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攻略:如何做一本自己的照片书?

 淡墨书香日子长 2021-04-23
-
以影像为媒,拉近大众与艺术的距离

图片

图片

我们经常强调「图片编辑」「组照」「项目」的重要性,但问题是:要如何实现呢?是发发朋友圈凑一组就算吗?还是建个微博相册凑个主题?还是找个拼图软件拼一拼?我给出的建议是:

做一本照片书!

要深究的话,专业人士大概也会从色彩管理、印刷工艺、平面设计、装帧工艺等多个层面来「做一本书」,然而本文的目的是帮助摄影爱好者以最快的速度建立一个从0到1的「做书攻略」。

String Octet in E-Flat Major, Op. 20, MWV R20: I. Allegro moderato ma con fuoco Jaime Laredo;Alexandre Schneider;Arnold Steinhardt;John Dalley - Mendelson: String Octet, Op. 20, Jascha Heifetz vs. Alexandre Schneider (Compare 2 Versions)

下面也会穿插原画册2021年线下活动「上海制造」大家集体创作的照片书《Palette》例进行演示:

图片




01.

一点意识储备:
图片编辑

在做照片书前,可能你需要一点意识上的准备——图片编辑。通俗来说,就是将照片选出、组合起来,构成某种联系叙述过程。这个过程我个人习惯类比为

「凝聚」

关于图片编辑,推荐直接通过几本画册来感受和学习图片编辑的魅力:

例如,通过川内伦子的《AILA》感受对页的两两联系:

图片
《AILA》的每一个对页照片都有一定联系,有可能是形式上的类似,有可能是气质上的相投,有可能是能量的传递。

通过埃里克·索斯《尼亚加拉》感受诗意的、形散而神不散的图片联系:

图片
《尼亚加拉》暗含了两条线索,在不同类型照片的跳跃中获得了主题的凝聚。

通过约瑟夫·寇德卡《1968》感受叙事的联系:

图片
《1968》通过强烈叙事感进行编辑,紧密发生的一段情节会被编辑在一起。

这里可以给一些不算是绝对规则的tips:

-颜色、形象的相似,是照片构成联系的基础
-不要刻意统一形式,因为容易死板
-统一和放松,是图片编辑中需要平衡和取舍的重要方面

当然,图片编辑是一个很大的话题,以上只是皮毛。下面就简单展示《Palette》照片书的编辑过程:


初选
这本照片书名为《Palette》(调色板),意为将不同人的照片进行组合与碰撞。初选时注意了视觉,以及预判了它们与其他照片发生联系的可能性。先依次浏览照片,初选。这个过程这里是在文件夹里直接完成。也建议利用Lightroom通过星级、旗标等方式完成。

图片


选图
选择拟选入的图片,此时可能需要进一步做一些取舍。注意的是不要以「单张是否好看」来思考问题了。

图片


粗排
在文件夹中直接拖动,感受照片的联系。特别是照片书中组合的联系。

图片


现在你已经有了一个类似于「精选文件夹」的材料。



02.

软件:
用什么工具实现?

下一步,你可以打开软件开始设计了。这里先说说软件。

既然你都想着要做一本照片书了,就不要想着用手机、iPad就能完成,我还是

强烈建议用电脑软件完成!

手机和平板电脑更适合零碎的片段拼图实验,但要灵活控制设计,以及后续步骤的操作,手机APP都很难实现。

先说一下不推荐的软件:

Photoshop

虽然这是很多摄影师更习惯的软件,但作为多页文本的布局真的很不方便。如果你的照片书有30页甚至更多,整体编辑、保存和导出将是一个很大的工程。

最最最最最推荐是Adobe的另一款软件——InDesign,可以说就是为了设计文本、书籍等布局而生的。你可以将这款软件看成是PPT和PS的综合,入手并不难。InDesign的本质是布局,你可以在软件中排版你在上一步选出的照片。如果其中的某一张被编辑了,更新后也可以在InDesign的布局中同步更改。

图片

图片InDesign软件界面

Adobe Illustrate (AI)这款软件也可以做照片书,但它更面向矢量作图,而非文本排版布局。当然,如果你更习惯Office系列软件,可以使用Publisher,虽然我觉得它并没有比Indesign好用、更轻盈。

实在是不想学新软件,其实用PPT或者Keynote这样的幻灯片软件也是刻意作为暂时替代方案的,但如果深入使用还是会发现很多和在画册/书籍设计具体操作中不方便的地方。

图片
Keynote软件界面


软件使用方面技能无法在此篇幅中展开,但有个经验建议每个人都遵守:

在对页状态下进行设计

因为对页才是我们翻阅画册的真实情况,千万不能只盯着单页来布局,这样就失去了整体考虑照片组合的图片编辑的意义。

图片
在对页状态下设计





03.

