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喜欢《指环王》,可以吗?

 九州君子好人 2021-04-23

文 | 李勤余 

经典电影《指环王》最近在院线重映,这本是个值得影迷们欢欣鼓舞的好消息,可很快人们发现,在一些网站和APP上,  这部电影被许多观众打了低分,而且相应的理由也很“奇葩”。

比如,“一个 破戒 指送了3个小时”“剧情不吸引我”“看得快睡着了”。还有些评论看上去更是匪夷所思——“这电影没头没尾”。 

这部分观众显然对《指环王》缺乏最基本的了解,因为这次重映的只是三部曲的第一部,后续剧情还有待展开。很多影迷难以忍受,纷纷跳出来进行批评和指责。  于是,给《指环王》打低分成了“品味”的标志,甚至是整个社会审美的“倒退”  。 

事情真的是这样吗? 

《指环王》在艺术水准上的优秀无可否认。系列三部曲共获得20多项奥斯卡提名,17次拿下小金人,这些都是“硬指标”。  但是,即使它是一部魔幻史诗巨作,也不可能得到所有观众的认同。所谓青菜萝卜各有所爱,在艺术欣赏领域,更是如此。这是我们应该承认的现实。 

所以,喜不喜欢《指环王》是观众的自由,去不去影院捧场,也是个人的权利,我们不必强求,更没有必要批评那些对《指环王》不感冒的观众。  如果艺术欣赏都没有自由,那么赞美也就失去了意义。

话说回来,有这么多人不喜欢《指环王》,我们以前怎么没发现?道理很简单: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媒介传播的升级,越来越多的意见可以被呈现在公共舆论场。文艺评论不再是精英知识分子的自留地,而是不断向下沉,所谓的“门槛”已经不复存在。

其实,不喜欢《指环王》并没有什么高深的原因。  现代社会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无论是阅读还是观影都有“碎片化”的趋势,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有部分观众不愿意花费大量时间在影院观看一部节奏不算明快的电影,完全可以理解。更何况,《指环王》的西方奇幻文学背景就算不是小众,也远远算不得大众。 

进而言之,和《指环王》比肩,甚至比它的艺术价值更高的文学影视作品为数并不少。但同样的,受到冷遇的例子比比皆是。比方说,人人都知道 普鲁斯特 的《追忆逝水年华》,可又有几个人真的去认真阅读过呢?我们能不能说,那些没有读过这本书的人,就是“没有品味”呢? 

不管我们喜不喜欢,都必须承认,一个更加多元而丰富的时代已经来临。当下,  喜欢深度阅读的和喜欢短视频的,无可避免地会在同一个场域里相互碰撞。  我们也应该看到,一部分从前没有话语权,不懂得表达自我观点的人,正通过互联网等现代通讯手段不断涌现。 

所以,比喜不喜欢《指环王》更重要的是,我们如何去面对那些不同的观点和意见,如何与那些和自己格格不入的群体共同生活在同一个公共舆论场?至少,  我们应该尝试去相互理解,而不是忙着去相互指责。  在一个开放、包容的社会里,大雅和大俗都应该有存在的空间,对吗? 

文字:李勤余 

图片:豆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