限可能还是有一定的困惑的,针对以上几点,我将做具体分析,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什么是视同缴费年限? 对于全民、集体企业固定职工来说,从1992年开始全面建立了养老保险制度,确定了按照养老保险统筹账户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方式。也就是说,实际上是从1992年后(不同地区实行的养老保险制度的时间有所区别,有一地区是1997年开始实行的)我们才有了属于我们自己的养老保险个人账户,才能查到我们养老保险的实际缴费年限。所以,针对于1992年以前参加工作的人来说,他们并没有相关养老保险缴费年限的记载。目前,我国领取养老金的条件主要有在两个方面,一个是需要达到法定的退休年龄,而另一个则需要我们养老保险的累计缴费年限需满15年后才可以办理退休手续,按月领取养老金。所以,国家为了保障1992年以前参加工作的人都退休年龄后能正常办理退休手续,所以设定了视同缴费年限这一方针。简单解释就是,如果是1992年以前参加工作的,虽然我们并没有缴纳养老保险,但是国家也算我们的缴纳了养老保险,以我们1992年为时间节点,以前参加工作的连续工作时间被视同为我们养老保险的缴费年限,与实际养老保险缴费年限合并,作为我们退休后计算养老金的依据。 二、各类人员视同缴费年限如何界定 1、对于劳动合同制工人,1986年10月1日之前的连续工龄,可以被算作我们的视同缴费年限; 2、对于全民、集体企业的固定员工,1991年12月底之前的连续工龄可被计算为视同缴费年限。部分地区是从1997年开始,具体时间要求参照各地方规定; 3、对于计划经济时期的临时工,后转为劳动合同工的,最后一次在本单位从事临时工的工作时间与被转为劳动合同制职工后的工作时间可合并为连续工龄,算作我们的视同缴费年限;也就是说1986年以前10月1日以前从事临时工期间的连续工龄,也可算作我们的视同缴费年限; 4、机关事业单位的人员,视同缴费年限需要以2014年10月为时间节点。因为对于机关事业单位的人员来说,是从2014年10月才开始实行企事业单位养老金并轨改革制度的,即机关事业单位同企业一样,开始实行同样的缴费标准,同样的养老金待遇计发方法以及同样的待遇调整机制。 举个简单的例子: 例1、赵师傅为企业的固定工,1988年开始工作。当地区从1992年开始建立了养老保险制度,则赵师傅的视同缴费年限为1986-1992=4年 例2、李师傅为机关事业单位人员,1988年开始工作,当地去2014年实行企事业单位养老金并轨改革制度,则李师傅的视同缴费年限为2014-1988=26年。 例3、陈师傅1979-1985年当临时工,1986年被录用为合同制工人,当地1986年建立的养老保险缴费制度,则陈师傅的视同缴费年限为1986-1979=7年 三、去社保局怎么查询自己的视同缴费年限? 如果想要视同缴费年限并入到我们的缴费年限核发养老金的话,我们需要在退休之前去做一个视同缴费年限认证。只有做了认证,我们的视同缴费年限才算生效,否则是无法与我们的实际缴费年限一起作为我们的养老保险缴费年限核发养老金的。而通过认证我们也可以知道我们的视同缴费年限有几年了。 那么如何认证视同缴费年限呢? 参考资料:职工个人人事档案、基本保险缴费记录明细、本人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本人户口本原件及复印件、《养老视同缴费年限审核批量申请情况表》、《劳动手册》等(不同地区准备资料或有所不同) 认定步骤: 1、将材料送至户籍所在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填写《养老视同缴费年限审核批量申请情况表》; 2、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接受材料后进行受理,初审并加具一件后报市审核机构进行审核; 3、如有资料不全的,发放补充资料通知书,补全材料予以批复;如果资料齐全,则通知送审人领取受审结果,视同缴费年限认证结束,我们就可以看到自己的视同缴费年限工龄了。 综上所述: 1、视同缴费年限只是针对于特殊时期特定人群所下放的政策,并不适用于所有人。一般在1992年以后参加工作的企业职工,2014年以后参加工作的机关事业单位不涉及到视同缴费年限问题,退休后的养老金按照实际的缴费年限确认。 2、如果想要我们的视同缴费年限与实际养老保险合并,共同计算养老金,需要在退休之前做一个视同养老保险缴费年限认定。其资料和流程不同地区或有不同,建议详细咨询一下相关部门。 有关于视同缴费年限计算等相关问题欢迎留言。 以上就是我对于这个问题的看法,感谢您的阅读。 如果认为我的回答对您有所帮助,别忘了评论、转发、点赞哦! 我是@职场敬心说,您身边的职场顾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