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箱:3125136050@qq.com 1985年10月中旬,在中共渭南市地委党史办公室主持下,召开了渭南地区党史资料座谈会。有85名当年渭南地区浴血奋战的老同志出席了这次会议,其中军级以上的18人,有高克林、汪锋、张策、常黎夫等等。与会老同志在回顾了当年烽火岁月后,议及为渭华起义烈士修建纪念塔的问题,高克林建议请邓小平为纪念塔题词,原因是当年参加渭华起义的工农革命军的主要成员曾是1927年春由中共陕甘区委创办的“西安中山军事学校”的学员。 史载:1927年2月3日,为了加紧培养军事人才和政治工作骨干,中共陕甘区委在西安创办了“西安中山军事学校”,被誉为“西北的黄埔军校”。共产党员史可轩任校长,李林任副校长兼教务主任,邓希贤(邓小平)任政治部主任,高文敏(高克林)任政治部组织科长并担任中共总支书记,许权中任总务长并主管军事教练。大家是革命战友,又是同一总支的共产党员,战友加同志,革命情谊深。渭华起义骨干,多从“西安中山军事学校”走出,这样,请邓小平为渭华起义题词就是最合适不过了。会议期间,中共渭南地委给中顾委主任、中央军委主席邓小平同志写了信,拜托中顾委委员汪锋转交。很快,邓小平就将题词写好,并寄给中共陕西省委办公厅秘书。 1985年12月上旬,省委办公厅秘书处立即通知渭南地委取回题词。在渭南地委书记张济伦安排下,地委党史办主任马宝庆去省委,见到办公厅秘书处贾学喜处长,从贾处接过题词和中共中央办公厅秘书局的文件。原文如下:现将邓小平同志1985年11月20日为你们题写的“渭华起义烈士永垂不朽”送去,查收。2004年8月,渭南市档案局曾将邓小平题词真迹展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