设计:
平面设计技(tao)巧(lu)

接下来我们要开始真正操作设计。

我们还是先看看前面提到的《AILA》,打开他们的内页看看:


图片

帮大家总结一下:

-形状:横版、竖版、方版均可
-版式:通常留白比较多,版式较为统一,设计不要太多手法,节制
-文字:通常集中在画册首尾呈现,图片中的注释比较简单节制,字体种类不要多

总结下来设计大原则就是:

还读者对照片的关注和聚焦,
营造一种符合作品气质的适合翻阅的节奏感。

展开来说是一个很大的平面版式设计的话题,我们直接说实用技巧,给三个马上能受用的手法:

-留白!留白!留白!大面积留下空区。

图片


-对齐!对齐!对齐!找到隐藏的结构线并将图对齐。

图片


-聚焦!聚焦!聚焦!把戏留给照片本身。

图片


版式设计图片编辑两个步骤也是通常是不分你我,同时进行的,并且每一个摄影项目,每一本照片书的具体情况都不同。

回到我们的要示范的照片书《Palette》:

整本画册用了比较「散漫」的气质,但是为了不显得乱,所以只有两种版式母题:一种是占单页大概1/8面积的小比例照片,另一种是满铺。前者构成主线,后者在重要节点穿插。
图片
《Palette》版式母题之一——1/8小比例照片

图片
《Palette》版式母题之二——满铺

图片
《Palette》版式分布

在布局设计的时候,将前面粗排得到的照片依次排入,并逐张考虑对页的关系、整体的联系等。

例如,对页的色彩联系,形式对比:

图片

更大尺度上,也有类似「转场」的渡序列,例如从花,到类似于水的波纹,到水,到反射等意象的自然过渡:

图片

设计好之后,就可以导出文件了。一般来说导出为pdf格式或jpg格式即可,注意如果要考虑后期印制的话,图片分辨率要在300像素/英寸以上。

图片

更多详细的照片书设计和图片编辑内容,欢迎大家学习《给每个人的摄影创作课》,或者参加我们未来的线下活动。



04.

印刷:
我该去哪儿印?

适合每个人日常印制的方式不是跑印刷厂和专业照片输出机构,而是去

图文快印店

他们通常长这样子:

图片

不要嫌弃店面太接地气,这是我能想到最方便快捷直接的方式了。推荐湖南人开的图文快印店,遍布全国,服务周到。:)

在图文店和工作人员通常沟通这样几件事:

-尺寸-
一般画册都是A3、A4大小,印制计费也是以这种大小为基本单元,特殊尺寸也是在这些尺寸上裁剪得来
-选纸-
很明显不能选普通打印纸,直接选铜版纸,推荐157g以上哑光铜版纸
-印制-
快印店会默认为快速激光打印,但通常印出来会偏暗;
-校色-
可以在印制之前让工作人员在自己选择的纸张上打印一张出来,部分打印店可以提供校色服务,但可调参数也只限于比较基本的;
-装订-
画册最常见的是胶装,也就是我一般书籍装订方式;另外也有骑马钉、圈装等方式,可以根据自己作品的气质选择。骑马钉比较有zine的感觉

图片

图文快印店印刷由于以激光彩色打印为主,肯定无法和喷墨打印、艺术微喷比,更不用说从色彩管理到校色这个环节,实际上也是缺失的。但作为自己日常印制和尝试第一本照片书,我认为效果是可以接受的
专业的输出,我们以后找机会再聊。

图片


图片




05.

其他方案

这里也提供几种其他的照片书解决方案:

手工书
比如你可以在网上买卡纸,在图文快印店进行装订,然后将打印/冲印好的照片贴上去优点在于,你不用真正打开软件设计画册了,方便快捷,也很「复古」;缺点在于,你可以控制的照片规格基本定死了,并且手工的精致程度也会影响观感。

线上定制
设计好的画册文件,也可以通过tb的网店印制。目前江浙沪一带的印刷厂印制效果不错。优点就是性价比高,缺点就是线上沟通可能会有偏差,也无法校色,大多也不接受少量印制。

在线排版
还有一个替代方案就是在线排版系统,新手可以尝试。例如「壹本印画」就提供这样的服务。系统预设好了纸张、装订方式等,你要做的就是将选好的照片排进去,提交后他们会直接寄到你家里。优点就是方便、印刷质量好,缺点就是照片书的样式和版式和设计细节只能在有限选项中选择,较为程式化。

这里是「上海制造」活动现场学员们制作的手工书页面:

图片





06.

攻略总结
思维提示


普通人开始做第一本照片书的路径可以简单总结为:

拍摄项目

图片编辑
用InDesign/ppt设计
图文快印店印制

其中最关键的步骤,我认为是「图片编辑」「设计」。而不管你的第一本照片书效果如何,至少上面的攻略可以给你建立起一种整体的、有厚度创作路径,也让你逐渐开始摒弃

将单张“好看”的堆砌起来就是一本好画册

的想法。

你也会发现一些奇妙的事情:

-摄影会变得更有意义,你会通过拍照获得一次旅行纪念、一册家庭影集,一本私人日记
-不再在单张照片中钻牛角尖了
-「不怎么样」的照片,也会发现新生机
-摄影和自己的身份建立了联系
-获得完整作品的喜悦感
-像艺术家创作项目那样开始自己的创作

回过头来,你再带着这样的思维去拍照和创作,也会获得更多体验。

最后,我们一起欣赏一下「上海制造」照片书的翻书视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